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活动中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2023-03-16吴程倩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城乡居民对策建议

吴程倩

摘   要:以旅游活动对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为题,构建影响模型,并选取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者的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对旅游者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并且旅游满意度、价值感、积极情绪显著正向影响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最后,对已有的研究结论从旅游服务业部门、政府、旅游者主体三个层面,提出利用旅游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活动;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3-0113-03

引言

“幸福感”一词一直都广为热议,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不仅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旅游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社会整体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而旅游的本质是借助游览、休憩、娱乐等方式实现个体视野开拓、丰富阅历、修身养性的体验,从而获取幸福感。基于此,本文以湖州市城乡居民为研究样本,探讨旅游活动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旅游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

浙江省湖州市坐落于太湖西南处,地处长三角中心地段,是迅速崛起的一个城市,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也是极具典范的研究样本之一。据调查:湖州市201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48 673元,其增幅跃居全省第四,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保持在1.70∶1,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方之一。因此湖州是研究的最优样本之一,探究旅游活动是否会影响到湖州市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概念界定

(一)旅游活动

吴必虎认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产业三大支柱要素构成了旅游[1]。亢峰、马耀峰(2009)认为,肇始于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即为旅游活动,通过收集整合相关旅游信息,进行购买决策、经过包括“六要素”在内的行、吃、住、游、娱、购等活动,以返回客源地并且对旅游过程进行评价反馈作为终结的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2]。刘军(2010)认为,旅游活动具有多种要素,六要素只是旅游要素中的一部分,各种要素在旅游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并且行与游这两个要素是绝对不可缺失的[3]。冯晓华则提出,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当前的旅游活动已不再是传统具有观光游览意义的旅游活动,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精神层面愉悦多元化的一种生活方式[4]。综上所述,旅游活动是城乡居民休闲生活、排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并希望借助旅游来开阔视野、调整身心,得到精神、心理上的满足,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并且,我们从常规的经验判断,旅游活动将对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且大有裨益。

(二)主观幸福感

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幸福相关的名词较多,幸福感是具有双重属性的词语,包含主客观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重点是关注个人主观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它还受到外界包括环境、他人评价等其他客观条件的约束[5]。在国内的研究中,吴明霞从个体生活满意度、积极和消极情感三个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6]。覃薇薇、李春秀(2019)在研究旅游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时指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缺乏等所构成的一种主观的、整体的评价[7]。邱海雄等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强烈的主观特征,这与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是分不开的。他还提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另一部分是情感评价[8]。综上所述,基于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知,包括人生感知的正面或负面情感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理解。简言之,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积极的情绪占据情绪体验的主导地位,从而使个体能够对整个生活感到满意。

本研究主要探求旅游活动、城乡居民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故采用Diener 的观点定义主观幸福感,即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身主观感知及自定标准对目前生活质量满意感方面的评价。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模型及假设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旅游主体在进行旅游活动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9]。结合活动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经历了食、住、行等旅游活动后,旅游服务满意感接着会产生,这是属于较低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认为,满足各种需求不仅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动机,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的幸福源于需求的满足,因此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也能带来幸福,而需求的满足会对游客的内心感受产生影响,即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可能会影响主观幸福感,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本研究提出了H1假设:满意度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包括很多种,快乐感是积极情绪一种,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积极情绪的产生是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包括旅游者在旅游中感受到希望、喜悦、激励等积极情绪。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积极情绪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价值感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幸福感时对本身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认知和评价,是旅游需求的最高层次,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3:价值感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满意感会对旅游者积极情绪产生作用,强烈满意感正向影响积极情绪,反之則会弱化积极情绪。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4:满意度与积极情绪相关。满意度是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时所感知对各项活动产生的满足感,当满达到一定程度,会带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价值感。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5:满意度与价值感相关。旅游者价值感的感知,体现为发挥自身特长,例如本研究经验多、方向感强、会聊天等,并因此产生积极情绪,故提出假设H6:积极情绪与价值感相关。

据以上研究假设,构建包含满意度、价值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4个研究变量。其中满意度包含7个观测变量,价值感包含9个观测变量,积极情绪包含9个观测变量,主观幸福感包含8个观测变量。

(二)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1.指标开发。通过研究旅游幸福指数体系、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测量体系等,结合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旅游活动及主观幸福感两个维度,确定具体化指标:满意度、价值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

2.问卷初设。问卷设计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者对经历过的旅游服务感受(满意度)、作用感受(价值感)、心情的影响(积极情绪)三个变量的测试问题构成。第二部分是旅游者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八个观测变量。测量量表应用李克特量表中的五级量表法,分别用“1”“2”“3”“4”“5”表示,1—5分表示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或者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代表每一位受访旅游者对测试选项的感知程度。第三部分是了解旅游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和户籍。

3.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问卷设置了测度旅游幸福感的三个维度,经过各个问题的平均分来评价旅游者的幸福感。本调查以湖州市部分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设计、发放和回收问卷,在线网络时间段为2021年6月1—20日,总共收集问卷数量300份,删除无效答卷,最终得到28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3.3%,对所回收的问卷数据录入SPSS25.0后进行分析。

三、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探索性因子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描述

对问卷结果进行频数分析,男女比例约为1∶1,故可忽略性别影响对整体数据造成的误差;样本年龄段分布为18—50岁,与我国出游者整体年龄段分布大致相符;样本学历较高、收入较为丰厚,具有一定的旅游能力的群体,并且调查的群体职业多样。总的来说,调查对象符合研究条件且有一定代表性,因而具有研究价值意义。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对问卷主体进行内容一致性分析,得出克朗巴哈系数0.982,绝对值大于0.8,可信度较高。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KMO值达到0.968,Bartlett的P值为0.000,说明各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子分析结果

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量项进行分析,进行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旋转6次迭代后收敛,共提取根值大于1的四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9.56%,大于60%,表明这4个因子能较大程度上解释原测量项所包括信息。

(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模型修改

通过主成分分析,旅游活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维度分为旅游满意度、积极情绪、价值感及主观幸福感四个维度,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中共包含4个研究变量和25个观测变量,其中满意度包含7个观测变量,价值感包含6个观测变量,积极情绪包含6个观测变量,主观幸福感包含6个观测变量。

四、旅游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一)方差分析

在相关分析之前,应对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旅游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对旅游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对积极情绪、价值感未产生显著影响。旅游者的职业对旅游满意度和价值感产生显著影响,对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未产生显著影响。旅游者的性别和户籍属性对满意度、积极情绪、价值感、主观幸福感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二)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纳Pearson相关系数来剖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满意度、价值感、积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均在0.0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三)结果分析

1.由满意度得分在四个变量中得分最低可知:提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相关服务感受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者在购物整体感受满意度得分最低,因此要提升游客在旅游购物时的整体感受。

2.旅游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职业、户籍不同,结果显示在旅游活动中积极情绪感知情况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以上人口统计学特征不会影响游客的旅游积极情绪感知。

3.旅游者的满意度、价值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游客满意度高,价值感知程度高、积极情绪感知高,意味着游客的主观幸福感高。

五、对策建议

经过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界定、旅游活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剖析,得到理论研究结果是为了可以向旅游产业、旅游服务企业、旅游者自身三个层面提供相关建议,进而达到使三者共同有效地提升旅游者幸福感的效果。

(一)宏观: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撑

旅游是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因而市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湖州市文化和旅游惠民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湖州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出惠民游政策,例如本地市民凭身份证、外来人员凭暂住证可以免门票等优惠游政策,促进城乡居民进行旅游活动,从而提升幸福感。此外,湖州市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与约束,提升旅游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从重点发展“旅游速度”转向发展“旅游质量”,着力推进旅游供给结构改革,从高速旅游向高质量旅游发展,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10],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市民幸福感和游客满意度。

(二)中觀:旅游服务的企业支持

旅游业不仅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整体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思想意识不断加深,旅游作为幸福产业,其幸福的功能在2009年得到确认,国务院也提出一系列针对如何又好又快又健康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宏景,努力提升百姓在旅游中的满意度。而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无疑是其服务质量问题,不少游客反映在旅游中未感知到优质服务,故旅游服务企业应致力于“以人为本”[11],通过不断优化服务,为旅游者提升幸福感最大化。

(三)微观:旅游价值的自我提升

旅游是旅游者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因此价值感的提升是重点,可通过如下几点进行自身幸福感的提升。第一,应该知道如何提前计划,做好准备,在旅行前做好计划,积极安排行程,灵活处理紧急情况,把握主动权[12]。第二,积极出游,增加游览经历,并发挥自身特长,增强旅游能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旅游次数和旅游体验的增加,将提升游客的个性化旅游能力,使游客在同类景区轻松应对问题,同时更容易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第三,树立文明的旅游观、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具备正确的审美感知,才会在大千旅游世界中获得视野的开阔和身心的洗礼。

参考文献:

[1]   姜松.基于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下的旅游要素变化解析[J].中国商论,2018,(7):61-62.

[2]   亢雄,马耀峰.对旅游“六要素”的再思考[J].旅游论坛,2009,(4):475-478.

[3]   刘军.旅游活动要素的分层次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0,(6):52-53.

[4]   冯晓华.温情的关怀: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研究[J].旅游论坛,2017,10(6):40-50.

[5]   刘中一.社会学视角下的幸福感:内涵、产生机制与影响因素[J].学习论坛,2016,32(1):69-72

[6]   吳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23-28.

[7]   覃薇薇,李春秀.旅游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南宁市大学生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0):57-59.

[8]   丘海雄,李敢.幸福透视:“资本”论视域下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5):568-576

[9]   程菲.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旅游舒适度评价[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10]   程超功.发展优质旅游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做好产业的底层架构——一个旅游从业者眼中的优质旅游[J].中国旅游评论,2018,(1):96-101.

[11]   苏枫.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业的比较和启示[J].当代旅游,2010,(4):63-65.

[12]   付瑞超.旅游者自我建构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城乡居民对策建议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