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群众合唱团训练中美声唱法对声音的影响

2023-03-15肖秋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声音美声唱法影响

【摘 要】群众合唱团是我国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形式,采用美声唱法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合唱团的声乐水平和音乐艺术水平。美声唱法是一种经过长期演变的高级声乐技巧,该技巧可以使音乐表演者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培养自然硬度、均匀性、跨度和平衡性等能力。而群众合唱团作为一种开放性、民间性的音乐形式,缺少专业的声乐训练和指导,因此探究美声唱法在群众合唱团训练中的应用对于提升群眾合唱团音乐素养以及普及美声唱法的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声唱法在群众合唱团训练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探究,旨在探讨美声唱法对声音的影响,以期提高群众合唱团的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影响;声音;美声唱法;群众合唱团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114—03

引言

随着现代合唱艺术的不断发展,美声唱法已成为合唱团训练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唱法,具备优美的音色和高超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合唱表现效果,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在传统的合唱训练中,声音的重点往往是放在音高、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掌握上。然而,在不同的唱法中,声音的表现方式也会有所区别。美声唱法作为一种声乐技巧,被广泛应用于歌剧、音乐剧等领域,其独特的咬字、发音、呼吸等技巧对声音的塑造和表现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实践中,美声唱法需要合唱团成员通过各种简单而有力的练习,如“嘘、咳、吐、吸、鼓气、顶腔、绷劲”等,调整发声部位、提升发声技巧、增强体魄素质,使得声音更加清晰、柔和、稳定、自然。只有科学合理地训练,才能让美声唱法在群众合唱团训练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美声唱法在合唱训练的作用

美声唱法是一种西方传统高级声乐技术,注重声音表现力和音乐艺术性,具有训练发声、控制气息和调节喉咙等技术上的要求。在演唱歌曲时,美声唱法追求声音的圆润、柔和和歌声的流畅、优美、富有感染力,要求演唱者能够熟练掌握呼吸、共鸣、发声、发音等技巧,以此来达到声音的稳定、音质的纯正和技巧的精湛。美声唱法的特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声音的美感和表现力:美声唱法强调的是声音的美和表现力,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在声音美和感染力之间平衡,以尽可能地展现歌曲的艺术内涵。②讲究呼吸控制:美声唱法要求演唱者掌握恰当的呼吸技巧,使呼吸稳定而持久,同时也要注意气息的控制,以保持声音的平稳和自如。③强调共鸣:美声唱法着重强调共鸣的作用。在演唱过程中,将声音逐步放大,使气息和声音共鸣于胸腔,以获得充实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④要求高超的技巧: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涵盖了声音发生、发音、舌位、嘴唇、颚等多个方面,这些技巧通过培养和训练,将使演唱者的声音更加圆润、柔和、流畅和富有感染力,表现出良好的音乐艺术性[1]。

美声唱法在合唱训练中具有以下作用。

(1)改善声音表现力: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表现力和音乐艺术性,而合唱团通常需要在多声部中进行合唱,因此演唱者必须充分掌握美声唱法的技巧和方法,以保证其声音的纯正、流畅、富有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展现出歌曲的艺术性。

(2)提高音乐素养:通过美声唱法的训练,演唱者将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形成原理和音乐元素的运用方法,以达到更透彻的音乐素养和更高的表演技巧的水平提升。

(3)丰富音乐表现形式:美声唱法可以为合唱团音乐作品的表演增加更多的音乐元素、变化和艺术性,使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表现效果更加突出。

(4)增加合唱团的竞争力:随着合唱团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样需要有更加出色的演唱技巧和优秀的音质表现,美声唱法的应用可以使合唱团在表现力、音乐素养和音质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增强竞争力。

(5)提高合唱团的整体音质:美声唱法的应用可以使得合唱团声音质量得到提高,整个合唱团的演唱效果更加统一和协调,提高整体听感享受[2]。

二、群众合唱团训练中美声唱法对声音的影响

(一)有利于声音的统一

在群众合唱团训练中,声音的统一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当所有人的声音能够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合唱团的表演更加生动、感人。美声唱法可以帮助提高合唱团队员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同时有利于声音的统一。首先,使用美声唱法可以提高声音的稳定性,使唱出来的声音更加准确。传统的民间唱法则往往只注重发声,不够注重声音的共鸣和平衡,常常会出现各个声部不协调、音准不准等问题,合唱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美声唱法强调发音方式、共鸣点和呼吸运用方法,对合唱者进行了科学的声乐训练,帮助合唱团队员掌握技巧,使合唱声音的声压稳定,从而达到声音统一。其次,使用美声唱法可以使音量的大小和拐点位置相对稳定,从而为声音统一和协调创造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民间唱法则常常只注重嗓子的发声,因此会出现嗓音狭窄、明显的共振现象等问题,从而导致声音不够统一。当合唱团队员能够准确地运用美声唱法中的技巧,就可以保证唱出的音乐音量相对稳定,不会引起音量的起伏和跳跃,从而达到声音的统一。最后,美声唱法的训练可以提高唱歌者的感知能力,让她们更好地掌握声音的表现技巧,从而让声音更显统一[3]。例如,在唱和声部分时,团员需要掌握音调和音量的协调,通过对美声唱法的训练,可以让团员更容易地掌握这些技巧,从而提高整体合唱效果,让声音在和谐中更加统一。

举例而言,某合唱团在演唱传统民歌《茉莉花》时,在使用传统的民间唱法时,各个声部的声音有些不协调,音准也不甚准确,整体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团长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采用美声唱法进行了训练。通过针对嘴唇、舌头、下巴的细致训练,以及各种发声共鸣练习,团员的声音不仅变得更加柔和、圆润、平稳,而且各个声部的声音越来越协调,音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体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

(二)克服声音的局限性

在群众合唱团的训练中,美声唱法可以帮助团员们克服声音的局限性,从而让团员们的声音变得更加丰富、自如,并且表现更加饱满。首先,美声唱法可以扩展声音的音域,提高团员的音乐表现力。因为美声唱法重视发声的自然、宽松和舒适性,对身体的调整和呼吸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这样可以让唱歌者更好地利用身体发声的自然潜力,从而实现音域的拓宽和改善。而对于一些声音受限或有特殊要求(如要求高音部分在演唱时音色轻柔),则可通过特殊的呼吸训练和共鸣练习来克服局限性,让声音获得更多的表现空间。其次,美声唱法可以优化声音的质量和音色。它注重与身体的协调,通过发声器官的自然调整和身体的自由流动来发挥声音的大自然力量,从而使所有团员的声音显得像是来自同一人的歌唱。而且,美声唱法在高音部分被广泛采用,并且可以改良唱高音这个问题,使得唱歌者在唱高音时不再强调嗓子发力,而是通过触发共鸣,进一步优化声音品质,消除局限性。最后,美声唱法可以帮助团员更好地营造音乐的情感氛围。在唱歌的过程当中,合唱表达情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人们希望其具有某些情感色彩和表达能力[4]。通过美声唱法的训练,团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从中汲取灵感,提高音乐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举例而言,某合唱团在练习音乐剧《猫》时,这首歌曲由于节奏感强,且涉及到高音区域,对团员的音乐素养及发声技巧的训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入美声唱法的训练,带领团员们进行吐字、腹式呼吸规范化、口腔共鸣等方面的声线训练,帮助团员在发声方面更具自觉性,使这首歌曲更好地发挥出他们最佳的演唱水平。同时,美声唱法的练习,更能够使团员们迅速地适应和接纳复杂的音乐剧风格,处理好复杂的声音变化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对高难度曲目的音乐素养和技巧的训练更为透彻,乐感更丰富,同时对演唱的受众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音乐影响力。因此,在群众合唱团训练中,美声唱法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很好地帮助所有团员克服自身发声上的困难和限制,用更加出色的音乐表演,展现出更加丰富的音乐内涵,同时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三)提高声音掌握技巧

美声唱法在群众合唱团的训练中可以帮助团员们提高声音掌握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表现音乐的要素。在训练中,教师通过教授呼吸控制、发声技巧、乐器掌握等方法,让团员们更好地掌握声音控制的要领。例如,在团员们练习高音时,教师会教他们用腰腹部的力量来支撑音调,掌握正确的唱腔和发声方式,从而让唱音更准确、更富有表现力。此外,美声唱法在团队中也可以帮助团员们更好地协调合唱。教师会像指挥一样掌控整个合唱过程,帮助团员们更好地协调节奏,运用声音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意义。在分声部训练中,教师会帮助团员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调性,用声音表达出歌曲的各种情感,从而使合唱更加和谐。最后,美声唱法的训练可以培养团员们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和创新能力。教师会给学员听一些优美的唱段以感受美声唱法的魅力和效果[5]。然后,让学员在特定的歌曲片段中训练这种声音技巧,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乐曲中的细节并发挥出更好的演唱效果。

举例而言,某合唱团的团员们在练习复调音乐作品时,发现在合唱中存在着各自的声音“跑调”问题,导致团队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美声唱法的训练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对呼吸肌肉的深层训练,让团员们在合唱时扩展空气容量,并以更合理的方法控制和平衡呼吸,从而减少声音的跑调现象。其次,引导团员们掌握更准确、自如的发声技巧。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让团员们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声带、喉咙和舌头的位置,使得声音可以准确地呈现在听者耳中。最后,教師针对复调作品的演唱特点,为团员们设置了合适的音高、节奏点和呼吸点,让他们对复杂的和声关系和变奏形式更有把握和自信。团员们通过美声唱法的训练,掌握了更加准确和自如的发声技巧,并在演唱时注重呼吸和节奏的调整,使得合唱音乐更为优美、和谐和动听。

(四)提升声音整体质量

在群众合唱团的训练中,美声唱法可以对声音的整体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使合唱团的表现更为协调、稳定和优美。举例而言,某合唱团正在练习一首曲调复杂并且音乐性要求较高的音乐作品。然而,在合唱过程中,部分团员声音未能协调一致、节奏有所偏差,以及音准方面存在偏差。在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后,便开始进行美声唱法的训练。首先,教师引导团员们正确认识美声唱法和其基本概念,加深对美声唱法的了解。其次,团员们开始进行美声唱法的呼吸和发声训练。在呼吸方面,教练指引团员们通过鼻子进行缓慢、均匀的吸气,深呼吸一口空气,并控制呼气的速度来实现平稳而持久的声音发声。在发声方面,教练帮助团员们找到喉咙和口腔的相应共鸣点,实现声音的共鸣、圆润和韵律感。接着,教练带领团员们进行音乐感应和调性掌握练习。教练鼓励团员们积极感受音乐节奏和强弱变化,对音乐细节的处理非常注重[6]。同时,在调性掌握上,教练也强调团员们需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校准音高,保持团队整体音准和音色的协调。得益于美声唱法的训练,团员们的声音表现整体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团员们的声音更加清晰、稳定和有力度,演唱过程中各个声部的音乐协调性和整体音乐试听效果较为出色。团队整体的演唱效果也更具有音乐感染力,为听众带来了非凡的音乐享受。

三、结语

美声唱法的训练可以有效地解决声音偏离、音质不纯和音高不准等问题,并提升团队整体音准和音色协调性。同时,美声唱法还可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提高音乐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合唱团的表现力。当然,美声唱法的训练和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改善。例如,对于一些没有足够音乐基础的群众合唱团的成员,需要适当地降低训练难度和提高训练效率。此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不同风格的表演方式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和方法修正,以实现更好的声音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慧慧.群众合唱团训练中美声唱法的应用与实践[J].河北音乐学院学报,2020(4).

[2]李博,佟胜男.美声唱法在群众合唱训练中的实践与探究[J].音乐创作,2020(8).

[3]王亚琪.形体与美声唱法并重的合唱团实践[J].音乐与教育,2021(1).

[4]张红,杜熙波.“美声唱法”在中小学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音乐艺术,2021(4).

[5]郝丹阳.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应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1).

[6]李一帆,尹立泉.基于美声唱法的群众合唱团训练实践与研究[J].中国合唱,2023(2).

作者简介:肖秋红(1978—),女,福建泰宁人,本科,群文馆员,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声乐、非遗保护。

猜你喜欢

声音美声唱法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声音在动态图形中的应用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