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降级,但不能小看它!

2023-03-15官慧琪杨虹马涛

奥秘(创新大赛) 2023年2期
关键词:乙类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官慧琪 编 ○杨虹 马涛 绘

1.2022年12月26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式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且从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两项调整,为我国的抗疫史在近三年的时候画上了一个逗号,从此开启新的阶段。我们叫了近三年的“新冠肺炎”成为了历史。

2.2020年1月,新冠被纳入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但是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乙类甲管”。相比较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数量多、上报速度为24小时内、不要求强制隔离、入境要求仅为监测。总的来说,管理宽松了许多,为什么可以这样宽大处理了呢?

3.新冠回归“乙类乙管”,主要是出于科学和现实两方面的考虑。科学上来说,病毒本身在变化,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潜伏期变短、致病力下降、对肺部的危害减弱,逐渐成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并且由于疫苗的普及,新冠引起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

4.当然,更为现实的原因也在于,随着病毒传播效率上升、阳性病例数增加,继续强制管理所需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等大幅上升,在可行性上越来越弱。需要注意的是,退到“乙类乙管”,不意味着撒手不管。对于个人来说,保护自己和家人仍然很重要。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接种疫苗;受到疫情影响的人,日常生活和心态也需要慢慢重建。更为关乎生命的是,你要了解如果受到感染,该如何服用药物。接下来就是新冠用药必备常识和详细攻略,供大家参考使用。

6.新冠用药有三大原则:找对药、对症吃、不过量。从找对药说起,你要学会看药名。以热门药物芬必得为例,“芬必得”是药品商品名,也就是药厂为树立品牌为产品取的名字;“布洛芬缓释胶囊”就是药品的法定名称,找药时一定要认准,该名称是成分和制剂类型组成的。

7.如果药物只有一种主要成分(单方药)则写出该成分的全名,“布洛芬缓释胶囊”就只有布洛芬一种主要成分;如果有多种主要成分(复方药)则将各成分的全名或缩写并列,例如“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其中的“氨酚”是“对乙酰氨基酚”,“烷胺”是“盐酸金刚烷胺”。

8.常见成分的缩写是固定的,近期大家会看到的主要有:“咖”代表“咖啡因”;“黄/牛黄”代表“人工牛黄”;“敏/那敏”代表“马来酸氯苯那敏”;“美/美芬”代表“右美沙芬”……了解常见成分及其作用才能避免重复、超量用药。

9.认清药物后,就要学会对症用药别重复,牢记两点,一是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没有症状别吃药预防;二是针对一个症状选一种药,别用多种药治同一个症状。一般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四个主要症状:发热疼痛、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涕鼻塞。

10.根据自己的症状找到《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检索药物中成分的不良反应、禁忌症,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并根据服药习惯在同成分的药品中选择一种制剂类型即可。吃药前还要再次确认成分,保证不超过剂量。自行服药前务必阅读说明书,看成分、单日最大用量、不能同吃的药物。

11.如果你觉得过于复杂,那么记住以下信息就好。①退烧药与复方感冒药不要一起吃。②多种退烧药不要重复吃,尤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属于同一类解热镇痛药,同吃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③不要超剂量、超次数用药。④部分感冒药吃后别开车,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12.⑤6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妇应避免吃布洛芬,退烧药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热不推荐用药,若严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有肠胃、肾脏问题,有溃疡、炎性肠病史的老年人,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13.⑥退烧药、感冒药吃后别喝酒,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喝酒会伤肝,服用布洛芬喝酒或吸烟有可能胃肠道出血。⑦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药,新冠属于病毒性感染,阿莫西林、头孢等消炎药针对的是细菌感染。⑧网传“新冠吃药顺序图”不靠谱,对症才下药,注意不良反应。

14.⑨布洛芬可能抑制凝血功能,用药后应避免受伤;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应密切监测血压;如需服用镇咳糖浆等,服用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⑩西药退烧药与中药感冒药尽量不要同服,如服用也应间隔1小时。

15.有的症状药物并非必须。例如发烧,体温在37.5~38.5℃之间时,优选物理降温,体温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热药。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不高的发热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也可谨慎服用退热药。退热药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天。

16.最后要记住,新冠治疗的药物中,绝大部分为对症用药,若不舒服的症状缓解好转了,就应该适时停止使用这些药物,无需“巩固”疗效。网传的食补方、中药方需因时因人因地裁方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总之,科学选用、正确使用药品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猜你喜欢

乙类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解读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吃退烧药该多喝水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应该完全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参保地支付标准”政策
退烧药别和蜂蜜同服
退烧药别和蜂蜜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