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涉外旅游跨文化交际中的客源国文化禁忌分析

2023-03-14梁文灿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跨文化广西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热情响应和鼎力支持,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广西与东盟国家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菲律宾、新加坡及越南等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1]。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300名广西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接待外国游客数排名前七的为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泰国的游客,可见广西涉外旅游客源国主要来自东盟国家,英语仍然是重要的交际语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理念意识、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习俗,这种文化禁忌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广西涉外旅游跨文化交际中的客源国文化禁忌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广西对外旅游的发展,减少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1 禁忌的定义

国际学术界统称“禁忌”为“塔布”,英语单词为taboo 或tabu。禁忌是一种世界各民族共有的、非常古老的、神秘的文化现象 [2] ,是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上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行为。禁忌几乎无处不在,小至吃穿住行、人际交往,大至國际外交、政治、文化等活动都有禁忌的身影,往往会在一个地域、种族或民族范围内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的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

2 文化禁忌在涉外旅游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文化禁忌是指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中长期形成被禁忌的事物、行为和言语[3]。

(1)文化禁忌有利于增强跨文化交际动机[4]。在涉外旅游过程中,文化禁忌是跨文化交际中无法避免、需要积极应对的现象。中国客源国丰富多样的文化禁忌为双方的跨文化交际增加了压力挑战,同时也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神秘感、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双方跨文化交际的欲望和动机。

(2)文化禁忌有利于营造人文和谐的跨文化交际氛围。涉外旅游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禁忌和文化差异是交际双方不可避免的、必须面对的问题。正是因为文化差异和文化禁忌的存在,才会增强交际双方跨文化交际的动机,才会更加充实、丰富跨文化交际内容,才会促使人们从根本上更好地去理解文化禁忌,掌握文化禁忌,并有效地运用文化禁忌,最终形成人文、和谐、轻松、有趣的跨文化交际氛围。

3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四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登录互联网及利用学校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文献书籍,本文研究了美国、英国等主要英语国家,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主要东盟国家的文化禁忌,主要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三个领域,研究主要英语国家和主要东盟国家在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送礼文化、词句文化等五个方面文化禁忌。

(2)比较研究法。为了更清楚了解、掌握中国和主要英语及东盟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禁忌,笔者采用了比较研究法,从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送礼文化、词句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广西旅发桂林投资有限公司、北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广西南宁、桂林、北海300名从事导游、酒店、旅行社及旅游景区的涉外旅游从业人员、100名国外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及走访调研,了解到文化禁忌是目前广西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和英语国家及东盟国家之间跨文化交际最需要提升、学习及改善的地方。也了解到文化禁忌主要是在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送礼文化、词句文化等五个方面。

(4)访谈法。通过与曾经或正在广西工作、旅游、生活的东盟国家及英语国家的国际友人进行访谈,主要从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结合他们各自体验及各自国家形成共识的行为规范,调查了解他们国家在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送礼文化、词句文化等五个方面禁忌。根据反馈意见,本文通过对文献研究查找出的文化禁忌进行修改完善。

4 中国与客源国文化禁忌的对比

4.1 宗教文化禁忌

在东盟十国中,大部分成员国的生活和礼俗都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特别是在伊斯兰教国家,如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国民进入清真寺时必须脱鞋,以示对宗教的尊重。而在佛教国家,如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国民要尊重佛祖,不能做出不尊敬的动作,如国民不能在寺庙里拍照,女性进入圣地时必须穿着得体,不能穿短于膝盖的裙子[5]。相比之下,中国对于宗教事务采取法治管理的方式,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官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群众进入宗教场所,相对来说“百无禁忌”,比较随意,全靠自觉。这种管理方式旨在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并确保宗教信仰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发展。

4.2 饮食文化禁忌

伊斯兰斋月里,穆斯林每天凌晨3至16时进行闭斋。非穆斯林不允许在穆斯林面前享用食物,否则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泰国避免食用大块的动物肉,享用大块的肉需要切碎。伊斯兰教国家的饮食强调不吃猪肉、清真饮食以及禁烟禁酒。其禁烟禁酒与中国敬烟劝酒的待客之道大相径庭,这就需要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文莱人认为在公共场合边走边吃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文莱和马来西亚人用右手吃饭,取菜时也只能用右手,缅甸人不吃牛肉,菲律宾人不喝牛奶。

4.3 节日文化禁忌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与农耕文化的关联深厚且紧密,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传统农耕文化,这种关联可以从许多方面看出来。首先,中国传统节日往往与农业自然节气息息相关,不同节日在不同季节庆祝,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和习俗都与农耕文化相关。在春节,人们会祭拜祖先、贴春联、放鞭炮等;清明节人们会扫墓祭祖,反映了农耕文化中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生死轮回的敬重。

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如万圣节、复活节、平安夜等,则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这些节日的起源和发展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比如,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是为了纪念逝去的灵魂;复活节则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节日,庆祝耶稣的复活;平安夜在基督教中是耶稣诞生之夜,象征着和平与希望。

4.4 送礼文化禁忌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追求礼尚往来,注重人情世故和人际交往准则。礼仪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社交场合中被广泛遵循和尊重。中国人民喜欢送礼,并且在选择礼物时有讲究。然而,有一些礼物是不能送的,例如书和钟。根据传统观念,书代表着离别和分离,钟则象征着死亡和悲伤。当中国人接受礼物时,通常会推辞三番,表达他们的客气和谦虚之情,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通过推辞表达对礼物的尊重,并在对方坚持之后才会接受,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人民尊重他人、注重礼节和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送礼物时忌讳选择有人物或动物图案的物品,这些图案在他们传统文化中被认为与不祥或不吉利有关。同样,在这些地区,酒也被认为是最不适宜的礼物,然而中国人喜欢送酒作为礼物,这反映出不同文化间在礼物选择方面的差异。在缅甸,人们忌讳送礼服和沙笼,并且周日也不适宜送礼。在菲律宾,不可以当众或者在公共场合打开礼物。而在越南,人们注重礼物的留存价值,而不在乎礼物的实际价值。在泰国,接受对方送的礼物是一种必须的礼节,不可回绝。

4.5 词句文化禁忌

4.5.1 称呼语禁忌

在西方,人们普遍受到“人生来平等”思潮的影响,推崇与生俱来的权利,极力倡导平等与自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受儒家传统观念影响,重视伦理道德。在中国,使用亲属称呼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它表达了一种亲昵或尊敬的感情。例如,中国会常说“警察叔叔”“农民伯伯”,对尊敬的人,如袁隆平院士,会说“袁隆平爷爷”。在英语中使用这种称呼规则,会导致交际失误。举个例子,一个中国留学生用Grandpa来称呼他的房东为房东爷爷,很明显不符合英语国家的基本礼节。

4.5.2 词汇禁忌

“老”在跨文化交流中是一个重要的禁忌语,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西方国家的人都很注意保护自身隐私,特别是对女人来说,年龄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所以在西方人看来,“老”这个词非常无礼和粗鲁。所以,用"old man""old woman"这样的词语来称呼老年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在招待来自西方旅客时,未经许可,切勿私自扶老人。那样的话,他们不但不会得到感激,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西方人“不服老”的强烈自尊,却和中国人尊重老人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在中国,“老”代表着尊严,称呼人为“老人家”,代表着对老人的尊重、赞许和认同。

5 文化禁忌意识和能力提升路径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社会不断发展,禁忌文化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因此需要通过以下四个层面加强禁忌文化理解力、提升禁忌文化敏感性、增强禁忌文化交際有效性。

一是政府层面,通过宏观层面,政府要制定有关文件、方案,加强对广西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文化禁忌内容的重视、培训指导和发展规划。二是企业层面,旅游行业及公司要注重广西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文化禁忌内容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导师,制定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演练及考核评比。三是高校层面,各开设有旅游英语或旅游专业(课程)的高校,需要加强涉外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禁忌方面内容的重视,开设有关课程,教授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和融合,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提升学生文化禁忌方面知识点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四是个人层面,作为广西涉外旅游从业人员,首先要增强文化禁忌方面的意识,其次通过加强文献资料查找积累、培训学习、实践锻炼及项目课题申报研究来进一步了解、掌握、巩固个人跨文化交际文化禁忌知识体系。

6 结语

中国与东盟国家、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文化禁忌。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送礼文化、词句文化等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掌握以上五个方面的文化禁忌不仅能完善巩固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明素养,而且能进一步增进涉外旅游从业人员与客源国游客的进一步了解和理解,更好地展示广西形象,对有效得体地完成一场跨文化交际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引用

[1] 赵志.汉语国际教育视阈下泰柬生活禁忌对比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2] 刘彩霞.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3] 王彤.跨文化视角下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文化禁忌在广西出境旅游中的处理与应用[J].当代旅游,2021(7):52-54.

[4] 李燕.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传统节日禁忌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5] 唐妮.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禁忌对比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76-77.

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37003)

作者简介:梁文灿(1987—),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跨文化广西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广西广西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广西尼的呀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