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逻辑、典型特征与实施路径

2023-03-13张翠莉李珍珍

三晋基层治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城乡现代化农业

张翠莉,李珍珍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太原 030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图谱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全新思考和部署。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这既是对中国乡村向何处去的历史回答,也是中国面临现代化挑战所作出的时代回应,它意味着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改革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逐渐走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它是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乡村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要。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即城乡关系是一个从同一到对立再到融合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城市和乡村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最初生产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时,社会上没有城与乡的差别,不存在对立关系。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加强,城市出现了大型化、集中化和机械化等特点,城市的功能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凝聚着各种资源,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中心,而乡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衰败和封闭而不断被边缘化。“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2〕556于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城乡二元问题,导致城乡间的矛盾与对立加剧。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致力于解决城乡二元问题,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认为,城乡对立阶段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升,通过社会发展的自我扬弃,城乡发展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城乡融合发展阶段,“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3〕368。但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在具备一定的物质前提条件下才可以实现,即要废除私有制。私有制是城乡对立存在的土壤,在私有制下虽然会通过一些经济手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要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就要消除旧分工、消除私有制,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提出,表达了城乡关系现实运动的价值指向,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乡村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历史征程中,不断探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体制改革的新举措,在乡村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广大农民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可靠的同盟军,在革命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农村开展了土地革命,让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解放农村生产力。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于1952 年底基本完成了农村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953 年提出实行“一化三改”总路线,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业合作社得到发展壮大;1958 年在全国开启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变为集体所有,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进入推动农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乡村建设历程来看,不断推进我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创新发展,走乡村振兴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乡村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

(三)现实逻辑: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要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推进乡村振兴,既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所难免,尤其是追求工业化与城市化所造成的乡村衰败现象,更是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革与调整,迎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农村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资源不断流向城市空间,导致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差距增大,继而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影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短板。《2022 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中国自然村总数1984—2022 年间从420 万个锐减到233 万个。乡村数量逐步减少的同时,乡村发展及其振兴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乡村衰落与城市繁荣形成的巨大反差,目标明确地推动乡村振兴,补齐农村短板,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共筑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气象,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特征

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它彰显着我国应对乡村发展困境的创新性,呈现着党中央“三农”战略思想的连续性,体现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独特性,表现出守正创新、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的典型特征。

(一)守正创新:彰显中国应对乡村发展困境的创新性

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从实际出发探索乡村发展的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入思考。在百年来的峥嵘岁月中,农业、农村、农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发展,发挥了弥足轻重的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农村空间曾一度被视为是以单一土地资源为生产要素的经济体,这遮蔽了农村场域经济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特别是在过去强调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目标,使具有单一化、规模化特点的农业降低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继而造成以农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农村在不断市场化、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中处于劣势,这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初衷不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际局势为中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增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决心,明确了准确把握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科学应对农业乡村实现现代化问题的态度。鉴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已出现的诸多弊端,结合中国当下具体的国情、民情与农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五个维度来全面建设新时代农村新面貌,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4〕25,表明我国不只追求农业产业化的单向度发展,更加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层面来建构中国式农业乡村现代化。

(二)一脉相承:呈现党中央“三农”战略思想的连续性

“三农”是固国安民的根基所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利益,在“三农”工作的政策法规上体现出一脉相承的连续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党中央从以往的实践中汲取经验,调整农村政策支持和保障农民利益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台一系列“三农”政策,农村改革迅速展开,有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982—1986年间,中央连续下发五份中央一号文件,从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为了活跃农村经济而取消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这些政策都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2006 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保持社会稳定,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领导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的创新与探索,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过去几十年解决“三农”问题经验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与飞跃,以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体系重构“三农”现代化的立体发展模式,在思想理论高度建构农村现代化的新维度与新方向。2022年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战略部署,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水平的核心路径。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5〕1党中央的“三农”战略思想循序渐进、一脉相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布局中迈入新的历史征程。

(三)中国特色:体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独特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回归乡土中国与超越乡土中国的双向策略,它强调回到自身文化样态中审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强调对本土国情民情农情的时代洞察,也强调对西方现代化话语范式的理性辨析和客观把握。在西方的现代化语境范式中,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化诉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工业现代化的影响,使其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失语”,逐渐形成了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城乡文化的二元对立。虽然在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伴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的出现,需要重新审视西方现代化范式与中国具体国情之间的矛盾性与适用性。中国共产党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新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来应对国际国内的新环境、新挑战与新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提出的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城乡融合的协调发展,既具有回到乡土中国的文化向度中寻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也具有超越全球现代化范式谋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以乡村振兴为战略所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是根植于中国乡土文化底色的新样态,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应对全球性乡村衰败的新路径。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底气与勇气,只有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危机频发、冲突不断的国际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治国安邦的责任担当与时代使命,其所提供的中国式现代化方案也将为国际现代化话语范式贡献中国智慧。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助推产业振兴、优化人才队伍、厚植文化底蕴、打造和美乡村五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让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与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引领乡村五大振兴,产业兴旺是第一要义,乡村产业振兴要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此构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内涵。

一是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把乡村产业从城乡循环经济中割裂开来。为此,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作为国家地方特色经济样态的重要载体,是以县城为核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既具有各地资源禀赋,又具有城市资源要素优势,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平台载体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要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除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基于县域来统筹规划布局乡村产业链的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培育和建强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促进乡村产业在城乡双向转移中实现一体化发展,以县域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带动县乡村三级经济发展模式的渐进调整。

二是积极拓展农业品类的多样化经营与全产业链覆盖。要改变农业产业过去单一的原料生产模式,打造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与服务业的全产业链运行模式,创新并丰富农产品品类,推动农业多样化发展。同时,要发掘农产品的地域文化属性与产业文化价值,抓好品牌培育,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牌。

三是推动现代科技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在农业生产环节,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的技术共享和智能采集,确保农业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并举,建构产业生态化的农业新格局,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高效化、科学化与精准化。在农业流通及销售环节,要提升大型产粮区、农业园区的仓储物流效率,并借助国内外农展会、农销会等线下线上平台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升级。

(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果,离不开其完善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同样,农业农村现代化也离不开人才振兴的战略部署,要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坚持“引才育才”并举,“用才留才”并重,打造乡村人才“蓄水池”,提倡各类有才之士返乡、留乡投身乡村建设。

一是为人才返乡、留乡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敞开大门“引”才,使人才可以回得来。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的各类人才,制定人才引进规划,切实有效地为人才回乡提供政策引导与制度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创业创新,推动人才向基层集聚,向乡村汇集。另一方面,要分门别类“育”才,使人才可以用得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方案,努力打造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

二是建立畅通的人才交流机制,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资源双向交流体系。通过“下派”和“上挂”结合、“进村”和“进城”结合,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职,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优势和组织优势,助推乡村振兴;选拔优秀村官上挂锻炼,帮助年轻干部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素质;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村服务、对口指导、技术帮扶;定期举办城乡企业交流会,鼓励城市相关人才定期到农村进行知识普及;选调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进城”学习,依托市县两级教育培训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并适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先进地区的农村发展经验。

三是推动地域性农业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根据地方农业特色搭建相关的农业人才交流平台,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长期的研学模式,实现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对口帮扶与技术提升,夯实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基础,为地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健全农业人才的发展机制。为各类人才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完善的奖励机制,集中培养一批深耕农村、深扎农业的领军人才,营造全社会重农爱农尚农的文化氛围,提升农业人才的社会价值感与成就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新动能。

(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史中,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文化底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厚植乡村文化底蕴,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局面,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要广泛收集与“三农”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老传统、老手艺、老味道、能工巧匠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并挖掘具有区域特色、乡村特点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提炼文化符号,融入当地产业开发、生态保护等各环节领域。同时,要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播方式,吸引年轻一代投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队伍当中,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加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赓续农耕文明。要通过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增加遗产地农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办好农民丰收节日,培育节日市场,为优质农产品销售、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展示提供平台与机会。

二是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要通过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的乡村文化生活。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此外还要注重挖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乡贤在教化乡里、涵育乡风以及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群众学习模范、争当模范,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风尚。

(四)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重要优势和宝贵财富,要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针对居住特点,坚持简便、运维成本低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污水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提高改厕质量,并积极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以及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就近、就农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路径。

二是加强乡村风貌引导,改善乡村公共环境。要在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景观及建筑风貌整治,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确保乡村既有空间完整性和设施现代性,又有历史感和时代痕迹,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同时,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引导鼓励村民绿化庭院、美化菜园,创造符合乡村风貌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五)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改善与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5〕20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更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方能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改善与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其治理能力是保障党的全部工作在乡村有效贯彻落实的前提。

一是坚定农村干部的理想信念。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培训,坚定农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并在农村党组织内部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先进党员模范、树立行业标杆,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争做模范,使乡村振兴有坚实的依托。

二是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作用,整合“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自治”“法治”“德治”三要素,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要夯实“自治”这个基础。发挥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激发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在法治框架内,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二要强化“法治”这个保障。加强对村干部和村民的法治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让依法办事、依法决策成为自觉和习惯。同时,加强农村的法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法律调解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引导专业法律服务人员进入农村法治服务体系进行法律援助。三要着力“德治”这个引领。发挥基于乡土文化的乡约德治的作用,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构建淳朴乡风和文化自觉,并利用乡村文化广场、道德讲堂、村民活动中心等场所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

三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要严“入口”,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把好“入口”关,真正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干部队伍当中。二要宽“渠道”,多渠道选拔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选用农村需要的各类“能人”,如大学生村官、商业人才、优秀乡贤、返乡创业青年、退休党员干部等,让他们能够留在农村发挥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三要建“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建立选派驻村干部长效工作机制,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做到按需选人、精准选派,持续扩大帮扶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压实责任,将实际工作成效作为考评重点,杜绝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建立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保障待遇,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城乡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