APP下载

我国宜居乡村建设的内涵及路径研究

2023-03-16邵炜星王少文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经验

邵炜星 王少文

摘   要:宜居乡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内容,关系到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分析宜居乡村的内涵,认为宜居乡村建设应该实现有核心的产业支撑、有宜人的生活空间、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完善的治理体系、有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其次,在总结我国乡村建设现状和回顾国内外宜居乡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我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即坚持走城乡融合、“三生融合”、分类示范、规建管结合、以人为本和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宜居内涵;乡村建设;现状;经验;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3-0027-05

引言

世界主要国家的建设历程都表明,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会使人们由注重数量和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下,我国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2,3],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4]。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生态宜居”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了“生态宜居”的战略目标。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突出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已经成为关乎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内容[5]。因此,探讨宜居乡村建设的内涵和路径正成为我国学者关心的热点话题。

一、宜居乡村的内涵

“宜居”是人们高层次的社会发展需求,反映了人们在生存环境方面的理想[6]。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想城市,亚里士多德提出“建设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们提供幸福生活的空间载体”[7],以及我国古代道家“道法自然”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都可以看出:生态宜居一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宜居的理解不尽相同。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对于“宜居”的理解经历了19世纪末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田园城市”运动,二战后“宜居城市”的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21世纪以来的“生态宜居城市、低碳宜居城市和智慧宜居城市”等探索[8]。人类对宜居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关注居住区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到重视人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从强调经济、物质建设逐渐转到强调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并重[9],从关注人口聚集的城市宜居问题逐渐扩展到人类整体居住环境的城乡综合空间。

其中,著名学者Evans P认为宜居的内涵包括适宜居住和生态的可持续两方面。适宜居住是指居住场所要有健康的生活环境设施,有合适距离的工作,与生活标准相适应的工资水平。生态的可持续是指不能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工作和住房需要,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一味追求经济发展[10]。不同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宜居”,有着不同内涵,一般地讲,宜居的内涵包括能够提供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等健康的生活环境,能够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提供便捷生活的基础服务设施,能够具有包容的、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友好相处[11]。

据此,本文认为,宜居乡村就是指乡村基础设施齐备、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繁荣兴旺、治安环境优良、弘扬地域文化的,农民群众宜于居住、喜爱居住和有发展潜力的美好家园[12]。宜居乡村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要有核心的产业支撑。宜居乡村要制定精准的产业定位,打造核心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实现“三产融合”[13]。产业兴则人气旺,乡村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留得住人,尤其是掌握科学技术的青年人才,所以乡村必须要有核心的产业,凝聚人才,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要有宜人的生活空间。乡村基础设施要完善,交通便利,促进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间流通。乡村社会保障要提高,提升乡村的医疗和教育水平,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配套要完善。要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既能享受到乡村的田园风光,又能享受到城市便利的生活配套基础设施。

第三,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乡村土地、空气和水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有足够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乡村相较于城市,在宜居方面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宜居乡村建设一定要保护乡村自然资源,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要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宜居乡村要健全乡村基层组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

第五,要有优秀的民俗文化。乡村孕育了大量的包含民族或地域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极丰富的精神价值[14]。宜居乡村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应该传承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风气。

第六,要有较高的生活水平。乡村发展落后,物質匮乏,有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乡村。宜居乡村建设就是要使农民能够通过农业生产和就地就业实现脱贫致富,长期稳定增收、形成安居乐业的生活面貌。

二、我国宜居乡村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的宜居水平总体较低,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近些年,城市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乡村发展的资源,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壮年流向城市,乡村“老龄化”和“空心化”十分严重[15],导致乡村发展失去了活力与动力,呈现出落后凋敝景象(见图1)。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渐拉大[16](见图2)。大量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缺乏发展潜力(见图3)。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增多,精神生活极度缺乏,黄赌毒、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大行其道。乡村文化建设滞后,优良乡风民俗得不到传承,乡村经济、社会、文化衰败明显。

(二)生产、生活方式有待转变

长期以来,增产导向下農业生产粗放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大量使用,畜禽养殖粪便随意堆砌,规模小、能耗严重的乡镇企业“三废”监管薄弱,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7]。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不断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但农村相应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人的生态意识和素质没有得到提升,导致农村塑料用品增多,垃圾随意丢弃,污水随意排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三)开发建设中的破坏性影响难以恢复

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下,大多数地区的乡村建设流于形式,简单地将城市规划用于农村建设,商业化开发普遍,民众参与不足,不注重挖掘和保护地域特色,出现了“千村一面”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逆的建设性破坏[18]。

(四)资源要素配置不足

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配置资源要素。然而,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着“缺人、缺地、缺钱”的局面。从人才要素来看,乡村严重缺乏优秀的技术、经营及管理人才,村干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从土地要素来看,乡村存在土地整理成本高、建设用地稀缺的问题;从资本要素来看,虽然政府对农村的财力投入有限并且融合机制不畅,乡村建设存在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进入渠道不畅通的问题[19]。

(五)宜居乡村建设缺乏科学引导

宜居乡村建设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文化、信息等众多因素,需要因地制宜,分阶段稳步推进。但目前大多乡村建设缺乏整体的谋划和合理的引导,热衷于简单复制成功模式,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20]。

三、国内外宜居乡村建设的经验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也表明,农村衰落是必然趋势,但城市化并不能彻底消灭农村。农村必然有一部分走向衰亡,另一部分实现现代化振兴。由于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我国乡村振兴不能照搬硬套其他国家的行动举措,但其好的思想和经验仍然对我国乡村建设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一)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

1.美国的“示范城市”。美国实行的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拉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的“示范城市计划”鼓励城市居民向乡村迁移,大力发展小城镇分散城市人口,完善农村的规划体制,引导和控制建设资金投入,关注乡村居住者需求,彰显村庄特色等,通过以上方式建设村庄[21]。

2.英国的“城市村庄”。英国作为早期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化带来城市人口过分集中问题,城区居住区破败,无人问津,人口向郊区蔓延。“城市村庄”一方面通过模仿风景优美的乡村建设城市居住区,另一方面是对小型乡村进行填充开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通过大城镇带动附近小城镇居民就业的方式实现城乡均衡[22]。

3.德国的“村庄更新”。德国为实现战后重振,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导致乡村环境污染,基础设施落后[21]。德国通过“城乡等值化”的理念,实现了农村自然秀丽、基础设施便利,优化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被称为乡村建设的典范[23]。

4.日本的“造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是在城乡差距巨大,乡村衰落,城市经济也停滞不前的情况下,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污染、交通拥堵和住宅紧张的问题[24]。

5.韩国的“新村运动”。韩国经济偏重工业发表,导致农业和农村显著落后于工业和城市[24]。韩国政府通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措施,自上而下,从“点的扶持”到激发农民参与的“面域整治”,逐渐从恢复乡村活力,进而实现工农业均衡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格局[25]。

(二)我国乡村建设的经验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民生活和生产水平得到改善,在我国各地区都进行了宜居乡村建设的探索,也有很多成功的做法。

1.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台湾的“社区营造”源于人们对乡村生产空间、休闲空间、生态空间和文化空间等多元价值的自觉认知,注重村庄传统特色的保护和塑造,避免了村庄同质化发展[24]。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农村社会结构重塑等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

2.我国浙江地区的“美丽乡村”。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发展问题也较早得到政府的关注。2003年,旨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乡村建设工程拉开了浙江省宜居乡村建设的序幕[21,26]。2008年开始,浙江省分批启动了“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和污水处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2009年进一步开展了以村庄绿化为目标的“一村一品”特色绿化村建设。2011年,浙江省围绕“四美三宜”的要求,更加注重乡村内在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中心村和示范重点中心村的分类培育建设,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功打造了一大批新时期的美丽生态示范村[21]。

从国内外宜居乡村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宜居乡村建设成为世界各地区乡村发展的共同选择。国内外注重乡村建设大多都是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乡村衰落和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的背景下,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产业,注重乡村环境和文化的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乡村的宜居水平,恢复乡村活力,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四、我国宜居乡村建设的路径

综上,基于对宜居乡村内涵的理解和我国乡村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宜居乡村建设的经验,根据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认为我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进行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1]。国内外发展历程都表明,未来城市与乡村一定走一体化的融合发展之路[22],宜居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通过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全域管控、部分协作,重塑城乡关系[26]。

第二,要进行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建设,走“三生融合”之路。宜居鄉村规划要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三生融合”,既有带动发展的经济产业、又有宜人的生活空间,还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内涵。

第三,要注重质量、稳步推进,走分批分类示范之路[12]。我国乡村众多,有限的财政投入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国东中西部发展水平不一,宜居乡村建设要有选择地分批推进,条件好的乡村,率先示范建设,以点带面,要根据乡村的资源禀赋、区位、发展潜力等,按照搬迁撤并、融入城镇、集聚提升、特色保护等分类建设[27]。

第四,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走规建管结合之路。乡村建设分为若干环节,各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目标不一致,不仅导致乡村建设流于形式,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乡村的建设不考虑运营管理的目标会制约乡村的发展。因此,乡村建设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从全寿命周期的整体角度出发,走规建管结合的宜居乡村建设道路。

第五,要尊重地域文化,走差异创新之路[28]。我国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巨大,风乡民俗、建筑风格等要尊敬当地居民的传统,不能千篇一律,简单复制其他乡村建设经验,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要在传承优秀的文化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加以创新。

第六,要以为人本,走多主体协同建设之路。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宜居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参与的积极性[29]。

第七,要增加政策与要素的供给,走持续发展之路。政府应该继续推进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的水、电、路、气、邮、网、讯、物流、能源供应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大对乡村建设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精准发力,攻坚克难。

结语

我国宜居乡村建设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开展,通过精准的产业定位,打造核心产业,加强“三产融合”建设格局,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乡村建设要实现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有宜人的生活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探索“三生融合”道路,打造宜居宜业怡人乡村。乡村发展要根据地域特色,传承优秀的乡风民俗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建设要通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治理有效。宜居乡村建设要通过中国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本文在梳理宜居乡村的内涵和总结我国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宜居乡村建设的路径,包括宜居乡村建设要缩小城乡差距,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注重质量,走分批分类示范之路;要加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建设,走“三生融合”之路;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走规建管结合之路;要尊重地域文化,走差异创新之路;要以人为本,走多主体协同建设之路,要增加政策与要素的供给,走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荆晓梦.宜居生态社区构成系统与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2]   祁毓,陈建伟,李万新,等.生态环境治理、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来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转移支付的准实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9,35(1):115-134.

[3]   李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21-23.

[4]   高子舒.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9,(7):33-34.

[5]   林萍萍,于炜杰,何宛蓉,刘飞翔.乡村振兴视角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路径选择[J].当代农村财经,2020,(12):47-52.

[6]   赵燕华,焦爱英.基于城镇宜居性的新型社区创新性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1):211-214.

[7]   黄晓燕,甄峰,曹小曙,等.基于多维目标的城市宜居交通概念、要素与框架[J].人文地理,2015,30(5):77-83.

[8]   黎宏宝,徐国泉.苏州市生态宜居度调查评价与提升对策——基于居民满意度视角[J].生态经济,2016,32(12):159-162.

[9]   张娟.宜居环境建设的省域规划探索——以福建省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6,(4):30-38.

[10]   Evans P.,et al.Livable cities & 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M].California,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2002.

[11]   胡伏湘,胡希军.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经济,2014,30(8):42-44.

[12]   沈光夏.盖州市宜居乡村建设对策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13]   谭明交.乡村振兴与中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94-98.

[14]   姜长云.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J].管理世界,2018,34(4):17-24.

[15]   杨晓娜.生态宜居背景下我国生态新农庄的发展路径[J].农业经济,2020,(4):31-33.

[16]   杨仪青.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生态经济,2017,33(10):221-225.

[17]   王杰.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出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2):76-80.

[18]   李永萍.论乡村建设的主体、路径与方向——基于湖北省官桥村老年人协会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9,(2):110-122.

[19]   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2018,(1):11-20.

[20]   马赛萍.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涵及路径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33-35.

[21]   于法稳.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8,(5):19-34.

[22]   韦灵琛.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3]   俞霞颖.浙江省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供给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24]   邢成举,罗重谱.乡村振兴:历史源流、当下讨论与实施路径——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5):8-17.

[25]   王建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析──基于北京Y区的实证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1,35(1):124-128.

[26]   张红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4):40-42.

[27]   冯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建设更新策略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28]   黄丽彬.基层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29]   李周.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7):115-120.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 of livable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Shao Weixing Wang Shaowen

(1.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China;

2.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villages is a key cont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country'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it has a bearing on the fundamental welfare of farmers and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rural society. 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livable villages, and belie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villages should have core industry support, pleasant living space,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erfect governance system, excellent folk culture and wealthy Standard of living.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reviewed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vable rural construc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livable rural construc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kinds of life, classif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vitalization; livable connot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experience; path

[責任编辑   白   雪]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