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信用证”背景下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发展的研究

2023-03-14张馨元刘先雨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信用证单据国际贸易

张馨元 刘先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一、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概述

从国际结算的发展演变看,可以归结为结算载体和结算方式的发展。

(一)由现金结算发展为票据结算

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各国之间贸易往来较为不便,这种情况下商人运送货物到另一个国家进行买卖,商人与商人之间一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现金结算。随着贸易的发展,在15世纪之后直到17世纪,欧洲大陆国家已经基本上以票据结算方式取代了现金结算。由此,结算载体由现金结算发展为票据结算。

(二)人工结算方式发展为网上电子支付

传统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就是以现金、票据或凭证作为结算载体的结算方式,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商业领域的一场革命,也使国际结算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网上支付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贸易方式,目前世界上已有三个电子清算系统CHIPS、CHAPS和SWIFT办理国际结算中的各种业务。

二、信用证结算的缺点及解决方法

(一)信用证结算的缺点

信用证结算的缺点颇多,本文仅举例总结在结算中经常出现的三个缺点进行介绍。

1.信用证的流程操作复杂

出口商所提供的所有单据如提单、产地证、汇票、发票、保险单、商检证书、检疫证明等要符合进口方开证银行所开立信用证的要求,且出口方的所有单据之间要与信用证规定的形式一致,并且各个单据之间内容要相符,即“单单相符,单证一致”。

这样的要求注定了信用证办理和承兑手续烦琐。在买卖双方确定使用信用证交易之后,既要求卖方按标准审核信用证是否与合同相符(如果存在不符点则需要返给买方修改信用证,这中间还涉及修改费用等成本问题),又要求卖方在交易时及时收集和办理好各个信用证承兑所需单据,一旦出口商所交单据与进口商银行开出的信用证规定不符,信用证都无法得到承兑。这样开出信用证程序繁杂,浪费时间,而且手续费用比较高,在审单时也要求由专业人员审单,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增加了业务成本。

2.付款方特意设置付款障碍

因为信用证“单单相符,单证一致”的特性,只要卖方交货后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银行就保证付款。银行信用替代了传统的商业信用,保证结算的可靠性,出口商交货后不必担心进口商到期不付款或拖延付款,从而为出口商收取货款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但是进口商可能会利用信用证“严格一致”的原则,蓄意在信用证中增添一些难以履行的条件,设置陷阱,这些条件也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软条款”。这种“软条款”会使信用证的不可撤销性大大降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类似于变更合同的效果,从而间接地使开证申请人成为整笔交易的主导方,常常使受益方处于被动地位。常见的“软条款”有:信用证中载有暂不生效条款,如信用证中注明“本证暂不生效,待进口许可证签发通知后生效”限制性付款条款,如信用证规定“在货物到达时没有接到海关禁止进口通知,开证行才付款”;对装运的限制,如信用证规定禁止转船,但实际上从装运港到目的港没有直达船只等。

3.付款方可能存在信用风险

国际市场上各种贸易公司鱼龙混杂,加之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经济差异、不可抗力等因素,买卖双方很难全面清晰地了解对方的公司经营状况及资信状况。这些情况容易导致付款方公司出现资金临时周转困难,同时由于战争、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与付款方破产等情况,导致无法避免的损失。例如“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荔湾支行诉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信用证开证纠纷案”(详情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111号),本案中由于蓝粤能源公司经营户状况恶化未能及时赎单,故建行广州荔湾支行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仍持有提单及相关单据,从而导致后续的经济纠纷及物权所有权问题。虽然本案属于国内贸易,但国际贸易结算环境更加复杂,同样的经验对国际贸易结算仍有启示作用。

(二)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信用证缺点

信用证结算具有以上诸多弊端,而恰好一种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它就是区块链。区块链不仅有去中心化的特质,而且在具有开放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其本身对数据的处理上具有安全性。针对信用证的几点弊端,可采取如下对策。

1.点对点数据共享,使流程简化

信用证手续复杂而且交易时间长,但是这一点在应用区块链技术之后自然可以避免。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减少中心管制和第三方干预。买卖双方及海关、银行和货运公司可以直接通过网关设备,登录到区块链上进行交易活动并共享单证信息,这样就能够简化信用证的办理流程和承兑手续,提升效率。而且,传统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需要卖方来收集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单据,但在区块链中卖方和承兑行可以直接获取到各个环节开立的票据凭证等相关信息,避免了卖家办理好所有单据和证明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回流。

2.交易全程公开,消除付款障碍

由于信用证严格的审核制度,很可能会出现买方故意设置障碍导致卖方无法收回资金或货物损失,而区块链中的数据除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以外,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网络接口查询区块链中存在的数据,并且能够在其中开发相关应用。这样就加强了交易过程中的透明性,使买方不容易找到“破绽”设置付款障碍。

3.信息共享,保证信用安全

针对付款方可能存在信用风险这一问题,区块链运用密码学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的同时具有匿名性。每个账户身份用密码学字符来代替,别人可以了解到这个账户的信息,但是不知道账户所对应的身份。因此区块链中交易双方不会知道对方的任何私人信息。这样买卖双方就可以在详细了解对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之后再达成合作关系,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

三、“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发展

(一)“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业务实例

区块链在国际汇兑、信用证、股权登记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区块链与信用证相结合的结算方式,实际上是依托于银行开发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过程。将区块链与信用证结算方式相结合,可以实现去中心化,不需要第三方的干预,实现交易各个方面直接对接,达到点对点的效果,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提高业务效率。以下文本将从几笔国际贸易的实际业务出发,阐述“区块链+信用证”结算业务的发展。

1.国投贸易南京公司与澳大利亚福克斯和莉莉私人有限公司的案例

2019年4月,著名的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国投贸易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贸易南京公司”)公布其作为进口方,与出口方澳大利亚福克斯和莉莉私人有限公司完成了一笔羊毛进口订单。在此次贸易中,双方分别通过汇丰银行和汇丰银行澳大利亚分行的协助,利用Voltron平台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成功结汇。其中,一方面国投贸易南京公司利用Voltron平台开出信用证,另一方面汇丰澳大利亚则代表澳大利亚福克斯和莉莉私人有限公司,通过Voltron平台提交了相关的电子单据,各方共同配合完成了交易。本次业务是我国较早的一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信用证结算的交易,这意味着我国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结算和贸易数字化的结合。与以往传统的贸易方式不同,此次业务有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使原先需要5到10天的纸质单据交换周期大大缩短,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的电子交单方式其过程仅需24小时,并且全程交易公开透明。这样既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风险,强化了风险防控能力。

2.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案例

如果说国投贸易南京公司与澳大利亚福克斯和莉莉私人有限公司的案例,属于我国较早的一笔具有创新性的“区块链+信用证”贸易案例,那么中国宝武钢铁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铁矿石贸易,则是在上一案例的基础上继续扎实创新。

中国宝武钢铁不仅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通过渣打银行协助,利用Contour平台开出一张交易总值超过一亿元、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跨国区块链信用证,而且宝武钢铁旗下的欧冶金服还自主开发了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平台EFFITRADE。并且在利用Contour平台交易的同年,时隔三个月,双方就利用了EFFITRADE这一平台进行交易。除此之外,鞍钢国贸和厦门国贸也曾经与力拓集团通过EFFITRADE平台,进行了区块链信用证结算。

具体来看,在本笔业务中,中国宝武、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渣打银行及其他交易相关方从线上合作,利用Contour平台完成了交易全部过程,从买卖合约签署、信用证开立、议付到最后交单。各个交易相关方之间实现端到端的信息交换数字化,区块链平台以电子方式发送文件,交易中所有参与者都能够在交易过程中查看实时数据。从原理和做法上来看与上一案例区别不大,但是宝武钢铁的做法在熟练利用区块链技术平台结算的同时,又能自主研发区块链结算平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结算领域进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线下交易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特殊的贸易情况下,使用“区块链+信用证”结算,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缩短业务处理时间,而且能够避免受疫情影响而延误国际快递服务,也能够规避疫情带来的人身健康风险。

(二)“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经验总结

1.两种结算方式对比

下面用图1、图2展示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与“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区别。

由图1、图2所示,可以直观地对比出传统的信用证结算与“区块链+信用证”结算的区别。

图1 传统信用证结算流程

图2 “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流程(根据相关资料总结整理)

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方和出口方除了订立合同以外,几乎都是通过银行或承运人产生间接联系。这种方式不能使买卖双方随时掌握彼此的业务状况,也很难全面了解到承运人运输货物的情况,仅凭借单据进行买卖。而且在传统的信用证结算下,单据的制作与审核全部依靠相关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就难免会造成失误。此外,即便出口商所提供的单据无误,单据从出口商转到进口商手中还要经过双方银行,也很容易出现遗失的风险。

然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和出口商通过区块链网络连成了一条连贯的链。图中展示的是开证到通知受益人的过程,中间看似环节很多,但在操作时,仅需参加贸易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应的银行中所获授权,通过网关加密上链或通过其他网关自主上链即可。

以Voltron平台为例,该技术涉及在点对点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上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使网络参与者可以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共享和保留相同的加密安全记录。平台可以实现信用证的创建、交换、审核和开立,通过简化信用证交易、缩短交易结算时间及实时确认不符点来改善贸易流程。区块链信用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开证行业务系统、通知行业务系统、区块链网络。业务主要流程包括:申请人申请电开信用证,开证行业务平台受理;开证行业务平台将相关交易数据进行加密,通过业务系统与区块链接口写入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进行数据同步;通知行业务平台通过接口读取区块链数据;通知行业务平台节点对数据解密;通知行通知受益人,受益人确认后发货开单。这样彼此之间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对方的业务状况,同时加密也能保证单据或其他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区块链中的数据可以自动核准单据,节省了人力资源,减少失误。

2.经验总结

由以上案例及图示可以得出,以往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信用证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传统的改证通知较慢、审单证时间过长、交易的全过程透明度不够等。但是这些问题在“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案例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之前需要以天数计算的纸质单据交换周期缩短成为以小时计算,节约了人工成本,增加审证准确度,运用区块链技术直接审证比以往的人工审证更加便捷。而“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无论是哪一个区块链平台,其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及相关手续时,对参与到区块链中的各方都没有身份限制,既可以是买卖双方,也可以是银行方,又可以是参加交易过程的其他参与者。只需要参加贸易的各个方面通过网关加密上链,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而且各方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查看到相关的交易信息,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

目前,除了案例中提到的比较典型的几个区块链跨境信用证应用平台,如Contour平台、EFFITRADE平台等,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还在不断开发新的可用于改进信用证结算的平台。虽然现在我国区块链技术还不能称得上成熟阶段,整体基础设施仍然还有待开发与研究,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强大的线上作业平台,未来将会出现权威的电子平台,处理包括信用证在内的多种业务。

四、结语

以上对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和区块链的特性进行分析,将区块链技术与国际贸易结算相结合,列举了区块链在信用证结算中的应用实例,做出图表对比出传统信用证结算方式与“区块链+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不同之处,找出了当前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发展方向,总结了“区块链+信用证”这一国际贸易结算新方法的应用经验,并对未来国际结算交易中应用“区块链技术+信用证”这一新技术进行展望。

在信用证这种多方参与、功能复杂的应用场景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加持无疑是对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一次革新与升级。“区块链+信用证”这一新结算方式,更好地解决了以往以传统信用证结算时在业务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世界贸易格局日新月异,国际贸易方式瞬息万变,只有不断提升应对变化的速度,才能立足于国际贸易领域之中。区块链作为一种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国际贸易结算当中,不仅将从微观上提高贸易的效率,而且能够从宏观上促进经济的增长。相信区块链跨境信用证贸易结算这一新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普遍应用,并在国际结算领域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信用证单据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第三方单据辨析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汇票在信用证项下单据融资中的作用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
重视单据的寄送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