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油菜品种的产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2023-03-15周华飞杨通文蒙正会钟永先舒中兵

农技服务 2023年2期
关键词:株率角果粒数

周华飞, 杨通文, 蒙正会, 钟永先, 舒中兵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其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朵为黄色。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为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66.67 万hm2左右,总产量约1 400万t,预计到2025年,全国油菜播种面积达800 万hm2左 右,产量 达1 800 万t。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不和主粮争地,还可利用油菜秸秆,培肥土壤。因此,在主粮安全不可动摇的国家战略下,油菜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在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是品种选择。因此,选择12 个供试新品种,以油研50 为对照,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筛选出适宜遵义地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为当地油菜产业发展的品种储备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品种

已经审定的11 个新油菜品种:黔杂2019-6、油ZJ19-7、油9385、黔杂2020-3、黔杂2020-4、H20-1、D33620、XY4362、19A8、19A12、中油155。以油研50 作对照,其是贵州省品种试验区试的对照品种,区试中表现较为稳定和高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舟镇槐安村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12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长5.56 m,宽3.6 m,小区面积20 m2,每小区种9 行,行距0.4 m,窝距0.3 m,种植密度为18 000株/667m2。

1.3 栽培管理

播种方式为直播,播种前旋耕机耕地、人工整地各1次,播种时施用硼酸1 kg/667m2和复合肥(15-15-15)45 kg/667m2作基肥。追肥2 次,每次施用尿素5 kg/667m2+钾肥5 kg/667m2+粪水1 500 kg,中耕除草1次,不施除草剂,苗期用20%氯氰菊酯乳油30 mL/667m2+3%啶虫咪乳油7.5 mL/667m2对水喷雾防虫。

1.4 调查项目

调查统计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数、结角密度、角果长度和不育株率,称量千粒重和小区产量。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用SPSS 23 进行产量的方差分析和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由表1 可知,不同油菜品种株高为154.2~204.8 cm,其中CK 为193.2 cm,较CK高的有黔杂2020-4、H20-1、19A8 和19A12,分别为 202.4 cm、193.8 cm、204.8 cm、195.2 cm。一次有效分枝数为4~6个,CK最多,为6个,高于其余品种。单株有效角数为110.4~276.4 个,其中CK 为224.8个,仅19A8 大于CK,为276.4 个。结角密度为0.80~1.20 个/cm,其中CK 为1.14 个/cm,仅XY4362 大于CK,为1.20 个/cm。角果长度为5.9~8.2 cm,其中以CK 最小。每角粒数为19.9~27.8 粒,较CK 高的有中油155、XY4362、H20-1、黔 杂2020-4、黔 杂2020-3 和黔杂2019-6,其中黔杂2019-6 最高,为27.8 粒。千粒重除黔杂2019-6 外,其余品种均高于CK。 不育株率,CK 为1.14%,仅中油155 和XY4362 低于CK,均为0.57%。

表1 不同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2.2 不同油菜品种的产量

由表2 可知CK 的产量为123.06 kg/667m2,产量排名第二,与油9385、中油155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其余品种间均无极显著差异;中油155 的产量最高,为169.08 kg/667m2,较CK 增产37.40%,且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其余10 个品种产量均低于CK,以油ZJ19-7 的产量最低,为62.70 kg/667m2,较CK减产49.05%。

表2 不同油菜品种的产量

经方差分析,不同油菜品种间的F 值为7.135,P 值为0.00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油菜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

2.3 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由表4可知,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数、株高、结角密度、每角粒数、角果长度及千粒重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产量与株高和每角粒数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268 和0.257;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数、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较小,分别为0.040、0.046;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和不育株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24 和-0.354。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油菜株高、结角密度、每角粒数、角果长度等越大或不育株率越小,产量越高,且株高、每角粒数、不育株率对产量的影响均较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0.257、-0.354;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数、千粒重和一次有效分枝数的相关性较弱,对产量的影响均较小。

表4 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

3 讨论与结论

赵海洋等[1]认为,株高和千粒重是选择高产油菜品种的重点。黄益国等[2]认为,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应当作为主要的选育目标性状。关周博等[3]认为,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每角粒数。景尚友[4]认为,油菜产量应重点关注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而研究结果发现,株高、每角粒数和不育株率对产量的影响均较大。

对12个油菜新品种的产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中油155 的产量最高,达169.08 kg/667m2,较油研50增产37.40%,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数、株高、结角密度、每角粒数、角果长度及千粒重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株高>每角粒数>结角密度>角果长度>千粒重>单株有效角数,其中,产量与株高和每角粒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0.257;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和不育株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不育株率的相关系数为-0.354;株高、每角粒数和不育株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中油155的株高、每角粒数和不育株率分别为189.8 cm、22.4粒、0.57%。

猜你喜欢

株率角果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