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资本视角的青少年生涯教育

2023-03-15马瑾王乃弋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教育公平中小学

马瑾 王乃弋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资本成为家庭人力资本中隐形而又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变量之一,部分拥有丰富资本的家庭可能优先获取信息,并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选择更优的教育机会;而相對弱势的家庭缺少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无法综合分析信息做出良好的生涯选择,导致一种隐形的不公平。生涯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提高生涯关注,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职业胜任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我效能感,使其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青少年生涯教育的开展还可以在信息资本方面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源,减少各类学生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过程公平。

[关键词]生涯教育;信息资本;教育公平;中小学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阶段,还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面临着中考普职分流以及高中选科选考的重要生涯抉择。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阶段理论,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对自己的内在个性和外在世界逐渐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我同一性。正确的自我认知不仅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个体合理进行生涯规划的前提。中学生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与不足,形成相对客观而稳定的自我评价,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生涯过程,完成每个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美国著名生涯规划师舒伯认为人的生涯发展过程经过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1]中学生普遍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意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力,也需要认识到各类职业的社会价值,了解未来的就业机会,通过学校教育、休闲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途径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为进入工作场所进行实践做好准备。在这个阶段,学生还必须掌握大学专业信息、升学政策信息、就业前景信息等各种可靠信息来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与国外生涯发展理论相似,学者金树人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中提到影响个体生涯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心理环境”,即充分的自我认知,另一个是“物理环境”,即个体的社会理解,是否了解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在畅想人生的同时又能够意识到现实的边界。个体的自我需要持续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且在这种刺激中反复进行动态自我评估,这是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更是理解外部环境的过程,在两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下会形成相对客观、全面、稳定的自我边界,[2]“社会理解”信息是自我边界形成的必备基础之一。生涯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先“知己”“知彼”,然后在信息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促成学生内在的比对调适和外在的行为优化。因此,生涯教育对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获取社会理解信息、促进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生涯决策,为终身生涯发展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高考改革以来,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生被赋予了自主选择权,需要将高校招生要求与个人兴趣、能力以及职业规划相结合选择考试科目,但是实际上学生并不具备选择的能力。[3]为了做出最优选择,选科选考演变为基于学业能力、未来风险预期、信息占用的复杂博弈,高考的竞争从个人学习能力的范畴扩大到了家庭资本的竞争场域,[4]给教育公平带来极大的风险。新高考改革中错综复杂的等级赋分与志愿填报等制度设计使考生愈加需要充分和有效的信息以支持其做出合理的升学选择,而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文化与社会资本相对匮乏,很有可能在这场博弈中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5]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教育选择受到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的影响,有效的信息可以优化家庭教育决策,并且掌握高等教育的相关信息可以提高其进入高质量大学或获得高等教育资助的概率,对高等教育具有更高的满意度。[6]目前,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倡导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业、心理、生涯等多元化发展指导,保障教学资源分配公平以及学生做出教育选择的程序公平。[7]但是,学校中的生涯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系统性的体系支持,资源投入偏低,各类职业生涯资源的整合、共享还未落实,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职业了解不足,还不能充分考虑和利用外部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定,这对他们的生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尤其是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他们也无法从家庭方面获得有力的信息支持,可能会在高质量教育获得上与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扩大差距。[6]因此,从信息资本的视角来看,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既有助于青少年的生涯发展,又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本文将以“信息资本”为切入点,讨论其特点、影响以及对青少年生涯发展的影响,并从该视角出发提出促进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信息资本的特点和影响

信息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资源,具有资本的属性,能够产生利润和收益,再生产过程中持续积累形成资本。信息资本最开始是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后来普遍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例如,信息产业、网络经济、企业经济和图书情报学等,其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信息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与马克·波拉特认为,任何可以帮助拥有者获利的信息均可被视为一种资本,[6]原因在于信息本身具有价值,投入生产可以创造财富,而信息的使用又可以提供创造更多财富的机会和可能性。信息资本的本质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信息资源优势的一方据此直接或间接获得价值增值或经济收益。[8]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信息资本成为继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种传统资本形式之后兴起的新型资本形式,主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手段,收集人类、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和评估等,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并将有用信息转化为资本力量,从而创造利益。[9]信息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硬信息资本,指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设备、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或者是用于购买这些设备的信息投资;第二种是软信息资本,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智力资本以及特定的关系与渠道。两种信息资本形式是相互依存的,硬信息资本为软信息资本提供物质技术基础,软信息资本可以借助硬信息资本传播、流通和共享,提高自身价值,应用范围更广泛。从信息资本的本质来看,软信息资本的一些特征更能体现出与其他形式资本的不同之处,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资本的特点和影响。

(一)信息资本的特点

信息资本既具有与其他资本相同的共性,又具有本身的一些独特性质,将其六个主要特点介绍如下:[10]

(1)潜在性。不同于有形的物质生产要素,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的,[11]只有我们主动去查找挖掘,信息才能被获取和利用,其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如互联网中存储着大量的数字信息,只有当个人根据需要去获取信息并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时,这些信息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2)时效性。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信息随之瞬息万变,原来的信息可能无法反映现在的情况,从而减少或失去利用价值。一般地,知识性信息资源的时效性较弱,可利用时间较长,消息性的信息资本时效性较强,错过适用时间就无法发挥出其作用,因此信息资本的及时更新也十分重要。例如,高等教育招生信息每年都会有变化,各个大学录取的专业类别和人数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和学生应该了解最新的信息,以免做出错误判断。

(3)流动性。信息本身具有传递性,过去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和阅读书籍的方式传递,现在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传递,速度更快,其流动性大大增强。信息资本在流动过程中可能经过转换成为其他形式的资本,也可能不断累积形成更大规模的资本。

(4)增值性。信息资本可以支配其他資本,在开发和利用后带来更大的增值,获得最优的价值利用。信息资本的增值还依赖于个人的知识能力,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的人更懂得如何利用信息。

(5)可塑性。信息创造价值的大小在于信息本身,更在于利用信息的方式。同一个信息,不同的利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和价值,如一项科研成果中包含的信息既能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能被用来进行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6)垄断性。信息在很多情况下都被视为具有共享性的公共产品,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人们搜集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然而,资本主义使部分人成为拥有信息资本的富有者,更多的人沦为信息匮乏者,产生了信息鸿沟,造成新的不公平。

(二)信息资本的影响

信息资本在信息化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活动,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教育、就业、投资等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本的含义也逐渐丰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资本是个体能够多渠道获取信息、鉴别有效信息以及合理利用信息实现自身目标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个体来说,有了新的机会上的平等,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本家,但同时又更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出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资源分配两极化以及社会隔离加剧的现象。[12]目前,在教育领域对信息资本的关注较少,一般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互联网使用能力等研究相关,但是学生的信息素养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教育信息化也在大力推进中,信息资本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1.信息资本影响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以往研究表明,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有强大的带动力,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阶层善于将其他资本转化为人力资本再投资,并通过代际传递实现社会阶层的复制。现代社会,信息资本已是家庭资本的组成部分,可以带动家庭人力资本的投资,亦能限制家庭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在于信息资本的充足与否。 [5]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是否参加兴趣班、参加怎样的兴趣班、参加兴趣班的时间都会经过家庭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比之后做出决定,这些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庭资本的差距,并可能直观地反映到学生的学业成果及素质发展上。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信息支持的差异可能会扩大高质量高等教育获得的阶层差距,[4]大部分普通家庭很难获得丰富的大学、专业、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只能依靠少量有限的信息和人生经验做出选择;少部分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信息渠道广泛,可能提前为孩子做好了最有利的选择,并且长期为该目标投资、做准备,因此更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2.信息获取优化教育选择

在探究信息获取能否帮助学生优化教育选择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信息干预的方法,为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的高中生提供高等教育的申请、接受高等教育的回报、高等教育阶段的资助等信息,帮助高中毕业生选择更好的学校。结果表明,信息干预实验组的高中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和提前准备大学课程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此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和资助信息还能够增加他们进入大学的概率以及获得资助的概率,[13]这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相反的,如果学生家庭缺乏可靠的渠道获取信息,家庭自身又欠缺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又没有提供信息补偿,那么学生的教育选择将受到负面的影响。[4]

尤其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学升学选择,父母是否拥有充足有效的信息支持将影响升学竞争成败,不同家庭掌握的信息差异直接影响其孩子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或不利境遇。因此,为了弥补信息资本的不足,具有经济资本的家庭可以在市场中购买信息或服务,例如,非常火爆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这是利用经济资本获得信息资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在获取信息后可以优化教育选择。

3.信息使用能力导致隐形教育不公平

实证研究发现,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学生能否从互联网普及中得到许多实际的好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备正确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14],否则“数字红利”可能带来新的隐性教育不公平。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报告显示,90%的处境不利群体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聊天,而不是在网络上探索和学习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事实上,广泛普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仅缩小了“物理鸿沟”上的差距,走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但要想实现教育实质上的公平,必须继续深入关注学生“使用鸿沟”的差距。[14]有研究表明,城乡学生互联网使用不平等是造成城乡学生信息不平等再生产的隐蔽机制,优势阶层地位的家庭通过文化资本再生产机制,培养其子女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互联网使用意愿和使用方式,因此,优势阶层家庭子女在家庭各类资本向教育资源转化过程中,易于形成互联网学习类使用偏好。而对于家庭阶层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来说,由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匮乏,各类资本转换和交换能力缺乏,无法养成良好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互联网使用频次、时间增加并未真正转化为汲取新知识和技能的契机,因而无法有效弥补教育中的不平等。[14]信息资本与技术手段、个体认知、使用能力等各类因素息息相关,使得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在信息获取和信息使用能力上具有很大的差别,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教育及生涯发展。[9]

二、信息资本对青少年生涯发展的影响

在信息化社会,五花八门的信息无处不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获得信息、分辨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过程中建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信息在个体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核心素养之一。在育人改革过程中,生涯教育中的信息因素不仅影响着短期内学生的升学选择,而且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长久的作用。

(一)促进自我认识,提高生涯关注

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和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初期,他们每天随时随地接触大量信息,了解各种新鲜事物,对工作、职业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由于年龄小、学业压力大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中学阶段对生涯发展关注较少,缺少职业生涯探索体验,成长过程中父母参与较多,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对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自我概念不够清晰,在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时存在迷茫。[15][16]如果学生能够学习了解到很多关于生涯规划的信息资源,那么他们会更加积极关注自身未来生涯发展的情况,会主动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大学及专业会有更多的认识和体会。有研究发现,在高中阶段接受过各种形式生涯教育课程的学生在生涯适应力及其各维度的得分上均顯著高于未接受过生涯教育的学生, 尤其在生涯关注维度上最具有显著的差异。[17]只有学生获取充分的自我认识信息和职业生涯信息,他们才能在此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在外部社会的定位,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培养信息素养,提高职业胜任力

信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信息素养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包含“信息知识” “信息技能”“信息意识”与 “信息道德”,主要指个体具备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主动了解信息源并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迅速捕捉信息,在筛选后理性地进行鉴别和批判,认同并自觉遵守信息交往中的道德伦理与行动规则。[18]对于学生生涯发展,信息素养的意义在于为未来可持续性的生涯发展做好准备,信息素养较低的学生可能无法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职业生涯周期,在各阶段生涯转换过程中遭遇困难,职业胜任力水平较低,导致生涯发展挫折多难。职业胜任力是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中有助于获得成功生涯的重要能力,其三大核心是“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和 “知道与谁做”,[18]这些能力的培育与信息素养息息相关。“知道为什么”的能力需要信息资本对学生发挥导向作用,使他们具备对于专业或职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理解职业的更迭和发展趋势。“知道怎样做”反映个体经验的开放性以及知识、技能的投入度。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甄别能力,可以有效剔除低质量、不相关信息,精准匹配信息与“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知道与谁做”反映生涯发展中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现在职业竞争的开放性、协同性与交互性程度加深,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不同个体的合作,信息资本丰富者可以连接到更多的机会,而信息资本匮乏者可能陷入封闭的合作困境,失去发展的活力。因此,信息资本越丰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越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加可持续。

(三)增加自我效能,降低决策困难

生涯决策关乎个人未来的发展,生涯决策困难是个体在做出职业生涯选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程度,其主要的认知原因有缺乏准备、缺乏信息和信息不一致。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的生涯决策有中考填报志愿和高中选科选考,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例如,缺乏准备,包括个体决策前缺乏动机,存在不良信念等;缺乏信息,包括个体决策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认识、获取信息途径和相关职业信息的了解;信息不一致,包括个体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可靠、存在冲突等。[19]青少年因主要角色是学生,对职业世界了解不足,也不会主动搜集信息,特别是高中生面临选科选考时,他们掌握的新高考信息大多还聚焦在高中学校内部, 对于大学招生要求与专业设置等外部信息了解较为欠缺,再加上家长及教师对大学专业的了解有限,可能无法给高中生确定选考科目提供智力支持,导致学生产生自主无助现象,难以作出选考决定。[20]可见,缺乏足够的信息是产生生涯选择困惑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感到信息占有不足。[21]当他们对所选择的专业、大学、职业有充足的信息,他们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增加,会对自己的选择有更多的确定性,因而对选择的专业或职业感到更满意。[22]

(四)摆脱信息困境,补偿发展差距

随着高考改革,充分掌握信息成为学生考取理想大学的关键条件。从高一的选择考试科目到高三的填报志愿,每一步都要基于大量的信息认真规划,各个大学的招生要求不一样,各个专业的要求也存在差异,遗漏一个信息就可能导致错失机会。在浩瀚的信息面前,对学生及家长获取、分析、运用相关招考信息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尤其农村家庭以及家长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家庭面临巨大挑战。这些家庭对新高考政策的理解及应对策略相对较少,获取报考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且不及时,对孩子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相对欠缺。如果学生和家长没有充分掌握相关招考要求、大学层次与专业类型等信息,则后续在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可能出现“错位填报”“高分低录”,甚至“落榜”现象,[23]家长和孩子承担的压力会相对较大,还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利益受损,进而质疑新高考录取方式的公平性。[23]可见,新高考改革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方面利弊并存,信息困境中的学生发展可能受到较大限制。

此外,学校教育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性,其作用不容忽视。有研究发现,高中学校提供的升学指导对优势阶层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弱势阶层学生的高考分数。学校通过升学指导和生涯规划教育等途径提供的信息支持每提升一个单位,弱势阶层学生的高考分数则提升 6.74分。这说明,来自学校的信息支持可帮助弱势阶层的家庭及学生摆脱所处的不完全信息困境,对学生的升学境遇发挥一定的补偿效应,缩小阶层间教育获得的差距。[4]因此,信息资本对于青少年的生涯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避免信息困境导致的生涯发展差距,尽力帮助学生实现生涯目标。

三、基于信息资本视角的生涯教育策略

(一)倡导学校大力支持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获取生涯信息

生涯教育在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中大力发展,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学校普遍都意识到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开设了生涯课程,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县城乡镇地区,生涯教育理念还未普及,生涯教育课程投入不足。在需要做出教育选择时,大多数学生临时上网查找关于大学、专业设置、招录要求的信息,或者找老师、亲戚朋友等熟人来了解,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家庭资源的不同,有些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不知道应该从哪些途径去获取信息,了解哪些信息,获得的信息数量和有效性也难以保证。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之一,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领域。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渠道获取生涯信息,学校应该大力支持生涯教育,组织各类资源,开设生涯教育必修课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生涯规划,了解相关的信息,树立生涯发展意识,使学校的生涯课程及生涯活动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家庭资源差距带来的信息资本差距。

(二)重视生涯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综合信息素养

学校的生涯教育内容一般分为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人职匹配、生涯决策等主题,体现出生涯教育的逻辑。目前,我们国家没有统一的生涯教育课程内容大纲,各个学校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由于学校的理念、资源和教研水平的不同,可能导致生涯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学校的生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可以在课前调研学生对生涯课程内容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有研究发现,学生在生涯信息方面比较欠缺,不了解各类职业,更不了解各种工作的具体内容,虽然现在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相关的信息,但是信息的繁杂也为我们寻找有效的信息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生涯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增加搜索信息、辨别信息以及分析运用信息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明白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甄别选择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生涯发展的主动性,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快捷地搜集生涯资讯,获取就业信息,开阔视野和接触更广的学习领域,还有助于个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和实现自我,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24]

(三)提供多样化的生涯指导资源,培养学生生涯决策能力

在开展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开展多样化的生涯咨询指导,从多个途径开发生涯教育资源,例如,人脉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实地资源。在传统的生涯课堂之外,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好其他形式的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涯认知。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校友举行讲座,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涯故事,提供借鉴与参考,相似的教育经历使得校友的生涯发展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学校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邀请经验丰富的生涯规划师为学生授课或开展讲座,从更加专业的视角普及生涯知识,提供生涯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涯的意义;同时可以邀请各类高校的专家或大学生到校系统地介绍大学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就业方向等内容,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详细、真实的相关信息,在讲解后设置答疑环节,增强学生和家长有关大学专业的认识,提高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在引进外部资源的同时,中学应重点组建和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生涯教师队伍,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善于整合运用生涯相关的信息资源,围绕各高校学科门类、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社会需求热度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以授人以渔的理念向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工具和资源,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在这些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生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指导学生如何做出生涯决策,包括讲解生涯决策的理论知识,教授生涯决策的工具,说明生涯决策的风险,调整面对不确定性的心态等,这些也是学生生涯教育中的应有内容。合理、科学的决策取决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多样化的生涯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帮助他们在千变万化中选择出合适的发展道路。

(四)建立官方生涯信息网络平台,支持优质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在生涯教育中非常重要,国外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生涯教育资源网站,促进生涯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美国的职业信息网、新加坡的职业技能网站、德国的职业信息系统等,[25][26]其中收集了种类繁多的职业介绍及其各项要求,有助于理解工作性质以及发展趋势,并且每年进行更新,从学生到成人均可免费获取信息,规划生涯发展。可见,生涯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我国教育部门建立官方统一的生涯信息网络平台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整合零散的信息,高效利用资源,帮助学生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生涯规划,提高生涯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资源支持,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专业、教育资助等信息,尤其对于家庭信息资源较少的学生来说,对高校、专业设置及对应劳动力市场经济回报水平的信息不对称将影响其做出“理性”的教育选择。因此,通过建立生涯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优质信息資源共享可能成为帮助学生做出更优教育选择的推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学生之间占有的信息资本的差距,促进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

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实施生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应尽之责。学校生涯教育是促进学生了解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和大学专业,帮助学生思考、寻找、建构未来人生方向的教育。通过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可以给各类学生更多增长见识的机会,既可以授予学生以 “鱼”,为他们的生涯规划提供许多信息,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选择失误;又可以授予学生以“渔”,让他们学会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方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能通过分析信息获益,优化自己的生涯选择,让信息资本可以更加公平地为每名学生所用,助力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程思远.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2]罗吾民.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3):24-28.

[3]王浩宇.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应为、难为与有为[J].教学与管理,2022(12):47-49.

[4]鲍威,金红昊,肖阳. 阶层壁垒与信息鸿沟: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的升学信息支持[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5): 39-48.

[5]张文杰,哈巍,朱红. 新高考背景下不同阶层学生入学机会变化及学校生涯教育的补偿效应探究——以某双一流大学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Z1): 57-66.

[6]杨钋,徐颖.数字鸿沟与家庭教育投资不平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04):126-154+188.

[7]梁茜.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公平风险及消解路径[J].中国考试,2021(05):88-94.

[8]吴志强.信息资本涵义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3(10):50-54+77.

[9]李红文.数字鸿沟与社会正义[J].云梦学刊,2018,39(05):112-117.

[10]罗永泰,徐碧琳著,企业有效重组与管理创新[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11]陈得良.知识:驱动经济发展第一生产要素[J].乡镇经济研究,1999(06):37-38.

[12]肖峰.信息资本与当代社会形态[J].哲学动态,2004(05):34-37.

[13]杨钋,徐颖. 信息资本与家庭教育选择:来自中国的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11): 39-55.

[14]张济洲,黄书光. 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 18-23.

[15]叶宏莉,李文群.生涯适应力视角下高中生涯辅导的教学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5):27-29.

[16]吴红.基于生涯建构理论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设计及效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24):50-54.

[17]王益彬,陈红艳,周辉.新高考背景下大一新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教育启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38-45.

[18]戴理达.全球竞争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对接职业胜任力的路径研究[J].教育导刊,2019(03):82-87.

[19]张鑫,侯志瑾,朱佳佳,王丹妮.模糊容忍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生涯适应力与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2):347-352.

[20]张雨强,顾慧,张中宁.普通高中生高考选考科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5所高中首批选考学生为例[J].教育学报,2018,14(04):29-38.

[21]饶富全. 高中生生涯选择困惑及其家庭影响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6.

[22]Seth C. W. Hayden, Debra S. Osborn, Carley Peace & Robert Lange (2021) Enhancing agency in career development via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49:2, 304-315.

[23]劉文.高考改革深化期制度公平的现实样态与未来启示——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05):42-48+59.

[24]陈宛玉,张文龙,叶一舵.数字化时代生涯教育的理念转型与路径革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02):55-61.

[25]邓璐.生涯规划教育文献研究综述[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32): 4-7.

[26]谢银迪.新加坡:准备具有积极性、弹性和适应性的人才[J].基础教育论坛,2014(32):36-38.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教育公平中小学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