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诉讼评注
——开启民法典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2023-03-12栏目主持人张卫平

云南社会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体法程序法诉讼法

栏目主持人:张卫平

主持人话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法律的“两翼”或两个“车轮”。实体法离开程序法无法“落地”或“起飞”,程序法离开实体法便失去了对象、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立或分离从来都是相对的。分离在于彼此有其自身调整的对象、规律、规则和体系,其相对性在于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渗透、关联,始终处于一种“纠缠状态”。因此,离开彼此的观照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彼此,携手共进。正是基于此,从民事诉讼的视角观察、认识和分析民法典就变得非常重要,相对于过去那种总是民事实体法学者对民事实体法自身的审视和分析(例如民法学者对民法典的评注)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基于民事诉讼的视角对民法典的分析就成为一种新的视角,也是一种认识民法典的新的方法。于是,我们便可以说,对民法典的诉讼评注系列开启了全方位认识和研究民法典的新的路径。这种分析方法不同于基于民法思维、基本概念、原理对民法典的分析,而是从民事诉讼法的价值追求、原理、原则、体系,同时又结合民法思维、基本概念、原理,对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关联问题进行分析。如此,也就避免了仅仅从实体法或程序法视角对关联问题的单向审视所带来的认识偏差和认识盲区,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笔者要非常感谢《云南社会科学》杂志对于这项重要理论工程的极大支持,感谢杂志在刊物资源极其稀缺的情形下,为诉讼评注系列文章开辟宝贵的专栏园地,使诉讼评注的观点能够得以充分开示,也因此使得民事实体法和民事程序法的研究更加丰富多彩。

民法典的诉讼评注无疑是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工程。民法典在不断发展变化,诉讼评注也将是与时共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期专题刊载了民法典诉讼评注四篇论文以及我的一篇算是概述或相关方法论的文章。在这一期诉讼评注的论文作者中,许可博士和任重博士是两位长期从事程序法和实体法交叉研究,并有所成就的学者。任重博士更是在德国留学归国之后大力主张程序法与实体法交叉研究的倡导者,也是在清华大学推进民法诉讼评注研究的团队组织者和先行者。今年任重博士的研究团队获得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协同研究”,这也是对其研究实力和前期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

最后,我们希望在这组系列文章刊出之后能够得到学界、实务界的关注、支持,无论是肯定还是争议或批评也都是民法典诉讼评注研究得以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实体法程序法诉讼法
刑事程序法向度的量刑规范化研究
认罪悔罪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也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程序法的内在张力
浅论民事证据中的虚假自认
互联网环境下国际私法面临的挑战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
合同继续履行判决实现障碍之解决——兼论2015《民事诉讼法解释》“一事不再理”之适用
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新诉讼法的实施带给法务会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