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南特异品种茶园黑刺粉虱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2023-03-15刘治江付美娟

农技服务 2023年2期
关键词:粉虱思南县虫口

周 芳, 刘治江, 付美娟

(思南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贵州 思南 565100)

思南县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园面积12 593.33 hm2。特异品种茶因其鲜爽的口感、高氨基酸、高颜值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思南大面积推广种植。截至2021年底,全县引种白叶1 号、黄金芽、黄金叶等特异品种茶树1 333.33 hm2,其中白叶1 号1 000 hm2、黄金叶233.33 hm2、黄金芽13.33 hm2。随着特异品种茶园陆续封园投产,茶园病虫害也随之趋重,尤其是黑刺粉虱的危害最重。2021年4月19日接到瓮溪万亩白茶乡镇发出的黑刺粉虱虫情警报,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指导防治。经随机调查特异型茶树品种白叶1 号叶片上的成虫数为4~8 只,同时引发的烟煤病较严重,茶树中下层叶片漆黑,茶树长势较差、芽叶瘦弱。为充分了解黑刺粉虱在思南县的发生规律,思南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于2021年4—12月在全县茶园开展了黑刺粉虱虫情普查,分析黑刺粉虱在特异品种茶园的重发原因,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对策。

1 思南县不同品种茶园黑刺粉虱发生情况

1.1 不同品种茶园的黑刺粉虱差异

从图1可知,黑刺粉虱在特异品种茶园和福鼎大白茶园的百叶虫数量差异较大,其中福鼎大白茶园全年平均百叶虫114 只,4月百叶成虫数平均达227 只,为全年最高;特异品种茶园全年平均百叶虫272 只,4月百叶成虫数平均达456只,为全年最高。特异品种茶园与福鼎大白茶园发生量同比增加58%。

图1 思南县不同品种茶园在不同时间的黑刺粉虱成虫数

1.2 危害症状

黑刺粉虱危害主要是若虫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招致病菌寄生,诱发烟煤病,茶树中下层漆黑,阻碍茶树光合作用,严重影响特异品种茶树长势,造成芽叶瘦小稀少,降低茶青品质和产量。

1.3 发生规律

黑刺粉虱在思南县一年发生3~4 代,以2~3 龄若虫在老叶叶背越冬,春季气温回升,4月上旬开始羽化,越冬代成虫始见期4月上旬。第1 代在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第2 代6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3 代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日间活动,晴天上午9:00 前后及傍晚最为活跃,较喜欢在幼嫩的枝梢上,但飞行能力较差,多在茶丛枝梢间飞行,或借风力迁飞,因此在低洼窝风地段,成虫随风飘移下降,虫口发生较高[1]。在树上的分布是中、下层的叶片上虫卵多,树冠内部枝叶密集,环境阴暗郁闭虫口数量大。黑刺粉虱偏嗜低洼、阴湿郁闭的小生态环境,以致阴坡茶园的虫口密度显著大于阳坡茶园、状龄茶园虫口密度显著大于幼龄茶园[2]。

2 茶园黑刺粉虱重发原因

2.1 气候条件利于黑刺粉虱生存

思南县地处贵州高原武陵山腹地、乌江中心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夏较长,冬秋较短,夏热冬暖等特点,年平均温度17.3℃,素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黑刺粉虱有较强的趋阴湿性,思南县长期的阴雨天气为黑刺粉虱提供了有利的气候生存条件。

2.2 茶园特异品种易吸引黑刺粉虱

黄金芽、白叶1 号、黄金叶等特异品种茶园在白化、黄化期间,新稍叶绿素含量低,叶片色泽主要是黄或黄绿色,黑刺粉虱具有较强的趋黄性,且特异茶园品种的高氨基酸含量更易吸引黑刺粉虱。这与湖南省植保研究所关于黄绿色品种易引来黑刺粉虱的研究结果一致[3]。

2.3 栽培管理

2.3.1 茶园高度集中 随着茶叶基地规模不断壮大,为方便管理,茶园集中度越来越高。连片种植为病虫害大面积传染扩散创造了条件,加之茶叶单一化种植,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茶园黑刺粉虱天敌的数量,自然生态系统无法进行自我调节而导致黑刺粉虱等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

2.3.2 推行密植技术 目前黄金芽、白叶1 号等特异品种市场经济价值高,茶农为在新建茶园时缩短茶园投产期,种植时选择单行单株密植。过度密植虽能减少幼龄茶园的土地裸露面积,加快幼龄茶园封园,但同时导致茶丛郁闭,茶园通风透光性差,为黑刺粉虱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3.3 鲜叶采摘期短 频繁采茶可带走上层80%以上的卵量[4]。特异品种茶园的采摘方式是留穂采摘,全年茶青采摘只有30 d 左右,因而不能通过勤采带走大量虫卵而减少黑刺粉虱的发生量。根据其采摘方式,日常修剪偏低,茶树中下层分枝较多,且未进行定期疏枝,加剧了茶园的郁闭性。此外,茶农没有将病虫枝清理出茶园的意识和习惯,进一步加剧了黑刺粉虱的发生量。

2.4 防治不到位

农药的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常年使用同一种农药对黑刺粉虱进行防治,随意增加施药浓度和次数,增强了黑刺粉虱的耐药性。通常采用的丛蓬喷药,对丛下黑刺粉虱杀伤甚微,同时还误伤其大量天敌。

3 防控对策

根据思南特异品种茶园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茶园生态调控为中心,农业防治为基础,在虫害监测的基础上运用物理防控和药剂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3.1 生态调控

在茶园周边种植显花植物,保护和利用周边良好的生态系统,提升茶园的生物多样性,为黑刺粉虱天敌寄生蜂、瓢虫和草蛉等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充分发挥天敌对黑刺粉虱种群的控制能力。

3.2 农业防治

春季鲜叶采摘做到应采尽采,通过采摘带走虫卵;采摘结束后及时修剪,定期对特异品种茶树中下层分枝较弱的枝条及时进行疏枝,将病虫枝清理出茶园集中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及时清除茶园大行及周边杂草,增加茶园通风透光性,减少黑刺粉虱寄主数量。结合中耕除草施用茶叶专用肥,施肥时可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与茶叶专用肥混匀后进行沟施覆土。根据茶园土壤性状,适当增施钾肥和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茶园土壤营养状况,提高茶树利用率,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性。

3.3 加强虫情监测

监测预报黑刺粉虱的发生是防治黑刺粉虱的关键。黑刺粉虱防治适期是在卵孵化盛末期,1 代、2 代虫口数量大,因而要特别监测1代、2代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准确掌握预测黑刺粉虱的防治适期,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3.4 物理防控

在黑刺粉虱成虫羽化盛期4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9月上旬,在茶园安装多功能房屋型害虫诱捕器或黄板诱杀成虫。安装诱捕器10~15 个/667m2或安装板20~25 张/667m2,安装时高于茶园蓬面10 cm,可有效诱杀成虫并控制下一代虫口密度。诱捕器和黄板适时摘除茶园,避免造成污染。

3.5 科学用药

优先选用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如韦伯虫座孢菌、除虫菊和印楝素等,虫口密度达到一龄若虫2~3 头/叶及以上时,方可应急使用其他农药防治。根据黑刺粉刺在思南县发生规律,在特异品种采摘结束后的黑刺粉虱卵孵化盛末期,第1 代5月中上旬和第2 代7月中旬,采用97%矿物油或32%联苯·噻虫嗪悬浮剂或2.5%联苯菊酯进行防治,喷药器具宜选择喷雾效果好的喷雾器,如高效静电喷雾器。防治成虫以蓬面喷扫为宜,若虫宜选用侧位喷药,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下部叶背[1]。矿物油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选择矿物油防治时,应提前一周左右(4月下旬)施药,能更好地发挥药效。虫害较严重时,宜选择32%联苯·噻虫嗪和2.5%联苯菊酯进行轮换防治。

冬季11—12月进行清园封园管理,宜采用99% 矿物油+0.136% 赤吲乙芸苔或45%石硫合剂封园,可有效减少茶园黑刺粉虱虫量,降低翌年的虫口基数。据王水金[4]研究,冬季茶园封园后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对黑刺粉虱具有良好效果,用药后30 d黑刺粉虱死亡率可达66.41%~80.39%。封园管理建议选择气温4℃以上时进行,低温影响封园效果,石硫合剂属于强碱性药物,在施用过程中严禁与有机磷农药及其他忌碱农药混用。

4 小结

黑刺粉虱对思南县特异性茶园危害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黑刺粉虱对特异茶园的危害,通过掌握黑刺粉虱在思南县的发生规律及其在特异品种茶园重发原因,针对黑刺粉虱羽化盛期、卵孵化盛末期等防治关键期制定出了绿色防控综合防治对策。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优先开展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重视冬季封园管理,在虫情监测的基础上应急精准选择农药防治,确保农药不超标,促进特异品种茶园“量质双提升”,最终实现产销两旺。

猜你喜欢

粉虱思南县虫口
设施蓝莓粉虱发生危害及绿色防控
甘薯粉虱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对策探究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贵州思南县老年大学校歌
全家总动员上学去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柑橘粉虱生物防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