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市徽县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3-03-12□申

山西农经 2023年23期
关键词:徽县生产经营者绿色生态

□申 丽

(中共徽县委党校,甘肃 陇南 752300)

陇南市徽县位于嘉陵江上游、西秦岭南麓,地处甘肃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徽县平均海拔为704~2 504 m,年平均气温为12 ℃,年平均降水量为660 mm,年平均光照时间1 721 h,10 ℃以下有效积温为3 971.7 ℃。徽县下辖15 个乡(镇)、213 个行政村,共有914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 408 元,耕地面积达34 489.48 hm2,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典型旱作雨养农业县。

徽县的耕地土壤中,黄僵土、黄粪土、河流沉积土、红沙土等占整体耕地土壤的80%,耕层较浅,土壤坚硬,缺少有机物质,易硬化,再加上农户长时间重耕地、轻耕作,过度、盲目施用肥料,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肥力不断降低、农田品质下降、作物抵御灾害能力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粮食产量和品质。因此,推行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对推动徽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大意义。

1 陇南市徽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陇南市徽县积极打造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养殖业带动农业产业扩大规模,建设畜牧业产业集群,重新定位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系统[1]。

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发展理念,徽县现已建立饲草中心1 333.33 hm2、粮改玉米基地933.33 hm2、中康利畜禽饲料生产线30 万t、金牛有机肥料加工基地2 万hm2、兴疆牧歌拥有5 万m3沼气池和粪污处理系统、3 333.33 hm2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以及相关配套企业,已构成以畜牧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粪污还田为主体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同时,徽县利用养殖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并引导养殖行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将市场主体和农民的需求作为重点,精心思考、精准定位、精细谋划,已吸收和带动3 600 多名农户参加养殖,已经发展生猪21.1 万头、肉牛2.51 万头、羊2.6 万只,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70 万头(只)[2]。徽县大型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的配套率高达75%~95%,带动种植业收入增加3.75 亿元。

2 陇南市徽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占据多数

在客观上,要实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就要将农田集中连片,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并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要求有统一的渠道系统,而此类工作主要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作业,实现了标准化施用化肥、杀虫剂,提升了生产力。与之相反,由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种植面积很小,农田分散,生产力较低,存在随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无法对农田进行统一管理,其产出的农作物常无法达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

在主观上,新的经营主体具有更大的生产规模、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人员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市场化倾向更强,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抱有正面态度,更可能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建立品牌、提高经济效益。但大部分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文化素养较低、观念较保守、市场意识淡薄,从众心理强,多数经营者只关注眼前的利润,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性不高。

由徽县的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农田面积达到9.44 万hm2,约占整个徽县总农田面积的80%,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田面积仅为2.36 万hm2,约占比20%。

近年来,徽县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飞防推广工作,如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蛾和水稻二化蛾等。推广资金主要由国家投入,部分以种植A 类绿色甜黏玉米、绿色春玉米为主的、由市场驱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行投入资金,改进防治技术。

徽县的推广工作获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来看,技术覆盖率低,发展速度较慢,主要是因为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农田占比过大,且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不强。

2.2 农业小经营者的生产力水平较低

农业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由三个最根本的要素构成:劳动力、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共同被称为生产资料。生产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但目前我国中小农户生产力较低,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人力资源。目前徽县农民科技水平、文化素质良莠不齐。部分新农合组织的成员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而在农村,受到农业专业教育的农户不多,造成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例如,部分农民不了解杀虫剂的正确施用剂量,对“斤”“两”“钱”等传统的度量单位认知模糊,对“kg、mL、g”等国际通用度量单位知之甚少。虽然每年都有农业科技人员提供培训,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尚未提高,对农业科技知识和新技术的了解相对滞后。

2)物质条件。土地、农机等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是农业生产力的基础。目前徽县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多采用手持背负式喷雾机,作业效率低、农药利用率低、农药施用量大,难以取得理想的农药喷洒效果。由于农机化程度低,不能实现秸秆还田,导致耕地质量得不到改善。此外,由于运输能力和财力不足,无法购买用于提高土地品质的农业肥料和商业肥料,导致土地越种越薄。总体上看,农户土地质量、农机装备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在种植方面难以适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

2.3 农业监管方式难以促进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对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其中对产中农药施用和产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更加重要。以往执法部门将重点放在农药经营、销售等方面,从源头拦截,有效防止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以及不合格的化肥、农药在市场上流动,但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情况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不足。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执法机制不够完善所致。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管,部分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没有合理施用杀虫剂,也没有正确处置杀虫剂、农药包装垃圾,包装垃圾会直接污染饮用水源、稻田灌溉用水及土壤,使受污染的农田用水及土壤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

在建立综合执法队以前,农业局下属部门负责监督,但其只负责取样和抽检部分农产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执法权力。建立综合执法队后,未能有机融合农业综合执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的检测工作,未形成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未对不合格农产品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无法对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起到宏观控制作用,影响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3 陇南市徽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3.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要不断培养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顺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大对土地承包制、入股制等方面的推广力度,加大对土地的经营和经营服务力度,以转让、互换、代耕等形式,提高已有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3]。此外,还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培养和发展一批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带动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合理、合法流转土地,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真正解决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弊端。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种与农业相关的社会和经济组织,是一种可以完全适应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各种服务的网络体系,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4]。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为基础,以农业生产中的病虫草害防治、耕作播种、收获等为主要服务内容,通过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通过收费的方式为小型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服务,如驾驶植保无人机作业等,帮助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减少农药残留,达到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

3.2 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客观条件

1)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发展绿色农业、维护生态,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培训对农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对绿色农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将之落实到行动中,形成一种自觉行动[5]。

2)农业部门要培育好新型职业农民,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农闲季节科技培训、农民田间学校等途径,对不同水平的农民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农户整体农业种植技术水平,让农民的能力素质与现代农业新形势相匹配,培养一批绿色农业人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6]。

3)改良土壤并推进农业机械化普及进程。土地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对农户来说是“命根子”。在农业生产中,应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达到降低肥料用量的目的,提高农田生产种植质量。此外,要大力推广免耕、翻地、翻土等设备,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高效率植保机械的应用力度,积极发展自走式、高地间隙喷头等大型植保机械和植保无人机,采用电子喷雾器等新的设施设备和与之相匹配的应用技术降低杀虫剂的施用量[7-9]。

3.3 强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管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团队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政府要将团队建设与制度建设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队伍和系统提供必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系统的内部机构,确保人员编制充足、责任分工清晰。同时在每个镇(街道)都设立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并将其职责向下延伸。要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使县、乡两级的农技人员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10-13]。

2)宏观行政监管与农产品质量技术检测相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政府监督和实验室技术检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绿色农业基地周边环境、农药施用安全及包装垃圾等的宏观监管,增加对农产品的取样检验频率,优化改进检验方法,逐步推行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标准化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14-16]。

3)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行政执法监管相结合。农业执政、执法部门除了要对农药经销场所等地进行巡查外,还应对农户日常农业生产进行巡查。并将这一工作与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饮水水源地上游为重点保护对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尤其是要跟踪国家限制施用的农药,一旦发现违规施用农药和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现象,要依法处罚[17-18]。

4 结束语

文章结合徽县目前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关键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徽县现代化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徽县应结合目前“以养带农”的循环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以农业为主体,利用现有资源和科学技术提升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徽县农业产业经济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徽县生产经营者绿色生态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备案的通告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对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
我国推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
全省林木种苗工作会议在徽县召开
我的家乡
你那美丽的麻花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