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师幸福感的提升
2023-03-15陈树彬
陈树彬
[摘 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芳草地,也是强化师资力量的好舞台。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幸福感,学校应当责无旁贷。本文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有效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策略,希望能为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提升;策略
众所周知,如果教师缺少工作激情和职业幸福,势必严重制约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实际上,教师的幸福感通常与其个人阅历、精神生活、心态情绪等息息相关,它是激发教师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然而,怎样从学校层面进一步提升教师幸福感,不断增强其“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勇气呢?笔者认为,只要策略科学,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一、建设“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新学期伊始,就是学校启动“青蓝工程”的大好时机。对于近两三年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学校可以紧密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好“教学师傅”,适时进行“师徒结对”。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精心制订《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具体可以从学习培训、组织引领、教研引领、科研引领等四个方面,详细规划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多措并举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实施方案》切忌盲目追求“高、大、上”,一定要立足实际,遵循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切实为青年教师提供简洁、实用、便捷的成长环境。
学校可以因地制宜,营造声势,扩大影响,隆重举行庄严而温馨的拜师仪式,双方认真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拜师时,“徒弟”需要双手作揖,向“师傅”行拜师礼,积极献花,表达感恩与感谢。“师傅”要认真履行学校所赋予的神圣职责,积极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分别从掌握课标、运用教材、编写教案、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对新教师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使他们迅速进入“角色”,胜任“角色,”以便传递好教师专业发展的“接力棒”。
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互帮互促,既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又能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学师傅”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示范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跨越式成长;许多青年教师经过悉心培养和大量实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势必会逐渐成长为教学一线的“领头羊”,同时,自身的幸福感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彰显和提升。
二、搞好“评先树优”——表彰奖励
“评先树优”,是对教师职业的崇高奖赏。学校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教师内在潜力,就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极大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每年“教师节”期间,学校通常会按有关名额比例,认真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在年终岁末,学校会按照上级要求,积极评选“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师年度考核中,一般也会按日常表现评选“优秀”等级。
其实,不管任何形式的“评先树优”活动,学校届时都可以扩大宣传,在全校范围内“优中选优”,让工作真正“突出”,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从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教学精英或师德楷模。
在“公开、公正、公平”评选之后,学校接下来的任务就应当“趁热打铁”,在全校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适时举办热烈隆重的颁奖仪式。校领导作为颁奖嘉宾,亲自颁发有关奖励证书和奖品,并让那些获奖教师乘机发表“获奖感言”,以便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幸福感和荣誉感。我们看到许多教师面对话筒时侃侃而谈,感慨万千,激动得泪流满面,引发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情感共鸣。
“评先树优”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更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可以让获奖教师从精神层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也激励其他教师奋勇争先,为职业理想而努力奋斗。如果这样接地气的“表彰奖励”能够及时跟进,组织到位,一定会给教师职业生涯带来莫大的荣耀和自豪。
三、组织“夕阳话别”——示范引领
对于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而言,一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校园,从内心来讲是有些许遗憾和感慨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校方能够及时“出手”,精心策划一次温馨而浪漫的“夕阳话别”活动,无疑会给教师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更能让教师幸福感油然而生,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
“夕阳话别”以“欢送”为鲜明主题,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茶话会”,也可是“恳谈会”,还可以是“联欢会”和“颁奖会”。会上,让这些老教师唱主角儿,发表一下心声和感慨。校领导也可以适时征求老教师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加油助力。
其实,老教师不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而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属于典型的“稀缺资源”。对于某些有激情、有精力、有能力的老教师,学校完全可以本着“真诚”和“务实”的态度,及时“挽留”,给予“反聘”,兑现“承诺”,以便更好地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反聘”老教师,是对他们能力的赏识与褒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此举也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软肋”或“短板”,可谓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作为学校层面,建立老教师示范引领的长效机制,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師幸福感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有学校在这方面推陈出新,活动有声有色,必将树立学校品牌形象,营造良好口碑,蓄积发展动能,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四、开展“文体活动”——业余生活
教师身处校园,如果整天围绕着课堂教学团团转,压根儿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久而久之,也会渐渐失去职业的幸福感。作为生机勃勃的学校,应当千方百计搞好各项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让教师们从中感到温馨和快乐。
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期间,某校成功举行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整个运动项目花样繁多,有齐头并进、抱球接力、抢种抢收、绕障碍跑、赶“猪”、小马过河、托球折返接力、头上胯下接球等。每个项目都精彩纷呈,充满着团队性、合作性和挑战性。比赛现场,学生们的加油声、欢呼声,家长们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响成一片。广大师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度过了一个难忘而快乐的“狂欢节”。
有的学校利用“教师节”的有利时机,举办妙趣横生的“有奖热身赛”,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的“精气神”,受到了广泛好评。比赛具体分为四大项目:第一项是拖板走。第二项是袋鼠跳。第三项是接龙跳绳。第四项是踢毽子。最后按每项的汇总成绩来排定名次,再进行隆重表彰。教师比赛着,激动着,兴奋着,深深地陶醉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节日里。
另外,学校还可以适时举办“教师读书分享会”“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书香校园征文比赛”“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文明、活跃的校园氛围,有效促进教师的幸福感。
五、创建“校园文化”——宣传阵地
提升教师幸福感,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张名片,精心打造“温馨校园”,让教师真正拥有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内涵发展,着眼于教师成长,结合教师特点,以宣传橱窗、电子屏幕、校园网站等为载体,深入报道校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先进事迹,积极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有的学校在显耀位置设立了“教师风采墙”,把那些“杏坛问道,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的照片和成绩张榜公布,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有的学校则广泛发动教师进行“格言”创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师原创格言”文化长廊,不仅陶冶了教师的道德情操,也滋润了学生的心田,成为校园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校还在优雅的环境中专门开设了“名师工作室”,让名师的示范引领锦上添花,精彩无限。
教师幸福感根植于校园文化气息,来源于日常点滴的细节。学校如果能注重“校园文化”这个宣传教育阵地,就能够让教师从平凡走向为辉煌,从平淡走向热忱,从平庸走向精英,收获师者的骄傲与幸福。
六、进行“专业培训”——精神食粮
教师幸福感往往离不开“专业培训”,这种精神食粮更利于教师消化和吸收,内化为成长的动力。学校对此责无旁贷,要肯花时间和精力,舍得投入,加大力度,形成一套系统而完善的培训机制,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会给教师带来幸福感。
有的学校充分利用寒暑假教师集训这一有利时机,特意举办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专家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巧妙阐释教师为人处世之道,继而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这样的讲座十分“接地气”,也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为教师指点迷津,消除困惑,感悟人生,品味幸福。
有的学校适时举行教师外出学习汇报会,优秀教师代表把取得的“真经”,毫无保留地奉献和分享给大家,从而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神奇效果。有的学校还隆重举办“提升教师素养,促进专业成长”报告会,专门聘请某些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莅临学校,为广大教师现身说法,分享个人成长经历。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教师读书、我爱国学、“遵纪守法,修德敬业”等专题教育活动,不断丰盈教师的心灵,引导教师注重学习,完善素质,拥有阳光心态,增强法制观念,塑造完美人生。
七、开展“教师查体”——关爱健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体魄对于终身从教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当时刻关爱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为教师的健康提供服务,保驾护航。
许多中老年教师由于长期奋战在教育第一线,身体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检查,必然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因此,学校应在教师健康查体方面多下功夫,每年适时安排全体教职工进行全面查体活动。
对于查出身体有问题的教师,学校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决不放弃”的原则,对其有针对性采取心理疏导、温馨慰问、校园募捐、治病就医等举措,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战胜困难,争取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为学校继续作贡献。
对于某些具有心理疾病的教师,学校应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原则,实行一人一策,建立“健康档案”。每学期,通过适时开展“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其打开心扉,拥有积极心态,成为不折不扣的阳光教师。
实际上,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强力机构,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重要平台,理应千方百计为教师健康做点什么,不能对教师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学校因地制宜实施“关爱健康”的各种举措,教师们会时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校只要关爱到位,措施得当,就能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八、提供“后勤服务”——福利保障
“后勤服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对教师们的“后勤报务”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之外,还应包括对教师的福利保障即春节福利、教师节福利和中秋节福利。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对教师的春节福利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米、面、油等生活购物券,可以是“春节游园”的活动赠品,还可以是以“春节联欢”为主题的现场奖品。
教师节福利是对全体教师的尊重和礼遇。9月10日当天,校领导可以专门为教师们准备一束鲜花,当面热情洋溢地说一句:“老师,您辛苦啦!”相信这样的亲切而温馨的问候,一定会给教师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对于中秋节福利,其实,只要简约而有诚意,必然也能收到预期效果。“礼轻情义重”,有时哪怕是只有一盒精致的月饼,也能让教师在心理上得到无限的欣慰,饱尝甜蜜的幸福与快乐。
学校重视“后勤服务”,努力把“教师福利”这张牌打好用好,把相关保障措施落实到位,肯定能让教师们打心眼里爱上教育事业,不断增强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力量。
九、利用“名师效应”——以点带面
校园名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现在,不少中小学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其实,这是一种很棒的教育资源。如果能让更多的教师逐渐成为人见人爱的“名师”,让其遍地开花,美名远扬,势必能提高学校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学校可以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把各个学科的“名师”进行集中、优化、整合,纳入统一管理,民主管理。通过“名师”培养计划或成长计划,学校提供相关专项资金,确保“名师”成长各阶段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通过“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或“校园十大杰出教师”评选活动,学校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一线“名师”,对其重点培养和关怀,尽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代言人”。
十、提升“办公条件”——坚定信念
教师办公条件的逐步改善,是学校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关键一环。只有把学校管理做实做细,才能让教师安心从教、舒心工作。
学校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逐年增大投入,多方籌措资金,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如,粉刷教学楼,美化多功能教室,夏天解决办公室的空调问题,冬天做好暖气保供措施,给教师们统一更换崭新办公桌,给某些不能回家吃饭的教师提供校园自助餐,给每位教师配备电脑、优盘、电子翻页笔等教学用品。
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最美办公室”评比奖励活动,展示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教师们在活动中,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办公室布局,清扫卫生死角,用劳动和智慧彰显办公室特色文化。
校园环境提升,办公条件改善,营造温馨而浪漫的文化氛围,可以能够明显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让教师心花怒放,充分享受职业幸福,始终坚定从教信念。
参考文献:
[1]史凤山.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策略——以太原市实验小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
[2]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4).
[3]王梅.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上海泰州地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