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3-03-14张正嫔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5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小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应更加关注和重视美术课程的教学。绘画作为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除了能让学生对绘画基础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升其绘画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他们在绘画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创造力与想象力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绘画积极性,依托于绘画教学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本文正是对此课题展开的探讨。

1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概念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教师以及家长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美术课程属于美育的重要一环,在推进五育并举的新时期背景下,美术教学必须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一线美术教师而言,他们不单单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更应当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育与发展,绘画教学属于小学美术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所谓绘画即通过各种工具在平面上进行美术创作,绘画包含了诸多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水彩画、水墨画以及油画等。小学阶段的绘画知识相对简单,但由于很多学生对绘画的了解不够全面,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也没有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所以小学绘画教学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选择难易适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授,设计开展符合学生学情的绘画活动,比如素描、简笔画等,当教师结束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一直以来,美术课程受到了很多小学生的喜爱,通过绘画学习,展示绘画成果,学生能够展示自我,得到交流能力的提高。总而言之,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确保绘画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2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在这样的形势下,一线美术教师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尽快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模式予以不断创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持续提升,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一方面,基于新课改背景,教师提升绘画教学质量,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还能够扩展其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小学美术属于基础性的艺术学科,绘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绘画技能,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与材料,将自己的情感与想法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好绘画教学可以促進小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绘画活动能让学生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在欣赏国内外名画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绘画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刺激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美术绘画活动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偏好,在大脑中自主构建关于某一主题或事物的图案,再引导他们利用所掌握的绘画技能把脑海中的图案绘制在纸上,从而创作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画作。在组织开展绘画教学时,怎样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过去的绘画教学模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整体氛围相对沉闷,学生即便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开口向同学或教师寻求帮助,绘画能力自然难以提高。因此想要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应当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同时组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小组学习活动,以学习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协作、充分沟通,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合理提出疑问并共同思考探究。在这样一个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思维能够相互进行碰撞,进而产生灵感的火花,这有助于小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为之后绘制出高质量作品奠定基础。在实践中,美术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学情实施科学分组,确保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让同学深入沟通交流,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学生绘画时教师要扮演好旁观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密切关注各组学生动向,及时提供帮助。例如,可以组织班内学生开展某特定主题的绘画比赛,各个小组根据主题进行自由创作,完成之后,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各组学生会充分探讨交流绘画内容,最后统一思路与风格,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得到能力的提高。在后续评比时,名次和成绩要以学生投票结果为主,教师评价为参考,从而有效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2 创设自由绘画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创作

绘画属于学生发挥想象、自主创作的活动,可以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愉悦体验,让他们身心感到舒适。然而在过去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很多时候学生都不具备自由创作的机会,仅仅是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被动地参与绘画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应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自由的绘画空间,让其充分体会到绘画的快乐。若单纯凭借模式化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很容易抑制学生对绘画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甚至对美术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自由的绘画空间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绘画热情,让其综合素质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避免盲目灌输知识,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权利,启发并引导其自由探索美术世界,从而提升绘画积极性。第二,确保绘画任务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作主题,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转变过去那种模仿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直接照搬照抄的困境,发展为真正的创作者。第三,支持学生自由建立绘画学习小组,鼓励组内成员充分沟通,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实现思维的有效碰撞。

3.3 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助力核心素养形成

新课改背景下,一线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快改变过去那种学生一味听、教师一味讲的教学模式,引导和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探索出能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尝试主动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自主思考与联想,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美术教师根据绘画教学的具体内容,从学生实际喜好着手,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其更好地体会到绘画的魅力。开始教学时,可采取多媒体等手段做好课堂导入,如选择小学生更加熟悉的事物,营造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美的体验,促进其鉴赏能力、审美能力逐步提高,为其绘画技能的长足进步打好基础。比如说,在水墨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部分经典的水墨画作品,从视觉上吸引学生,配合文字讲述让他们对水墨画形成简单、初步的了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探究欲望。为营造浓厚的沉浸式学习氛围,美术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水墨画绘制视频,插入中国风的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如此一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能够得到提升。随后,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由创作,小组成员共同协作,积极交流思考,最终绘制出一幅幅优秀的水墨画。

3.4 定期開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艺术思维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更为广泛,教学目标更加多元,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当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不能仅仅把视野停留在教材上,还需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教导他们将美术知识技能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寻找生活中的美,体会生活中的美,进而得到想象力的发展,收获更多的素材,绘制出更优秀的作品。小学生正处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绘画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凭借实际经历和主体感知进行创作,如果美术教师将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和课本中,是很难真正落实美术学科的教育目标的。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直接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接触,对自然进行自由探索,有助于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抽出时间,组织班内学生开展写生活动,与学生一同到附近的公园中,设计以“大自然,你真美”为主题的绘画目标,让学生自由探索公园中的花草、植物、昆虫等,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了解这些事物的特征并将其呈现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意识。这样的实践活动,充分契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下,得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3.5 善于运用激励评价,调动学生绘画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获得父母或者教师的鼓励与赞赏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美术教师要认识到,不吝赞扬是帮助学生进步的助推器,尤其是绘画教学,学生是十分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得教师的肯定的。美术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当学生完成作品创作后,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更多地选择激励性评价,通过这样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动力,有效激发他们的绘画积极性。比如说,当理论知识教学结束后,大部分美术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学生完成绘画后,往往会迫不及待地给教师观看,以期第一时间获得来自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术教师要认真查看学生的作品,从中选择较好的一张,以激励式的语言实施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学生的作品构图混乱,一些学生对色彩的使用与搭配不够合理,还有少数学生的绘画纸较脏等,教师不能够一味地进行批评,这很容易打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教师要仔细寻找学生绘画作品的优点,采取“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方式,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某学生的作品描绘的是春天公园的景色,但他在绘画过程中将树木画得太大,小草画得太小,整体看上去显得不是很和谐,针对这样的情况,美术教师能够进行如下评价:不错,你的作品构思很好,色彩搭配也很漂亮,但你看里面的大树和小草的大小是不是有一点问题,你仔细回忆一下实际生活中的树木与小草是什么样子?如何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呢?采取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学生会感到受到了教师的赞扬,认为老师指出的问题是对自己关心爱护的体现,他们因此会更有绘画动力,同时树立了绘画信心。如此一来,当他进行第二幅作品的创作时,一定会将教师的建议考虑其中,对第二幅作品中存在的与第一幅作品中相似的问题进行改正,从而取得进步,得到绘画技能的提高。

4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过去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新时期美术教学的实际需求。一线美术教师,必须要紧跟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绘画教学进行创新与变革。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积极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绘画学习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美术这门学科,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步,审美水平的提高,在快乐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张正嫔(1987—),女,山东青岛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就职于青岛四方小学。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我是小学生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