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钟山之谜

2023-03-15马志飞

百科知识 2023年5期
关键词:郦道元石钟山太湖石

马志飞

“湖水青青江水黄,人言此水号鸳鸯。钟声忽起波间石,清越偏宜秋夜长。”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所写的一首诗《泊舟石钟山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奇怪的景象:一边是清澈的湖水,另一边却是浑浊发黄的江水,江湖两色,清浊分明。忽然,从水波之间的石头里传来阵阵钟声,悠扬动听,恰似一首古曲《秋夜长》。诗中描绘的江湖两色、阵阵钟声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奇景吗?如果有,这一景观又会发生在哪里呢?

江湖锁钥

在江西省湖口县境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山,其中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的叫下钟山,二者合称为石钟山或双钟山。其海拔为61.6米,面积为9万平方米。

虽然石钟山的个头并不大,但它所处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战争中,一旦占领了这两座地势险要的山头,就相当于锁住了长江和鄱阳湖的咽喉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居高临下,一览无余,所以,人们称赞石钟山是“江湖锁钥”。三国时,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大破80万敌军。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率军大战于鄱阳湖,出没在此山之间。1855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曾派湘军水师进军湖口;可是,太平军据守石钟山并取得湖口大捷,打得湘军节节败退……石钟山曾在历史上留下许多故事。如今,山上仍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是人们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站在石钟山上俯瞰,只见鄱阳湖水与长江水合二为一,之后继续向东奔流。奇怪的是,在这两股水流之间竟然存在着一条十分明显的界限,绵延数千米,特别是在每年的7、8月份,这条分界线更为明显:长江水浑浊,颜色为灰黄色,而鄱阳湖水清澈,颜色为青绿色,一清一浊,差异显著,真可谓“泾渭分明”。更奇怪的是,每到3、4月份,春光明媚之时,这里又会出现“清浊倒置”的奇特景观:此时的长江水变得十分清澈,而鄱阳湖则变得浑浊。原因在于,冬暮春初,长江上游来水减少,江水流速降低,并且上游来水经过三峡水库的拦截,含沙量减少,所以水质转清;这时的鄱阳湖却正好处于枯水期,湖水含沙量升高,所以显得较为浑浊。

名称由来

石钟山之名传承至今,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与大文豪苏轼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的一天,苏轼送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州时看到了石钟山,对其名称的由来心生好奇。

早在我国第一部记述全国范围内河川水系的专著《水经》一书中,就有鄱阳湖出口处有一座石钟山的记载。这里缘何被称为石钟山,众说纷纭,历史上也有不少人对石钟山之名的来源做过阐释。比如,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认为,由于石钟山下部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拍打山石,发出的声音状若洪钟,故而得名。唐朝江州刺史李渤在这里找到两块石头,敲击之后发现其中一块石头发出的声响重浊而模糊,另一块的声音则清脆而响亮,且经久不衰,于是就认为这可能是石钟山名称的由来。

对于上面两种观点,苏轼都不认可。为了探索石钟山的奥秘,他与儿子苏迈趁着夜色乘一叶小舟来到绝壁之下,在水上听到了如同敲钟击鼓一样的巨大声响,船夫都被吓得战战兢兢。苏轼仔细观察后发现,石钟山下有很多空穴和缝隙,且深浅不一,水波不断地涌进涌出,澎湃冲击,有“镗鞳”之声。苏轼觉得自己终于发现了石钟山之名的真相,于是就根据此次探险经历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石钟山记》。文中,他还毫不客气地把郦道元和李渤批判、嘲笑了一番。从此之后,石钟山的名气愈来愈大,苏轼文采斐然的文章和他身上展现的求真探索精神令后人叹服。南宋诗人喻良能赞之曰:“坡翁文字妙来今,仙去遗踪杳莫寻。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

揭秘真相

苏轼一生乐观豁达却又爱较真,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和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并叹其表述太过简略,同时又否定了李渤的说法,还讥笑李渤其人浅陋。所以,他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说:“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真的发现石钟山的真相了吗?在他之后,又有很多人来到石钟山进行考证;不过,得出了与他不一样的结论。这就意味着,苏轼的观点可能并不完全正确。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琢磨李渤的调查结果,便能获得一些新的启示。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很显然,这种现象与太湖石的特征十分相似。北宋著名的岩石矿物学家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这样描述太湖石:“其质文理纵横,笼络隐起,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冲激而成,谓之‘弹子窝。扣之,微有声。”南宋名臣范成大在《太湖石志》中对太湖石给出如下描述:“扣之铿然,声如磬。”太湖石的石质为常见的碳酸盐岩,主要是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现代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石钟山正是由石灰岩组成的,与太湖石一致。这表明,李渤已经注意到了石钟山的岩性与众不同,观察可谓极其细致,岂能以一“陋”字而讥笑之?

古仙洞位于上石钟山北洞口上部。此洞原名瑞云洞,王安石题名后改为古仙洞

猜你喜欢

郦道元石钟山太湖石
李卫平作品
李卫平作品
访石钟山
近期拍卖成交的太湖石精选
太湖石记
文人反腐遭报复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