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研究

2023-04-05张宪韩迪陈光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儿童团中央苏区苏区

张宪 韩迪,2 陈光华

(1.昆山市花桥金城小学 江苏苏州 215300;2.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安庆 246052)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及苏区民众,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反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大规模围剿的胜利,使得赣南、闽西苏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包括28个县境,15座县城,总面积为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达250多万的全国最大的苏区,也称中央苏区。1931 年11 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1]。

中央苏区作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也是新中国的雏形。其目的是反帝、反围剿,让共产党人休养生息,发展共产主义后备力量,武装夺取政权成立新中国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儿童是国家未来的花朵,青年军的后备力量,为更好地发展共产主义接班人,必然少不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为提高当时苏区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及文化水平,中央苏区先后成立儿童团及少先队等红色儿童组织。组织者除了对儿童进行文化课程及红色精神教育,还让他们参与各类体育游戏活动,丰富儿童课余生活。其中,以儿童团的体育游戏活动内容最为突出,具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爱国主义色彩强烈等特征。这些体育游戏通过娱乐化的策略,释放儿童的天性,迎合儿童所需,还将军事动员意图及政治教化意图渗透其中,在教育和组织儿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并且为当时的中央苏区儿童带去乐趣及希望,提高了苏区儿童的整体素质,为共产主义青年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培育了无数革命接班人,如开国将领张铚秀、李真等。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对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的研究,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体育强国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使命相吻合,对当代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及教育自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基本内容

中央苏区儿童团是在共青团领导下的8~14 岁年龄段的儿童组织,相当于现在的少先队,而当年的苏区少先队类似于特殊时期的青年突击队[3]。儿童团平时主要的活动内容有站岗放哨、检查烟赌、破除迷信。他们的主要武器是木枪,也有几支梭镖杂在其中[3]。

1931年6月17日,团(少共)苏区中央局通过的《团中央关于儿童运动决议案》中曾指出,共产主义儿童运动,是用儿童所了解的方法(唱歌、图画、游艺、体育、故事以及参加阶级斗争)来教育儿童(8~14岁)。因此,要求各级团部之下设立儿童局[1]。1932年1月,全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湘赣苏区儿童团工作决议案》中曾提到,各地儿童团要定期下操,但操的方式不只是正步、跑步,应该多进行操散兵、集合、掩护、前进攻击及各种游戏体操。还有一些文件表明:“儿童运动中……要经常做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游戏,唱歌、跳舞、听故事、看图画,等等。”[3]

可见,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不仅是单纯的体育游戏,还是与军事、政治相结合的具有中央苏区特色的红色体育游戏。

列宁小学放学后,共产主义小战士就会聚在一起,由游击队员当教练,操练队列或者“打野操”(野外战术演练)[3]。有时候游击队员会组织学生进行“抓特务”“战场冲锋”“野外行军”等体育游戏活动。“抓特务”主要是由1 名儿童扮演“特务”,将小石子或者纸片藏在规定的区域或者身上,游击队员让小战士们开动脑筋,思考“特务”会把情报藏在哪里,最后对“特务”进行搜查。“战场冲锋”是在一片开阔地或打谷场上进行,游击队员们站在远处,用自制的小沙包向前来“冲锋”的儿童团成员“射击”,孩子拿起自己的木枪,模拟战场冲锋,借助前方的障碍物及谷堆,躲避飞来的“子弹”,如果被沙包击中,那么就会被当作“阵亡”,自觉退出游戏,直到有孩子到达指定区域,游戏结束。“野外行军”时,小战士会背上自己的行李、干粮等物资,跟在游击队员的身后进行远足活动,游击队员会告诉孩子们一些战场上的生存技能,如判断某个植物能否食用及钻木取火等,让孩子亲身体会野外行军的过程。诸如此类的游戏很多,如“炸碉堡”“设埋伏”等数不胜数。游戏结束后,游击队员会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表扬,并颁发奖品,奖品大多都是由弹壳拼起来的手工制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1931 年,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一文中也曾提到,儿童团每周的操练,都在人民学校的指挥下,操练得很好[4]。由此可见,在党中央和共青团的正确领导下,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认可与表扬。

2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形式与特点

2.1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形式

中央苏区可供儿童团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场地有限,没有固定的场所,大多都在开阔地及打谷场上进行[5]。1934 年9 月28 日,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印发的《儿童俱乐部的组织与工作》中规定:“儿童俱乐部是儿童的一个社会工作与娱乐的练习场所。儿童俱乐部设有运动组,负责领导和开辟运动场,制造各种运动器材”,以便开展各种体育活动[6]。虽然器材设施供应不足,但是儿童团组织者土法上马、变废为宝,将木疙瘩制成手雷、短木棍制成手枪、长木棍进行简单加工制成步枪,分别发给儿童团成员,满足儿童对军事武器的好奇与幻想。即使条件较为艰苦,但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活动发展有序,游戏活动开展的形式较为多样,主要是以游击队员利用儿童的课余时间开展游戏为主,同时儿童也会自觉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2.2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特点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扇门,成人可通过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干预。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作为中央苏区时期特有的产物,存在即合理,且符合这一时期中央苏区政权需要的特点。一方面,以游戏式之娱乐形式,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适应儿童的生理需求,丰富了儿童教育手段;另一方面,又以军事化之动员意图和政治性之教化理念,锻炼了儿童的身体素质,激发儿童的阶级意识,以便能配合红军的反“围剿”斗争[7]。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存在如下特点。

2.2.1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内容多样化

在每天放学后,儿童团成员自觉地集合在一起,游击队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现有的游戏项目进行改革创新,有前文提到的“抓特务”“战场冲锋”“野外行军”等军事游戏,还有“两人三脚跑”“小孩吃饼饼”“击鼓传花”等趣味游戏[7],还有用碎布团成球,加以缝制,制成足球、排球、篮球等,供孩子玩耍。可见,儿童团的体育游戏活动内容多样化,不仅有个人游戏,也有团体游戏,还将军事游戏活动与趣味游戏活动交叉进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参与了军事训练,且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摒弃个人英雄主义。这些体育游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释放了儿童的天性,提高了儿童的身体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红军战士奠定了基础[8]。

2.2.2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组织方式趣味化

在对儿童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的身体参与,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心灵参与,所以这就要求组织者,合理组织游戏活动,讲究趣味性。在组织个人游戏中,安排另外1 名儿童在其身旁也进行相同的游戏,利用儿童的好胜心,让他们形成良性竞争,相互促进提高;在组织团体游戏中,安排的2个队伍实力要相当,如在“两人三脚”游戏中,对手的实力要接近,这样才会形成竞争,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久而久之,儿童会失去参加游戏的兴趣。在“战场冲锋”的游戏中,游击队员会加入儿童团队伍,充当儿童团的指挥官,对冲锋的过程进行指挥,并给儿童团成员布置战术。通过趣味化的组织方式,提高孩子的游戏参与度,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提高孩子的竞争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孩子的执行力。

2.2.3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军事化

据研究表明:9~10 岁左右的孩子单纯、可塑性强,对他们的培养可以军事化为主。中央苏区儿童团的体育游戏开展恰好符合这一观点,通过游戏与军事相结合,在组织儿童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不怕失败、勇于挑战、沉着冷静的素质。在“野外行军”过程中,游击队员会让儿童团年龄稍大的儿童帮助年龄小的儿童完成“野外行军”,自己则在队伍的旁边来保障野外行军的安全。久而久之,提高了儿童团成员的战斗素养,也养成了独立自主,互帮互助,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的精神品质,这种训练无疑将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总之,中央苏区儿童团的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丰富儿童精神的手段。其游戏氛围积极欢快,游戏内容以军事技能为主,组织形式巧妙且趣味化。这些特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娱乐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有的游戏放在今天依旧可以继续操作[8]。

3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的时代价值

1931 年10 月,中共湘赣省委正式成立,并组建了湘赣省儿童局。1931—1932 年,胡耀邦担任湘赣省儿童局书记,负责湘赣省苏区少儿工作。在胡耀邦的推动下,湘赣省儿童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9]。随着《湘赣省儿童游戏教材》《团中央关于儿童运动决议案》《儿童游戏》等一系列的儿童团游戏教材及政策的颁布,使中央苏区儿童团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形成了苏区特色。

3.1 提高群众战斗热情,辅助军事斗争工作

在中央苏区儿童团的组织下,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响应革命斗争,高呼“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等口号,跟着父兄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中去。在中央苏区的划阶级、打土豪、分田地等运动中,儿童团负责监视土豪劣绅。1929年冬天,国民党向根据地进犯,在这期间儿童团8名团员利用“打野操”“野外行军”积累的野外生存经验,一路跋山涉水,将12名在押的地主、恶霸押送至指定地点。在制定的《苏维埃区域CY工作大纲》中,将儿童团列为支援红军的基本队伍。儿童团成员还会化妆成小贩和小叫花子,对敌后方进行侦查[10]。这样一来,儿童团对国民党军队的斗争,鼓舞了整个中央苏区的斗争情绪,也增强了苏区群众的斗争勇气。

3.2 满足儿童生理需求,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中央苏区在1933 年发布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训令(11号)》中强调:“发动儿童参与体育活动,活泼儿童的精神,锻炼他们的身体。”[11]毛泽东、邓小平、朱德、王稼先、张爱萍等国家领导人亲身投入儿童的体育运动实践中,并且制定了满足青少年独特发展需求的相关决策和活动计划[12]。儿童团组织趣味化、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活动,不仅满足了儿童生理需求,激发了儿童的运动兴趣,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当时苏区群众的自信心。

3.3 实施军事化的游戏教育,为苏区提供优秀的将领

2016年5月31日,中国军网发文《那些从儿童团走出来的开国将领》,曾提到苏振华、杨勇、秦基伟、聂凤智、周克玉、汪运祖、张铚秀等7位开国将领,文中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入团时间、担任职务及工作内容。翻看这几位开国将领的回忆录,发现他们对儿童团所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依旧记忆犹新,甚至对某些项目至今还历历在目。开国少将李真在其回忆录《无悔人生》中提到:“每天在结束列宁小学的课程以后,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参与儿童团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12]可见,儿童团丰富多彩及富有趣味化的军事体育游戏,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为他们参与红军队伍,走向为共产主义终生奋斗的征途奠定了基础。

在党的正确指导下,加上客家人对党的拥护,使得中央苏区儿童团建设极具时代意义,为苏维埃政府开展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儿童团也为苏区的建设及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体育游戏的熏陶,锻炼了儿童的胆识,也为苏区的军事活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儿童团利用体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与理念,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工作者。

4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当代启示

中央苏区是新中国的雏形,政治、经济、文化模式是新中国建设的预演。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开展也是当代中小学课余活动及兴趣班活动的前身。回望历史,中央苏区通过体育游戏对儿童进行组织与教育,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对现代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4.1 为当代儿童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指导。

体育游戏活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央苏区处在复杂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将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如此丰富,体现了当时中央苏区建设的完善性,从当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及游戏规则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儿童体育事业的关注,也体现了苏区先进的体育理念。这些政策及游戏规则,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规律,提高了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活跃了当时苏区的氛围,提高了当时全民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为提高苏区军民身体素质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可见,中央苏区在儿童体育游戏教育这方面的先进理念,无疑为当代少年儿童的体育事业扩宽道路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4.2 为新时代少儿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政治内涵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为革命和战争服务,有别于其他的体育活动。儿童通过体育游戏的熏陶,培养了英勇顽强、不怕失败、团结一致的革命精神,具有浓厚的苏区政治性。儿童团始终把保护共产主义,参与革命斗争放在首位,在战争环境中培养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新时期的儿童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传承苏区时期儿童团留给人们的珍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历史责任感,做新时期共产主义接班人。

4.3 丰富当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与当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引领[13]。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开展将游戏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儿童游戏的全过程,汇聚了中共的政治教化理念,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传达勇于斗争、英勇顽强、团结一致等共产主义思想理念,在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与思想教育协调同步进行[14]。一方面提高了儿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儿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思想。当前在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吸收了儿童团所体现的先进理念及思想,可以说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当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由此可见,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央苏区儿童团存在的时间较短,但是其展现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体育游戏理念及举措,依旧对当代体育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5 结语

中央苏区儿童团体育游戏的开展,倾注了共产党内老一辈教育人士的心血,不论是在游戏题材的选择、游戏内容的构建方面,还是在游戏过程的组织及游戏思想的传达方面,都力图让儿童团的体育游戏符合共产党的思想形态。虽然条件恶劣,但组织者不畏苦难、因地制宜的行为,值得吾辈歌颂。当代学校及儿童体育兴趣班应发扬苏区精神,传承儿童团的体育游戏思想,提高创新意识,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积极通过体育课程来培养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儿童团中央苏区苏区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星星火炬放光芒:儿童团的故事(1)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山东根据地抗日儿童团的组建与发展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