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

2023-03-14谢平安

贺州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谢平安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依托,以让人民群众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为目的,巧妙地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教育等基础性工作,为促进新中国建设和民族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全面考量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因,全景式回顾其实践历程,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各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等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还不时地困扰着部分群众的头脑和心灵。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党的科学理论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现实需要

由于近代中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帝国主义的入侵更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尚不稳固。 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妄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前,存在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多个阶级和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对马克思主义也持肯定态度。 但是,不容否认,还是有少数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存在一些抵触和抗拒。 另外,部分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华南、西南地区仍然负隅顽抗,还有少部分反革命分子和恶霸、土匪等恶势力相互勾结,对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了威胁。 要想确保人民政权长期稳固,就必须借助党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封锁和围堵。 因此,加大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普及力度,是增强全体国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现实需要,也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经28 年浴血奋战, 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夺取全国政权后,如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有着长达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思想在人民群众心中根深蒂固。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广大工农群众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较少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饱受封建迷信、宗族等级、男尊女卑等思想的摧残和毒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队伍中占比较大的是从国统区过来的知识分子, 少数人仍然对西方民主抱有幻想,存在一些旧习惯和旧观念。 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 如果不及时肃清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势必会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 因此,对人民群众和旧知识分子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使其接受和认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也是廓清人民群众和旧知识分子思想迷雾的有效举措。

(三)引领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国民经济较为落后, 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整个社会处于全面剧烈变动期。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及文化的落后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即“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1]44邓小平也指出:“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 ”[2]63如何着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逐步稳定社会生产秩序,继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真切拥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道棘手难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等问题都有充分的论述,这些思想对于恢复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会伴随着许多社会矛盾,既有地主阶级对土地改革运动的抵制和反抗,也有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分子企图对新生的政权进行破坏。 此外,“黄、赌、毒”等现象还未彻底整治,对社会秩序还会产生消极影响和危害。 要想促使社会变革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这是帮助广大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精神支柱,也是引领各项社会变革的思想武器。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起直追、攻坚克难,很快就让国家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生产秩序逐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也得到全面恢复和较快发展。

(四)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的重要抓手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风雨的洗礼下,逐步发展壮大,党员人数日益增多。 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党员人数仅为448.8 万; 到1956 年,“根据党中央组织部的统计,截至一九五六年六月底止,全党共有党员一千零七十三万四千三百八十四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点七四”[3]242。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党员队伍迅速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长,由此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比如,有的党员在政治修养、理论水平等方面还难以达到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还带有部分封建腐朽的落后思想观念。 此外,极少数党员、干部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对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失去抵御能力,官僚主义作风开始滋生。 毛泽东曾指出:“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 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就其社会根源来说,这是反动统治阶级对待人民的反动作风(反人民的作风,国民党的作风)的残余在我们党和政府内的反映的问题。 ”[4]254在“三反”运动中,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腐案震惊全国,影响恶劣,令人警醒。 究其根源是他们自身的思想防线出现了松懈,居功自傲、目无法纪,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他们彻底克服官僚主义和经验主义, 摆脱教条主义带来的危害, 逐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是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的必由之路, 也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花费了大量心血,进行了艰辛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深入研究阐释、加强宣传普及、抓好系统教育等多种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步伐。

(一)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阐释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将马克思主义高深的理论转化成为通俗的理论,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新鲜活泼的、 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534的理论,才能使其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理论工作者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浩瀚论述进行了归纳、提炼,编撰出版了一批简明的理论教材,撰写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阐释文章,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 编撰出版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邓小平曾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 ”[2]382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理论工作者围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了系统的、通俗的全面阐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如,艾思奇撰写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最初是他在马列学院的讲课提纲,1956 年充实成书,1957 年正式付印,这本书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点和丰富内涵。 这本通俗读物被多次翻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极大影响,很多党员干部都是从这本书开始真正接触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

第二,发表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术研究成果。 从1950 到1952 年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先后重新发表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实践论》《矛盾论》。 这两篇重要哲学著作发表后,在理论界引发热烈反响,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和研究的高潮,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标志性成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此外,李达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先后写下《〈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为那些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二)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 并结合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积极运用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等宣传工具,不断丰富传播载体、创新传播语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

第一, 翻译出版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迅速充实队伍,完善组织机构, 加快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速度,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翻译出版事业也由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量出版发行,比如《共产党宣言》和《剩余价值学说》等经典文献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也陆续印发出版,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此之外,记述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等生平的专著也接连翻译出版,为人们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演变历程、价值内涵等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本支撑。

第二,充分发挥《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 报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比如,《人民日报》始终紧盯党的中心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理论及评论文章,激发了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 此外,《人民日报》单独开辟了“思想问题讨论”专栏,特别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有效解决了空谈理论的问题,避免了空洞说教,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三,积极运用广播影视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充分发挥广播电台、电影等媒介的功能作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情感偏好、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通过定期播放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理论性的讲座,并邀请知名专家就有关理论进行系统通俗的讲解, 拓宽了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渠道。 随着全国各地广播电台播音和收听系统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对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具备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也同样获得了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贵机会。

(三)系统抓好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了不同的学习教育方法,既有集体式的理论学习,也有根据生产、生活实际而采用的分散教育。 对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群众,注重寓教于乐,使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都可以从不同方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教育,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效。

第一,机关干部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与自修成为首要任务。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向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发出了加强学习的号召,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一个大党,不是一个‘乌合之众’的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 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 ”[6]179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立足于学以致用,通过自修和党校教育的方式,系统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有效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深刻认知,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素质,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 广大农民成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对象。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 ”[7]1477在1949 年到1955 年冬季农闲之时,党和政府连续七次对农民群众进行了有组织、有主题的文化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即冬学教育运动。 由于农民群众文化起点低,所以农村冬学教育的文化教育以识字为主, 通过开办识字班和组建学习小组,聘请教员给农民群众上课。 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宣传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过渡时期的国家政策为主,同时配合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展开,使广大农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本质内涵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注重对知识分子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与思想改造。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不要四面出击》中指出:“对知识分子,要办各种训练班,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要使用他们,同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 要让他们学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几门课程。”[4]74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中国共产党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一方面,通过创办革命大学、 组织集体讨论、 听专题报告, 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参加“三反”“五反”等运动,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其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与认同。

第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 毛泽东曾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4]466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教育。 一方面,在各类学校建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系统,通过完善党团组织体系,全方位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 在教育体系中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内容设置的针对性、课程安排的系统性,从而对青年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较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关键期,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显著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具有共性的普遍规律。 无论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而形成的方式方法,还是基于共性的普遍规律所蕴含的经验模式,都将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直接为教育和组织资本主义时代的先进阶级即现代无产阶级服务的,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不断为群众所掌握的工作要求,正是因为我们注重“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并将其上升为“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8]292,由此不仅荡涤了旧社会遗留的各种落后意识形态,还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交织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趋势。 意识形态特别是思想理论领域的斗争充满着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需要时刻保持敏锐性、警觉性。

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统领多样化文化发展的鲜明导向。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始终保持学术上的自觉、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权威性丝毫不容置疑。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深刻的教训,向我们表明了一个国家的解体、一个政权的丧失,往往是从最容易忽视的思想领域开始,必须警钟长鸣。

另一方面,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学术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慎之如始。 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不良言论,必须理直气壮地展开理论斗争,旗帜鲜明地进行驳斥与批判。

(二)关心群众利益,把解决群众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会在当时的诸多社会思潮中为中国人民所选择和接受,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其“为人类求解放”的思想体系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 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一切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进而增强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支持与认同,最终达到内心真正接受和拥护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效果。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在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的理论教育上下足功夫,从而不断提高大众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更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生活难题,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一方面,树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人民群众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9]9-11。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中全面展现出来,进而不断加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全面提升党的科学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解答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把回应群众的现实关切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融通起来,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扛在肩上、记在心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全面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唯有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坚持和深化,才能够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从而使其内心真正认同与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注重分层推进,突出大众化对象与内容的靶向性

毛泽东指出:“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10]83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教育,特别注重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农民群众、青年学生的分层分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得到空前广泛的传播。 因此,开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普及活动需要遵循分类传播规律,注重研究受众类型,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有序展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的针对性。

一方面,尊重受众的差异,体现宣传教育的层次性。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但大众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要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就要覆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理论需求、不同利益诉求的大众[11]52-59。不同的人群对理论的需求、关注、理解等也有很大差异,期望用一种教育、 传播模式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搞“一勺烩”“一锅煮”,而要在分众化上多下功夫,对人民群众进行群体、层次等合理划分, 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靶向传播,精准提供适合不同对象的普及内容。

另一方面,做好学理支撑的“深入”和话语表达的“浅出”。“深入”是大众化的基础,要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实践发展、中华历史文化渊源、国际国内大局大势等,推出一批有思想深度、有感情温度、有研究厚度的理论成果。“浅出”是大众化的关键, 要把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讲透”“讲薄”,帮助广大群众学习、消化、掌握要点,努力将学术话语转化为百姓话语, 推出更多通俗易懂、观点鲜明、短小精悍的短文短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穿透力。

(四)抓好载体建设,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多种传播媒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只有很好地借助载体支撑,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发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需要在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两者之间“架桥”“修路”,才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 因此,要一以贯之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建设,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传播媒介,才能有力助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方式已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有效性,既要借助传统媒体, 编写出版通俗易懂的理论读物,制作播出喜闻乐见的理论宣传节目,又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便捷优势, 实现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应顺应时代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12]81-89。

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媒介。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等传统载体存在已久,传统载体有效地提升了人们的思想觉悟,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方式。虽然传统载体在新时代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它们的基本功能还在,基本作用还在发挥,仍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所以不能盲目地摒弃。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传播,要充分借助数学技术将其理论体系快速推广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努力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把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积极做好正面宣传教育。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VR、5G、AR、跨媒体平台等数字媒介, 大力宣传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抢占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的主阵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出远距离、高精度的传播路径。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