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宣传贡献

2023-03-14李巧珍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5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剧团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作为当时发展起来的众多文艺社团之一,是较早走上文艺大众化道路的艺术团体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梳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安时期的发展和创演历程,归纳其在宣传、动员、教育群众与打击敌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中的宣传贡献,为新时期举办红色文化艺术相关专题的展览提供学术支撑。

1 一个白手起家为百姓服务的剧团

1.1 民众剧团发展概况

1938年5月23日,民众娱乐改进会成立,后改组成立业余“民众剧团”,并于1938年7月4日在延安演出改编后的秦腔剧《一条路》《回关东》。至此,1938年7月4日被定为民众剧团的成立日(后简称“民众剧团”)。团址在延安北郊文化沟,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柯仲平、马健翎先后任团长。该团自成立起即以“群众自己的剧团”自称,利用陕甘宁边区群众熟悉的传统戏陕西地方戏剧艺术形式——秦腔、郿鄠等,编演革命现代戏,作革命宣传,成为延安时期党的一把文化宣传利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9年奉调入驻西安,更名为西北民众剧团,是为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

1.2 克服经济困难,坚守为民演戏初心

民众剧团初成立,适值根据地经济困难时期。剧团经费供给没有保障,连吃饭都靠文协机关同志节省的粮食勉强度日。虽经济条件极为艰苦,但剧团演出仍十分认真,深受群众欢迎。毛泽东同志得知剧团经济困难后捐赠三百元钢洋,剧团深受鼓舞。团长柯仲平将这笔钱分成几份,其中的一部分用来购买布幕、汽灯、道具等演出必需品,余下部分他学当地百姓经常穿戴的“布围肚”做了一個钱包,把钱装在里面,便于随身携带和保管。据剧团同志回忆,柯仲平护它如宝,平时总是随身系戴,即使是晚上脱衣睡觉,也要把它枕在头下,像战士爱护武器一样,一刻也不分开。这就是民众剧团在初成立时面对的经济窘境,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乡为群众演戏。1939年柯仲平为民众剧团创作的团歌中这样写道:“我们是来动员老百姓抗战生产,你看老百姓的力量深无底,大无边。[1]”从民众剧团的歌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艺术团体所拥有的清醒的政治认识及其所遵循的艺术方向,即抗战的伟力来自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民主自由的边区,向群众学习,用艺术向群众作动员,以迎接胜利的到来。

1.3 走旧剧革新道路,用艺术观照现实

初成立时的民众剧团沿着艺术与群众结合的道路,利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旧剧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利用旧剧形式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对动员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一条路》《回关东》是结合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配合宣传而演出的剧目,以动员一切爱国力量结成统一战线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主要任务。《一条路》的创作思想是:日本侵略者占领山西平遥后,农民刘有道的儿媳和不满一周岁的孙子惨遭杀害,面对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略者,刘有道认识到:不打倒日寇,锄掉汉奸,就无法过好日子,只有抗日“一条路”,遂命子参军。该剧将国共合作以来党的政策非常巧妙地融合进艺术的表演中,将广大受苦受难的同胞惨遭日军汉奸迫害的情景再现在舞台上,激发起群众同仇敌忾之情,鼓舞了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压迫的精神。《回关东》剧情以东北抗联马占山部队对日作战失败后退守关内,后再返东北抗击日寇的故事为主,将沦陷的东北大地上的百姓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下苦难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激发起东北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剧团初成立演出的这两部剧在配合当时抗战动员宣传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民众剧团两次“小长征”,艺术表演和宣传工作收效良好。据统计,抗战期间,民众剧团深入农村,先后巡回到陕甘宁边区二十三县、一百九十个村镇,演出一千四百七十五场戏,观众达二百六十万人(次),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台戏,成为边区很活跃很有影响力的艺术演出团体[2]。1939年、1940年,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先后两次下乡演出,第一次从延安出发经过延川、瓦窑堡(子长)、安定(延长)、定边、盐池、安塞、保安(志丹)等近十个县镇,步行两千五百余里,历时四个月零三天;第二次历时一年之久。两次下乡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演出和辅导群众娱乐的任务,同志们都把这两次长途下乡活动称为“小长征”。民众剧团的下乡宣传演出深得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从相关报道上说的“在瓦窑堡曾展开过反顽固分子的斗争,当地民众异常同情,虽在顽固分子的威胁下,但还用各种方法给予该团以精神和物质的帮助,以表示他们拥护的热诚”可以看出,民众剧团与群众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并深得百姓爱戴。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柯仲平参加了会议并代表剧团作发言。他在发言中汇报了群众循着蛋壳找剧团的故事,毛泽东同志听了他的热情汇报,称这种文艺的普及工作是雪中送炭。同时,他还勉励柯仲平:“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3]”希望剧团多编多演新戏,丰富戏剧普及工作内容。可见,这次会议,毛泽东同志及其他参会同志对剧团演出活动和宣传的贡献给予了全面肯定。

2 践行《讲话》精神,演人民喜闻乐见的戏

2.1 践行《讲话》精神,扎根群众生活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剧团同志经过认真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文艺的方向与任务。大家立即行动,面向工农兵,深入实际生活,反映工农兵在热火朝天的革命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事迹,把文艺作为歌颂人民、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为了推动解放区的“整风运动”,边区文协派杨醉乡同志加入了民众剧团,壮大了剧团力量。民众剧团扎根生活,从群众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与演出活动更加频繁。这一时期创作与演出了《十二把镰刀》《血泪仇》《一家人》《大家喜欢》《穷人恨》《中国魂》等几十个优秀剧目。其中《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被称为雄伟壮丽的三部曲,对配合抗战宣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民众剧团的创作和演出的数量与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讲话》发表前后,民众剧团创作和演出的剧目达三十种之多。其中宣扬民族气节,动员抗日的剧目有:《好男儿》《查路条》《回关东》《一条路》《那台刘》《中国魂》《中国拳头》《干到底》《洋铁桶》等;表现人民斗争,揭露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剧目有:《三岔口》《抓破脸》《八千马》《白团发》《官逼民反》《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表现人民新思想和生产的有:《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两亲家》;反迷信反封建婚姻的有:《神神打架》《桃花村》《三妯娌》等;表现节约用度支持抗战的有:《两块钱》《近视眼张三》等。

2.2 “旧瓶装新酒”的成功实践

民众剧团之所以利用旧剧的形式作抗战的宣传,是在了解边区群众文化素质、传统喜好等的基础上作出的综合的策略。边区文化落后,群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若采用新的艺术形式进行抗战的宣传,必定遭到群众排斥,达不到预期效果。柯仲平同志在1939年10月第一次下乡演出回来后,就深深认识到“边区民众爱看、爱听、爱唱自己祖传下来的秦腔、道情等,这是一个铁的事实。[4]”因此,民众剧团将传统戏剧与抗战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创作与演出遵循的方向,事实也证明他们探索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1943年毛泽东同志在枣园会见了柯仲平、马健翎、杨醉乡三人。《毛泽东枣园会三贤》中记录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播种队。走到哪里就把抗日的种子撒播到哪里……马髯公(马健翎)坚持群众和文艺相结合,走大众化道路,深入根据地,连续创作和演出了《一条路》《好男儿》《查路条》《那台刘》等剧目,每到一地,一演就到天亮,这很好,既是大众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体现了中国气魄和中国作风!”毛泽东同志将民众剧团的宣传贡献在这篇谈话中作了中肯的总结,对民众剧团给予了极高评价。

民众剧团是践行《讲话》精神的模范团体。1944年边区文教大会对民众剧团成立七年来的演出情况作了介绍,认为抗战剧团、西北战地服务团、民众剧团在推广新艺术和消灭民间封建迷信的艺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文教大会开幕,七年来民众剧团仍然行走在为群众服务的道路上,数次下乡为群众演戏,“民众剧团过去足迹遍至二十四个县,观众达二百万名以上,平均每两天演戏一场。他们演的戏绝大部分是新内容的戏,在开展边区群众戏剧工作中,他们的功绩实在不能抹煞。”无疑,民众剧团在与群众结合、艺术为人民的道路上走在了前面。剧团在成立之后,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即走上了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更加明确了戏剧艺术工作的方向,是延安时期践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诸多文艺社团中的模范。1944年文教大会上,民众剧团受到表彰,团长马健翎被评为“特等模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艺术家”的称号。

3 转战陕北,是西北战场上的文艺轻骑队

解放战争中,民众剧团遵照指示,为革命的胜利唱好最后一出戏。1946年秋,王震率部从中原突围回到延安,民众剧团遵照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为部队演出了《一家人》。彭德怀同志冒着大雨同部队、群众一起看了《穷人恨》的演出,随即给民众剧团写信说:“你们演出的《穷人恨》,为广大贫苦劳动人民、革命战士所热烈欢迎,成为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有力的武器,望继续深切体会群众痛苦,创造出代表群众要求的更多新剧本。”王震同志觀看《血泪仇》《穷人恨》之后也给剧团写信。王震给马健翎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很久想给你写信,因为《血泪仇》和《穷人恨》的演出,前后我看过五六次,观众都为剧情激动着……多次看它,使我对前天今天明天如何服务人民,都有启示意义,希望你这位作家有‘新剧本上演。”可见,民众剧团在解放战争时期仍然本着文艺为人民的态度活跃在西北战场上,将党的政治思想、方针政策以及新的文艺思想以戏剧的形式,润物细无声般地深植于百姓心中,发挥了它强大的宣传作用。

4 结语

民众剧团在延安十年,名扬边区,众口赞誉,在它的影响和带动下,边区、关中、三边、陇东、延安等分区相继成立了地方民众剧团,有的则宣布是民众剧团的分团;其他解放区也有名为“民众剧团”的戏曲组织出现。它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被后来者继承和发扬,成为文艺工作者永远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引用

[1]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艺术纪实编辑委员会.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艺术纪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2] 林间.民众剧团下乡八年[N].延安:解放日报,1946-9-26.

[3] 刘锦满.柯仲平与边区剧运——抗日战争时期柯仲平在陕甘宁边区轶事偶拾[J].新文学史料,1989(04):120-125.

[4] 柯仲平.生长着的民众剧团[J]//.柯仲平文集(3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8.

作者简介:李巧珍(1987—),女,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管理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剧团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