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肥胖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的评价研究

2023-03-13汪春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塑身个性化群体

汪春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体育部 浙江绍兴 312000)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子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青少年肥胖比例增多、体质下滑迅速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也对各高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也引发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21年12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长,其中2020年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35.0%和14.6%,大学生群体的肥胖率逐年上升,体质状态下滑严重,随之带来的不良体型及体态问题也比较严重[1-2]。

个性化塑身既属于体育的范畴,又与艺术密不可分,可以说是体育和美育的结合。个性化塑身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达到锻炼体质的作用,而且具有塑造形体的效果。相对于其他的体育课程以及体育活动,个性化塑身活动对于培育大学生的体质、形体、气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形体、姿态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更加容易被广泛接受。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高校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的开展还处于无序和组织混乱的状态。基于此,有必要系统论述影响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的相关要素,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改进,以推动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的科学有序开展[3-6]。

1 高校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的评价流程

对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估,主要是对影响个性化塑身活动的关键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给出科学的评价结论,目的是分析和识别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的关键要素。其中,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评估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的各要素进行量化,采用确定的数据衡量指标要素的影响,判断结果更加直观科学[2]。具体实施流程:第一步,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基于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构建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确定评价指标等级,基于专家评价的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及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评价指标隶属度;第三步,模糊评价综合算法;第四步,结果分析及处理,并得出结论和建议。

2 高校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的模糊综合评价

2.1 基于施瓦布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教育思想。施瓦布倡导科学探究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同时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发展。高校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教学特点,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具有高度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契合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念。因此,将施瓦布理论作为高校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将课程建设框架分为课程内容、教师、学生以及环境四大要素,并认为这四大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及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7-8]。根据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研究框架以及参阅大量教育理论研究文献,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特点,构建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体系

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权重主要反映了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价指标权重很难通过量化的方式获取,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并经过数学处理的方式能够获得可信度较高的指标权重。选取高校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专家5人和从事健美塑身专业教练与教师4人组成规模为9人的专家组,经专家组会议讨论,最终形成对肥胖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综合评价表

2.3 确定评价等级

根据对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情况评估的需要,考虑到评价的精细程度,将评估等级划分为5个层次,评价等级和对应的定义区间分别为:优秀(80,100],良好(60,80],中等(40,60],一般(20,40],较差(0,20]。因此,确定个性化塑身活动的评价集V={v1,v2,v3,v4,v5},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

2.4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主要以定性化的指标为主,很难被准确量化,对于这一类指标,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通常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获取较为真实的第一手评价数据。调查问卷的题项内容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逐次展开,题项备选答案也采取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5 个等级,对应的定义区间如表1 所示。对于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采取等级比重法,对于某一题项(二级指标项),对选择不同等级答案的人数进行统计,将其归一化处理后即为某一指标的隶属度[9]。

某一个二级指标cij属于m等级(m=1,2,3,4,5)的隶属度rijm可由下面公式计算:

其中,Sijm表示有Sijm个调查对象认为二级指标cij属于m等级。

问卷调查对象选取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衢州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中国计量大学4 所高校在校肥胖生,每所学校挑选50~80人,共计人数300人,发放电子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300份。调查问卷结果经归一化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2.5 模型计算

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其中,“学科内容”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如下:

“教师因素”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如下:

“学生因素”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如下:

“环境因素”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如下:

根据这样的方法,可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等级进行计算。

3 结果及分析

对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目的就在于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索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的发展路径。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的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为:B=[B1,B2,B3,B4]=[学科内容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73.17,71.72,76.56,67.98]。

对于一级指标层,学生因素得分最高,为75.56,学科内容因素得分为73.17,位列第二,其他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根据这一评估结果,可以认为,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参与情况和认知程度比较理想,在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活动方面的学科建设方面,开展情况也相对较好。不足的是,对于个性化塑身活动方面的师资力量和学校构建的基础环境方面,评价水平相对较低。图2给出了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的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对于二级指标层,主要针对一级指标的学科内容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进行细分评价)。

3.1 学科内容因素评价结果

图2(a)学科内容因素中,课程评价、课程内容、课程目标3 个指标的评价相对较低,仅有课时设置评价相对较高。根据这一评价结果,可以认为,个性化塑身的教学实施活动中,对于课时的分配是得到认可的,也间接说明了广大学生对课程的爱好程度,但课程评价、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评价较低的现状也说明对于个性化塑身的学科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科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图2 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个性化塑身活动要想取得广泛的认可和快速的发展,需要系统优化学科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大力度改变学科内容因素中评价较低的因素。其中,对于课程目标方面,要紧贴《指导纲要》的5个领域目标,尤其重点关注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但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实理论教学,更加需要加强实践方面的教学,将引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作为常态的课程建设途径。在课程评价方面,充分考虑到个性化塑身的教学特点,实施多层次、多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式,将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10]。

3.2 教师因素评价结果

图2(b)教师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分达到81.76分,教师改革意识、教师个人魅力、教师专业知识得分均低于70 分。这一情况说明个性化塑身活动对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教师的师资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采用有效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培育。尤其对于教师改革意识和教师个人魅力方面,要求教师要紧贴时尚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个性化塑身活动时尚和潮流的特点,并将其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表征加以突出。

另外,教师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还要在自身外形和气质等方面体现专业水准,为学生树立榜样和目标。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建立个性化塑身课程的教师激励机制;面对快速发展的个性化塑身领域,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抽调形象好、素质高、业务精的骨干教师组成精干的个性化塑身课程教学队伍,并制订专业适配的发展规划,等等。

3.3 学生因素评价结果

图2(c)学生因素中,仅有学习效果满意度得分偏低,说明学生对个性化塑身的期望值较高,也具有较好的主观学习动力,需要学校和教师予以恰当的引导,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育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4 环境因素评价结果

图2(d)环境因素中,仅有社会认知程度得分相对较高,学校文化得分次之,学校宣传力度、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得分均较低,场地设施建设得分最低,说明个性化塑身活动的软硬件方面的环境因素建设亟待加强。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及建设规划,通过合理开发、科学规划、综合运用等方式,营造更好的软硬件教学环境。

4 结语

评价结果说明,高校肥胖群体学生个性化塑身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规划和加强建设的方面还有很多。建议:(1)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培育学生参与的兴趣;(2)加强肥胖群体个性化塑身的学科建设,引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多层次、多指标的教学评价模式,通过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激发学生参与个性化塑身活动的积极性;(3)从教师的激励机制、业务能力培训以及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综合入手,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培育和建设;(4)加强个性化塑身活动开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猜你喜欢

塑身个性化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穿塑身衣能让身体“记住”曲线而变瘦?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塑身内衣让女性受伤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塑身妙法
夏日来临前的美丽计划! 轻松有效的家居塑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