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3-03-13赵贵延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契诃夫短篇小说亨利

赵贵延

高中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存在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代背景的隔阂、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不了解。对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的“教学提示”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调动学生关于世界历史、地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促进其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心灵世界的理解。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研讨交流”。由此可见,开展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教师要根据其具体特点做好阅读指导。只有找到符合文本和学生实际的阅读方法,才能高效指导学生读懂外国文学作品,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赏析、探究等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为例,探究高中语文外国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的路径,从而搭建起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桥梁”,落实好学生爱读、会读、读懂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一、阅读规划要科学合理

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是一项系統工程,做好阅读规划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将整本书的阅读落到实处。当然,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和理解力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任务,做好个性化阅读指导。如《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选取了42篇优秀的短篇小说,我们可以用一周左右的时间通读整本书,然后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行专题阅读,并在班级举办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共精选了23篇经典短篇小说,可以用五周左右时间读完这本集子。具体什么时间来读,每天读几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前三周进行阅读、测评,第四周精读篇目、思考交流,第五周进行专题探究,成果展示。

阅读时,要做好阅读批注,随时记录阅读体验或问题,也可以对一些重点词句进行标记,以便翻查或下一步精读。书中有若干自我测评任务,每读完一部分,完成相应的阅读评价任务,以此检验阅读效果。通读整本书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全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从宏观的层面巩固阅读成果。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已读内容进行简要整理,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巩固阅读成果。如各篇目开头或结尾句子、故事情节梗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以及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可以采用提纲式、表格式、思维导图式或者其他形式完成相应的阅读整理工作。

二、阅读方法要恰当实用

茅盾先生曾说:“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篇幅较短,故事情节大多具有反转性,人物形象比较典型。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长短不一,讽刺性较强。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一般小说的通用阅读法以及针对这两本小说集采用的阅读策略。

1.知人论世。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需要先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与文化背景。欧·亨利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生活。阅读时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才能加深对作品内容、主旨的理解。

2.把握小说要素。短篇小说篇幅比较短小,情节比较集中,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欧·亨利的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独具特色,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阅读时可以通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握故事内容,从环境、情节、人物等方面厘清小说要素,做到整体感知。

3.分析人物形象。除了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外,还要挖掘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情感。欧·亨利以他强大的洞察力,从底层小人物的普通生活中选取平凡的素材,以小见大,从各个不同角度折射出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压迫的美国社会。阅读时,要关注人物为生活而挣扎的艰辛,以及他们在窘境中坚守的人性温暖。

4.采用联读法。阅读时,可以关注不同篇目中的情节架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独特的阅读心得。如对《圣贤的礼物》《爱的奉献》《生活的波折》《钟摆》几部作品进行联读,可分析几对夫妻性格、处境的异同,剖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等。联读的篇目不同,分析的角度、获得的心得体会也会不同。

5.做好归类阅读。阅读完《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我们可以将同一题材的小说进行归类。如《在钉子上》《小官员之死》《胖子和瘦子》和《变色龙》,表现出小官员的生存状态,刻画了这些人的“奴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按照不同的题材对作品进行分类,再开展探究性阅读活动,看看同一题材下的小说所表现主题的异同。

6.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可以根据书中的阅读提示和自己的阅读感受选好比较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内容和艺术手法,进一步认识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比较《小官员之死》和《套中人》中的小官员和别利科夫的死亡的相同点;比较《胖子和瘦子》与《变色龙》讽刺手法上的异同;比较《带阁楼的房子》和《新娘》中任妮娅和娜佳最终出走的原因异同等。当然,可选作比较点的内容还有:开头结尾的艺术、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幽默的语言等。

三、阅读专题要精准明晰

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专题阅读任务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开展专题阅读,就小组内选定的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和研究性学习,最后形成精读报告和读后感。针对《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以下三个专题的阅读探究。

专题一:幽默的语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欧·亨利的小说内容包罗万象,情节曲折离奇,语言诙谐幽默。他经常在叙述中穿插一些精妙的议论,让人一听就觉得说法出奇,出乎意料而有趣味。小说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小说结尾的两难处理和意外结局让人啼笑皆非,在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激烈冲撞中展现出矛盾冲突,这些矛盾让作者幽默的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穿透力。

在《红酋长的赎金》中,“我”和比尔绑架了一个富豪的儿子,想要拿到赎金去做一笔生意。在小说的最后几段,作者对比尔的描写让人捧腹大笑。文中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比尔被“人质”所捉弄的搞笑场景。尤其是最后写到孩子被送回家后还想粘着比尔,“虽然天黑,比尔又体胖,而我一贯腿快,但是等我追上他时,他已出了萨米特足足一英里半”,这样的描写让人捧腹大笑。此外,《忙碌经纪人的婚姻大事》《回心转意》《生活的波折》《缺少一样佐料》《骗子的良心》等小说也无一都具有幽默的元素。

专题二:含泪的微笑——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怀

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具有世俗和真诚的双重属性,立体可感。他描写过职员、流浪汉、工人、画家等,这些人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甚至窘境,因此有着世俗的渴望;但这些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能互帮互助或坚守信念,展现出人性之光。作家总是从不幸之中捕捉生命之光,让小说的人性主题更加深刻和突出,让我们在发笑的同时也在流泪。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在《改邪归正》中,侦探本·普赖斯追踪了一年,终于要抓到撬保险箱的小偷吉米了,却在发现对方改邪归正、不顾身份也要救出被困的小孩后,侦探对他网开一面,人性的光辉在小偷和侦探的身上都得到了体现。此外,《新春菜单》《一千元》《绿色门》《最后一片叶子》等小说,都表现出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温暖关怀。

专题三:情节的反转——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对小说结尾的情节反转化处理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创造一种戏剧化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制造矛盾,最后在小说结尾处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反转让读者豁然开朗,不禁拍案叫绝。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因为短篇小说的篇幅较小,作者不得不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或精心勾勒画面,或进行层层铺垫,或用心埋下伏笔成为揭示真相的关键,为最终的结局反转做服务,这些无一不是欧·亨利的绝妙之笔。阅读时,需要我们用心体悟欧·亨利是怎样精心创造反转的。

在《圣贤的礼物》中,一对年轻夫妇为了互送圣诞礼物,不约而同地卖掉自己宝贵的东西,换取自认为对方心仪的礼物,结果妻子卖掉头发却收到了发梳,丈夫卖掉金表却收到了表链。温馨的夫妻之爱既是情节表现的重点,也为结尾的发展做了铺垫。此外,《钟摆》《警察与圣歌》《二十年后》《多情女的面包》《人心难料》等小说无不体现出欧·亨利式结尾的特色。

在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时,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题式阅读。

专题一:人物形象——小人物构成的群像

作为短篇小说巨匠的契诃夫,将故事的主人公大多聚焦于小人物身上,通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讲述一个个不普通的故事,读来引人深思。作者通过表现这些小人物不同的不幸遭遇,展现出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黑暗。《小官员之死》《苦恼》《万卡》等小说,通过展现底层人民的不幸编织出一个悲惨的社会。正如《第六病室》中被殴打而死的医生那样,他的不幸就在于生活在沙皇管理下的大监狱,这些小人物只不过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从这个大视角看,我们对这些人物应有怜悯、包容、爱心,他们不是个体,而是在其中受苦受难的群像。

专题二:艺术特色——简洁有力地叙述

形式短小且故事富有张力,这是短篇小说的魅力,契诃夫确实做到了极致。《小官员之死》《变色龙》《胖子和瘦子》《苦恼》《套中人》,无一不体现出这一点。《小官员之死》在极短的篇幅中写了小官员对将军的5次赔礼道歉,重点描写小官员的个性化动作和语言。故事情节明晰,人物形象鲜明。结尾“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不拖泥带水,凸显出死亡的荒诞性。《胖子和瘦子》的开篇这样写道:“两个好朋友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相遇了:一个胖,一个瘦。”这里简洁有力地叙述,奠定了全文的叙事基调。作者在对比描写中重点突出“瘦子”在“胖子”面前的谄媚。人物较少,情节简单,故事紧凑,语言简洁有个性。这些契诃夫都能抓住关键点,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做客观的表达,以达到讽刺的效果。

专题三:语言特色——幽默与讽刺的语言

契诃夫的小说充满幽默感和讽刺性。在《苦恼》中,“马儿一边嚼着干草,一边听着,还对主人的手呼著气……约纳像入了迷似的把一切都讲给它听……”出乎意料的结尾,约纳向小母马倾诉心中的苦恼竟然入迷了。马怎么能听懂人的话,这是一种含泪的幽默。“他是天才,他之所以死,仅仅因为他那衰弱的人的肉体已经失去平衡,不能够再充当天才的外壳了。”这是《黑衣修士》中的黑衣修士说给即将离世的科夫林的话,这里用了调侃的语言。“他全身心充满了非语言所能形容的、无限的幸福”。临死时的科夫林是这样。最后,“科夫林已经死了,他的脸上凝着怡然自得的微笑”,作为“自大狂”的科夫林就这样“幸福”而亡。契诃夫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在冷幽默中讽刺了这个“天才”的幻灭,这也是很多普通人认为自己不普通的下场。笑过这些人物之后,我们发现,夸张的写法增强了幽默感,幽默只是外套,真正的内核是辛辣的讽刺、批判、鞭挞甚至控诉。

四、阅读评价要有效多样

学生在初读这两部小说集时,笔者根据阅读规划和小说内容,指导学生完成“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评价内容有计划阅读时间、实际阅读时间、完成度、阅读兴趣等栏目,学生在完成自我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后,回忆之前阅读的小说,回答以下问题:

1.《人心难料》中的女仆是个重要人物,她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弄假成真》中,小山羊抛弃原计划,决定继续扮演老妇人的儿子,有哪两个原因?

3.反转的结局是欧·亨利小说最明显的特点,《布莱克·比尔藏身记》是怎样设置情节误导读者,最后达成反转的?

笔者尝试让学生在阅读后说说有意思(感兴趣、引人深思)的人和事,一起分享。如:欧·亨利笔下的小市民大多生活艰辛、命运坎坷,牛仔、牧场主等西部人物则大多爽朗乐观、结局美好。有人认为这与作者本身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在西部度过了一段较为美好的时光;有人则看到了同一时期的美国具有的不同面貌,想到了背后的历史原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和同学们探讨交流。 完成通读和专题阅读后,学生一定有了不少阅读心得,教师可鼓励学生在班级举办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互相分享交流。例如:(1)精读批注我来做。小组分享讨论,选择你喜欢的两三篇小说,从小说的语言特色、细节描写、情节构思、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做好文本的批注。(2)思维导图我来绘。小组分享讨论,每位学生选择一两篇小说,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绘制思维导图。(3)小说评论我来写。小组分享讨论,聚焦一个主题或就一篇小说做具体分析,写一篇小说评论。

教师要直接参与到学生阅读外国短篇小说的全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初读、通读、精读、读写等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在观察中做出判断,第一时间调整阅读指导的内容和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做出调整,甚至重新规划阅读路径和方法,完成阅读任务,达成阅读目标。通过阅读指导中的反馈、诊断、检查、诊断、督促等手段,教师指导学生改进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积极参与到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中来,从评价中发现阅读的魅力。

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标中所提出的:“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契诃夫短篇小说亨利
怎样写短篇小说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找找看
大公鸡亨利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找找看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