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典学科到现代学科: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转向

2023-03-13唐宇聪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评估

唐宇聪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学科是高校进行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进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学科建设质量既关乎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也关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局。在早期高等教育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典学科逻辑对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科学革命和现代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人类知识体系出现了现代化转型。作为知识门类的学科,也面临从经典学科到现代学科的变革。顺应知识发展趋势,努力建设和发展现代学科,应成为当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

一、两种学科及其内涵

一般认为,“学科”具有三重含义:一是知识门类[2],二是教学科目[3],三是学术组织[4]。从逻辑上看,学科首先是作为知识的门类存在,然后再成为教学的科目,在生产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专门化的研究组织。因此,“知识门类”是学科的基本含义,人们对知识的认识深刻影响着学科的概念。

(一)传统知识认知与经典学科概念

古希腊时期,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学者根据形而上学思维,从演绎逻辑出发,通过寻找知识的本源,发展了以哲学为母体,以“七艺”为分支的原始学科体系。此时的“学科”主要以柔性的知识分类和简单的教学科目形式出现,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发展缓慢。学者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并未产生明显的学科归属,也未对学科的概念达成共识。正如罗杰·金(Roger king)所说:“不同的‘学科’还没来得及形成专门的‘生活圈子’,大学的成员并不试图在他们日常的活动中把他们自己和其他有教养的人分离开来。”[5]

至17世纪,随着清教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古希腊文化的复兴,知识开始由神秘化走向科学化。在原子构成主义和决定论的影响下,知识被视为是确定的、普遍的和客观的[6]。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只要找到初始值和控制变量,就能进行科学知识的生产。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提到,只要我们掌握了t 时刻决定宇宙状态的所有变量,我们就能预测t+1>t 时刻的状态[7]。沿着寻找初始值和控制变量的思路,知识体系得以向原点纵深发展并逐渐网络化,从而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体系。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例,他将“力”作为解释世界的基点,认为一切运动都是力的作用,又以线性、微分和方程三个元素来诠释力的作用:线性,意味着大尺度现象可以看作是小尺度现象的放大;微分,意味着对象可以进行无限分割;方程,意味着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函数关系。在经典力学框架之下,物理世界由一个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转化为通过几个方程就能被诠释的一元世界。这种专门的学科体系由于具有认识的简洁性和应用的便捷性,一经形成便受到知识界的追捧。诸多未成体系的知识领域多仿照经典物理学的建设思路,迅速完成了学科建制。此时形成的众多学科,被称为“经典学科”[8]。

从学科标准上看,经典学科强调三点:一是独立的研究对象,要求学科认识对象必须是组成该知识体系的最小基质,不能与其他研究对象交叉或重叠;二是严密的理论体系,要求遵循演绎的逻辑,形成从概念、命题到理论的完整知识网络;三是特殊的研究方法,这是由“研究对象的独立性”要求衍生的方法论规定。从学科关系上看,经典学科虽然界限分明,但又可以通过“学科基质”的还原而层层推演、互相追溯,具有明显的“梯形结构”。孔德将当时的知识体系分解为七种学科,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和道德科学。他认为,在这个学科阶梯中,后一门学科依次从属于前一门学科。以至于想要了解一门学科,必须有多门学科的研究基础[9]。从学科范式上看,由于人们对知识性质的认识具有相对稳定性,经典学科在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范式。就学科外部而言,各学科围绕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彼此并行不悖。就学科内部而言,学科知识分子努力谋求内部一致性,要求以相同的规则和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形成大一统的学科体系。托马斯·库恩将这一类科学称为常规科学[10]。他指出,常规科学追求“共同的理论基础”及“理论与事实的吻合”,其本身并不关心理论的新颖性,而是致力于扩展知识的广度和精度,加强已知事实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

(二)知识转型下的现代学科概念

经典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有力促进了学科知识生产。但随着知识的自我演进和社会的发展演变,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发生了显著变化:量子力学中“超距”作用的发现和“测不准原理”的提出,打破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知识的社会性分析,揭示了知识的“主观性”特征。知识观的改变直接引起了学科认识论的变化,经典学科逻辑受到重大挑战,以交叉学科为代表的现代学科开始出现并取得繁荣。华勒斯坦提到:“在1850年至1945年期间,用以给社会科学知识活动归类的名称一直都在不断地减少,最后只剩下寥寥几个公认的学科名称。然而,1945年以后却出现了一个反向的曲线运动,新名称层出不穷,并且都获得了适当的制度性基础。”[11]51

从学科标准上看,现代学科强调三点:一是开放的研究对象,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不存在所谓的“最小基质”,每种知识体系都具有交叉性;二是不过分追求理论体系的严密,认为知识体系只要能够解释或解决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就能够获得存在的合理性;三是提倡多元的研究方法,认为应根据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秉持一种“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原则进行科学研究。从学科关系上看,现代学科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并未形成知识体系的“梯形结构”,反而具有交叉和综合的特性,呈现出“扇形交叠”的样态。从学科范式上看,现代学科没有固定的范式。就学科外部而言,学科间的界限并不明确,研究内容彼此趋近、研究方法彼此借鉴、研究成果彼此呼应的是现代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就学科内部而言,学科知识分子不再以理论统一作为学科建设的唯一目标,而是提倡应用型知识生产,要求遵循社会需求逻辑,提升学科服务现实的能力。

二、经典学科逻辑对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影响

经典学科逻辑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普遍的正负效应之外,就我国学科建设而言,经典学科逻辑还具有两个弊端:一是渗透学科管理制度,与学科专业目录同构,限制了学科自为空间;二是渗透学科组织形式,与单位制嵌套,强化了学科领地意识。

(一)经典学科逻辑对学科建设的普遍效应

经典学科逻辑对学科建设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意义上看,一方面,经典学科对学科标准、学科关系和学科范式的强调,使众多“前学科”或“非学科”沿着发掘独特的研究对象、概括特殊的研究概念、建构专门的研究命题、探索独属的研究方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从一种零散的、缺乏规范的散漫式发展,转化为集中的、严格的规范式发展。这不仅提高了知识生产效率,提升了知识生产效益,而且增强了学科的社会合法性,延续了学科的社会生命。另一方面,经典学科知识建制的完成,加速了学科组织建制的完善。专门化的知识体系衍生了专门化的研究人员和机构。17世纪及以后,大批学术团体纷纷建立。1662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准许成立“皇家学会”。在随后的1666年,巴黎科学院成立。1700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筹划成立了柏林科学院。专业性学术组织的形成增进了学术交流,拓宽了学科发展平台,助推了知识生产的专门化。

从消极意义上看,一方面,经典学科严格的学科标准和范式使学科研究者高筑学科壁垒,谋求学科独立,加剧了学科分离的趋势。华勒斯坦言道:“偏狭的学科分类框限着知识朝向专业化和日益分割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促使接受这些学科规训的人,日益以学科内部的严格训练为借口,树立不必要的界限,以谋求巩固学科的专业地位。”[12]另一方面,经典学科相互推演的学科关系成为学科等级制的理论依据,这促使处在学科金字塔底端的学科竞相模仿“上级学科”的研究范式,加剧了学科间的同化,严重影响了学科的自身发展样态。华勒斯坦提到,在战后初期,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都以自然科学为模型,结果它们各自切入问题的独特性似乎被削弱了[11]54。

(二)经典学科逻辑对我国学科建设的特殊影响

1.渗透学科管理制度,限制学科自为空间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西方国家的学科建设表现为学术共同体建设,学科只需获得学术共同体的承认就能够确立自身的合法性。但在我国,受到早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后发赶超型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模式的驱动下,政府建立起了国家学科制度。这种制度将学科以“目录”的形式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学科不仅是学术组织,更是国家进行教育资源分配的基础和依托,对应着高校的教学科研岗位编制。因此,是否进入国家颁行的“学科专业目录”成为衡量学科合法性的重要标准。

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在两个方面渗透着经典学科逻辑。一是在准入标准上与经典学科标准同形,只有具备独特的研究对象、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研究方法的学科才能够获得官方承认,拥有进入目录的资格,取得合法的学科身份和学科建设资源。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交叉学科都属于“学科黑户”,只能通过寄身相邻或相近学科来取得发展。二是在分类标准上与经典学科关系同构,呈现明显的“梯形结构”。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划分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个类别,三者之间具有严格的统摄关系。由于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诸多二级学科为实现自身的发展,纷纷试图升格为一级学科。根据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一级学科的设置条件之一为“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已形成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学科内涵与其他一级学科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因此,二级学科想要升格,就必须遵照经典学科逻辑进行学科建设。以上两点在制度层面形成了学科建设的路径锁定,阻碍了我国现代学科的发展。

2.渗透学科建设组织,强化学科领地意识

学院是学科从业者集聚的场所。在学科形成以后,为方便学术交流,学科从业者根据研究问题的共性自发集聚,形成了管理宽松、形式简单、组织松散的“无形学院”。在学科发展进入专业化阶段后,打造实体学院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学科制度之下,我国高校建立了院系与学科专业目录的对应关系,即以学科门类为基础进行学院设置,以一级学科为基础进行学系设置。建立院系与学科专业目录的对应关系,一方面便于院系获取学科建设资源,减少因学科归口不一而造成的资源损耗;另一方面也便于国家压实学科建设责任,建立起完善的学科质量保障体系。

但是这种对应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对学科的三级划分,人为构筑了学科的等级秩序。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乃至二级学科之下的学科方向间界限分明,难以跨越。这使得对照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高校院系条块分割严重。二是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中包含的学科数目繁多。这使得对照学科专业目录进行机构设置的高校拥有数量庞大的学院和学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办高校平均设置学院19.89个,原“985 工程”建设高校平均设置学院27.82个[13]。过多的院系设置一方面加剧了学科的分裂趋势,使学科沟通渠道不畅、学科建设力量分散、学科合力难以形成。另一方面造成了对有限学科建设资源的激烈争夺,滋生了学科研究的浮躁情绪,导致学科从业者难以进行有意义的学科知识生产。

同时,我国高校中的院系具有双重属性。院系不仅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组织,更是根据科层制管理结构组建起来的行政单位。一方面,单位中惯行的行政管理思维制造了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的矛盾,使得学科内部建设力量分化。另一方面,横向的单位之间彼此隔绝,资源和要素流动性不强,阻碍了学科间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科门类衍生出的院系受到学科专业目录分类的先天割裂和单位制的后天撕裂,成为事实上的学术“山头”。成立一个学院或学系就意味着切割出一份独属的人财物资源、占据一块专有的研究领地、形成一个封闭的学术单位。因此,学院和学系设置越多,学科的边界也就越清晰,学科也就越发孤立。原意为促进学科交流与融通的院系设置,反而成为对学科独立和封闭现状的组织确认和组织保障,经典学科逻辑也因此获得了强大的组织支持。

三、发展现代学科: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新方向

经典学科逻辑虽对我国早期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新的时代背景,根据现代学科逻辑指导我国学科建设,促进现代学科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说,一是要创新学科组织,促进学科交叉;二是要活化学术资本,促进成果转化;三是要变革知识生产体制机制,激发知识创新活力;四是要改革学科评估理念与方法,形成学科建设正确导向。

(一)创新学科组织,促进学科交叉

当前我国实行的学科组织形式为“学院制”。学院制既有组织目标明确、组织制度严密、组织资源集中的优势,又存在组织文化保守、组织人员封闭、组织形态单一的弊端。在知识转型背景下,应顺应学科发展的历史潮流,在学院制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组织创新,建立与现代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跨学科组织。

发展跨学科组织,应建立健全促进跨学科发展的相应制度。对于政府而言,应针对跨学科研究进行顶层设计和远景规划,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明确跨学科的定位和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归属。对于高校而言,应该积极开展跨学科组织试点工作。通过打破单位制结构,简化管理层级,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以需求为导向的矩阵式学科结构,积极探索跨学科组织建设经验,为国家出台相应的制度法规提供现实改革依据。同时,高校还应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畅通教学科研人员校内流动机制,努力推动校内学科资源的共享共建,为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资源保障。

发展跨学科组织,应该在具体操作层面明确建设主体的责任,形成组织合力。一方面,跨学科组织的本质是学术性组织,政府对于跨学科组织的建设有帮扶和监督之责,应积极向跨学科组织倾斜资源并予以长期稳定的支持,但不应该过多干预跨学科组织具体运行。高校作为跨学科组织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应该强化跨学科组织建设的主体意识,立足于自身学科发展历史、现有的学科发展条件和未来学科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学科发展的实力与潜力以进行跨学科组织建设。另一方面,跨学科组织不仅是学术组织,更是社会组织。因此,跨学科组织建设应该注重打造组织发展的外联性结构,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围绕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与行业界进行集体研究和合作攻关。通过吸纳社会力量进行跨学科组织建设以集聚学科建设资源、汇聚学科建设力量、丰富学科治理结构。

(二)活化学术资本,促进成果转化

学术资本是“个人或组织通过所拥有的高深知识,逐步形成学术成就和声望,并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从而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源总和”[14]。活化学术资本,需建立起有助于学术资本发展,有益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

对于国家而言,一是要规范和丰富高校的办学类型,推动建立创业型大学。发展创业型大学,有助于延长高校学术生产链条,推动知识生产由“学以致知”走向“学以致用”,是活化学术资本,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保证。二是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不等于职业教育、就业教育或素质教育,而是为创新而创业,在创业中体现创新精神的教育,兼具“创业”的经济意义和“创新”的文化意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组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是活化学术资本,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

对于高校而言,应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的科研创业导向机制,鼓励教师通过提供知识咨询、承接外部企业的产品研发委托、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方式,面向市场提供智力服务和知识产品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探索实施教师离岗创业计划,允许教师流动到企业中进行技术合作开发,或是在一定期限内保留教师职位,允许其离岗创业。教师创业期间,高校应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并可与教师签订协议,将创业成果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分割,从而使教师创业项目转化为学校投资项目。另外,高校还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校可利用校友会、科技处、发展规划处等机构的外联优势,抽调业务熟练人员组建专门团队以负责技术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校企合作事宜,通过校产学研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活化学术资本。

(三)变革知识生产体制机制,激发知识创新活力

促进现代学科发展,关键在于建立起适合现代学科发展的知识生产体制机制。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管理体制,调动学科发展的积极性。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目录》进行了再度调整,增设了第14 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让一大批“无主”的“漂流学科”和“错误委身”的“漂移学科”获得了合理、合法、合适的位置,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学科的发展。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了国家安全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多个一级学科,为培育现代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持。接下来,国家应赋予交叉学科更多的自主管理权限,明确学科专业目录的功能定位,防止功能越位,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目录在优化学科结构、促进知识生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能力。

二是要改变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激发知识创新活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类市场化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将高等教育治理权简单地视为一种行政权,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从举办者与自主办学者的关系异化为行政上的层级关系,将高校办学自主权由一种法律赋权转变为行政赋权,严重影响了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因此,推动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由“类市场化治理模式”向“准市场化治理模式”转变就显得十分重要。“准市场化治理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以法律作为规范治理行为的主要工具。实现高等教育准市场化治理的核心在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高校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同受法律保护的两个平等法律主体的关系[15]。这种治理主体地位的变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由政府主导的外部建设转化为学术共同体主导的内部建设,从而激发知识生产活力,使知识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四)改革学科评估理念与方法,形成学科建设正确导向

学科评估是学科发展到制度化阶段的必然产物。对学科进行评估,意味着学科不仅是学科从业者的学科,更是具有广泛社会利益共同体的特殊组织。自2002年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四次学科整体性评估。学科评估虽然促进了高校竞争,提高了高校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在评估理念和方法上依然存在问题。

就评估理念而言,我国学科评估具有明显的行政导向。由于学科评估的领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都是政府,学科评估结果又是政府进行学科资源分配和学科动态调整的基本依据。因此,面向学科本身的评估,在具体操作层面就演变为面向政府的评估。高校为在评估中占据优势,往往忽视学科发展的实际诉求,一味对标政府公布的学科评估细则进行学科建设,导致学科评估偏离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初衷。

就评估方法而言,第四轮学科评估采取了“一级学科绑定参评”的原则。这一评估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弊端。第一,我国存在数目众多的一级学科,以一级学科为单位进行捆绑评估存在评估面太宽、学科分类过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第二,绑定参评的原意是防止由于学科参评材料过于分散而引起对学科整体实力的误判。但由于学科评估的杠杆作用和问责效应,绑定参评原则诱发了高校的投机行为。高校或是以“借鸡生蛋”的做法,将一个学科撤并至另一学科,通过学科整合以助推学科的高位竞争。或是以“丢车保帅”的做法,将弱势学科裁撤或取缔,从而逃避学科评估的问责压力。这种行为加剧了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违背了学科交叉的新趋势,阻碍了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学科评估的理念与方法。

学科是具有广泛利益共同体的社会组织,它不仅具有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属性,还具有作为行政单位的政治属性和作为技术转化中介组织的市场属性。学科的多元属性决定了学科评估不是单纯的学科内部的自我评估、政府主导的行政评估或市场导向的绩效评估,而应是兼顾广泛内外部利益共同体需求的社会性评估。学科评估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通过主体间的分工与协作反映学科评估的多元价值尺度。此外,评估方还应进一步优化学科评估方法。一方面,应根据不同性质、类型的学科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学科评估指标设计和权重赋值,使学科评估能够真正反映学科的整体样态。另一方面,要避免陷入“数字崇拜”和“排名崇拜”,将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学科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科评估向“价值判断”的本质回归。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评估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