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音乐文化视野下的宁夏民族器乐研究

2023-03-15吕婧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研究

吕婧

【摘 要】宁夏民间器乐受到区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具备极强的鲜明性,但当前大多数宁夏地区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由自发形成,缺乏专业的音乐表演团体建设,因而在音乐市场上难以有效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区域音乐文化的相关概念和宁夏民族器乐的发展现状,对区域音乐文化视域下的宁夏民族器乐进行研究,分析一些典型的宁夏民族器乐类型。同时也从区域文化视角之下研究其变化和特征,希望能够在文化传承方面更加看重挖掘民族器乐的独特风格,达到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目的。

【关键词】区域音乐;宁夏民族器乐;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147—03

当前受到音乐文化载体的影响,通常在进行音乐教育以及相关研究模式探究时,多以时间作为主线。然后以区域作为主线,却是一种能够研究地方音乐变化历史和多元化发展情况的良好形式。在进行音乐学科的教育或相关研究工作时,以区域作为载体,考虑民族音乐的演变过程,更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民族风俗、民风特征、地理位置特色等情况。同时,民族音乐也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区域音乐的视角,对音乐文化进行探究,更能够了解相关地区的音乐特色。探究区域音乐文化视域下的宁夏民族器乐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希望能够在音乐的继承和弘扬上更具水平。

一、关于区域音乐文化和宁夏民族器乐的概述

从狭义上而言,区域音乐是指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由于历史文化、语言风俗等的因素影响所流传下来的独特音乐。從广义上而言,区域音乐则是指某一个区域范围内所有音乐的总称。通常区域音乐存在一些鲜明的表现形式和固定形态,它会反映当地的民俗和语言特色。通过研究宁夏区域的音乐,能够对宁夏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该区域的音乐变化和表现特色。同时,在区域文化视域之下,对宁夏民族器乐的研究也有助于传统音乐和文化的发展。区域音乐文化通过对不同地区、民族、甚至国度独有的音乐文化进行研究,能够体现出不同区域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和发展历史的重要元素。每一个区域在音乐上的表现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它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区域音乐文化的探索应当关注音乐产生的背景、历史,研究其不同时代的音乐流派和风格,对其乐器和表演技巧进行深挖,同时还要关注音乐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甚至包含器乐背后的民间传说等,才能够在研究区域音乐文化时更加的透彻。宁夏所处地理位置位置独特,拥有者特色十分鲜明的民间器乐,通常情况下,宁夏地区的民族音乐会和特色的音乐、舞蹈以及乐器融合,“花儿”是具有代表性与流行性的宁夏器乐。在宁夏本土语言中,“花儿”是“少年”的意思,象征青春与爱情。此种题材的宁夏民间音乐有很多,其中代表性的乐曲有《上去高山望平川》等等。同时,相关民间器乐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对宁夏民间器乐的研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它不仅是宁夏地区音乐从业者的责任,更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应当关注的重点[1]。

二、当前宁夏民族器乐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宁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区音乐成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相关的统计,宁夏社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共有452个社区,其中银川市有205个、石嘴山市有132个、吴忠市有53个、固原市有29个、中卫市有33个,各个社区的居民开展可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他们对于宁夏民族乐器的发展影响极大。对社区音乐文化和相关乐器发展的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探寻在区域音乐视域下的宁夏民族器乐文化当前的发展形态。宁夏区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音乐风格非常独特。当前在进行各项器乐活动时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包括声乐、合唱、舞蹈、器乐、戏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培训活动,同时还举办了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等活动,通过开设文艺专场,进行各项比赛活动,力求提高人们对于宁夏民族器乐的关注度。各地区的居民也广泛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形式中。同时,各级文化馆也通过开展关于宁夏民族器乐的培训班,以文化融合的形式和文化宣传的方法,强调对宁夏民族器乐的发扬。以戏曲类活动为例子进行分析,通常相关活动更多由当地居民自发组织进行演唱,演唱曲目和表现形式通常以秦腔为主。地方戏曲的种类极多,包含花儿剧、银川曲子、中未秧歌等等类型。秦腔在经过长久的历史沉淀之后,广为民间群众传唱,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群的喜爱。例如,贺兰县就曾经成立秦腔艺友协会,通过研究秦腔、进行戏曲艺术的传承,达到了宁夏民族器乐发展的目的。各级文化馆也积极开展声乐演出和各类比赛活动,选拔优秀居民和在校学生进行演唱与比赛。器乐类的活动则包含独奏、合奏等等类型,宁夏民族乐器的种类也相对较多,包含二胡、扬琴、笛子等等。人们在进行民族器乐演奏时所使用的乐器种类非常多,各类演出和文艺表演活动也深受观众喜爱。再者,社火活动是宁夏地区春节期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社火活动有着丰富的活动形式,如高台、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宁夏地区开展社会活动,相关区域的居民也广泛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于继承和弘扬宁夏民族传统器乐而言具备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

三、基于区域音乐文化视域对宁夏民族器乐的研究

(一)宴席曲

宁夏的宴席曲通常以演唱为主,同时配合相应的舞蹈表演,是回族地区的特殊民间歌舞。“宴席”还被称作“婚礼”,在婚礼宴席上进行歌舞表演,此种表现形式叫做“家曲儿”或“菜曲儿”。根据相关的研究,在清代时期,回族已经通过宴席曲庆祝婚礼,男女双方的家庭成员围绕一圈,使用器乐和舞蹈进行表演,庆祝婚礼的成功。这种起源于回族,并且发扬于回族的民间宴席曲,有着灵动的曲调,活泼的节奏,歌词内容通常以叙事为主,将回族民众的情感以及生活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来。同时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彰显出回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宴席曲在演唱时,有着多元化的文化内涵,拥有相应的社会功能,将人们的情感表现出来。比如,《恭喜曲》的韵律悠长,自然、舒展,在演唱时,通过歌舞结合的方式,将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期盼表达出来。再如,《庄稼人》中,采用诙谐的描绘方式,展现农耕画面,刻画出生产过程中,农民和睦生活的情景。在《十劝人心》中,通过歌词内容,劝诫家人应当和睦相处,传达人与人之间应当秉承善行善念的思想感情,所以起到劝导与警示作用。宴席曲受地方文化的影响,也是宁夏地区人民生活特点和民族习俗的表现。在时间方面,宁夏地区内敛的民众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善于表现情感,然而在举办婚宴时,则拥有强烈的意愿以宴席曲的方式表达对女子出嫁和男子迎亲的欢喜。在空间方面,由于宴席曲通常在男女双方家庭的庭院进行演唱,所以也被称作为“家曲儿”。如若在山间演唱,又被称作为“野曲”,通常与“花儿”对应,这种独具风格的表现形式是宁夏民族乐曲的独特组成。在参与人群方面,则存在“青丝不见天”的特征,通常十分忌讳女性出声与表演,因而它也体现了宁夏区域当时的社会形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3]。

(二)宁夏花儿

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年,将宁夏“花儿”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表现形式层面来说,主要以“六盘山花儿”为主。“花儿”是一种跨民族、跨地区的多元化艺术形式,在传承时,不仅有西北文化根基,还包含本土民间习俗文化。“花儿”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经历很多西北地区发展的特殊时期,如丝绸之路、移民屯田以及成吉思汗西征等,是“花儿”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播的重要契机。不少专业研究人员,将“花儿”叫做“出门儿的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从事贩夫走卒的脚夫经常吟唱的歌曲,也是黄河水运过程中,筏子客唱的歌曲。这些历史距今比较久远,但其通过“花儿”的地域特点和感染力的曲艺形式进行发展传承。宁夏“花儿”有着丰富的类型,不仅有吟唱爱情的歌曲,还包含其他情感的歌曲,以及表现民族特点和百姓生活的歌曲,也有一些历史文化题材以及宁夏地区道德观念的歌曲,即“本子歌”,可见花儿具备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形式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它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下的产物。明代时期有关于“花儿”的最早记载,相关诗歌也体现出当时宁夏地区器乐的特色。明代的宁夏是屯田区,军屯、民屯等从其他区域来到宁夏,也让宁夏地区的文化變得多样化,口耳相传的民歌使花儿得以流传,其中又以情歌居多,主要表达男女之间深刻的思念与爱意。在歌唱时,其情感丰富,生动形象,习惯采用白描的表现方式。以六盘山地区为例,在历史进程中,此地区曾经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活动,回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在此地区生活。这时“山花儿”成为了代表民族性格特征的独特曲调。宁夏地区的“六盘山花儿”旋律有着民歌的独特特征,具有着细腻典雅的风格特色,比如《抹青稞》等。

(三)宁夏小曲

“宁夏小曲”又叫“宁夏小调”,在一中在宁夏北部流行的传统说唱曲目,其有着丰富的题材,通常情况下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宁夏小曲”源于宁夏地区民间生活,所以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宁夏小曲诞生于清朝的咸丰年间,当时的曲艺人,在街头进行卖场唱,到了清朝的末年,逐渐形成了职业班社,同时有了银川“两湖会馆”等专业场所,演唱宁夏小曲。在表演时,艺人以做唱表现较长的曲目。新中国成立之后,又逐渐形成“宁夏坐唱”这一独立的曲种。在表演时,采用二人合唱的方式,主唱需要用胡琴等乐器伴奏,另一人,则用撞铃击节帮腔,这样的表演方式非常像相声表演当中的逗喂与捧眼。宁夏小曲的故事曲目内容通常以抒情、叙事为主,其中掺杂了银川地区的本土方言,与“花儿”曲目的表现形式具备一定的相似度。它运用大量的衬词或衬字,突出地域独特风格。在唱腔方面,它强调刚柔并济、虚实结合,体现出百姓的实际生活。宁夏小曲非常贴近生活,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时代的独有印记。20世纪30年代,宁夏曲艺人感动于红军队伍的事迹,编写了曲《红军打屈县长》,用“说书调”进行演唱,在盐池县城等区域传唱,又有《红军打花马池》《新旧社会不一般》等小曲作品。当时的曲艺风格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大多与时代的历史事件有关,也表现出农民的真实思想情感。

四、基于区域文化视域对宁夏民族器乐发展的展望

在宁夏民间器乐的发展过程中,对其音乐特色进行研究,对其乐器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索,了解该区域的音乐文化特色,能够拓宽民族音乐市场,从而打开市场音乐流行趋势单一化的局面,也能够使得宁夏民间器乐得到不断发展,能够在当今时代拥有一席之地。且当地对于宁夏民间器乐的管理体制并未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相关表演工作者的演出渠道较少,且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在资金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机制,投入于宁夏民间器乐的健康发展过程当中,这些都会制约宁夏民间契约的发展。能够促进宁夏民族器乐的发展,还需树立民间特色资源和精品意识。使宁夏民族器乐能够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文化精品策略,从而发挥地方特色,开发一些能够吸引商业投资的产业。在打造精品音乐产品的前提下,使社会大众了解宁夏民族传统器乐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现代媒体等方式达到音乐传播的目的。另外相关从业者需要真正走进社区,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了解当前人们的音乐需求,在创办民间演出时,可以了解演出市场的当前发展情况,更好地追求市场效应[4]。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它包含民间歌舞、民间器乐,各种类型的戏曲、民歌等,极具研究价值,区域音乐也具备着独特的审美风格。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当前文化产业中许多的元素涌入,这也使得文化发展更加趋向于商业化,民间契约的市场相对较小,甚至于类似宁夏民族器乐的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拓宽传播渠道,使人们认识到民族器乐的魅力,才能够达到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目的,也能够突破当前的市场困境。

参考文献:

[1]武林.多元协同:区域音乐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研究——基于对xx市xx中学的实地调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6).

[2]李向瑜.探究区域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J].试题与研究,2022(28).

[3]孙镜轩.区域音乐文化视角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研究[J].戏剧之家,2022(1).

[4]韩春.宁夏音乐中的民间音乐素材研究——以何建军小提琴曲《秧歌》为例[J].群文天地,2016(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年度立项课题《宁夏区域音乐研究》(课题编号:NXG2022064)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