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自信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3-03-14郭明飞宋英爽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马克思主义

郭明飞,宋英爽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课题,文化自信作为精神力量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以文化自信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义理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内有着集聚思想、凝聚共识的功能,对外有着话语表达、形象塑造的功能。话语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的主张在国内的阐释力和执行力、关系到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为此,我们需要继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不断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1.以文化自信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国文化建设面临如下几个难题:其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面临技术难题。算法推荐、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给文化复兴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文化普及带来了考验。如何在多元化、娱乐化的网络背景中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如何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二,生活话语与主流话语面临互动难题。如何从青年群体的有效接受出发创新话语表达、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话语传播是意识形态话语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面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难题。一方面财政要为文化产品的推广、文化产业的繁荣提供经济支撑。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消费水平,对文化需求进行分类引导和专项支持。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促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实现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统筹的重要内容。

2.以文化自信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时代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较量下,面对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西方国家的话语侵袭与挑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传达好中国声音的同时对外话语权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其一,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面临被弱化问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的上千年的中华文明、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是新时代坚定文化立场面临的难题。不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论点。[1]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打破话语屏障、坚定表达中国立场、传播中国声音对于新时代对外话语权建设至关重要。其二,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西方思潮污名化的风险。西方思潮依托发达的全球网络系统,通过文化消费主义、泛娱乐化等手段将西方价值观传入中国,企图在信仰层面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西方国家通过各类政治、文化手段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攻击及思想渗透,企图达到抹黑中国国际形象的目的。其三,对外舆论宣传面临着现实难题。随着网络社交媒介的不断发展,“脸书”“推特”等外国社交平台上隐匿着抹黑中国的言语表达,中国对外形象的亲和力、国际舆论引导力面临着被解构的现实困境。如何形成以政府部门为窗口、以国内外网络为平台、以社交媒体为渠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外媒体矩阵,有效实现“借船出海”“借筒传声”是主流媒体破解对外传播难题、加强对外宣传的关键所在。

二、以文化自信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理路

意识形态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呈现着同质同向、互通互动的内在逻辑[2]。

1.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省

中华文化指涉的是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3]。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传统与精神根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首先,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前理解”教育。“作为理论接受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且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这个民族有着独特的前理解结构。”[4]中华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民本思想、和谐观念等,对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发挥传统文化弥合认识分歧、聚合社会共识的作用,将社会认同转化开拓奋进的动力。其次,对传统文化的糟粕进行“纯理性”分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实际进行客观鉴别、筛选,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概念由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新时代的文化自觉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显著优势的充分认识基础上所进行的情感评价。

文化自觉的显著提升表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高。首先,文化自觉的提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结合当下文化环境推进一系列文化活动,多措并举推进各项文化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供给。其次,近年来人民群众文化自觉的提升与优秀文艺作品的艺术熏陶密不可分。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向“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过程。在新时代技术的发展支撑下,文化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我国创造出更具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服务。近年来,在全社会掀起了“文物热”“非遗热”“博物馆热”的浪潮,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更加自觉。

3.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立

文化自立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在民族内部表现为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在民族外部则表现为独立自主走中国发展道路的同时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借鉴。新时代的文化自立在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中不断彰显、在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主观认知中不断巩固。

首先,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对内重在增强亲和力和感召力。其一,运用新媒体加强政策的阐释力。创新“央视频+”“任仲平”等形式来加强政策的阐释和宣传,顺应人民群众的文化汲取模式。其二,增强对内话语的宣传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大众化的文化需求,在自身形象建构中融入古风动漫、创意表情等元素加强理论教育。其三,在创新主题教育中实现自我革命。通过主题教育使人民群众在对党史、国史的清晰把握中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其次,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对外重在“破迷雾、树形象”。其一,加强中国主张的通俗化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发行、畅销海外,通过语言文字的大众化阐释来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其二,坚定反击西方国家的恶意抹黑。面对西方各类错误思潮的意识形态渗透,始终在国际舞台上坚定发出中国声音、准确表达中国主张。

4.以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自强作为一种行动上的表现,重点体现在选择文化发展道路时的坚定性以及选择文化发展方向时的自主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科学理论和制度的支撑保障,也需要丰富的文化给予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任务,从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出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为文化自强提供动力来源。其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文化自强提供物质保障。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文艺不断繁荣兴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化资源得到系统性利用、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不断优化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日益成为新的风尚,社会主义文化在向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方向稳步推进。其二,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社会思潮交锋中的舆论主导地位为新时代文化自强提供精神支持。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发展方向选择的过程中不断凸显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

三、以文化自信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路径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本土化、大众化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首先,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在于其科学性。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和主导权,来自于它是对历史发展的科学总结、符合当下实践需要且对于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其一,其科学性需转化为对现实生活的凝聚力。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立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基础上,不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其二,理论要彰显其科学性,必须通过其指导下的正确实践来反映。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各领域的历史性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成功密码,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和感召力的最坚实基础[5]。其三,一种文化要证明其科学性,必须要能够反映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构建了面向现实和未来的创新话语,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有了战略定力和思想理论主心骨,同时也有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进军的定海神针[6]。

其次,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在于其本土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价值内涵。其一,理论要实现本土化需要同不同时期的社会条件相适应。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就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实践相结合。正如1944年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中讲到的,“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7](P192)。其二,理论要实现本土化离不开赓续千年的文化基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文化基因,“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天下观和人类情怀等都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意义。其三,理论的本土化发展离不开传播手段的革新。文化领导权作为和政治领导权互为协调的“软权力”,必须通过文化艺术、思想教育等形式深入人民群众,通过艺术化的作品呈现以及生活化的故事叙述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认同。

最后,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在于其大众化。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P103)其一,理论的权威性在于能够说服、掌握群众。文化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文化形态、思想理论等形式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认同,是话语权自下而上构建的方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具有文化领导权,必须通过话语的形式,抓住人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并将这种本质思考彻底地表达出来,从而实现理论彻底说服人的目标。其二,理论的权威性需有权威专家来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有一批信仰坚定、知识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通过其大众化阐释及学理性阐发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宣传的过程中也需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多引用权威性的事例、数据来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内外所具有的先进性和引领力,并以此不断激发青年学者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出新的文化成就、铸造出新的文明成果。

2.在继承发展、兼收并蓄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首先,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发展的历史走向。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益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接续奋斗的精神基因。孕育着新时代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以及道德规范,其日益彰显的当代价值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在公民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物化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正在不断丰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前,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指导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进行文化创新,各地通过技术化手段切实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

其次,兼收并蓄一切外来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9](P402)其一,具有文化话语权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话语权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要立场坚定,避免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话语霸权”“话语陷阱”攻势下迷失自我,要以“中国话语”“中国理论”作为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防护墙。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要在走出去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其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实需要培养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出的蓬勃发展活力,我们要高度自信。要根据外界变化以及客观实践对文化政策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在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中彰显本民族文化的非凡气度。

最后,敏锐观察与理性分析当下社会思潮。其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阐释摒弃“本本主义”的错误倾向。强调主观认识要与客观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面对新时代文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积极回应、直面问题、经受考验。其二,面对纷纭激荡的社会思潮,始终保持着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与积极斗争的主动意识。当下的错误社会思潮存在混淆政治原则和学术问题的倾向。教育网民在网络参与中保持积极斗争的状态,不被错误的社会思潮迷惑而沦为其实现政治目的、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其三,透过社会现象洞悉社会思潮的本质,合理研判社会思潮演进态势。要撕掉披在错误社会思潮身上的“外衣”,科学辨别隐藏在其背后的真实政治企图和主张。

3.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首先,完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当下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10](P59)。如何让枯燥的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是我们在宣传工作上面临的重要考验。在对内宣传工作中抓住关键和核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过信仰的力量增强文化政策实施的成效。其二,在对外宣传工作中提升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外宣旗舰媒体建设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1](P333)我们要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宣传格局,带动多元主体发挥联动效应形成“大外宣”矩阵,不断通过对外形象塑造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中国共产党在党性和人民性的协调统一中不断提升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只有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认同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加稳固、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发展应人民所需、为人民而兴的原则,探索推进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富民,更加精准、更高质量地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