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学”的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3-03-15万霞
[摘 要] “三学”理论与小组讨论之间有着理论上的和谐关系,而基于“三学”去组织初中数学小组讨论,则可以让后者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 在“三学”视角下探究保证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应当形成的认识是:以“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来确定小组讨论的方向,然后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学生在哪些环节中可能会有小组讨论的需要,判断小组讨论可能会遇到怎样的问题;与此同时考虑到数学是面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与结果去判断学生的思维发展,要保证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思维能够逐步深入,从而让小组讨论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充分表征.
[关键词] 三学;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策略
随着教学经验积累得越来越多,笔者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内容,又要重视教学方式. 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这一判断,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既要重视学习内容,又要重视学习方式. 教与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的教能够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能够影响教师的教. 这也反映了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教学相长.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由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决定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由教师的教学方式来决定的.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而且学生所选择的学习方式会更好地吻合自己的天性,从而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之间形成更好的匹配关系. 在这样的理解下,审视课程改革当中提出来的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就可以发现其有着更大的价值.
比如,在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方面,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 小组讨论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促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探讨知识. 这一理论可以得到具体教学实践的验证,绝大多数学生在采用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的时候,确实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被动式的教学要强得多,那么建构知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效果自然也就越理想. 随着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笔者还发现小组讨论可以在更为广阔的教学背景下进行. 所谓更为广阔的教学背景,就是由具有深度的教学理论所支撑的、能够引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上一层台阶的、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深度思维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组合.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发现“三学”理论与小组讨论之间有着理论上的和谐关系,基于“三学”去组织初中数学小组讨论,则可以让后者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 当然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研究着力点就是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其必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下才能得到实现.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笔者的研究心得.
“三学”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内涵建构
所谓“三学”,是指“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1]. 这是由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中的大家李瘐南老师提出的. 基于“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来理解初中数学教学的小组讨论及其有效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内涵. 可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如果对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意味着方向发生了错误,而当方向发生了错误且不自知的时候,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 在理解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内涵的时候,可以发现“三学”理论正好能够给其锚定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从而保证小组讨论是有效的、方向是正确的. 具体理解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学法三结合”强调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要坚持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相结合、与教学工具相结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这一理论阐述当中,学习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一个高度内隐的过程,即使对于数学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而言,很多时候他们也难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使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教学工具的运用也是如此. 当教师借助这些工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时候,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并未集中在教学工具上,所以他们很难认识到教学工具对于促进自身的学习起着怎样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实践活动更容易促进学生形成体验感,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会运用数学知识去完成数学体验,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更加形象与深刻的理解. 综合这些分析可以发现,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些隐性的、默会的学习认知,可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变得显性. 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有意识地去运用相关的工具参与实践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学材再建构”强调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高度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建构去生成新的知识. 很显然在这一阐释当中,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及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经验,是建构知识的基础,而真正有效的思维过程与学习过程,则是由“建构”这一核心概念来描述的. 建构的过程何以走向高效?笔者以为小组讨论是一个重要的助力,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讨论,不仅可以让隐性的学习方法认知变得显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许多思维细节,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吸取别人思维的长处来弥补自己思维的短处,而这样的目标仅凭教师的讲授是无法实现的.
再次,“学程重生成”强调的是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的学习上,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教学预设往往是教师基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去预先设置好学生的学习进程. 但是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去参与学习,如果教师的预设过于呆板,那么学生的思维会被束缚. 因此重视生成,实际上是解放学生的思维. 如果这一教学思路能够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后者能够给生成提供更多的空间.
基于“三学”的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策略探究
基于上述理解,教师可以在“三学”视角下探究保证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以“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来确定小组讨论的方向,然后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学生在哪些环节可能会有小组讨论的需要,判断小组讨论可能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与此同时考虑到数学是面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与结果去判断学生的思维发展,保证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思维能够逐步深入,从而让小组讨论成为深度学习的充分表征.
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前面所学轴对称知识的理解比较到位,因此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 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应当重点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保证小组讨论的自然发生与深入发展.
环节一:引导学生动手作图,以创设探究情境.
这里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画出其垂直平分线,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确定一点(非交点),连接这一点与线段的两个端点,通过目测确定该点到两个端点距离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判断距离相等,但是在陈述理由的时候,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观点. 因为不同观点的存在,所以就有了讨论的空间,只要这个时候教师不急着去帮助学生证明,并且迅速得到答案,学生就会自发地进行讨论.
环节二:进行小组讨论,寻找判断的依据.
介于以上的教学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更多的是自组织行为.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猜想的答案,故后续的讨论任务,实际上就是寻找数学工具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笔者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深入各个小组进行倾听. 倾听的时候会基于小组成员的特质来选择参与方式. 比如,有的小组的成员会对教师的参与比较敏感而不敢放开讨论,这个时候笔者利用缓慢路过的方式倾听他们讨论的内容;有的小组则会主动邀请教师参与他们的讨论,这个时候笔者则热情加入……总体而言,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必须注意参与方式,以防止学生的讨论失真.
笔者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会经历一个从直觉走向逻辑推理的过程. 不少小组成员的第一反应就是:根据画图的过程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可以发现,从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向线段端点连线,所得连线是关于垂直平分线对称的,因此这两条线段的距离是相等的. 这就是基于直觉的判断(这个时候的直觉判断非常接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几何直观),而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成员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仅靠直觉是不可靠的,这个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想着如何去证明.
当学生想着如何去证明的时候,其实就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得到体现的时候. 由于学生此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做证明题的经验,故会将上述探究情境中的問题转变为相关的“已知”与“求证”,而在这个环节中也会出现小组讨论的情形,学生讨论的重点是“已知”如何撰写、“求证”如何表示等.
在具体的证明过程中,小组讨论也是存在的. 不少学生会根据直觉判断出需要借助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证明. 而一旦明确了这一数学工具的运用,后续讨论的内容就是选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来证明. 这个环节往往容易将小组讨论推向高潮,学生讨论的重点会放在如何迅速准确地证明三角形全等上.
环节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引导的依据主要是“三学”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问题可以是:回顾刚才的学习与讨论过程,你觉得你能成功得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的驱动,学生会去主动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他们通过反思也会发现,正是因为参与小组讨论,让自己能够从最初的直觉转向后来的证明,能够侧重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够接受他人观点中正确的部分、弥补自己思考的不足……让自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反思与“三学”思想中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建构等密切相关,体现出了“三学”思想与小组讨论的良好契合关系.
基于“三学”的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策略思考
通过分析上述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在“三学”视角下研究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具体教学行为进行结合的产物. 毫无疑问,“三学”理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2]. 这一教学理论既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性,又具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 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置于“三学”的视角下,可以说是为小组讨论找到了一个科学的背景,这就如同为植物的生长寻找到一块肥沃的土壤一样.
由此进一步思考基于“三学”的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策略,除了文章开始所强调的辩证依存关系,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还应当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找一条螺旋式上升的通道,这一点对一线教师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里所说的理论未必是指高深的学术理论,也可以是属于教师自己的、简单的、接地气的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积累,可以让教师自身的实践保持应有的正确性. 就小组讨论而言,在“三学”的理论视角下,可以保证实践的方向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这也就意味着一线教师的试错成本在降低. 在此基础上,对“三学”理论进行深刻领会,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对照,在对照的过程中感受理论的正确性,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认识到理论的合理性,借助理论来指导小组讨论的具体实践,以理论保证小组讨论方向的正确性、过程的科学性,这样就能够让“三学”理论与小组讨论形成良好的契合关系.
以上是笔者对基于“三学”的初中数学小组讨论有效性策略的思考,若有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李庾南,刘东升. “三学”课堂:聚焦核心素养,指向数学育人:以“研究平行四边形”课堂片段为例[J]. 中学数学,2020(20):19-21.
[2] 万霞.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