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探赜

2023-03-14廖克敏杨兴玉

贺州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

廖克敏,杨兴玉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在不同政治和社会情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素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复杂多样的思考路径与学术走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 时代化的现实反映。其批评形式以唯物史观为文学批评的指导思想,文学意识形态功能为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具体实践为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以人民中心为文学批评的方向, 建构和生成一系列标识性概念,突出“中国形态”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存在方式和独特价值。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构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理论命题,如“人民”“政治”“民族”“实践”等标识性术语,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现实场域中的重要理论结晶。 这些术语带有现实针对性、人民主体性和政治功利性等特征[1]166。 国内学者季水河曾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大体经历了理论体系探讨期(1980—1988),特征为在引进借鉴西方批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现实主义批评回归与现代主义批评思潮; 当代形态建构期(1989—2003),主要是立足于现代批评转型及其艺术生产制度、体制、机制改革,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化、 知识化且与大众文化批评分合倾向;多元发展期(2004 年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呈现出批评多元化形态与核心价值取向的多维一体倾向[2]9。国内学界也基本认可这一划分。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学为理论基点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社会学为理论基点[3]10。 在反映论的文学本体观、认识论的文学主体观、社会功利论的文学价值观主导下,各种形态的文学被看成是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读者之于作品的关系,批评家之于作品的关系,都被看作是一种认识关系,而此时的审美作用则往往遮蔽于社会功利论中[4]95。 在此理论基点上形成的批评方法、 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绝大部分都没有偏离其与经典的本原联系,以此开启了改革开放之初文学批评的辉煌岁月。 理论话语形态作为民族的文化符码,在作品批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形成一整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符号系统和知识体系,其批评理论源头发生了由“单一”到“多变”的巨大变化,其历程也经历了从“独语”到“式微”到“再思考诠释与多元构建”多个阶段[5]93,呈现出丰赡多维、绵延流动的生成性理论特质。 随后几十年,国内理论界和批评界围绕历史、美学、实践和政治主题的文学理论场域展开综合性理论话语生产,引导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模式,秉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人学的价值立场,推动新时期文艺理论和批评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二)“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之维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一系列著作中强调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 并从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中探析文学的本质特性, 把握其理论运行方式。 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更为注重政治性问题,更加重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6]4。政治与文学展开联盟,让文学批评得以鲜活地介入现实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的“政治话语维度”重点关注作品的思想倾向与社会效果,尝试将政治与文化、心理、审美乃至经济联姻,在政治与文化现实之间形成一种新范式,突出对文化领导权的主导,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 如王杰在《审美幻象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等著作中阐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文学意识形态问题, 揭示意识形态生产规律与特征,凸显面向当代现实的艺术生产及文学意识形态问题。 政治作为文学文本的内在组成部分,人民作为政治实践批评的主体和对象,新时期最大政治维度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倾心于赢得人心与展现政权合法性,展现出对社会的积极情感与现实认同,是一种主体建构策略以及一系列完整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民价值和尊严的批评系统[7]7。 当然,政治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会促使人们形成一些政治话语习惯,在以政治话语作为文学批评政治立场与政治情感导引的同时,我们也要足够警惕文学批评有变为“政治批评”的可能。

(三)“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之维

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民族”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多维角度为“民族”增加厚度并凸显其理论特质。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形态的“民族”不同于西方,它并非思辨的对象,而是在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文献、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构成民族记忆,形成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关系,既呈现出其特有的历史存在,又彰显出当代性。 相较于一般民族观,其更为具体、真实、深厚和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反思的“寻根文学”,在传统往返中让中国文艺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鲜活的现实经验,进行民族价值重估,着力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情感,开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格局和独特民族批评方式。 到了新时期,开放的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批评的价值尺度和文化立场,民族认同与民族复兴成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包含通过文学的内动力提升大众民族情感认同度,挖掘文学蕴含的民族内在精神,最终实现文学与民族精神的互塑等[8]18。对民族问题的持续关注、 民族传统内涵的表现、民族立场的坚定、民族批评标准的建立,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在民族批评维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同时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关联,彼此学习、汲取、借鉴和相互促进,形塑出一种整体包容的民族观。

(四)“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之维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范畴之一的“实践”,在“中国形态”中占据突出的位置。 实践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 人通过实践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在改造客体的同时改变自身。“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具有在继承的基础上重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要求回到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本身, 密切关注文学发展的态势与走向,提出文学是主客体对象化的产物这一具有实践特色的文学观。“我们把艺术的实践性看做一种双重创造,认为它不仅创作了作品,而且通过对人的改造,最终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9]32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和运用,批评主体通过自由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能动作用,实现客体的主体化转换, 文学批评从对象化的关系中把握文学,而不再是仅停留于关注文学本身。 实践维度下的批评主体,在面对文本时,除了欣赏或评价,更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批评主体在与文本互动中提升批评的实践能力。 同时,文学批评的实践维度决定了文学批评总是指向社会和现实,帮助人们有效指导文学作品如何重塑社会风气和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观处于不断调整和深化中,对实践的反思本身也属于实践的一部分,引导人们通过文学之路向人的全面解放迈进,而人的全面解放成为文学实践的根本目的和重要任务。

(五)“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之维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和内在潜能的发挥,其作为文艺现象、作家作品和批评价值的评判标准,在不同的历史维度和条件下对人的需求和发展存在不同的界定[10]174。最能体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人民”概念,居于整个“中国形态”的核心位置,其理论特色和成就可视为中国对世界文学批评的贡献。“人民”作为“中国形态”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基于阶级又超越阶级的联合体,人民由“千万个真实而鲜活的个体组成”,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和“非同质性”[11]166。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服务于人民主体的建构,拓展了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视域。 在人民本位思想主导下,“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首次明确系统地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提出“文艺的人民本体论命题”,从文艺角度探讨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展开文艺活动,开展文艺批评,并指出人民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其目标和归宿[12]184。同时,“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批评原则,凸显“人民优位”和“人民本位”的价值尺度,也丰富了世界文学批评中的读者理论。

(六)“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之维

马克思主义一向将美学视为改造社会现实的重要力量。 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生发于本土的文化政治实践活动中,借助文艺、美学活动与话语实践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变革中,并明确其社会主义属性与社会功能,通过现实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命力[13]66。 如现实中的“人民”作为对文艺主体性的根本规定,凸显人的自我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确立具有现代人学内涵的审美价值尺度,用美的方式有效参与到社会改造中。“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美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辩证统一的价值体系。 如改革开放后在文艺与经济关系问题日益凸显的境遇下,对于文艺的审美自主性和批评问题,国内提出了“审美生产主义”理论。 这是新时代国内学术界重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美学话语新形态的尝试。 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将新的审美价值观更好地应用于当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充分尊重文艺自身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的前提下, 除了社会改造,还通过审美与艺术功能重塑现代人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社会情感结构,确立了“审美治理”的核心问题[14]143,担负起大众文化建设、审美素养提升、情感滋润和社会治理等重要功能。

二、“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向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回归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始人,创建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评等,其理论形态显示出综合的学理优势。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文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关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审美意识形态观念、文化生产方式、主观思想和客观意义、文艺的本质和特征、审美幻象、审美倾向性、艺术性、个性化、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问题的论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上的丰赡性、深刻性与包容性,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和知识语境出发,在经典作家的整体性理论视阈与原初语境中展开文学批评研究,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前提与基础。 重返马克思主义,包括从概念、问题等进入经典文本群,开展谱系学的整理和探究,成为“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出发的起点。“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仅仅是朝向过去的单向度回溯,而是将自身嵌入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之中,将整体和部分均本源性地统摄于其深层逻辑和秩序中,重回其理论内核[11]168。“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本的原初本意,同时展开新时期的拓展与阐释工作。“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命题、各种范畴、批评精神等进行新语境下的新思考,并确保带有元典色彩的理论和方法在当代应用中不走样、不变质或出现方向性问题。 比如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精神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精神”“美学精神”“批判精神”等鲜活特质的回归和探索,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换,国内的文学批评都需坚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批评原则和方法,用历史观点研究和评论文学现象,在批评中贯穿历史精神,强调历史真实,凸显作品蕴含的思想深度与历史价值。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文学的语境、 概念、 对象等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审美性追求不变,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美学精神的坚守和倡导,帮助大众克服文学批评中的审美偏差,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状态,重构审美理想,彰显深层审美价值。 当今无论文学批评思潮如何迭起,都应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艺术和社会批判精神的延续,回到文学问题本身,复归文学批评本身之学术批判本性,远离现实中的一些浮泛批评和人情批评等。

“回到并激活马克思主义”杜绝了机械地重复和照搬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阐释观念、构建范畴与命题时均来自马克思主义而非一般的文学理论资源,并对一些经典的观念或概念有所调整和发展[11]167。 如胡亚敏将“人民”概念作为“阶级集合体”可追溯至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将关于科技具有“意识形态建构功能”的论说追溯至马克思关于科技作为“观念的财富”的观点; 张宝贵提出建构本体论的生活美学,主张将“生活”作为思考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出发点,将美的属性赋予各种生活方式,其阐释依据来自其对《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特定历史、理论视角与现实经验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留白与张力处的“再生产”和当代拓展,凸显其自身的理论特质,接受基本原理和知识语境对其文学阐释的根本制约性。 总之,“中国形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来,经过对“中国形态”自身理论特质的阐发,又以自身的方式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中。

三、“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借鉴与对话

(一)借鉴与生成

改革开放以来,以国外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和借鉴为基础, 梳理引进并不断进行观察总结,提出新见解,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学术增长点,并且批评样态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与生成性。 承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需从历史语境中审视文艺现象、分析文艺作品,从社会关系中考察文艺与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关联,揭示文艺社会性质的同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新”与“偏离”的思考。 马克思提到文学艺术所继承的前代遗产,“正好是普遍的形式,并且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是适合于普遍应用的形式”[15]608。 在理论借鉴中挖掘和探寻一种本身内蕴的“普遍的形式”,启发当今的理论构建者与理论批评者将眼光投向中国传统文脉,在创新结合与转化中探索和生成具有中国形态“普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他论”中积极而不盲从地寻找到自身的理论生长点。

(二)关注差异性

“中国形态” 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寓中国特有的国情、民情于文学现实之中,不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局部延伸,也不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零星修补, 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吸纳和超越,在关联中彰显出其独特性和差异性。“中国形态”在人民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阶级性、主体论与反映论以及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等问题上用自己的方式和话语进行阐释和批评,对文学批评的认识更加科学,创造性地探索发现中国形态批评的理论特质[16]42。 如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商品属性以及对审美、资本与政治综合体等的揭示与阐发,突破了西方艺术自律论,为世界文学批评的科技观、资本观、文学属性论的范式转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又如姚文放肯定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生产性,认为以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为原点的创新性阐释和发展,于继承性中彰显差异性[17]60。正是在新的时代和实践语境下,对文学与科技、文学与资本、文学的价值判断等展开“中国形态”的阐发与新释,开辟出更多“中国形态”的主体性与生成性话语空间,为在全球化语境和世界文论格局中与西方文论和文学批评开展对话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比较与对话

“中国形态”文学批评的开辟及其独立自主的世界意识增进了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是一种具有框架性特征的理论建构,其特定的学理基础、问题意识和理论范畴等超出经验层面,展开贴合中国实践的理论思辨, 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特质,理论创新是其重要品格[18]129。 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注重理论特质的探索,加强主体性建设、价值性显现与生成性话语空间的拓展, 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比较和区别,展开自身的探索、思考与本土回答。 不同于国外偏于形而上层面或文化视角展开研究和探索,国内更注重实践论哲学与人学的统一[15]7。 这种整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展对话提供了契机, 对话的展开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国性, 还需具有鲜明的世界性。 如“中国形态”所关注的人民、民族、科技、资本、审美意识形态等, 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与文化经验和实践中得到了独特阐发与新释, 为双方交流与对话提供了更多可能。 这种对话还包含与非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一起,在对话和互文中形成特有的理论形态。

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批评形态、批评范式、批评术语以及问题域的思考和话语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试图以一种整体性视野进行研讨和构建。 其在历史反思维度中回溯传统,为当今文学批评探寻源头活水;在西方比较视野中拓展“中国形态”文学批评的思路和视野。 不过放眼全球,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学术空间和学术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生成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相对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批评成果而言,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在审美内涵、文学本质、文学功能等领域不断思考并展开理论构建工作。 王先霈教授指出,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诞生起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但其思维、形态和风格等彰显自身特质,带有明显的生成性。 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学理论的阐述,“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将“人”作为文学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挖掘其所具备的“内宇宙”深层力量,不断超越其自身环境与现实处境,对“文学是人学”命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再阐释,逐渐深入对文学本质的认识[19]15。 从批评否定人性的极“左”思想到提出“人非工具和手段”,从强调以人为本到积极肯定普遍一般、 共同人性的存在,认为人是文学的目的所在,从人学层面解释和概括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学”命题意义的不断丰赡和生成,侧面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语境相结合,处于不断创新建构的理论生成状态中。 又如“手稿”热中,用历史唯物主义方式阐释审美活动本质、审美主体以及审美意识的产生等,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中突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方面将审美问题与人学联系起来,形成“中国形态”的文学问题域、文学观念和文学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将审美意识形态中丰富的学理内涵、 系统的逻辑框架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中,生成具有“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审美实践论文学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生产与现代社会、政治、历史、美学、科技等结合起来思量,构建综合性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文学批评体系,对文艺的能动性、自律性与审美性特质的进一步突显, 不断出现新的理论增长点。尤其国内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中审美属性与审美价值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审美实践论”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多维结构中的重要一维,艺术与审美成为实践论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文艺不仅做解释世界的工作,也做改变世界的工作。 另外,随着文学与网络和科技的融合越发紧密,科技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认识和灵感,文学样式、文学观念和文学批评被重构。 相较于西方更关注科技对文学活动影响的批判和反思,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更辩证全面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注重通过发挥文学特性和优势以及批评的力量,推动人民大众在科技时代诗意地栖居。 总之,新语境新变化,助推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阐释的空间不断拓展与深化,不断构建和焕发出特质鲜明的理论活力,促进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持续更新与发展繁荣。

当今,全球化进程加快,新理性精神的出场以及相应出现的审美对抗,文艺对生存自由的进一步解放,推动着人文精神的拓展和人文话语的重塑,推进主体的审美自由,让文学理论更加关注自身建设,更好地走向自律和自主,有效指导文学批评的开展。 在问题域和整体观的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问题被纳入更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和理论思维空间来考虑,逐步兴起并发展出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兴的、分支性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学科[20]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空间和整体综合性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获得转换和更新,也改变了之前研究习惯从局部和个别问题入手的状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系列概念的别样构建

“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形态”这一标识性概念的统摄下,建构和生成一系列如“人民”“民族”“政治”“实践”等具有强烈民族特色、未来指向和先锋意识的标准、子概念与新方法,试图用新路径突破以往体系建构的思路和体例[13]68。

“人民”概念,并没有直接等同和因袭马克思的人民概念,而是在马克思人民观的基础上注入新质,结合中国语境与现实场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概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人民是创造历史、 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集合体;人民是文艺作品的作者,将人民群众视为文学表现的主角,描绘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塑造人民形象;人民也是文学服务的对象,是文学评判的标准等。

在“人民”概念的衍生下,“人民政治”概念也不同于西方的身份政治,而是更为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 它既主张群体认同又注重对个体生存中独特性与个别性的关切,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普遍中发现特殊性的新道路。 政治化为文学文本的内在组成部分,各种类型的政治话语浸透影响着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文学批评进入政治批评实践中。 同时,“人民政治”由宏观显现延伸到微观潜在状态,更为关注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政治意义以及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境遇,政治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这种隐身于日常生活和作品中的隐形政治,成为一种政治无意识的文学批评方式。

对“民族”概念的本土阐释中,认为民族作为历史的存在,其核心不能离开文化,其推崇的民族自由基于实在而非作家作品的想象。 另外,“民族”与“人民”同为整体性的存在,反对群体对个人的制约,注重个人价值、尊严和自由的维护与发展。

除了上述概念,还有众多具有中国特质的系列常识和标志性概念的构建。 这些概念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和问题域, 生成本土特色理论术语,并且概念之间相互关联、交错和指涉且处于动态和生成过程中,随着中国国情不断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呈现出理论概念的在场性,即表现为时刻关注现实,理论紧随现实变化而发展。 在数字时代来临的语境下,传统文学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遭到瓦解和挑战,科技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和想象,并作为“破坏和补偿”同时进行的过程。 在文学批评变化了的现实场域中,增加了文学生产和审美的商品属性,拓宽了文艺活动和批评的空间,为文学观念的重构和建设表现出强大的在场性和生成性。 在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中,围绕文学和人学展开探索,以人的全面解放为终极目标,作为“中国形态”诸多特殊性中的普遍性所在,彰显“人民本位”概念的在场性。 对于在文学批评中占据特殊和显著位置的“政治”而言,其在场性表现为在错综复杂的审美关系中,一直处于被重新审视和表述的状态,不断探索中国政治批评实践的新路径。

总之,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为构建宏大理论场提供了时代背景。 同时,各个概念自身存在着发展中的开放性特点,彼此之间充满张力,为“中国形态”系列概念的别样构建提供鲜活的条件,并区别于其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概念,在差异性构建中彰显中国概念自身的鲜明特色[21]54。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思考

国内的批评标准如何摆脱西方标准影响而建立自己的体系,是我们的思考点也是学术创新点。 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批评标准由始源性“美学的与历史的”标准到注重“思想性、真实性、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标准,成为植根中国语境、反映中国问题、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批评标准[22]20。 当今“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主要表现在将不同文学批评标准综合于一个更高原则的批评共同体中。 如从哲社、文艺、历史、美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和强化,让新批评标准成为文化表征、社会伦理、道德修养和审美心灵提升的综合体,努力将“本体论、认知论、价值论、生存论”融为一体,创造具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批评内涵[22]22。新时期形成的批评标准综合而全面地扩充文学的维度,正是文学标准中历史维度的确立,让文学作品在传统意义的找寻中增强民族认同,重拾民族自信,激活历史中蕴藏的现实精神,让文学批评投向文学现实,促进文学意义的再生产。 艺术的、美学的批评标准的确立,对形式美法则、感性经验、情感心理的关注,重新确立文化主体性,将文学批评的一般性关注转向新型审美意识形态,建立文学审美共同体。

“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传统资源。 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中的变通性、独立性、求真性以及注重一体化的批评模式等合理因素融入当今批评领域,通过二者深层次的相互学习与有效融通,产生了“中国形态”的面向时代文学现实的批评新标准。 中国传统批评标准的当今运用,作为一种总体性批评观念的转化, 能穿梭于历史与现实语境之间,通过创新性思考、现代性转化和探索性构建,成为具有时代性、开创性、研究性、伦理性、价值性与行动力的作品领悟方式和切实的社会行动方案,并且每一次批评活动的完成也都是批评者参与亲证与创新自我的行动事件。 另外,随着新型网络文学、虚拟文学、AI 文学等文学形态井喷式出现,文学形式中审美性与物质性混杂现象的出现,文学自律性的消弭, 文学观念走向多元创新阶段。面对文学现实中涌现的众多新生事物,当今文学批评标准的建立与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大量渗透在生活和作品中的非文学因素的关注,让文学批评标准紧随文学现实而变化, 永葆批评效力。 总之,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依托传统,融合西学,不同批评主体之间观念互鉴,并依循文学所反映的时代生活底色与人民主体的多样精神需求,构建融文学创作、鉴赏、教化、批评为一体的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共同体,且最终化为变通性、开拓性、实践性的社会行动方案。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传统转向与弘扬

传统作为活着的过去,具有活力性、融汇性和未来指向性,联结着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处于过去和现在的互动中。 改革开放以来,古典资源在当今的现实话语作用下与文学批评实践展开深层交融互动,传统批评观念、批评方法、批评标准、概念术语等获得跨越千年的隐性延续和创新性转化发展。

弘扬传统,在厘清传统的原初和演化内涵的同时需具备对传统甄别和辨析的能力,发现问题并用中国诗学的话语方式进行表述,并以“创造性转换”的方式进行弘扬[23]9。“创造性转化”是保持民族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弘扬传统所主张的路径,根据中国自己的历史和现实状况,鉴别、吸收和消除中国传统中各种精华和糟粕部分,并在新时期立足当今的现实问题,给予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改造方案,从而创造出一种与中国古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文化形态和前景,使得“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走向深化。 比如当今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延续着传统的“载道”思路,由先秦的“合道”到后来的原道、明道、载道,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面对现实的实践品质,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性相契合,是一种对话性的存在。另外,中国传统批评中,诗性思维方式引导下“直抵本质”的话语言说方式,“温柔敦厚”“修辞立诚”的批评观念,注重“道、文、质”的批评标准,“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关注现实人生与社会的批评精神等,在当今都具有浓郁的现实批评意义。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主流文学批评的介入下,弘扬传统让传统在古今对话、中外激荡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生命力,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珍贵遗产并与当代批评实践紧密结合。 正是传统的力量,让民族继续葆有自身文化个性并贡献于世界文化,尤其在当今激荡的国际环境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更需通过坚守开放的民族主体性来克服本质主体论,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处于与他者结构关系和具体历史中,在展示和他者区别的同时于相互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文学的本土化发展,让文学批评在纵向传统与横向他者的回响与交汇中,开辟更多“中国形态”的主体性、存在性与生成性话语空间。

(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彰显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价值体现为在当今世界语境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 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质与精神出发,建构其当代形态,彰显其当代价值, 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蕴含人民性、进步性、先进性、民族性、实践性、先锋性等价值取向与功能作用。 中国形态的价值判断作为“普遍与特殊、共识与差异的统一”[24]44,尽管审美风格特征各异,不同主体之间差异明显,但基本的价值取向一致,最终落实在对社会的切实关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 形成一套具有现实针对性、人民主体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人民话语模式。

“中国形态”的文学批评作为与社会、政治有着密切关系的批评形态,尤其需要价值判断。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判断的多个维度中,首先是人的维度, 要在文学批评中凸显现实的、具体的、自由的人。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解放始终处于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问中。 文学作为人学,离不开生存境遇中对人生存状态的考量和反思,文学作品能否促进人的内在觉醒、主动反思和全面解放被当作价值判断的尺度[24]39。 在价值判断的社会维度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需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重点考察文学作品如何描写社会现象和表达有价值的思想内容等,让人民大众通过文本深刻感受到其与真实生活场景的密切联系,在参与文学的想象性审美反抗中, 帮助其提升化解和逃离精神泥沼的能力,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同样,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离不开审美维度,审美维度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活动,批评主体面向传统资源、依托审美想象、观察时代特征,传递文学作品的美感,辨别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挖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升作者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欣赏能力。 价值判断并非上述多个平面化维度简单组合而成,在具体批评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时需充分考虑批评主体的多样性、关注具体的历史语境,并时刻意识到价值判断中的复杂性、相对性、悖反性以及普遍性。 总之,价值判断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部分, 不仅批评本体离不开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各种批判方法也都蕴含价值判断,对价值判断的强调,是当今文化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我,激发人们向善的追求,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推动精神文化的生产和消费。

五、“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

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现实关怀与深厚理论穿透力中彰显“中国形态”的生命力。 作为一个时间进程和空间延展的综合体,面对问题域,不断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作为当代建构的基础,呈现出在线性、过程性、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特点。

对于开放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民族化和时代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放性特质的既有内涵与历史界定。 作为一种宏观的理论批评范式,“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着与其他现代文艺理论批评范式不同的开放性内涵,包含对批评内部基本原理的开放式阐释,对自身历史经验的吸取,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践关注,逐渐破除批评研究中的本质化、机械化、封闭化和教条化的倾向。“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鲜明的当代建构意识,提炼出标识性概念。 如从历史和逻辑层面阐发的“人民”概念符合当代时代精神,展现包容气象与格局的“民族”概念,具有丰富视域的“政治”以及“实践”等概念处于动态关联、统一辩证、多维开放的理论生成场域中。 这种开放性作为一种“运动中的形式”,让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世界性,在国际议题的解决中为世界文学和批评寻找一种“系统地向世界提问的方式”[6]9。

“中国形态”这一“整体性构架”,并非推崇一种机械、固定、静态的模板,恰恰相反,其样式处于不断运动和生成中,并不断接受理论界的质疑与批评性思考,具有开放性、指向性和可能性,这也正好成其理论的魅力[25]13。 在“中国形态”标志性概念以及文学与科技、文学与资本、文学的价值判断等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中,不断呈现“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的理论特质。“中国形态”对文学“审美、资本与政治综合体”的承认与揭示,突破了西方传统文学与审美研究框架中的艺术自律论,为世界范围内文学属性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思路, 用中国理论反映世界,增加更多的未来可能性。 在当代语境之中思考科技,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科技对文学创造力的限制”的深刻观照,发现文学和科技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塑造”关系,重建两者间更为复杂的辩证联系。 数字化对文学活动的挑战、消费社会中文学活动与资本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等等,新的研究对象不断被挖掘,理论景观不断被构建,各种概念问题、批评标准和研究范式也在不断生成中,我们需在新时期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知识谱系和理论接受工作。

简而言之,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论或其批评的问题域、方法论、谱系建构或当代转型,在时间进程、空间延展中展示的广度、深度、热度以及世界的认可度等都呈现出一种当下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是对先进文化的呼吁,具有强烈的未完成性和未来指向性[26]17,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
文学批评新生代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们需要文学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