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基于人体形态学科技馆沉浸式生命教育的探索

2023-03-14刘谭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命大学生教育

刘谭明,杨 镇

(1.中南大学 基础医学院,湖南 长沙,410012;2.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33。生命教育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保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搭建高校“三全育人”矩阵的有力抓手,承载着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触动思想认知的育人内容,其一入场便受到高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反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生命教育工作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集中体现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侧重于大学生生存现状的理性分析。实践层面的探究还有待深入,也尚未形成一种有效且可推广的生命教育模式,摆脱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在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的独特资源,发挥人体解剖学教学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中南大学人体形态学科技馆经过20 多年的生命教育探索与沉淀,初步形成了以“由死观生”“感恩而生”“敬畏而生”“热爱而生”四个模块的沉浸式生命教育实践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可为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提供一种全新的参照思路与实践方式。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题提出

生命教育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在国内提出以来,学界对生命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教育的概念阐释、理论探究、内容研究与实现路径探索等四个方面。如汤丽芳整理了近20 年来国内学术界在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实施路径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就生命与教育之关系以及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2]24。晋银峰等则认为,生命教育研究困境主要体现为:研究范围有限,视域褊狭;研究内容较浅,整体性不够;研究方法偏重描述,实证运用缺乏;研究体系不健全,学术争鸣不强[3]41。总体来说,我国生命教育具有“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探索”的特点,对生命教育实效性的探究没有持续深入。要解决生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绝非仅仅通过理论的完善,而更应该在实践中探寻有效解决途径。因此,需要从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现状与实践困境入手,对漠视生命现状、原因分析、现实呼唤分别作出解读,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把好脉,开好方”。

(一)大学生存在漠视生命的生存现状

近年来,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自杀、抑郁等问题频发,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广泛担忧,并且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2023 年4 月,4 名游客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集体跳崖自杀,后经调查发现,四人通过“网约”方式共同前往,自杀者年龄从22 岁到33 岁不等。2023 年5 月,华东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4 所高校先后有学生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有关大学生自杀这类令人痛心的新闻时有出现。青年自杀行为也出现了网络性、群体性、隐秘性等新特点。社会在高度关注高校自杀事件的同时,也在反思大学生群体为何漠视生命,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与珍爱。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群体面临的困境,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这值得政府、高校、社会等各个层面高度关注并妥善解决。国家卫健委在2020 年9 月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把高中及高校学生列为抑郁症重点防治四大群体之一,要求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023 年2 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18 至24 岁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而易见,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这一年龄区间,这也反映出了大学生群体存在漠视生命的严峻现状。

(二)大学生漠视生命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群体选择自杀的因素众多。从个体发展角度看,认知偏差、家庭关系紧张、学校教育缺位、社会变革冲击等因素都会成为重要的关联因素。在个体认知方面,褚惠萍认为“大学生处于情感最丰富、最微妙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动荡、最叛逆、最危险的时期”[4]148。这个重要的群体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生命认知处于走向定型但尚未定型期,需要强化引导甚至进行必要的介入。心理的“断乳”期向心理成熟期过渡,大学生群体在适应新的大学校园环境与面对新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对该群体势给予持续足够的重视。在家庭关系方面,完整和睦的家庭关系成为关键性因素。“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集中体现了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家庭离异、关爱缺失、家庭成员相处紧张等,都可能造成个体人格上的某些缺陷,降低其抗挫折能力。经不起现实中“一根根压在身上的困难稻草”,尤其是大学生在面对情感挫折、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多种负面情绪多重叠加时,尤其需要家庭更多包容和关注。

在学校教育上,生命教育的价值能否真正得到重视并落实成为关键。诺丁斯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5]105。冯建军则把生命和教育的关系阐明得更为清楚,“生命作为教育的基础,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成为生命的教育,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归宿”[6]137。反观现实,学校在重视生命教育方面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社会变革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后疫情时代相互激荡,给青年群体的心理冲击前所未有。仲杉认为,“疫情对很多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心灵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才能继续以平稳的心态投入后续的学习以及生活中”[7]257。因为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巨大压力,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躺平”“摆烂”等群体心态。大学生的这种心态和行为严重背离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期待,是高校教育务必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生命教育的演进历程与现实呼唤

从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是最早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学者,其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应对美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毒品、暴力、艾滋病泛滥等严重社会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生命教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实施,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西方社会发展已较为成熟。1976 年美国中小学广泛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到20 世纪90 年代基本得到普及。我国生命教育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启以来,针对学生群体存在的漠视生命问题,国内学者强烈呼吁重视“生命教育”的推广实施。其中学校探索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提升受教育者的抗挫折能力,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身处社会变革的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的,“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8]173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主任刘慧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实践既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目标、方法、过程等诸多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生命教育并未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匮乏以及教师生命教育的缺失等”。[9]3因此,正视当前青年大学生的生存现状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着力解决目前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滞后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

(一)生命教育的定位:被动应对过多与主动适应偏少

“被动应对”成为一段时间内生命教育的入场方式,生命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担任了“突击”的角色,一度陷于“救火属性”的尴尬境地。我国生命教育入场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青少年群体生命的丧失和伤害,主要包括自杀、意外伤害和心理疾病等长期困扰校园安全稳定的问题,生命教育在我国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对于生命教育的价值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离”。在此期间,社会和学术领域对此重视程度较高,但尚处在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被动应对的境地,处于为寻找破解问题方法的探索阶段。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国家相关部门也作出了一系列的积极应对。如2004 年年初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从此,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辽宁、上海、湖南等地相继颁布了生命教育实施纲要或方案,但这还仅限于部分中小学生层面。2005 年年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高校在生命教育方面也开始进行系列尝试性的实践,清华大学在2004 年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拓展训练活动,复旦大学2005 年开设了“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程。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出台,进一步明确“重视生命教育”的要求,正式把生命教育提升到国家层面,将实施范围延伸到了大中小各个层次的学生。

进入新时代,生命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快速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2016 年9 月,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提出将“珍爱生命”作为健康生活素养的首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共同富裕,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生命教育无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崭新的视角,既能看出国家层面对推动生命教育工作力度的持续增加,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被动应对到主动适应的渐变过程。但同时面临的困境也较为明显,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还缺乏顶层设计支持,生命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尤其是实践层面的具体实现路径缺乏指导;对受教育者而言,传统观念束缚依然存在,国内高校普遍还处于各自摸索阶段,系统的规划设计较为欠缺,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亟待提升。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工具属性”过强与“发展属性”偏弱

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前期,扮演了帮助生命个体认知世界和适应世界的“工具属性”的存在。作为一种“舶来品”,其最初发展逻辑是为了分析和解决生命“暴露出的问题”。然而生命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生命教育大多侧重解决现有问题的“短板”逐渐凸显,与其应当具有的定位存在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在不断反思生命教育作为“工具属性”解决已有问题时的不足,进而不断重视生命发展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为生命教育的内涵理解提供了全新契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曾遭受严重威胁,而我国坚持“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10]15的价值理念,就是非常重要的生命教育内容,能够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工作指引。同时,我国推进实施的健康中国战略,以全民健康为价值追求,这为生命教育赋予了直面生命问题、强化生命态度、注重生命原则、实现生命价值的新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在新时代的内涵表述,学者姜颖鹏认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促进了对健康、生命内涵的理解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对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和西方生命哲学都会产生新的影响”。[11]505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存在着泛化和矮化两种倾向,即泛化为与生命有关的教育理念,或矮化为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显然都是片面的。生命教育应当关注生命完整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不是只注重其对解决问题的“工具”存在,更应重视和发挥其在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且将之作为新时代生命教育内涵的核心属性。

(三)生命教育的本质:“人之周全”过重与“人之完整”偏轻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实现生命的丰富性、整体性和完整性,以克服人类发展的片面性[12]145。这就要求我们从“人之完整”的视角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生命观”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与现代定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比如从我国传统文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生命是作为与精神层面对立甚至是衬托的存在,并且以此当作一种古代核心价值观宣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3]247生命在古代成为道德衡量的标志,生命作为个体的独立性和价值性被严重贬低。在生命教育传入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之周全”一度当成生命教育存在的目标,这些都与生命教育的发展和价值彰显产生了较大偏离。

生命教育的本质不应当只是追求守护“人的周全”,甚至矮化为一种“消极防范”性质的教育形式。每一个生命自身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之完整”。冯建军认为:“发展性生命教育,不是从生命问题出发,是从生命发展需要出发,从对人生的思考出发,整体设计生命教育。”[14]25生命教育的本质是要促进“人之完整”,过程就是从发展的角度审视和促进生命教育。当前,国内高校生命教育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虽有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却忽略了受教育者本身是有着鲜活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感受,每个受教育者都有独特的实践经历和生命感悟。针对这种“生命错场”的教育理念,才有了聚焦受教育个体生命独特性、主体性,强调生命完整性的教育模式。基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生命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和重要部分,而且应当提升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来考量,并且要努力尝试破局,探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实现方式。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优化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应当更加主动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完整”为发展目标。面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渗透”的困境与“不敢讲、讲不够、讲不透、效果弱”的窘境。中南大学从“人之完整”的角度,以“发展生命教育”为视角,围绕“由死观生”“感恩而生”“敬畏而生”“热爱而生”四个维度,着力推动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路径在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原则、生命质量上的优化,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成果。学校依托1999 年获评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人体形态学科技馆,发挥湘雅医学的人体解剖标本资源和医学教育独特优势,利用馆藏的1400 余件人体形态标本,创设“生命起源”“生命风采”“人与自然”“比较解剖学”四大主题展区,以科技互动为明线,多视角发掘生命与自然的奥秘。以隐藏在展品背后的知识和故事为暗线,开展数字化和沉浸式的生命教育,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这种沉浸式的生命教育,以可观可感的生命科学和真实感人的故事为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与社会反响。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者达2.5 万人次,每年接待境内外参观单位100 余家,累计辐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不同受教育对象50 余万人次。

(一)在“由死观生”中认知生命意义

在2023 年3 月举办的第13 届“中国影协杯”上,电影《人生大事》获得年度十佳电影剧作名单,作品中传递了“正视死亡,珍惜当下”以及理解人生意义的主旨,从直面死亡的视角去探讨如何更好地去接受“亲人死亡”这一人生必修课,最后升华到“在认清楚生活真相之后依然选择更热爱生活”的人生思考。“对待死亡的敬意,犹如对待生命的真诚。生死之外,再无大事。”[15]112认知生命是第一步,而其中最为关键一步,就是对“死亡”的认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实践中,“死”是一个较为避讳的话题,直面死亡事实上是很艰难的,人们更愿意选择相信和接受“轮回”的存在。生与死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孔子有“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感言,其重点是强调“生而应当积极奋进”的一面,但对“死”的避而不谈则反而让生命认知和实践过程困惑增加,最终出现认知动力缺乏乃至形成认知迷茫。客观地说,当代的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强调生死的“一体两面”关系,没有主张从生死相连的角度考究人与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并以此去帮助人们形成合理合意的生死智慧,进而达到“由死而生”的生命态度和认知。

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多数以理论教育为主,把“善待生命”作为原点,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之美好”,其次才是传授传统教育中的标准课程知识,而其逻辑起点“善待生命”一直缺乏有力支撑,也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而这恰恰可以从“死亡观教育”的缺位中找到原因。死亡观教育不是消极的生命教育,而是从生命必然死亡的角度探究“生命有限,走向终点”的必然性。因为生命来之不易,个体生命终究要消逝,甚至随时会因某些意外而凋零终止,这些都是能够解释和支撑“为何善待生命”的理由。不避讳地直面“生命到来的偶然和不易”,接受“生命必然消逝”的事实,认可生命个体是有限的存在,这正是“死亡观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个体形成全面生死认知观的前提条件。

在生命教育实践过程中,给大学生阐述清楚个体都受制于“生命有限”的事实,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人体形态学科技馆作为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场所,能够清晰地阐释生命认知,馆内藏有的“无语体师”的标本,通过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和体验,可以直观地从标本中感受到生命诞生、成长直到死亡终点,用一种演绎式的方法进行一种“无言的生命教育”,充分展示生命的偶然和来之不易,成长总是充满艰辛,死亡必然成为人的最终归属。从这种“死的必然”中明白“生的偶然”,进而让受众大学生努力思考“生命存在的应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懂得生命中的基本价值观念,通过死亡的必然终结性来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及其价值。

(二)在“感恩而生”中体悟生命态度

在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基础上,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珍惜观念,这属于生命教育认知的第二阶段。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恩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生命教育应该是感恩生命的教育,这是一种辩证的生命态度。感恩生命是对生命来之不易认知的积极反馈,在“由死观生”认知观念基础上形成。虽然“生命有限”可能会异化为消极反馈的“偏离”,这个偏离就是认为“生命苦短”,需要“及时行乐”,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的感受。因此,在“由死观生”之后需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的“有限性”,正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才突显了感恩生命的可贵,更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感恩意识的培育首先得益于其作为生命个体,应该反思和认识到人的生命诞生并非独立产生的,而是来自父母、环境等诸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个人的成长更是需要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达成,任何人都应该感恩外部环境给其创造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感恩作为一种生命态度,属于个体深层的认知意识,需要寻找一个适当的载体,才能有效地激发感恩意识。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人体科技形态馆的婴儿标本和妇女生育讲解等直观方式,可以对大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促使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积极追求生命、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形成感恩生命、父母、社会等多方面的意识。同时,形态馆有着众多珍惜生命的教育素材,如人体科技馆讲解志愿者的动情解说、遗体捐献者的生平事迹讲述、决定遗体捐献的初衷分享、形态馆心愿墙的展示、志愿捐献器官的故事讲解等,这些具体的、感人的沉浸式情感体验都在无形中促使大学生形成珍惜生命的生命认知和人生态度。

(三)在“敬畏而生”中坚守生命原则

爱护生命、敬畏生命,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认知的第三维度,属于生命教育高层次的目标。“对于社会来说,‘生命至上’的价值观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16]13其内涵为以生命的自爱、爱他、敬重为源头,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关心,形成“生命自觉”的意识,并最终产生敬畏生命的情感体验。具体而言,就是珍视生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人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双重存在,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对生命始终抱以热爱与善待,学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坚强意志来实现自身发展,在生命需要关注和帮助时拒绝冷淡甚至冷漠,都是对生命的敬畏表现形式,也只有达到敬畏生命的层面才可以使个体自发地珍爱生命,自觉地拒绝任何自杀和其他不利于个体生命安全的行为。

在参观人体形态学科技馆的过程中,医学生讲解志愿者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示范。“因为只有生命才能唤醒生命,只有人格才能感动心灵,因而生命教育要求教育者自身应生活充实,积极向上,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17]68志愿讲解者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既讲述生命成长的脆弱和逝去原因以及遗体捐献者感人的故事,又分析阻碍生命延续的诸多常见疾病。让参观者认识到生命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病痛,进而引出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增强对自己和周围人的爱护,生命的延续需要善待自己和他人。善待身心的维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前者强调身体到心灵的和谐统一,强调生命过程中的自爱、助人、互爱的精神。后者则从心理健康角度挖掘维持身心协调发展的心理要素。善待身心还强调要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最大程度地将成长中的内在矛盾柔性化解,这些都属于高层次的维度。心理问题是引发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学生自杀率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诉求和工作目标。而敬畏生命、善待身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有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

(四)在“热爱而生”中实现生命绽放

热爱而生属于生命认知的最高层次,面对生命的坎坷不易后选择继续热爱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认知的升华和人生境界的超越。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存在价值问题,认为职业指针要定位在实现“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8]459,这是生命高质量发展的一种良好状态,很好地体现了个人后天的积极生存状态及提升生命质量所进行的活动。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两个层面,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生存是发展着的生存,而发展是生存的历史延续和超越。其中,生存着重强调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和当下的现实需要;发展则重在强调个体的运动和变化,更为关注人的长远需要。一个生命个体得到有效的生命教育,一定是主动实现自我的过程,这是生命教育效果最佳的状态。在前三个维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生存的渴望,就一定会活出不一样的生命体验。生命个体就像一滴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社会中奉献并成就个人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永不枯竭,这或许就是对个体生存发展的最好阐释和最高境界。

概言之,大学生生命教育是让大学生个体在充分认知生命、感恩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形成热爱和发展自我的意识和能力,这与马斯洛自我需要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最高层次需要有着共通之处,也是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认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19]150。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热爱生命为目标的文化形态。马克思承认人类生命的自然属性,但指出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理解这些属性[20]110。基于人体形态学科技馆的沉浸式生命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心灵震撼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实践体验感悟,不断反思人之为人的价值,在认识到当前来之不易生活的基础上,升华为如何让个体生活更有意义,让生命具有更高质量,更能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不辜负生命“应然”赋予的意义,并用努力奋斗去实现“生命的应然”,最终达到形成一种主动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通过直观感受生命诞生之神奇、人体结构之精妙以及系列感人至深的生动生命故事的加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强化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态度和原则的认知。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标志着生命教育正式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21]176正如学者顾明远所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22]85新时代呼唤新的更加有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而大学生生命教育本身必然会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路径也必然会得到不断拓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在我国有着“后发”优势,可以吸收之前的所有先进经验,主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特别是经过疫情防控的洗礼,人们对生命的认知思考、状态反思、意义追求以及对生命质量的提升需求都是空前的。生命教育从学校实践层面到全民实践层面的价值认同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生命教育正在慢慢回归其发展价值本位。对于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而言,在没有国家统一规划教材的情况下,需要高校注重从生命教育的大胆实践中努力寻找答案。基于人体形态学科技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四个维度,从“人之完整”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且不断升华的价值实现过程,很好地结合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时代特点,将大学生带到了一个实践育人的情景中,沉浸式和体验式成为其最大特点,它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体悟生命存在的价值,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融实践、科普、育人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生命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