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手术,如何“温柔”消除静脉曲张

2023-03-11

祝您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瓣膜射频

◎ 汪 涛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在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腿上都能看到这些迂曲的“蚯蚓”,严重的还可能有痛、麻、痒等症状,甚至因此影响了行动能力。很多患者在苦恼之余,也会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静脉曲张会找上我?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很多患者又会开始恐惧:听说手术就是抽血管,听着就吓人。其实,随着技术发展,医生们已经有了高明的手段,可以“温柔”地消除静脉曲张。

▎为什么静脉曲张会找上你

从原理来说,静脉曲张的本质是静脉瓣的异常。人体的血管并不是如很多图片中显示的那样,如同一根水管般光滑、通畅,每间隔一定距离,静脉血管中就会存在一个瓣膜,它的作用是阻挡血液的回流,这样血液前进时瓣膜开启,而后瓣膜关闭直到下一次开启,这样人体的血液可以有序地流动。

而如果这个瓣膜出现了问题,血液通过以后瓣膜无法完全关闭,就会出现血液的回流。正反向的“血流”互相对冲,流速、流动方向都发生了紊乱,血液就会“堆积”在低垂部位。典型表现就是下肢血管开始膨胀、迂曲。

不难发现,损害下肢静脉瓣膜的因素,其实都与静脉曲张的高危因素有关。

1.年龄:大都涉及功能、组织退化的疾病,年龄都占据了发病因素中的重要位置。不难理解,年龄越大,下肢静脉中的瓣膜使用时间就越长,就越容易发生损坏。所以静脉曲张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同时,很多老年人存在肌肉衰减,下肢肌肉减少后,能够给血管施加的力量也就减少了,也容易诱发静脉曲张。

2.性别:由于妊娠、激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性,女性罹患下肢静脉曲张的比例普遍高于男性。还有诸多研究表明女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更高可能与妊娠、绝经、服用避孕药物,穿高跟鞋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性静脉曲张患病率为10%—15%,女性患病率为20%—25%。

3.下肢静脉压力增高:下肢静脉压力增高会给瓣膜更大的压力,瓣膜需要承受更多才能关闭阻挡住回流血液,长此以往,瓣膜发生损伤的风险就会大幅度增高。通常来说,久站是生活中下肢静脉压力增高的主要原因,所以静脉曲张多见于教师、收银员等需要久站的职业工作者。肥胖也是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高的重要原因,肥胖产生的体重压力会造成股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另有研究显示,身高也可能成为高危因素之一。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身高180 厘米以上者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更高,所以身高造成的下肢血管静脉压力增大也与静脉曲张的发生有关。

当然,下肢静脉曲张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或是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等;一些遗传病,如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一种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等。

▎下肢静脉曲张,不管它会怎样

很多人在刚刚发现静脉曲张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仅能看到一些浮现的青筋,会认为“无关痛痒”。于是,许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不管它会怎样?如果放着不管,下肢静脉曲张通常逐渐加重,以至于不得不面对更大的损伤和手术。通常下肢静脉曲张的进展可分为6 个时期。

第一期:网状静脉或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表面可见到轻微的青筋浮现,影响外观美观,无其他不良反应,可不用治疗。但需要调整久坐久站等生活、职业习惯,同时开始减重。

第二期:在人站立时,可明显看到足部出现弯曲变粗、粗大的静脉血管,伴有小腿酸胀、疲倦等不良感觉,但抬起腿部或采用平卧位,可使症状消失。到现在,我们应该开始使用治疗手段。

第三期:静脉曲张血管数目明显增加,小腿部位开始出现水肿,尤其是站立过长或过度劳累时。患有静脉曲张的肢体会比正常肢体粗,严重时还会出现皮肤瘙痒、湿疹、血淤等皮肤病。

第四期:到了第四阶段,增加的静脉压力迫使血管中的血液渗入皮下组织和血管之外的皮肤,导致局部皮肤变红、变紫,甚至变黑,皮肤就会失去弹性,变硬。

第五期:第五期为急性溃疡期,黑色变硬的皮肤在受到外力的伤害后,形成的伤口会很难自行愈合,严重影响生活。

第六期:这是下肢静脉曲张最严重的末期,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所以静脉性溃疡会反复发作,可以看到伤口一直溃烂,无法愈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烂腿”。

▎温柔“搞定”静脉曲张

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已经较为成熟,主要方式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控制轻症

非手术治疗常常是治疗时的首选,包括避免久坐久站、患肢抬高休息、气压治疗、穿戴医用弹力袜等,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症状较轻者。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外界机械性加压,增强肌肉挤压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包括弹力袜、弹力绷带、气压治疗仪、足泵等,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而如果下肢静脉曲张较重,且出现了肿胀、乏力、瘙痒等症状,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也可以微创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状剥脱术,是将整条大隐静脉及所有的曲张静脉“连根拔起”,全部抽离体外。这种方法治疗效果较为彻底,但同时也伴有一定的皮肤及皮下神经的损伤。而随着患者对皮肤外观和术后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微创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微创的方法主要包括射频热闭合术、激光热闭合术、微波热闭合术以及泡沫硬化术,在血管腔内进行治疗,使病变的静脉闭合、失去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不需要剥离出来。这些术式各有优缺点,也有各自的适应证,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来制订具体的手术方案。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射频热闭合术成为广受推荐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微创方法,已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根据最新欧美血管外科指南推荐的方法——主干射频热闭合加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是目前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最规范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时间短,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射频热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原理是通过射频导管头端产生热能,传递到导管头端周围的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受热损伤、血管壁胶原纤维收缩,直至血管闭锁及静脉内微血栓形成,最终达到静脉管腔闭合的目的。病变静脉闭合后,血液将重新流向其他健康静脉,不影响整体血液回流。与射频热闭合术不同的是,使用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是通过直接向血管内注射药水的方法破坏血管壁使其闭合,起到治疗作用;其流动性好,更适用于闭合细小杂乱的血管。泡沫硬化剂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血管畸形的药物,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不留瘢痕、治疗效果好,非常适合于早期静脉曲张患者以及对皮肤美观有要求的人群。

50 多岁的魏先生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垂钓,加重了他的静脉曲张。当他脚踝处皮肤开始出现色素沉着,伴有瘙痒感,走路走多了还会感觉到小腿肿胀、乏力时,魏先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前往南京市第一医院就医。介入血管科团队为他制订的治疗方案正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下射频热闭合术,小腿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泡沫硬化术”。手术顺利结束后,魏先生便可下床活动,术后观察2—3 天他便顺利出院回家。

从魏先生的治疗经过可以看出,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在不断微创化,向着创伤小、痛苦少的方向发展。但是治疗只是最后的手段,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上文提及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我们无法左右,但可以注意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以及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如果发现可能存在静脉曲张,尽早就医,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非手术治疗,尽量控制病情不发展,方可避免更大的风险。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瓣膜射频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