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培训精准性的实践探索

2023-03-13司彩玲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参训专家精准

司彩玲

2021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指出,“十四五”时期,“国培计划”要以精准培训为突破口,强化分层分类,促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推动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精准培训的核心思想是“以需定学、以学定培、以用定评”,核心特征是起点精准、过程精准、结果精准。

商丘师范学院针对教师培训中培训对象“画像”模糊、培训需求分析泛化、培训内容精准性缺失等现实问题,从精准遴选培训对象、精准分析培训需求、精准选择培训主题、精准诊断教学能力、精准设置培训课程、精准组织培训教学、精准评价培训效果七个方面对“精准培训”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精准遴选培训对象

培训项目的设定是针对特定的教师群体展开的,精准遴选参训教师既是教师培训精准性的前提又是基础。虽然河南省“国培计划”申报指南对各类培训对象有明确的遴选条件、量化标准和区分指标,但依然存在着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对参训教师的选派降低标准、随意推荐的现象。为了不使精准培训第一步偏航,训前我们通过问卷和电话联系培训学员的方式对参训教师进行调研,建立参训教师档案,对参训教师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充分沟通,对选派参训教师做到精准识别,确保参训教师符合项目培训的基本要求,确保在项目开端即做到精准施训。

精准分析培训需求

精准分析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是教师培训的第一要务,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基础工作。我们分四个阶段完成精准培训需求分析。准备阶段,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充实调研队伍,多次召开调研会议,在精准研读教育部、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项目申报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从教育实践需求出发,结合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标准》)中的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表现级差表集中研制开发调研工具包,包括调研问卷、访谈提纲、课堂教学诊断表、培训意向表等;调研阶段,学科专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深入课堂、参与教研、自我诊断、文献研究等方法,开展精准调研;分析阶段,收集分析数据,梳理问题清单,筛选真问题;最后撰写调研报告,提炼主题。

精准选择培训主题

宏观上,我们考虑政策要求和所属项目规定;中观上,我们依据《指导标准》、项目实施指南、学术研究重点;微观上,我们从教育实践需求出发,聚焦实践问题热点、学员学习痛点、案例经验亮点,聚焦培训主题,使培训主题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既有科学性,又有前沿性。

以“国培计划(2021)”——中西部项目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子项目市级骨干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为例,语文学科《指导标准》的培训目标和内容由六个方面组成: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其中后五方面一一对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5个一级主题。语文学科《指导标准》又将“阅读教学”一级主题进一步细化为5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1为课文的教学解读(细化为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2为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内容选择(细化为6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3为教学活动、教学资源与教学点的一致性(细化为6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4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细化为6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5为整本书阅读指导(细化为5个三级指标)。通过对语文学科《指导标准》的深入研读,结合前期精准调研后的培训需求精准分析,专家团队一致认为“阅读教学”较为重要,并根据该项目制定研修主题“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科研能力提升”。

精准诊断教学能力

在参训教师进校后,我们及时开展培训教学能力的精准诊断,为精准组织培训教学提供更翔实的资料参考。以上述市级骨干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项目为例,语文学科《指导标准》实质是把学生的课程目标转换为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基于此,我们把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级水平折算成分数,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分别对应4分、3分、2分和1分。这样,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自我诊断平均得分就能通过统计得出。我们依据教学能力诊断结果优化培训课程,对“阅读教学”5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平均得分较低的项目,按照“补短”、精准施训的思路,加大关注力度。

精准设置培训课程

我们在设置培训课程时,遵循“主题、目标、内容”一致性原则,按照《指导标准》提出的“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实践导向、分层培训”理念,在主题之下,采用“课程功能指向”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体验和反思总结四个方面来分类,细化以“维度、模块、专题”为框架建构课程体系,使培训课程内容整体呈现逻辑性与递进性,确保所有培训内容都围绕培训主题展开,服务于培训目标。如上述小学语文市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市级骨干教师“阅读教学”能力自我诊断的结果,确定参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和等级水平,精准设定培训目标,避免课程内容拼盘、课程重复设置现象。

精准组织培训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此,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在培训教学组织上下功夫。一是根据课程设置方案,采取专家指导的方式,知名专家以理论指引,教研员以方法指导,一线名优教师以榜樣示范。二是对学员的学情进行精准反馈。我们将统计的参训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诊断平均得分和分析报告提供给授课专家或主持专家,与专家就学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力求做到“精准组织培训教学”。同时,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专家团队会随时推门听课、督导、课后召开学员座谈会,收集意见,采用一课一评制度,把督导专家和学员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授课专家,也为即将授课的专家提供依据,以便更加精准实施教学。三是精准选用培训方式。在预设的基础上,基于因学员的生活环境、学校文化、专业背景和发展阶段不同而产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我们精心设计培训形式、精准选用培训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式、主题研讨式、师带徒帮扶式等方式,确保培训内容与方式逻辑一致。另外,我们还会精准选择与参训教师教育教学情景相似的案例,帮助参训教师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行动、实践创新,实现迁移应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校部分项目是通过同步在线、异步在线、同步异步混合方式进行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结合在线培训特点,实施在线翻转式培训,避免了线上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单向传递。在线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等培训内容设置任务导学、个人自学、在线专家讲座、在线交流研讨、在线专家答疑等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实践体验采取前置任务驱动、线下行动学习、线上专家点评指导等方式;反思总结采取在线结构研讨、成果在线展示、专家在线指导等方式。

精准评价培训效果

我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请参训教师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填写参训教师满意度测评表;二是在集中培训结束一个月后,按照“531学习分享法则”(印象最深的5点,学习最主要的3点,工作中能用到的1点),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计入个人成长档案,让表现优秀的教师作为专家在未来的培训中进行展示,促进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和转化。

(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参训专家精准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致谢审稿专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精准的打铁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