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2023-03-11高庆玲郝美娥

健康之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健康行为心理护理老年

高庆玲 郝美娥

摘要:目的 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心理护理;健康行为;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系统慢性疾病,临床将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的患者纳入高血压范畴。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可知,中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占据首位,平均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源于心血管病;且截止至2022年,我国现患高血压群体已经达到2.45亿,这与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有关[1~2]。

加强对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与心理护理息息相关。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重建积极向上的治疗意志,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较为欠缺,主要在于心理护理同质化严重,且护理内容流于形式,局限于口头疏导,导致心理护理难以取得实效[4~5]。本研究旨在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28±8.99)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43±3.02)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57±9.21)岁;病程2~22年,平均病程(9.50±3.1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6]诊断标准;年龄≥60周岁;明确本次研究的全部过程,了解注意事项,并在主观上表示愿意接受研究安排,已签字授权;全程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自身已经接受来自其他渠道的护理;曾经任职过心理治疗相关岗位;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一过性的继发性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预计生存期<1年;中途脱离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倾听、鼓励、安慰、解释、疏导患者,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面对疾病。叮嘱患者家属予以患者爱护,尽量让患者远离负性情绪。

观察组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1)第一阶段(前瞻性预防)。基于冯蔡莲等[7]的研究指导,明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误区”,包括“快速降压追求”“服药侥幸心理”“盲目相信保健品”“盲目参考他人用药”“随意增减剂量”“过于依赖药物降压”。上述6种“心理误区”,对应6种不正确的疾病自护行为。一旦患者开展上述不科学的自护行为,导致不良预后结局,就会产生失落感、懊恼感,引发不良心理。故第一阶段是针对上述6种心理误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指导患者按时、科学用药等,避免患者出现疾病认知障碍。

(2)第二阶段(针对性主动干预)。基于王春燕等[8]提出的“焦点解决模式”,针对性地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第一步是通过非结构式访谈,使用“如果你觉得自己好起来了,会有什么征兆?”等语句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患者的答复就是其对治疗效果的潜在期盼,以及疾病消除后,患者心理压力消失的外部表现。第二步是通过非结构式访谈,使用“以往你遇到类似心理障碍,是如何解决的?或者你当时做了什么,以至于心理障碍没有变得更糟?”等语句,引导患者主诉既往消除心理压力的偏好行为,患者的答复就是其偏好的行为,值得进一步挖掘,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

(3)第三阶段(补充与完善)。在每次心理护理后,通过非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对当下心理护理内容的评价,并询问患者有无期望开展的心理护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心理护理内容。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各量表均内含20个小条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情绪状态越差。(2)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質量: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评估,反映患者的疾病认识与健康行为,内含自护能力、知识、概念、责任等方面,累计43个小条目,满分172分,分值越高,患者健康行为越理想;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内含情感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维度,各维度满分均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自拟问卷,包含对护理内容、护理时效性、护理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满分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ESCA、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现代医学强调,要将患者视为完整的个体,在治疗时,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生理感受,还要注意改善患者的心理感受,推动现代医学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发展[9]。老年高血压患者受疾病影响,心理较为脆弱,极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心理照护,尽量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10]。

分阶段改良心理护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在护理工作的第一阶段,明确患者的心理误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当护理认知,进而纠正患者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第二阶段,护理人员有意识地对患者的负性心理进行针对性干预,立足于“焦点解决模式”,通过非结构式访谈,提前了解患者在意念通达下的外在表现,并以此为目标,评估心理护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随后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喜爱与偏好。护理人员可以在后续制定心理护理方案时投其所好,组织观影、听音乐、游戏相关活动,满足患者需求。第三阶段,补充与完善心理护理内容,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展现出更多的差异化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分阶段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31(7):485-508.

[2]谢美丽,金爱莲,徐彩红,等.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5):937-940.

[3]郑雪瑛,朱旭英.门诊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用药依从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2):4088-4091.

[4]段墨雯.针对性心理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产后出血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491-493.

[5]王秋芳,郭丹,罗婉丽.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890-892,896.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7]冯蔡莲,梁倩,梁论好,等.心理误区分析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37-39.

[8]王春燕,张学平.焦点解决模式对老年焦虑障碍共病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0):1779-1782.

[9]梁肖仪,徐健,王丹风.持续性心理护理与生活干预对控制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577-1580.

[10]于杰,赵瑜.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分析[J].养生大世界,2022,(18):45-46.

猜你喜欢

健康行为心理护理老年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新媒体传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