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知理念下科学阅读与科学教学融合初探

2023-03-11陈洁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融合

陈洁

[摘 要] 开展科学阅读是让学生学好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科学阅读与科学教学融合起来,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以行知理念为指导,在科学课堂上将科学阅读与课内观察、实验、探究相结合,有助于营造更加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注意筛选科学阅读材料,组织好科学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实验探究,鼓励学生走出教材、走向课外,走出课堂,迈向实践。

[关键词] 行知理念;科学阅读;科学教学;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儿童科学教育时也表达过一个相似的看法,他认为,攀登科学之树首先就是阅读。[1]当前,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依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论,将科学阅读与科学课的观察、实验、探究相结合,有助于营造更加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科学阅读与科学教学融合的现实意义

当前,小学阶段一节科学课只有40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笔者看来,科学阅读与科学教学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立足全科阅读的大背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科阅读已在全国各地呈如火如荼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已不单单是语文学科所关注的事情,科学阅读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全科阅读的大背景,发挥科学教师的阅读推广作用,将科学阅读引入课堂,与科学实验、科学观察紧密结合,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科学教材的有效补充

科学教材也是一本“科学书”,但相对各种各样的课外书而言,它的内容比较单调,启发式问题居多,语言和插图吸引力不足。加之编者要考虑到全国不同地区学生的情况,在内容选择上就有一些局限性。大范围的课外科学阅读,可涉猎的内容比教材要广泛得多,可以为学生打开更加广阔的时空,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教师在课堂上立足教材组织拓展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还能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科学阅读是对科学教材的有效补充。

(三)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科学阅读可以更快、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可以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体系,即观察实验—逻辑推理—批判性反思—得出结论—改进结论—得出新的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素养。当科学阅读对学生产生真正影响时,必将为他们在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

教学相长,当教师要筛选科学阅读的材料在课堂上向学生推介的时候,反过来也会促進教师进行科学阅读和专业知识积累,进而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阅读材料选择的注意事项和使用形式

陶行知说:“打仗要用兵书,否则有勇无谋,怕要一败涂地。旧中国的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科学的学生也离不了书。但他们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书呆子只配做大自然的俘虏,不配做大自然的征服者。”[2]我们在科学课堂上要学会活用科学书籍,要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科学阅读材料进行广泛筛选,助力科学教学。

(一)科学阅读材料选择的注意事项

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紧密相关,但又不够稳定;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具体形象记忆为主;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发展起来的抽象逻辑思维与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具体形象性特征。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产生最佳效果,科学阅读材料的筛选尤为重要。

1.长短适宜。阅读材料的长短,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很大。篇幅太长,学生很难有耐心认真读完。对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龄段的学生,能够在1分钟左右读完的材料最为适宜。这个阅读时长对应的字数在300字左右,学生读起来轻松无负担。供高年级阅读的材料可以适当长一些,但也不要超过800字。

2.形式多样。阅读材料的形式应尽量丰富。绘本、书籍、报刊都可作为阅读材料,如“地球的结构”课时,教师就可选择《你好!科学》绘本系列中《地震》《火山》分册作为阅读材料。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可以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难度恰当。超出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学生看不懂,容易挫伤他们的阅读兴趣。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这一课时,对高锰酸钾的知识拓展,关于颜色深紫色、外观粉末状、作用可作为消毒剂等内容学生可以接受,但更进一步讲到“高锰酸钾遇光发生分解,生成灰黑色二氧化锰……”时,学生就兴味索然,开始无聊闲话,注意力全无了。可见,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好难易程度。

(二)阅读材料的使用形式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将科学阅读与科学探究进行有效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在赠书给新安小学时就曾指出:“倘使这部书只藏而不看,看而不讲,讲而不做,那便等于金银香纸烧成一缕黑烟,飘入天空终于不知所止,岂不可叹!”[3]笔者所理解的陶先生的意思,就是“看”要成为“讲”和“做”的补充。如何发挥科学阅读的最大效果,要求教师对科学阅读材料的使用形式进行研究。

1.知识补充型阅读。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整体感知,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补充型的阅读。如“在星空中”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喜欢这部分内容不是因为对星座有兴趣,而是因为民间的占星术,学生认为自己生日的当天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星座。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自己的星座在生日相反的季节出现?》这份材料,以纠正学生在星座认识上的偏颇。

2.实验说明型阅读。正如陶先生所说,如果读了书而不去实践,实践了又不去弄明白背后的科学规律,就违背了科学阅读的初衷。为了把科学阅读活动做精做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说明型的阅读。如“电和磁”课时,为了做好电生磁的实验,笔者搜集了关于奥斯特当年发现电生磁的故事以及他不断尝试让电产生更大磁力的办法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跟随奥斯特的探究进行自主尝试。

3.观察指导型阅读。课外阅读可以帮助科学观察进一步深入。如“蜗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绘本《蜗牛的日记》,引导他们根据绘本对蜗牛进行观察,描述蜗牛的嘴、腹和第二对触角等。这种观察指导型阅读,比一般科学教材更能开发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4.帮助理解型阅读。小学科学教材部分知识在内容设计上,只涉及表面层次的现象,没有介绍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如果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运动起来会怎样”这一课时,教材上讲运动后心脏跳动和呼吸都会加快,是运动后人体为了得到更多新鲜氧气而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和气体交换加快导致的,但是空气是如何在体内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进行交换的,这在教材上都没有解释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尼古拉斯·哈里斯的《人体的奥秘》绘本,帮助学生理解现象背后的规律。

三、科学阅读与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策略

“我们对于书的态度之变更,是由于我们对于儿童的态度之变更。我们在《儿童生活》杂志上发表对于儿童的根本态度是: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建设,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新时代的儿童是小工人。”[4]陶行知先生在这里强调儿童的实践和创新,读书应该学以致用。怎样在课堂上用好“活的兵书”,让儿童成为更好的“小工人”,成为创造者、建设者、生产者,对我们在课堂上开展科学阅读提出了要求。

(一)课前导读预习,提供概念铺垫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对外部世界的知识进行建构,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还包括新旧认知的冲突和认知结构的重组。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对科学课堂上新知的接受能力、阅读速度、阅读兴趣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较为充裕的时间里先行阅读相关材料,从而丰富自己关于课程内容的前概念,为后续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理解和建构新知做充分准备。

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阅读《碳酸饮料的秘密》,让他们对空气较难溶于水有个前概念,了解要使空气更多地溶解于水,可以对空气加压或利用化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授课时,教师就可以用注射器吸取汽水进行推拉实验来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气体在水中溶解的知识。

(二)课中穿插阅读,做好教学拓展

科学课上,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如果为学生提供一些科学阅读材料作为“学习扶梯”以作探究辅助,让他們自主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思考实验原理,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科学素养。

如“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课时,其中第二部分内容“小杆秤的研究”,要求学生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做一根小杆秤。这个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杆秤的构造和实际地称量操作弄明白杠杆平衡的原理。在掌握杠杆原理的基础上,制作能称量物体的杆秤,还要给杆秤做两个提线支点,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笔者让学生阅读《杠杆秤的家族发展史》,了解杠杆秤怎样从两边等距的古天平发展到两千年前“小小秤砣压千斤”的不等臂秤,再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可直接从秤星上读出重量的提系杆秤。杆秤演变的历史,就是人们生产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对杠杆原理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科学阅读对学生研究制作杆秤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制作杆秤就有了方向和具体参考。

(三)课后阅读延伸,深化学习吸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教室、实验室外还有更广阔的科学学习天地。……教室和实验室以外的科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5]《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进一步指出:“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6]课后的科学阅读活动是科学学习的有效延伸,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它将科学课程带出课堂,让科学学习深入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引领学生多元化发展。可以说,科学阅读活动完美契合了两版课程标准的理念。

如“物质变化与我们”课时,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引导学生在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教材的内容,把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相关阅读延伸到课外,开展科学阅读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如制作属于物理变化的鲜榨橙汁和属于化学变化的苹果汽水。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动手动脑学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

科学阅读与科学教学融合起来,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注意筛选科学阅读材料,组织好科学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实验探究,鼓励学生走出教材、走向课外,走出课堂,迈向实践,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0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33.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36.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3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莫让小组合作陷入虚假的围城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