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评讲基本方法探析

2023-03-11程丽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小学语文

程丽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次接受系统教学的时期,他们需要掌握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应用学习思维等。评讲是学生在任何学科学习中都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自我督查、自我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讲是语文教师在落实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该环节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作文;讲评方法;小学语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自身在作文评讲中的责任,充分分析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促使学生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文,从而推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和培养其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作文评讲基本方法的运用现状

(一)作文评讲层次较为浅显

综观现有的小学作文评讲工作,部分教师忽略了对评价过程的具体设计,这就使得面向多数学生的评讲方式仍然停留于简单的理解层次。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评讲的过程中以理论为主,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评讲深入理解写作的相关技巧,难以针对个人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善。

(二)作文评讲方法不够科学

在传统的小学作文评讲过程中,教师教学短视行为和功利化评讲倾向较为严重,这使得写作评讲的本质和初心没有得到回归和彰显。其中,教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讲方法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部分教师的评讲过程流于形式、不注重评讲内容,加之部分教师忽略了科学评讲的技巧和方法,导致评讲无法发挥对学生自我管理和提升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作文评讲基本方法运用策略

(一)破除功利化评讲倾向,科学履行评讲职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评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评讲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能力发展情况。功利化的评讲是指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非客观评讲,其忽略了潜在性、发展性的能力评讲。而教师应当破除这一功利化的评讲倾向,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考量,进而科学履行评讲职责。

比如,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作文评讲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评讲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解读评讲信息。首先让全班学生完成对这一主题的写作之后,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作文评讲标准;其次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先进行自评,检查自己是否满足作文的基本要求;最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优秀的范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知晓自己的作文中需要改善的地方。此时,学生可在对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从感性认识的角度去品析作文描述的意境之美,进而增加对主题作文的理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写作思维能力。当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作文与优秀范文之间的差距后,教师便可创设“相互评讲”的环节,两个学生一组,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方的作文写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并且根据思维导图中的不同要素给予相应的意见,帮助对方获得提升。教师还可创设“问题回答”环节,引导学生能够针对思维导图进行延伸,积极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并自主探索,由此在充分和同伴交流、沟通后形成写作思路,从而在写作趣味的激励下提升个人写作水平。

(二)改革片面评讲方法,强化学生写作动机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会趋于固化。对此,小学教师需要改革片面评讲方法,并在作文评讲时善于赏识学生的作文优秀之处,力求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因主动而变得更加有效。

比如,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评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作文后,以文中主人翁的身份进行个人作文评讲。教师可开展相应的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优秀作文,小组中被选中的学生需要完成对自己作文的评讲,评讲的主要内容有厘清文章的脉络、分析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在小组正式展示个人优秀作文时,教师需要作为一个旁听者坐在讲台下,记录每个小组成员在评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其进行具体指导。每当一个小组完成优秀作文展示之后,教师还可將评讲的权利给予其他组的学生,要求每个小组都能够派出代表对其他小组进行评讲。由此,能有效提升作文评讲课的教学效率,从而能使学生在浓烈的评讲氛围中激发写作动力。

(三)调整作文评讲方法,深化学生学习印象

教师的实际评讲效果将会决定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方向。新课标既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地履行评讲职责,又要求教师要学会科学地评讲。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培训,从而做好学生的评讲工作,以此加强对学生评讲环节的指导和督导,帮助学生从评讲中汲取知识,获得长足发展。

比如,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习作“这儿真美”的写作评讲中,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之后,发现大多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是句子不通顺、段落逻辑存在问题,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教师需要将评讲的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四步走:第一步是学生需要先读一读作文中的语句,为了引起学生对句子逻辑的注意,教师可出示学生作文中的句子,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评讲。此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了优秀作文模板的句子更为通畅,读起来也更为朗朗上口。第二步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具体思考作文中出现的典型病句,并且让学生能够边读边改。第三步是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此时,学生需要重新回忆朗读、比较和教师点拨中所领悟到的写作方法,在讨论中将作文中的句子梳理通顺。最后一步是学生需要用自己所学到的作文评讲方法,以优秀作文为范例,对照自己的作文,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自改,并在组内进行作文的比较。最后这一作文评讲环节可激发学生的评讲兴趣。在学生完成对应的作文评讲后,教师可以收集班级学生的评讲作业,进行简单的翻阅批注,着重总结班级学生评讲过程中仍存在的疑问和错误认知,并将这些内容整合成后续课堂教学的重点答疑内容,以此作为调整和优化整体课时教学细节的主要依据。

(四)破除传统评讲方式,引导学生优化个人习作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评讲时,针对学生特点采取适当的评讲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的个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破除传统的评讲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修改个人的作文,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

比如,在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习作“我的乐园”的写作评讲过程中,根据学校的特色,教师可以创新评讲方式,在评讲环节需要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评讲活动,并自主选择展示自己评讲成果的方式,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并激发学生参与评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评讲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升他们的评讲效率。教师应当注意不要刻意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允许学生发表对某一事物现象的看法和主张。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评讲,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在习作评讲中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提高学生的方法素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我的文字我做主”。

参考文献

[1]苏亚军.问题倒逼创新——谈谈文字题评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55-56.

[2]余德先,邓绍辉.学生自主评讲地理试题的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4):20-22.

[3]王国强. 运用大数据提高高中地理错题评讲的效率[J].高考,2021(15):73-74.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小学语文
浅议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
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