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元代章草的复兴

2023-03-10左廷鑫蔡鹏

书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复兴艺术特征引言

左廷鑫 蔡鹏

内容提要:章草是由汉代隶书草写演变而来的早期草书。在形成初期,由于尚不成熟以及字形随意,章草并未受到重视。东汉之后,经过规范和整理的章草才逐步被广泛运用,魏晋之后日渐式微,元代章草得到了复兴,对后世的草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元代章草复兴的背景和标志,其次分析元代章草复兴的发展过程,最后则重点阐述元代章草的艺术特征以及元代章草复兴的影响,从书法艺术史构建的根源去阐述章草对草书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元代章草;复兴;艺术特征;深远影响

引言

元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促进了复古汉唐的文化思潮的兴起,在书法方面表现为赵孟頫借古托制,提出了追求古意、以古为新的书学思想,对章草的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孟頫不仅传承传统的章草,而且对其进行创新,开创了章草的新风格。元代章草的复兴极具研究价值,但是现阶段学界并没有关于元代章草系统、全面的研究,导致现阶段我们对元代章草的认识不足。为了进一步发挥元代章草对现代书法的积极影响,本文将对元代章草的复兴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完整地呈现元代章草面貌。

一、元代章草复兴的背景与标志

(一)元代章草复兴的背景

章草始于汉代,产生于隶变带来的文字简化快写之后。“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1]162汉魏时期,章草新颖流畅,更符合当时环境所需,因而成为书写主流。当草、行、楷发展壮大后,章草又因保守而屈居于其下,未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诚如张怀瓘《书断》引欧阳询之言:“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章草,西晋悉然,迨乎东晋,王羲之与从弟洽变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章草几将绝矣。”[1]166元代蒙古族实现了大一统,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了以儒治国,并建立多民族融合的政治体制。元代废除了科举制度,施行民族不平等制度,社会矛盾尖锐。文人将理想投入艺术创作中,以赵孟頫为首的文人逐渐统治文学艺术领域。但元代统治者对汉文化存在偏见,且宋代尚意书风无法满足元代书家的审美需要,元代的书家为此上溯两汉,寻找汉唐气象,通过书法这一载体寄托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在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书家的影响下,元代统治者也逐渐重视书法学习,设置了奎章阁及宣文阁,为元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元代章草复兴的标志

元代复杂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民族矛盾使文人心理矛盾加剧,不得不将精力转向艺术,出现了一大批倡导复古、以章草名世的书家。这些书家从艺术理想和艺术实践两方面积极倡导复古,主张书学回归传统,对章草进行创新,从而使章草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也为后世书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取法之源。元代的章草大家首推赵孟頫,他诗书画印皆擅,在书法史上有着影响极大。赵孟頫曾先后多次临写皇象《急就章》(图1),并书写《章草千字文》。赵孟頫从书法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出发,以章草振兴行草,将章草笔法融入书法创作,其传世名作《酒德颂》(图2)、《与山巨源绝交书》《前后赤壁赋》《上中峰札》等均含有章草笔意及字形特征。

汉代的章草墨迹到了元代基本上所剩无几,刻本《急就章》因其字形体系的完备而被推崇为经典范本,可以说元代章草的复兴是在《急就章》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外,作为流传比较广泛的蒙学教材,《千字文》也充分体现了章草的发展。在元代书家的推动下,《千字文》的书体也不断丰富,出现了章草字体,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孟頫的《六体千字文》(图3)。

元代书家在真、行、草不同书体的基础上涉足章草领域,重构章草,使之成为元代书法的底色。与汉唐章草不同,元代章草在探寻章草笔法的同时实现了章草与其他书体的有效融合,形成了新的章草面貌。比如,赵孟頫在《酒德颂》中将章草与行书结合,实现了字与字之间的转换自如,形成了既古意盎然又清新脱俗的书法风格,将章草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元代及明初章草复兴的发展过程

元代在书法史上承上启下,上承汉唐时期的章草书风,致力于对晋人书风的恢复和传承,下启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明清大草。其中赵孟頫托古改制,提倡书宗晋唐,致力于回归魏晋古法,根底“钟王”。他的理论倡导及书法创作对章草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孟頫身体力行地复兴晋唐书风,在其引领下,元代书家开始追求晋唐的精神实质。

赵孟頫的章草集百家之所长。在其章草学习早期,大多是临摹古人刻帖,之后逐渐融入篆隶楷法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且在章草书风成熟后能脱去篆隶楷法,以纯正的章草体系为元代书家提供了古为今用的书学思路。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代出现了一大批追随者,对元代章草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章草书风较典型者有邓文原、康里巎巎等。

在赵孟頫为复兴章草奠定基础之后,康里巎巎迅速崛起,在书学思想及实践上积极倡导复古,崇尚晋韵,康里巎巎的章草在传统章草笔法横向拉开的基础上,吸收今草纵向伸缩的形体姿态,章法紧密,节奏感强烈,在连贯中富于变化,给人一种视觉审美的新鲜感。《李白古风诗卷》可视为康里巎巎的代表作,其笔法立足章草并糅入今草,用笔迅疾,点画劲挺,提按强烈,波磔明显,结字遵循古法,通篇字形圆劲,转折处笔势纵逸。作品中极具夸张色彩的“燕尾”如大刀挥阵、豁豁凌爽,睹之,如有风声在耳。在众多章草书家中,康里巎巎的“燕尾”最具秦汉书风,有高古的笔调情趣,章草书体开始作为审美性书体出现,注重字体独立的形态特征。作为异族书法家的康里巎巎深受趙孟頫的影响,为元代章草的复兴增加了新的活力和审美意趣,在书坛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元代章草由于康里巎巎的努力而得以盛行。此外,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隐士书家也为章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杨维桢在书法上力求创新,在创作中融入章草笔意。其草书以颜鲁公为基,在开阖自如的体式上融入章草的简率用笔,形成纵势连绵缠绕,横势开张、注重波挑出锋的独特书风。

在赵孟頫复古思潮的影响下,章草呈现出新的面貌。元代书坛古典主义书风盛行,明初延续了元代书风,其中典型者为宋克。元代的赵孟頫是复兴章草的第一人,而宋克则赋予明代草书以章草的笔情墨韵。宋克的章草书风与赵孟頫的书风有不同之处:宋克是将行草笔意融入章草,仍然以章草为主;而赵孟頫则是以行草为主,将章草融入行草之中。宋克的书法风格受康里巎巎影响,其人得饶介亲授,加之家藏丰富、眼界开阔,使其书法具有自然婉转、畅达饱满的章草个性。宋克书法取法魏晋,以章草糅入狂草,在挟风裹雨的书写中使原本字字独立的章草获得了连绵性和纵引之势。宋克的章草不仅是元代章草的创新与发展,而且使赵孟頫风流潇洒的书风在明代呈现出新面貌。

三、元代章草的艺术特征

元代章草是在复古基础上对章草的变体发展,元代章草书家将秦汉书法中高古的时代气息融入笔下,从笔法、结字、章法这些书法本体的构成元素中可见元代章草的时代性与创新性。

(一)强化波磔笔画

元代,书家学习章草的主要范本是《急就章》《月仪帖》《八月帖》等刻帖。用刻帖进行临摹有一不足之处,即不能表现笔势运动的细微变化,这会导致运笔的丰富性减弱,以至于古意缺乏。元代章草书家在书写章草时在章草笔画的基础上增加了楷书的笔法、体式,元代章草复兴是在章草书体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代的新意。赵孟頫、俞和在章草创作中加入行书用笔;邓文原更是将楷书用笔与章草结合;康里子山将章草与今草相融;杨维桢则把行书用笔与章草用笔糅合。元代章草书家在作品中增加了对章草波磔笔画的运用,尤其是在撇捺笔画的出锋收笔处夸大章草的波磔笔画,用顿笔缓冲所产生的节奏感和笔画停顿调锋的驻笔表现章草的主笔。其中杨维桢的作品最能体现元代章草强调波磔用笔的特征。

(二)均整融合的结字

元代章草的字形特征遵循从平正到险绝再复归平正的规律。赵孟頫、邓文原、俞和的章草结字方正;杨维桢的章草在方正的基础上夸张波磔的突出用笔,甚至进行字组的连贯组合,意在打破章草的方正结体以求新意,但在字形空间的处理上仍然没有摆脱匀整的形式。元代章草书家将章草与篆隶楷行相结合,吸收其他书体的结字特点,并运用于章草创作。以邓文原的《急就章》(图4)为例,他的章草中增加了楷书用笔,受楷书影响明显,章草的字形结构较为方正,甚至有些字完全是楷书写法。从元人的章草结体中可以看出时代的影响,元代的章草虽极力复古,但终不能高古。

(三)章法严格的布局

与唐以前的章草相比,元代书家的章草在章法上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章草发展至元代,已经失去原有的兼具艺术美感与实用交流的功能,书家对章草的书写基于古雅审美,对审美的趣味性要求高,因此在章法布局上不像汉代章草那样随性洒脱。元代书家有自己独特的章法处理,赵孟頫、邓文原的章草追求平整磊落、泾渭分明的章法。赵孟頫章法典雅妍美,形体单一,以平正的处理表现文字循环往复的变化;邓文原的《急就章》字字独立,分布均匀,运用楷法写章草,笔画纤细,缺少厚重感,通篇充满精心安排之感。元代书家在章法上已经摆脱汉人浪漫自由、无拘无束的布局,更强调规范与秩序。

四、元代章草复兴的影响

章草被称作草书是为了取其草创之意,今草出现以后才有“章”之名:“呼史游草为章,因张伯英草而谓也。”[1]163元代处于晋唐书风向明清书风过渡时期,元代书坛崇尚的复古矫正了宋代书坛的流弊—帝王的书法偏好对时代书风的影响。元代复兴章草的书法抉择是艺术自觉的选择,是书法回源溯流、全面发展的选择。元代章草的复兴更是对以魏晋为传统的书学观的继承,在维护魏晋正统书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章草在保留基本草法和标志性笔画的基础上,更是将章草与其他书体的笔画、结构、笔势进行融合,发展出了新的面貌,丰富了章草的表现形式,开阔了书家的创作视野。元代章草的复兴不仅使章草书体得到了发展,而且进行了草书体系内的大融合,丰富了草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今草中加入章草笔法,使得今草更显古朴典雅;而在章草中融入今草,章草又更显流利顺畅。明代宋克更是将章、今、狂三草结合,呈现出融古于今的时代面貌。元代以后,章草经由明初宋克的发展而达到高峰,明清书家在章草中寻觅属于自己的草书语言和符号。

章草于元代回归,在明初又获得新的发展。元人在复古的过程中,开创章草新书风,对明清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元代书家多體合卷的书写形式也为明清书家的创作提供了范本。明代中期,祝允明延续宋克的书风,进一步在古风中展现章草的神采。祝允明的章草精妙绝伦,下笔厚重,点画干净利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晚明时期,张瑞图的章草新意盎然,以方折表现节奏气韵,一扫千年以来的圆转用笔习惯。明末清初,王铎、傅山都善章草,他们以章草古朴典雅的精神风尚为基础,吸收秦汉魏晋书法中高古醇厚的点画线质,形成了自己的新书风。探究章草的复兴过程,可以深化我们对章草发展的认识,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向。

结论

元代虽国运短暂,但统治者对书法极为重视,加上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书家极力倡导,书法艺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章草在赵孟頫提倡的复古思潮中不断向前发展。元代章草的复兴既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也有外在条件的促进。元代书家集体对章草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书法变法的价值抉择与取向,是书体演变中借古开今、继往开来的大事件。元代书家师法晋唐,复古倾向明显,在当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章草书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章草书风的基础上,将古朴典雅的章草笔意与篆、隶、楷、行书体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书风。章草的复兴矫正了宋末书坛陋习,反映了元明书家的复古思想及审美意趣,并且对后世章草书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怀瓘. 书断[G]//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猜你喜欢

复兴艺术特征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