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审美式教学的游戏追寻

2023-03-13崔佳维胡弼成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冲动感性理性

崔佳维,胡弼成,2

(1.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2.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55)

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谈到,审美(一种游戏冲动)可以作为桥梁沟通起人的感官与理智的张力。不可否认,学习需要理智,更需要意志努力,但若是能在审美心境中,在游戏式的教学中,消解感官与理智之间的张力,打破理智的专制,那么,学生日复一日的学习和钻研一定会减少许多痛苦。在审美游戏式的教学中,学生不断接受感性的滋养,一定能使自己发展成为既具有青春的活力与想象力,又兼具成人理性的和谐健全的人。

一、美的视角及其教学意蕴

有别于真和善,美的视角是功利无涉、纯然欣赏的。同时,美又兼具内容和形式,可以很好地弥合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审思的分裂。由此,它可以为当下中国教育的内卷、加剧的功利主义、感性匮乏等问题带来清凉的慰藉。其实,“美”本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之维。

朱光潜的《谈美》曾在“对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同时去看一颗古松: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他们都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而画家看古松则是把注意力放在古松本身,对古松做直觉的观照[1]。这一番话很明显地表明了美的视角,这就是对对象做纯然的观照,是纯粹的、无为而为的,别于木商、植物学家功利的打量目光。若是我们能剥离对教育的外部附加,而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对教育做纯然的观照,教育一定是能为人带来愉悦的活动和事业。

美的视角,其实是一种自由的欣赏,不为物质欲求所迫,而是对物质以上盈余(剩余)的欣赏。席勒曾在其《审美教育书简》里谈到:“狮子到了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闲着不用的精力也要寻找寄托。它可能会让吼声响彻沙漠,让它蓬勃的生命力在这样无目的的活动中得到享受……动物如果以缺乏(需要)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它就是在工作(劳动);如果以精力的充沛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如果是绰有余裕的生命力在刺激它活动,它就是在游戏。”[2]229此处的游戏可当作一种审美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审美超越了维持生存的需要,而更多起于生命精力的过剩,起于“生活之上”闲逸的好奇与闲暇。人天然拥有生活之上的好奇心,起源于闲暇的教育也本应追求一种博雅之美,而现实是受工具理性宰制的教育不断沦为追求谋生的技艺,这当然也破坏了人天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美尤其是审美,发挥了人的感官冲动与理性审思的沟通功能。在席勒的美学思想里,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冲动:自然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追求朝向五光十色的生活,它更多受感官欲求控制,与情感以及原始的生命力相关。在自然冲动的控制下,人是不自由的;后者追求秩序与法则,更多关系人的思维力、人的意志,想要探寻自然的规律,为自然立法。在理性冲动下,人是独立自主的。二者都具有强力,企图跨越自身界限并压倒另一种冲动,因此,需要一种中间态来沟通、融合两种冲动,这就是审美。审美是一种过渡、一种游戏冲动,一种兼具感性与理性的“活的形象”。李泽厚也认为,“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又是“内容(社会性、思想性、政治标准)和形式(形象性、艺术性、艺术标准)的完满和谐的统一”[3]。游戏冲动要让两种冲动的强力软化、消除一切强迫,让人在感性方面和理性方面都恢复自由。通过审美过程,经由这一游戏冲动,“人从‘感性的人’变成‘审美的人’,即由被自然的感官欲求支配的人变成不受感官欲求支配、不求占有的审美人,同时也是自由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下一个判断或定一个意向,即发挥思考或意志的主动性于科学探讨或实际行动,为世界建立秩序,转变为‘理性的人’。”[4]因此,人在审美游戏中才能克服人格分裂。如席勒所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健全的人!”[2]124

“在以科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规律的掌握,却忽视了个体的情感、体察、领悟、想像”[5]等感性方面,让理性冲动占主导,人则会变得专制、冷漠,使生命受到禁锢。在这个充斥绩效主义,人们普遍受理性规约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里也缺乏诗和诗意,以及许多像诗般的感性滋养,这又加剧了学生的痛苦。人的理智过度发达,感性发展不足,学生时刻感受人格分裂的痛苦,无疑是一个跛足的巨人。因此,大学教学中需要引入审美的视角,在审美游戏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愉悦而非内卷紧绷,在审美游戏式教学中调和学生的感性与理性冲动,消解两者冲动对学生的压迫,增加学生的感性滋养,让学生在和谐愉悦中得到发展。

二、大学为何要追寻审美式游戏教学

由上可知,审美游戏的视角引入大学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那么,大学为什么需要审美式游戏教学?下面将从审美游戏式教学的本质、作用、特征来展开分析。

(一)审美、游戏与教育三者联系紧密

席勒笔下的游戏并非我们日常所指的休闲娱乐,而是一种“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与道德法则的强制之后的自由状态——在一定意义上,游戏就意味着人的诞生和人性的复归”[6]77,人性的复归、完满也即教化的过程。游戏冲动的对象是审美,我们要经由审美游戏来实现人的健全发展,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审思对人的要求与专制在审美游戏中得到消解,人恢复了自由。因此,我们提倡追求一种审美游戏式的教学理念、情境,让学生恢复自由与人格的健全。

审美游戏,如同美的视角部分谈到的狮子在不为饥饿所迫时发出的吼叫是起于闲逸,是基于一种超乎生存需求的生活之上。教学其实本身最早也是始于闲逸、闲暇,十分自由的。赫伊津哈认为,早在文化存在以前,游戏就已经存在,我们的文化最早就有游戏的特性,人类的各类文化都蕴含了游戏的精神[7]247。教育、教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游戏也应是教育、教学的源头之一。在西方,学校教育也与“闲暇”密切相关。瑟夫·皮珀曾经考察过闲暇的含意,他认为闲暇就是“学习和教育的场所”[8]。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闲暇是沉思生活的重要条件。因此,审美游戏式教学无非也就是将美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教学回归到它的根本——闲暇,在纯粹闲逸的好奇心驱使下开启教育、教学活动,而非在内卷、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开启。

(二)审美式游戏教学能满足人的游戏天性,实现人的健全发展,培养完整人格

赫伊津哈的“游戏人”理论认为,文明起源于游戏,人人都有游戏的天性,无论小孩或是成人,因为在游戏中我们能感受到自由放松、愉悦与升腾。雅斯贝尔斯也认为,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由此可见,追求自由舒展生命的游戏是人的天性所需,也因此只有满足人的审美游戏需要的教学才是真正人性化的教学。

不仅人的天性需要游戏,人的健全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也离不开游戏。“什么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在席勒看来,能够以一种自由的、快乐的审美游戏态度和方式生活的人。因为唯有这种建立在人的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生活,才不会使人处于欲望和匮乏、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之下,才不至于带来人的异化和种种社会弊端。”[9]培养出来的人,不应该是那种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方面他向往地上所有的欲望,一方面他向往天上最美的星辰”,受感官欲望支配,也感受到理性的压抑很沉重的分裂的、身心俱疲的人,而应该是古希腊人那样既有青春的想象力也有成年理性的和谐健全的人。可见,在审美游戏式的教学中才能实现人的健全发展,培养完整人格。

(三)大学审美式游戏式教学具有发展人的品性

大学审美游戏性教学在发展人的品性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目的与手段统一。如今的大学生总有一种被物化成工具人的体验,“搬砖”“打工人”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说话的心情总带有一丝怨气。在审美游戏中,学生游戏感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是愉悦的。此时,感受到活动就是目的。目的与手段统一,学生才可能真正有心情去内化外部要求,愉悦感油然而生。相反,越是让学生感受到任务外在于他,越是感受到外在规范与条件对他的束缚与要求,学生的学习就会越痛苦。真正让学生获得发展和感到幸福的,应该是统一了目的和手段的、给人游戏般沉浸体验的教育。(2)自由与规则协调。赫伊津哈认为,“只有当‘心灵’的巨流冲破了宇宙的绝对专制主义时,游戏才变得可能,变得可以考虑和理解。”[7]4游戏是让人感到自由的。在王夫之看来,人的天性如同草木,舒畅之则条达,压抑之则摧折。人的生命是渴望自由舒畅的,而非受压抑的。现在的课堂像教堂般严肃、压抑,死气沉沉,束缚了学生的活泼天性。审美游戏性教学则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舒畅与自由。但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遵从规则的指引。所有游戏都有其规则,并且游戏人愿意遵循其共同制定的规则。因此,审美游戏性教学能完美地将自由与规则统一起来,平衡教育中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自由与规则永恒的张力。(3)表演与沉浸同在。表演是游戏的特征之一。“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而自我表现乃是自然的普遍的存在状态。杜威认为,人具有表现性的冲动,这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10]因此,游戏式教学满足人的表演、表现欲,促进人在表演、表现中实现发展。同时,游戏也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审美游戏式教学中,个体可能会经历积极心理学中所说的“心流体验”。“当个体处于心流体验时,他完全被当前的任务所吸引,认真且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时间感知能力减弱,忽略其他事情且心情愉悦”[11],也即个体完全沉浸在当前的任务中,其他一切仿佛都不复存在了。国内也有心理学家将“心流”翻译成“福流”。毫无疑问,审美游戏教学带给人的全然沉浸式的学习是给人无上幸福的体验。

由上可见,审美游戏式教学可以呈现出这样一幅理想图景:师生带着审美游戏的心境进行审美游戏式教学,此时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张力被谐调起来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既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想象力,又感受到成人的成熟及理性,师生在和谐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愉悦增加、痛苦减少。如此,才能真正得以逐渐消解内卷和功利主义为师生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以及感性冲动与理性审思给人造成的人格分裂。

三、大学教学如何营造审美式游戏追寻的情境

以上分析了审美式游戏教学的应然状态或理想图景,但如何达致这幅图景,让大学师生真正共同感受到教学的愉悦,成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还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审美式游戏的追寻。这就是在教学中渗透美,增强教学的鲜活性,增加游戏的成分。同时,师生日常生活中亦需进行美的修炼。

(一)重视审美的“活形象”,增强教学的鲜活性

人一面是感性的,另一面又是理性的。而年轻学生更多还是感性的,充满青春的想象力,五光十色的生活也对他们充满了魅力。从被感官欲求支配的自然人转变为发挥思考或意志的主动性于科学探索或实际行动的理性的人,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艰苦。也因此,我们需要多为学生提供“活的形象”,也即席勒所谓“游戏和美”,既具备感官的鲜活,又有理性的形式与形象。这一“活的形象”尤其可以体现在语言与文学学科中。文学更多是形象的,为人带来感性滋养,但也兼具理性,像李白、泰戈尔、纪伯伦等人的诗都是哲理诗。他们通过诗化的语言,隐喻、比喻等来传达高深的道理,既有形象的、激活感官的形式,又有理性的内涵,人的感官与理性的张力就在这种“活形象”的教学中得到了调和。“在遥远的古代,教育、审美和游戏这三者的结合体可能就是一场巫术,一场让人敬畏自然之神的行为艺术,或者一场在雅典城演出的古希腊戏剧,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人带来审美和游戏的快乐,还在于使人领悟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意义。”[12]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在看表演这种鲜活的形式中便得到了理性的教益。因此,除了语言与文学学科要发挥其感性优势外,其他学科也需要多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等感性内容。如:数学中通过讲曹冲称象的鲜活故事,引出抽象的等量代换;又如:讲抽象的爱国理念时,“当‘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声响起,当千里江山图的画卷展开,当‘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诗句呈现,祖国母亲美丽的容颜就印在了学子心中,所谓‘生于斯,长于斯’的切身体会得到了强化,看似抽象的‘爱国’理念在学子心中变得更加具体、真切、鲜活”[6]77。

其实,美是讲求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没有内容无所谓形式,没有形式便无内容。对于当前教育教学中形式与内容的脱节,贺晓星有过论述。她在分析教育与文学的联姻(也即用文学的方法视野来看待教育)为什么不诞生教育文学的时候谈到:“我们身不由己地生活在一个理性主义、内容中心主义的时代和世界里,把对‘内容’的把握、追问当作了‘自然’而把对‘形式’的追求、‘修辞’的彰扬看作为‘不自然’。”[13]追求实用的中国教育向来忽视对于形式、学生的经验等感性东西的关注,而更多关注内容的理解。因此,未来的教育教学需要重视教学的形式,关照到学生天然的感性需求,需要关注学生的“自然而然”,从而增强教学的鲜活性。

(二)尊重兴趣、自由及选择权,增加教学的游戏性

一方面,尊重学生兴趣,协调人的内部需要和外在法则的张力。前文已经谈到审美游戏性教学的目的与手段是相统一的,感官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强迫与对立消失,人恢复自由。达到这种统一的关键便是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设计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在布置作业时,提供多种方案,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需要完成的内容,如此外部要求与内部需要便统一起来了,目的与手段的冲突也就消解了。此时,学生根据兴趣去探索,兴趣才能持久,才会学出“自由之精神”,甚至可能“忘乎所以”。

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权力,让其自由表演与表现。游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表现与表演。在杜威看来,学生有很强的表演、表现的冲动,并在其中获得发展。传统的教育更多是教师一个人在台上表演,而学生在下面可能死气沉沉,又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需要去“折腾”学生,给学生权力让其去选择自我表现的方式,释放其旺盛的生命力,也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展。我们可以试着采用建构主义的一些教学方法,鼓励多元的探索形式。如:营造教学情境,运用发现式学习法,让学生在情境中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其如玩游戏般自在自由地探索与尝试。又如: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的活动与展示机会(做课前汇报、小组讨论展示等)。况且,大学课堂本身就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理的地方。尽可能给予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去活动去展现去游戏,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表演欲求,又使其获得实际锻炼和自由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三)增进师生课内外审美经历,体验无为而为、纯粹愉悦

王国维曾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谈到:“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粹之域。”[14]追求教学的审美游戏境界,缓和内卷与越发恶化的功利主义,让人在其超越性中在场,无疑需要我们去发掘学科教学中的美学因子。首先,师生尤其是教师对于学科魅力的发现、价值的认可便是一种美,一种对道的尊崇之美。躬身力行去挖掘与修炼,才能增进审美经验,从而受到感染。其次,教学内容是美的。如学科教学中,“数学中数与数常有巧合的关系,几何学上的各种形式是图案的基础;物理、化学上能量的转移,光色的变化;植物学上活色生香的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的形体,美丽的羽毛,美妙的鸣叫。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的元素。其他若文学、音乐等之本属于美育者,无待言矣。”[15]如此多元的学科没有一门的内容缺少美,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去发掘并共同去感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伍德沃德曾坦言,感官因素也即化学之美在他的化学兴趣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教学最好的出发点便是为学科的美所感召、所吸引,而非狭隘的功利主义。最后,教学活动也是美的。课堂中的气氛、节奏、知识的逻辑结构、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的机智种种,要是能以恰当的方式处理则是美的,否则,则是丑的。可见,追寻审美游戏式教学,关键要挖掘课堂中的美学元素。

除了在课堂,在课余,师生更需要戴着“美的眼镜”,多朝向美的事物,发现美、接触美、感染美、创造美,在体验美的过程中陶冶无为而为、纯粹的心性。何不如张潮所言,去感受大自然美妙的乐声与节律?“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16]如此将这种美妙与和谐迁移到教学中,去追寻审美游戏式教学。可见,师生应该时常投向大自然,投向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中去。尤其是文学,被许多美学家视为“艺术中的艺术”,最贴近人学,只需要借助文本,便可接触而受到熏染。即使在工作和学习之余的闲暇,师生也要养成热爱文学的嗜好,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感染感性的滋养,尤其是体验阅读带来的纯粹愉悦。因而,大学教学的审美游戏追寻,既是一种目的、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所呈现的是审美游戏的性质,发掘出审美游戏的功能,更可达致审美游戏愉悦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冲动感性理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冲动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