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3-03-13李唱王仕卿王军峰李浩

公关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高职院校

李唱 王仕卿 王军峰 李浩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活动时,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征显著,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局限性较多,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学需求。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健康意识、心理咨询与辅导、教育合力三部分总结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近些年,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有助于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继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采取不同的方式,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而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期间,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步伐,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意识。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专业素养与思想情感共同发展,继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学生的发展与时代改革保持一致,全方位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随着外界环境的快速變化,大学生面临的事务更加复杂,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1]。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融入日常教学活动,方便高职院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限制,促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地激发自身潜能,渐渐让他们符合现代化课程教育标准,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另外,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情感意识有效途径,加大教育力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内涵。进一步保证学生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所以高职院校需深入思考,准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薄弱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对心理健康未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整体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整体辨别能力还偏弱,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的现象,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2]。同时,高职阶段的大学生还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多数学生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学习重心基本放在了专业学习、技能练习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没有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这导致部分承受能力偏差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时,会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较多的不利。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服务不足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多数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保持轻视的教育态度,仍是坚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专门心理咨询教师,导致学生出现问题时,高职院校难以对他们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渐渐不再配合教师开展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阻力。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因为资金有限,没有建立起专业的教师辅导队伍。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做出改变,但多数教师因为自身的专业素养有限,无法精准把握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点,致使教育活动多停留在表面形式,整体教育效果不显著。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复杂,对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然而高职院校多数心理健康教师只是经过短暂的培训,便开始仓促上岗[3]。这致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难以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最后,高职院校心理辅导服务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以谈话为主,无法让学生敞开心扉,导致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是存在着诸多漏洞。

(三)学校、家庭、社会未能形成育人合力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提供系统性的辅导服务,导致学生身心健康与时代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出入。而且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家庭、社会也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并且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但多数高职院校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常忽略了家长与社会的教育地位,三者之间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沟通机制。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教育环境,往往会在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干扰下,出现新的心理问题,无法有效巩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学生心理综合素养依旧没有有效提升。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高职院校想要新时期下,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应转变之前的教学思路,注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高职院校重新优化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因为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外界事物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认知习惯。所以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从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4]。保证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深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主动配合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

为达到这一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校园中营造出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例如高职院校能选择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的形式,邀请一些知名教育学者、专家等,对大学生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联系内部社团,设计一些实践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像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竞赛、心理知识技能训练平台等,发挥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感知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整个教育环节,高职院校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收获,完成心理健康预期教育任务。

(二)增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想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提升学生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应转变之前的教育思路。基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标准,继而增加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这不但能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关怀,还可以打造出特色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当前教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多样,高职院校可以基于学生发展规律,适当地增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内容,并创新指导服务的方式。从而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阐述问题,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5]。同时信息技术现在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继而打破之前时空的限制。确保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变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

(三)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正视此类教育工作复杂性,全面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类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殊的教学优势,在内部组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管理中心,使其融入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管理体系当中。同时,高校可以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心的职责,坚持让其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建立“学院-专业-班级-宿舍”一体的教育管理机制[6]。这有助于高职院校多方面减轻管理压力,为之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较多的便利。因为大学生的在校时间比较久,而且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具有多变性特征。高职院校应注重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在学生入学前,建立起相应的心理健康电子信息档案,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學生尽早做出心理干预,详细了解到不同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促使高职院校可以及时调整与社会、家庭的合作方向,辅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此外,高职院校能做出相应的合作方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促使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及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保证双方深入了解,认识到学生的具体成长情况,这有利于他们对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而且高校可以联系自身的发展情况,运用教育资源,与社会中的有关部门,像心理健康卫生中心、区域内的警察以及热心人士等,展开定期合作。让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合理改变今年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实现教育合力工作目标,为高职院校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创新协力工作的方式,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打造出联合的工作平台,让三方积极参与其中,并创设出对应的心理健康网站,对学生表述缓解压力的技巧,促使三方的信息共享。进而弥补传统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多方协力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想有效解决之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应充分发挥出课堂的育人功能,注重设计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争取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融合,使其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7]。这一方面能让教师遵循既定的教学大纲,对学生普及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结构。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不同,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能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借鉴与学习一些先进的课程教学经验,全方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与特色性。

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学生日常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开辟出课程建设新途径,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推动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高职院校需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工作着力点,促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自身的教学要求。像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的同时,认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到相关的问题处理方式。或者高职院校也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同学生专业实践教学,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心理健康的育人价值,推动学生做到知识有效迁移,确保课程建设效果。

(五)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执行者,他们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时,要科学分析教师的专业素养,思考他们的综合素养,梳理出教师在之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师培养计划,促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承担教育职责,为高职院校学生解答疑惑[8]。像高职院校在培训前,可以借助教师研讨会、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出现的问题,从心理知识、大学生发展特征、心理辅导方式、信息技术等方面出发,对教师进行立体化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工作能力。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招聘一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大人才招聘渠道,调整薪资待遇。这既能提高教师的留存率,还可以优化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结构。从而打造出一批专业的教师人才队伍,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各类挑战。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想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需要转变之前的教学思路,客观看待该教育工作的价值。同时,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分析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适的教育计划,继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高职院校还需从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咨询与指导、教育合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改革,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通过这些教育举措,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婕妤,高树平.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01):115-117.

[2]蔡新华.积极体验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模式建构初探[J].科教文汇,2024,(01):176-180.

[3]赵蓓.心理情景剧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风,2024,(01):47-49.

[4]陈凌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的构建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1):148-150.

[5]王成德,王文丽.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部地区W学院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1):116-123.

[6]郦子莹.心理行为训练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镇江高专学报,2024,37(01):60-63.

[7]梁悦.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融合和优化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8(06):61-65.

[8]杨晓燕,朱晓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与实践探索―― 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6):13-16.

(作者单位:1.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石家庄市鹿泉区石井中心校)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高职院校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