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哲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探索

2023-03-11刘学良冉诗杰

上海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哲学规则法治

刘学良 刘 璐 冉诗杰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 200240)

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和挑战

2016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2019 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版教材在全国全面应用。与旧版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视角,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颁布,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做了进一步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新课标凝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五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了切入点或落脚点,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立足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关键指导。

道德与法治的新课标和新教材体现了巨大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反映时代精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向,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来重组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凸显了先进思想的引领性。其次,主题层次突出,内容螺旋上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统筹把握道德与法治的整体内容同各学段重点内容的关系,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循序渐进地把入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国情教育等内容融入教材之中,形成了主次分明、相互支撑、层层递进的内容体系,为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提供了坚实的载体。再次,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具体问题,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起来,逐步扩展和深化学生的认识,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新的课标与教材注重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强调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设立跨学科、探究式、合作式的主题学习活动,推动课程综合化实施,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道德与法治在教材和课标上的改变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新教材使用时间不长,新课标实施不到一年,教师正处于磨合新教材、研读新课标的转型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未彻底转变,新的教学方式尚未完成建立,产生了很多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僵化,缺乏思辨空间。新教材原本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仅囿于教材的条框,还刻意回避教材中设置的矛盾情境,所有的探究都指向唯一的、确定的结果,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第二,很多课堂的教学方式单一,道德说教浓厚。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反观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正襟危坐,接受教师充满空洞乏味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知识,课堂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第三,忽视学生经验,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设置了多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只是照本宣科,不去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受到打击。

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方式,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落地寻找实质性支撑。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人格品质的完善,为我们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值得探索的路径。

二、 何谓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是当下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运用哲学式的对话、探究和反思,引导儿童对生活中的关键概念和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儿童对意义和价值的深层理解,锻炼他们的对话提问、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引导他们更加充分地思考世界、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是哲学家、教育家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他强调对哲学进行适当的简化与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方便易行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阶段开设系列儿童哲学课程,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关怀性思维的发展。

儿童哲学课程是教育探究法的范例。即:不再让学生去死记课文中的现成结论,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和思考每一学科领域中的知识。要成为一个探究者就得成为一个知识的主动的追求者,一个坚持不懈的提问者,不断去注意那些迄今为止仍被忽视的关联及差异,去准备比较和对照,分析和假设,实验和观察,测量和考查,等等。这样,作为探究者的学生就为自己的教育担负了某些责任。他们学着去遵循自己着手探索的思路,而这种探索将导致他们学会独立思考。[1]

儿童哲学并不是带领儿童去思考抽象高深的哲学问题,而是让儿童应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英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费希尔(Robert Fisher)曾指出,儿童哲学“帮助孩子们从重复日常转向反思日常,从不加思考转向深思熟虑,从日常性思考转向批判性思考”[2]。在儿童哲学课堂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仅是引领者和辅助者,而不是掌控者或裁决者。为了让课堂上的儿童都能够进入“做哲学”的状态,教师先要提供一定的“刺激物”——童话故事、戏剧小说、历史事件、新闻案例、音频影视等——用更为直观、有趣的方式来唤醒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思考。学生针对“刺激物”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生生之间开展苏格拉底式对话,“学生尊重彼此的意见,建立在彼此观点的基础上,相互挑战,为不被支持的观点提供理由,相互帮助,从彼此所讲的内容中得出推论,去发现各自的前提假设”[3]。从而不断推动对问题的深入探索,将灌输、说教转变为探究、启发,不断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同时促进儿童在与他人协作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道德责任意识。

儿童哲学进入国内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其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更加适合国内的教育情况。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儿童哲学课程,有些学校将自己的学校文化与儿童哲学结合,创作本校的儿童哲学课程体系,也有学校尝试将儿童哲学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学科教学中,以此推动学科教学的发展。其中,将儿童哲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很多学校探索的重点。

三、 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结合

儿童哲学关注学生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人格完善。李普曼曾指出,儿童哲学有助于道德教育,“对儿童而言,哲学能起到的最好的作用就在于教会他们掌握做出道德判断的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对这些技巧的热爱和重视,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4]。道德与法治同儿童哲学之间具有天然的亲缘性,两者在目标、内容、方式、教法等方面紧密关联,儿童哲学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很多章节。①需要指出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内容是非常多样的,除了强调分析和探究的内容外,也有很多其他侧重的内容,例如强调情感体验,或是诉诸行动实践,并不是所有内容都直接适用于儿童哲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内容做出判断,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两者在具体关联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是相同的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促进学生成为更好的个体。这一目标也是儿童哲学所追求的。儿童哲学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重要概念进行探究,思考和探讨各种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追问“真与假”“对与错”“好与坏”等价值判断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升他们对是非善恶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激发儿童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为主导,以帮助儿童实现自我人性的提升,并最终促进儿童自主成人和自我塑造为目标。”[5]

(二) 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是相合的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不断扩大的生活场域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自己入手,去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涉及自我、情感、知识、规则、道德、法律等概念,而这恰恰也是儿童哲学所关注的主题。儿童哲学以哲学的方法和智慧为依托,从儿童自己的生活入手,借助开放性的素材引导儿童去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议题,例如“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为什么要诚实”……对这些问题开展探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成为独立思考、乐于创造、富有同理心并尊重他人的人。

(三) 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是相容的

道德与法治和儿童哲学都是培养人的学问。前者依据教材与教师的指导发展学生的意识和行为,由外向内地将课程知识“内化”;后者则更强调儿童自己的视角,鼓励儿童去探索、思考事物的意义,由内而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和素养。儿童哲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真实想法,感受道德情感选择中的冲突与张力,通过主体间的交流不断完善对道德问题的认识,以此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澄清问题、重构道德观”[6],使得学生逐步成为道德知识的建构者,由内而外地促进其人格完善。道德与法治和儿童哲学分别从不同的教育视角切入,两者相互补充,从多个方面实现学生思维、道德、情感、能力的发展。

(四) 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是相辅的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打破了传统的知识讲解模式,强调将“教材”变为“学材”,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对教材里的内容进行重新界定,引入学习情境,增加活动导入,并且设置了“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知识窗”等不同栏目。这些设计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使“教师的教不再是核心,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说教,而是对学的辅助、组织、指导、辅导”[7]。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教材的功能,需要有更多方法来为教学提供支撑。儿童哲学继承了很多哲学的探究方法,如苏格拉底式对话、概念分析、逻辑推理、思想实验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方法宝库。儿童哲学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包”,并引导他们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这些对于丰富和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在目标、内容、方式、教法等方面紧密相关,使其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重要的补充和支持功能。将儿童哲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有效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师—学生”相对立的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真正将“教材”变成“学材”,使学生能够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 儿童哲学应用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探索

儿童哲学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推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儿童哲学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结构上的借鉴。儿童哲学强调将课堂转变为一个友善、民主的探究共同体,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协作,共同遵守和维护探究共同体的规则。这种课堂结构及教学过程本身就具有德育性质,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态度,形成自我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儿童哲学通过“做哲学”的方法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断深入,师生针对特定的内容开展苏格拉底式对话,不断进行询问、质疑、讨论、反驳、分析、论证,促进他们对内容有更深入、更充分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规则”是道德与法治中的关键主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从小建立起遵守规则、捍卫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在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有“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这个主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教学反而更加困难。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早已对规则司空见惯,他们明白“遵守规则是十分重要的”,知道“应该遵守规则,不应该违反规则”。所以在课堂上,他们十分清楚教师所要讲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反复地强调常识,缺少新奇性和挑战性,课堂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

为此,我们将儿童哲学的方法融入该课堂,引导学生对规则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节课选择了两个绘本作为材料。一个是《和甘伯伯去游河》,该绘本讲述甘伯伯要划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先后要求上船,甘伯伯在他们上船之前都明确了规则。起初大家都遵守规则,一切安好,但是后来这些乘客忘了他们所答应的规则,于是造成了混乱,导致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另一个绘本《图书馆的狮子》讲述了一只狮子进入了图书馆,它逐渐学会了遵守图书馆里的规则,从而被大家接受,但是在一次特殊情况下,它为了救人主动地打破了规则,导致它被迫离开了图书馆……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相反的情况——什么情况下可以违反规则?这两个故事都是围绕规则主题,将制定规则、遵守规则、违反规则及其相应后果都呈现出来,为思考规则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

两个绘本从不同角度呈现了“规则”的问题,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冲击。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故事只是作为学生的“刺激物”,本身不是分析和讲解的内容(不要变成绘本分析课),教师要将两个故事所引发的思考兴趣引向课本,从而启发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儿童哲学的方法,将课堂变为一个探究共同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支持或反驳,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展开对规则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评论生活中的各种遵守或违反规则的现象,探讨遵守或违反规则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学生深入思考规则的本质。这节课的主要结构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绘本引入

阅读《和甘伯伯去游河》这个绘本,让学生轮流进行朗读,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概述其中所讲述的事情并展开讨论。

教师与学生开展苏格拉底式对话,引导学生注意甘伯伯和乘客上船之前做了什么、游船过程中做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激发学生对讨论“规则”问题的兴趣。学生选出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这一问题作为核心问题。

第二阶段:问题讨论

明确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这一核心问题之后,组织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儿童哲学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将核心问题细化为多个子问题,包括“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规则”“你还见过哪些规则”“这些规则有什么作用”等。

通过这些更加具体的问题使讨论更加有章法、循序渐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和道德与法治课本的内容建立关联,探讨生活中各种关于规则的场景(课本中的场景都包含在其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规则进行讨论,也就是在回答课本中的问题。

第三阶段:深化探究

经过上一个环节后,学生对于“规则”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总体来说还是正面的、有警示性的——“违反规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有一定说教的意味。于是教师再提供《图书馆的狮子》这个绘本,以“什么情况下可以违反规则”这一视角入手展开讨论,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挑战。通过思考生活中哪些违反规则的情况是可以被接受的,让学生能够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辨性地把握规则,对规则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四阶段:拓展迁移

经过对两个绘本以及相关课本内容的探讨之后,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建立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此时学生正处于非常活跃的思维状态,将讨论的焦点再次移到课本内容上,对课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或新的视角,并尝试将课上的所思所学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由此使学生对规则有更全面的认识。

第五阶段:总结提升

组织学生对之前的讨论进行系统的回顾。一方面回顾自己和他人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的观点变化过程,总结自己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回顾课本知识及其在绘本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融入儿童哲学的理念和方法,一节原本由教师主讲的课程转变为学生探究的课程,课堂转化为共同探究的场所,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对“规则”展开了持续的讨论,相互倾听,彼此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儿童哲学的方法来推动对话题的不断深入,从对故事中“规则”的讨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违反规则”问题的处理上,对于课本中所包含的议题——为什么要有规则、规则在不同情境中的呈现、规则的作用、如何遵守规则等——都进行丰富的探讨。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同时还在课堂中践行了对规则的遵守,提升了学生遵守规则、捍卫规则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儿童哲学对于丰富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五、 总结

该课程及其他儿童哲学课程先后在上海市洵阳路小学、明强小学等学校进行讲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儿童哲学的融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愿意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课堂也更加充满激情和智慧,师生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儿童哲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非常容易结合的,但这种结合不是实体上的,更多是形式、方法和风格上的结合,是“以课程为体,以儿哲为用”的结合——儿童哲学不是作为一种实体性内容的东西加入进来。不是说这节课先讲一部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再讲一部分儿童哲学的内容,而是全程都在讲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儿童哲学只是转化了内容的呈现形式、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师的讲解风格,从而推动课程的深化,提升教学效果。

当然,直接决定两者结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是教师,教师是儿童哲学理念和方法的实践者,与其说是儿童哲学融入了道德与法治(或者其他学科),不如说是儿童哲学融入了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中,通过教师而呈现于课堂、实现于儿童。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建立对儿童哲学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思维和对话能力,实践儿童哲学的教学模式,成为“哲学式”的教师。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儿童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深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能力、优化自我教学风格的过程,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哲学规则法治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菱的哲学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规则不规则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