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运动训练的思考
2023-03-11张院
文/ 张院
随着教育方面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校教育学科的教育手段与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在小学体育田径方面,传统的教学训练形式已经被革新。但是在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时间尚短,各个地区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导致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仍然存在不足。
1 新课改下开展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改进与革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教育环节。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对于知识与教育的认知不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小学体育田径的训练对处于教育初始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容易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对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进行形式上以及内容上的改进,有利于学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更良好的教学体验,并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勇于面对困难的能力与心理。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还可以将生活化的情景融入到田径训练中,为学生增添对田径教育新的认知。而且学生此时对于田径训练这类耐力性质的运动没有足够的耐心,采取新型的田径运动训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田径训练中获取足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了田径训练的效果和效率。
2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具体要求
2.1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之后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田径训练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田径训练的指导与教学,帮助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来。
2.2 安全第一
在体育活动中,由于体育自身的激烈性与对抗性,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身体损伤。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拥有旺盛的精力,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理解也并不全面。因此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之前一定要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并在设计田径训练的相关活动时尽量避免带有危险性的活动,保证学生在田径训练中的身心安全。
2.3 体育教育趣味性
在田径训练中,由于小学生的自身意识发育不成熟,加上田径训练自身的形式单一且难度较大,想让小学生真正地参与进田径训练中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需要增加田径训练的趣味性,进行多元化形式的田径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将教育与趣味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让学生接受田径训练,并积极地参与进来。
3 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在新课改下的思考
3.1 合理科学订制训练方案
在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中,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田径训练的方式以及内容的计划制定并没有进行全面地考察,只是依靠自身的判断和个人主观意愿的推测进行。这会导致田径训练计划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不能符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从而导致田径训练的效果不佳,且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热情也很低。因此,教师应在制定田径训练方案时积极参考学生的意见,观察学生的反馈,结合这些信息对田径训练以及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以上的数据以及信息来进行相关田径训练方案的制定[1]。除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表现,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普遍规律进行分析,从而让田径训练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在教师进行田径方案的制定时,可以在课堂结束时询问学生的意见,包括对这节课的感受,对训练强度的感受、对下节课有什么改进意见等,将这些意见汇总到本子上。也可以直接准备意见簿,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们将自身的感受与意见写在意见簿上,并在进行下一节课的田径训练方案规划时参考学生的具体意见进行方案的改进。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教师制定田径训练方案的科学性与计划性,能够保证田径训练贴合学生自身需求,让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实现真正的田径训练的有效性,而并非只是将田径训练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流于表面。
3.2 根据学生能力因材施教
在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了解以及制定差异性相应的教学方案。田径训练中,教师通过日常课程的观察,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对田径项目的掌握与理解能力几个方面来进行分组,并对不同的组别采取不同标准以及不同方式的教学[2]。比如在田径训练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性格活泼、身体素质好、且掌握长跑技能速度快的学生分为一组,性格腼腆、身体素质较差、且掌握技能速度慢的学生分为一组,其余的学生分为一组。在进行田径训练时,教师应该对第一组的学生的训练量加大,并且还要在课前与课后进行长跑的计时考核,看第一组的学生中训练成果如何。对于第二组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训练量,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热身,并在跑步时进行技巧教学,适当放慢学生的跑步速度与跑步节奏,以跑完全程为第一目标,暂时不对速度以及时间作过多要求。第三组中,教师可以挑选出性格活泼、身体素质好、但是技能掌握不熟练的学生与身体素质不好、性格腼腆、技能掌握速度快的学生进行不同条件的混搭,参与小组训练的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能够得到自身缺陷方面的补足,实现学生内部的优缺点互补,加快中层学生向运动条件较好的学生的过渡。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的田径训练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优点进行开发,在训练中与其他同学互相补全自身的缺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提升教师的意识素养与专业程度
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教育中,教师作为进行训练与教学的主体,在体育田径训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进行田径训练时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意识与素养,由于小学生的意识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在小学教育时,小学生的意识会自主地汲取周边人员的意识与态度,教师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见人物,其意识思想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3]。因此,为了促进田径训练的效果与效率,教师应不断吸收正确的三观,积极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将新课改下体育学科的改变与创新进行深刻理解。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保证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科学、合理且专业的指导与教学,运用自身的积极意识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看待对待田径训练的意识,实现小学体育锻炼意识的普及与修正。
3.4 在教学中设计游戏形式
田径训练本身是一件比较枯燥的运动,形式单一且对身体的负荷也比较大。而且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龄阶段,对于这类运动的认可与参与感会很低。想要实现学生自主参与进田径训练中,就需要教师对田径运动的形式进行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最先确认田径训练中对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是田径训练的中心,之后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形式与环节的改变。教师可以将游戏的形式加入到田径训练中,由于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操作性,再加上田径训练作为室外运动,能够实现更多形式的承载,因此将游戏形式融入到田径训练中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在教师课前,可以对学生用幽默的语句讲解这节课的田径训练任务,在进行田径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游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进田径训练中[4]。比如在田径训练时,教师可以在热身阶段采取游戏形式,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用多媒体工具播放音乐,在音乐播放时学生都要按照顺时针步行,音乐停止时,教师会随机喊出一个数字,相应数量的学生就要组成一组,最快的一组获胜,这样能够在田径训练前起到很好的热身效果。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跑步方面设置接力赛的形式,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接力形式进行比赛。分组时要进行合理分组,将体育能力强度学生与体育能力稍差的学生进行混搭。教师会提前进行相应田径训练的技巧教学,接力赛时,一名学生跑到接力的学生边上,教师会随机问出这节课堂的问题,学生回答出来后,下一名学生才可以继续接力,以此类推,最终在接力赛中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教师可以用糖果或者其他物品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种游戏方式进行的田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游戏比赛的形式中还能够学习到相关田径训练知识,并且游戏形式自身也包含了对学生的体质考验,有利于促进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效果与质量。
3.5 以学生为本,积极鼓励学生
在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中,学生此时对于田径训练技巧的认知与掌握的能力尚有不足,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导致田径训练中,学生都是从零开始,训练难度自然也就大很多。因此,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错误或者误区。部分教师在学生训练发生错误以及不规范的动作时,就会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与指责。这样的行为会加大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畏惧以及厌恶,打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田径训练的效果不佳。因此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改变这一情况,教师要转变自身思维,将批评与指责转化为赞扬与鼓励,将看见学生的不足之处转变为学生能够进步的地方。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减少对学生指责与批评的频率。在进行赞扬与鼓励时,教师可以采取拍肩膀这类肢体语言表明肯定,这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田径训练中,并且还会帮助学生树立起田径训练的自信心。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训练时的各方面情况,在学生训练出现成效或关键节点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赞赏。对于学生训练过程中体现出的不足,教师要耐心地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详细地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田径训练技巧。
3.6 加强师生、家长、学校之间的联系
在部分小学家长的教育观念中,仍然保持着体育课不如文化课重要这类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小学生的观念也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小学体育田径训练难以进行的情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家长会等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体育课程重要性的普及,教师还可以和部分具有体育运动意识的家长级进行交流,为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田径训练方案。教师可以以对体育教育持有支持态度的家长为切入点,通过这部分家长的观念与态度向整个家长集体进行体育必要性观念的渗透,并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意识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4 结论
在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中,由于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导致体育田径教学需要在形式、内容、以及课外等方面做出改进与创新。传统的田径训练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新课改背景,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意识的创新,以学生的兴趣与发展为主,进行多元化教学,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