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元叙事”话语体系的构建*

2023-03-13欧嘉玲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话语思政体系

陈 锐,欧嘉玲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融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从网络空间获取多样化的信息与资源,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变得更加复杂难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牢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及其核心价值取向,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以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品德养成及科学精神培育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其“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路径,以此来消解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导性地位,进而回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融媒体、元叙事和话语体系

目前对于“融媒体”的概念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锡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并认为媒介融合就是不同类型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即各媒体渠道趋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状态。进入21世纪,传统的“媒介融合”概念增加了新的意涵,即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体正通过新介质(主要指互联网)实现汇聚和融合[4]。由此,我们可以对“融媒体”的概念作出如下界定:融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与新型媒体如互联网、数字广播等多介质形态的融合互补,以实现资源、利益融通共享和加快信息传播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媒介形态。“融媒体”作为多媒介集合体,以发展为手段,以扬优为优点,其特征也是集多种媒体特征于一身。主要体现为:(1)互动性与平等性。融媒体作为新型信息传播渠道,虚拟、开放、互通、发散的空间确保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自由互动和平等对话。(2)开放性与共享性。融媒体作为多种媒介结合体,其辐射范围广、受众群体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内容互容的最大化。(3)个性化与即时性。这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融媒体环境下,民众可以基于自身兴趣和认知自觉即时提取、创造并传播信息,其速度、广度和深度,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4)整体性与高效性。融媒体将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有效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信息资源,不仅保证了媒介效用最大化,而且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信息量更大,进一步改善了宣传的工作质量,提升了宣传效率。

元叙事是指带有目的性、价值性的叙述。元叙事的首要任务是为其叙事框架下的知识正当性、合法性及文本自携意义提供有效阐释,其所具有的基础性、导向性意义,使其原初叙事内容和形态得以主题性、整体性、本原性和权威性显现。1979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Lyotard)首先提出了“元叙事”(meta-narration)这一术语。根据利奥塔的解释,确切地说,元叙事是指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功能的叙事,即抓住对象本身的初始价值和意义,以指向于实现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的叙事架构。元叙事作为一种宏观叙事形式,试图对所有关于社会发展、知识更新和人类进步的现代性叙事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努力在超越性中建构起某种更高层次的、一般性的总体性叙事模式或范式。元叙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意义正当性。作为基础性的叙事方式,“元叙事”的英文单词meta-narration 中的“meta-”指谓“比……更加基本或接近本原”,其主要功能在于从客观总体上对对象本身的本质、规律及趋向进行考察,并在一定条件内呈现出其叙事内容的可靠性和权威性。(2)主题完整性。作为支撑现代文明的真理性原则,元叙事从一般性层面上宏观、整体地揭示事物的应然性意义,并对其意义、知识提供系统性、完整性解释。(3)目的导向性。元叙事承担展现原初意义的功能是明显的,但这个功能要在主客体互动关系中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原初叙事方式来实现其预期的目的和意义。(4)连贯统一性。元叙事方式内在要求目的、意义、价值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这种叙事方式所形成的话语体系具有一种内在客观统一性。

恩斯特·拉克劳(Ernesto Laclau)和查特尔·墨菲(Chantal Mouffe)在《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一书中讲到:“在这一讨论的环境之中,我们把任何建立要素之间关系的实践称之为连结,那些要素的同一性被规定为连接实践的结果。来自连接实践的结构化总体,我们称之为话语。”[5]可见,在拉克劳、墨菲看来,话语不是主观上的言语描述,而是话语实践的结构化总体。基于拉克劳、墨菲对“话语”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话语体系的含义。话语体系,顾名思义,就是指话语实践有机整体中所涉及的符号、观念、言语等结构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保持话语实践结构的统一性即总体化,坚守正确的话语述说方式和模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生命力。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何谓软实力?它是一种依靠吸引力,……来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6]XII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融媒体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的介质支撑,作为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依托,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以教材体系为根本,充分发挥融媒体的独特价值,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更好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性、人文性和思想性,从而以科学的内容、严密的逻辑和有效的话语构建起一个有底气、有自信、全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元叙事”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进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断坚定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呆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的加持下,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被“去主导化”、隐喻化、娱乐化、图像化等碎片信息所吸引,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思政课课堂的教育效果。基于此,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助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领导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2]43-44这对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要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原典,整合各种育人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客观、准确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构建起全场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最大程度发挥其合力育人作用。意识形态范畴作为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国家或社会集团意志的话语表征,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对其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可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网络舆论环境中一些模棱两可甚至错误的观点和价值理念随时影响着思想未彻底成熟的大学生,容易使其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主渠道,通过自身“元叙事”话语体系的不断创新,可以形成与新时代相匹配的话语权,将有助于巩固和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帮助其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防线。

(二)有助于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郑重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7]。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的发展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要求青年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高校思政课作为实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除了依靠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必须积极借助多元化媒体技术和媒介资源,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构建起新时代全域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叙事”话语体系,以增强思政课的话语渗透力和影响力,使广大青年学生更透彻地感悟真理、坚定信仰,进而牢固树立起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由此可见,探索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

科技馆是以普及科技知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公益性科普工作机构,承担着展示科技成就与发展,举办科普展览,开展科普活动及相关社会服务的职责。1988年中国科技馆建成开放,标志着中国科普教育正式进入科技馆时代,在我国科技馆的成立和发展主要是近几十年的时间,科技馆行业的职称评定更为滞后,尚且处于摸索阶段,要做好科技馆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职称考评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根据笔者的调研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三)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主体,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8]。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依靠的是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所需要的正义感和责任感。”[6]10-11融媒体时代,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将传统教育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全场域引导学生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其自我文化肯定及精神塑造,增强其文化自信,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2]44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路径,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价值,将会进一步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为实现百年强国梦贡献力量。

(四)有助于科学价值观的自我构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媒体环境下,各种思想文化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迅速传播,特别是西方国家更是借机强制性地传播并输出其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这些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高校思政课作为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核心点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通过科学理性话语对其开展价值引导,服务于其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形成,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此,构建高校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将有助于牢牢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其话语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将其塑造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元叙事”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融媒体的出现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其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海量的教学资源,又给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多元化话语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带来冲击

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其多元化、个性化、碎片化和泛娱乐化的话语内容和叙说方式,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而言早已司空见惯。但是,丰富的网络话语和多样的话语主体,同样也使舆论环境变得复杂难控,其中所掺杂的虚假、激进、备受争议的信息,易使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从而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做出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网络话语带来的叙说权力容易在潜移默化的“侵染”模式下模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导的界限,扭曲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意义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边界走向泛自由化,严重干扰了学生对思政课“元叙事”话语内容的自觉认同。与此同时,部分带有后现代主义性质的社会思潮,其所倡导的“去中心化”“去政治化”“去本质化”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个体叙事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对建立在自觉追求本质和规律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叙事、价值叙事、政治叙事等“元叙事”话语构成了对抗。所有这些情况,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碎片化话语侵蚀着主流话语阐释的完整性

融媒体时代,由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导致的“去中心化”特征日益明显,话语主体为使其话语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产生影响,常常对元叙事话语进行解构和重构,使话语内容和意义趋于碎片化[9]。现实中,话语信息的碎片化不仅导致原有信息被拆分,零散且重复地分布在不同板块之中,而且往往还掺杂着话语传播主体个人主观意志,很难有一个系统完整、客观统一的观点,从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完整阐释力。不仅如此,这种“碎片性”在很多时候还呈现为主观有意性,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为实现某种例如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有意片面地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解读”,致使“嵌入”西方意识形态后的网络话语体系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之间被人为设置了“藩篱”。所有这些,无疑对青年大学生完整有效地理解、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造成了很大障碍,从而制约了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内蕴的全面深刻理解。总之,学生对大量的碎片化话语一旦习以为常,就很难对理论进行完整思考和叙说,这给思政课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干扰。为此,积极运用思政课“元叙事”话语对学生的认知和思想进行引导和规范便成为必要。

(三)西方话语霸权妄图消解思政课话语的合法性

融媒体环境下,开放的、无边界的和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自由地发表言论,各种话语相互交织、铺张涌流,给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中除了夹杂着虚假、错误的信息外,还掺杂了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反动势力炮制散播的大量荒谬言论和刻意编造的谣言。一方面,他们企图凭借全球话语霸权,传播、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自由世界秩序”等思想和价值观,以此来实现经由“话语陷阱”“西化”中国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在学术外衣掩盖下推销其见解和主张,企图以话语入侵或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来瓦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信仰,进而动摇甚至消解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当前,由于大学生思想尚未彻底成熟、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这些错误思想或不良思潮的蛊惑和影响。可见,在西方外来话语的入侵下,高校思政课话语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随时面临着被侵害的危险,这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

四、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元叙事”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高校思政课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是由主体、客体、中介等各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共同体。融媒体环境下,需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介优势,在整体性中把握各有机要素的作用,共同构建起一个兼具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效的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

(一)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校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话语叙述主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必须占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导权,其自身的理论水平、话语风格、人格特征等都会影响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的构建。

首先,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要高,这样才能增强话语权威性。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等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最新理论等,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政治理论修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还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尽量拓宽学术视野、扩大知识面并将“问题域”指向于关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才能增强话语表达的权威性。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转换教学话语,以提升教学亲和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以教材编排话语来传授理论知识,使用介质也基本体现为课本、黑板和粉笔,这对于当前融媒体环境下见惯形象化、趣味化、个性化、互动化话语的大学生来说,不免感觉呆板无趣,随之会表现出排斥和厌恶的情绪。诚然,思政课话语最终要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采取富有时代性、生活性、形象性、感染性的话语方式来讲述教学内容才行。列宁在《关于四月代表会议的报告的纲要》中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Umschlag)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1]高校思政课话语范式要实现从学术向生活的转换,就要采取多媒体手段和群众性话语表达方式,将教学话语与学生生活学习有机统一,才能使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再次,思政课教师的人格要正,这样才能更具话语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再三要求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要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2]。教师人格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政治品格、道德品格、情感品格、智能品格等。在政治品格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即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面对各种话语信息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这样才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才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使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道德品格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敬业乐群,严于律己,严谨求实,认真负责,树立正派庄重的职业形象,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情感品格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用生动活泼、充满真情实感的、“接地气”的话语去讲思政课,杜绝机械无感情的说教,只有这样才能直抵学生心灵。在智能品格方面,思政课教师既要掌握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及交叉学科知识,又要善于利用多种媒体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环节,同时,还要以鲜活的话语引领学生思想发展,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话语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增强思政课话语的认可度

思政课话语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说什么”,体现了思政课的本质要义和价值指向,而其表达方式则是“怎么说”,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融媒体时代,对思政课话语内容及其表达方式进行创新,就是要协同全媒介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

首先,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话语接受程度。“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3]可见,不同时代有反映不同时代风貌的话语内容,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新时代新社会的新变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高校思政课话语具有特定的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等为主,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其话语内容偏向政治化、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同时,思政课教材中更多的是以政治教育话语为主,这种单纯的政治话语太过抽象,不少地方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时代新变化、新发展来创新教学内容,在深刻把握思政课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将最新的案例、最前沿的知识融入教材内容,把抽象的政治话语形象化、具象化,形成体现时代性、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话语,进而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更好地阐释出来。

其次,创新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话语感染力。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该方法单一、机械、抽象,多数学生都难以接受,这种现状亟需改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话语叙说方式,提升思政课话语的生动性,以增强思政课课堂的实效性。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接触到的多为娱乐化、轻松化、个性化、互动性的话题或内容。在此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一如既往地采用传统机械的授课方式,将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更加不愿意参与到思政课课堂学习之中。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摒弃“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话语表达方式,以迎合个性张扬、崇尚自由的学生需求,同时还要学会制作慕课、微课,开展线上教学等,力争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局限,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三)处理好教材话语与教学话语的关系,转换思政课话语体系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的关键就是如何将教材内容有效地通过教学话语传递给学生。受时事政策和社会形势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工作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材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内容存在很大的即时性,这就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在整体性视域中厘清两个关系,明确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指向。“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服务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为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思政课教学规律,持续开展好教材一体化研究,努力把握好每门思政课教材内容、不同学段及同一学段各门思政课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好思政课教材话语与教学话语之间的关系,切实实现由教材文本话语向教学实践话语的转换。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需强化教学话语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真理性,自觉抵制媒体不良话语对思政课话语的侵蚀,强化教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转换言辞、句式和内容等,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思政课专业话语叙事方式及其价值导向,深化学生对其思想内容的理解、认知和把握。

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话语转换。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发,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概念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学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在传统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单一的教材文本,教材主要是以理论性知识分析为主,这种唯理论化倾向的教材话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的养成。同时,唯理论化倾向的教材话语又导致了唯理论化教学话语的出现。在唯理论化教学话语背景下,教师上课主要是以教材为主,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传递的知识局限于教材固有的话语体系,往往是照本宣科,内容抽象、晦涩难懂,尽管学生在课堂上听到了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但由于教学过程难以突破教材文本,且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最终难以被学生理解、认同和接受。时代呼唤新的教学理念。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必然要作出创新。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在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资源对教材所呈现的理论内容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主动融入时代化、生活化的内容,使教学话语紧跟时代步伐和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对其产生价值认同,以此让思想政治元素走进学生脑、心、行,进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习近平总书记曾坚定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4]融媒体环境下,努力探索与新时代发展相匹配的高校思政课“元叙事”话语体系建设路径,使高校思政课在科学性、真理性中突破其所面临的“失语”困境,实现其自身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