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2023-03-10李改娟
李改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1]。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助产专业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课程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兴趣,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学目标;把学生视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和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建设体系。
1 助产专业建设的内容
1.1 确定教学体系
通过对各级医院和母婴护理行业的助产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了解助产专业职业面向,分析助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职业标准、岗位标准,结合我院教学及时情况,确定了包括课程设置及分段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训、实习、毕业教育)和活动课程(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等方面专题讲座或活动)四大部分;分段式教学模式指2 年在校学习、10 个月认识实习及跟岗/顶岗实习、8 周毕业考试、1 周毕业教育[2]。
1.2 制定课程标准
助产专业一直以来没有国家级课程标准,我院助产专业在教务处组织下,参照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物理等5门课程标准,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等为依据,分析课程任务、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对应的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其他相关课程文件或资料,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组织专业教师,准确把握课程定位,以“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过程与方法,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为标准,制定了除国家制定的公共基础课程之外的本专业全部课程的课程标准[3]。
1.3 确定核心课程,建设校内自建教学资源
参照助产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助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确定了助产学、儿科护理、基础护理、正常人体结构4 门课程为助产专业核心课程。
为贯彻职业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对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遴选认定、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评选等工作,助产专业团队,响应教育部金课建设的号召,与超星公司合作,开展了《助产学》、《常用护理技术》、《正常人体结构》3 门课在线课程建设。
为了统一教学资源,结合学院教学实际,护理系组织相关教师完成自建完成校内使用章节PPT、视频或微课、题库、作业库、实训指导书或操作标准等教学资源的建设。
1.4 对接资格考试调整授课内容,促进学生就业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就业,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职助产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接轨,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对接护士资格考试标准,将护士资格考试内容纳入理论教学内容;专业拓展课增加1+X 证书(母婴护理技能)内容,提高母婴护理相关技术能力,如母乳喂养指导、产后保健指导、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和启蒙训练等。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提升我院助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范围[2]。
2 实训课程改革
2.1 调整实训授课计划
助产是一项以突出是动手能力为主的课程,为了将实训内容于产科实际需要紧密对接,我院助产专业通过外出调研、教师外出学习以及与企业行业专家座谈会,了解了助产岗位对于初级助产人才的技能需求,确定了适合我院高职教育的《助产学实训指导书》和《助产实训操作标准》,调整了实训课程授课计划,将原来要求学生掌握的阴道助产(包括胎头吸引术、产钳术)、臀助产术、肩难产助产术共8 学时的实训压缩到4 学时,教学目标也调整为要求学生熟悉,留出4 学时让学生综合训练,训练内容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实训项目,为学生进入临床奠定扎实的操作基础,增加学生实习前的自信心。
2.2 完善实训课教学、考核系统
助产专业实训课教学,改变传统的老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三部式实训,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考核。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课前1 周实训指导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学习通、QQ 等资源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熟悉实训课操作内容与方法,提出疑问与困难;
课中实训教师先解大学生的疑问与困难,再根据不同实训项目,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了解学生对于实训内容的掌握情况,示范实训操作(示范过程中可以有学生参与),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练习完成后教师采用抽考、小组考核等形式展示学生操作,其中抽考是教师从每个实训小组抽考一人,成绩代表本小组成绩;小组考核是教师对小组集体表现进行评价。
课后考核内容主要为实训报告,报告包含实训课程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完成操作的流程图,根据操作环节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解答,要求独立完成,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教师予以评价并给出考核成绩。
2.3 增加临床教师数量,对接临床需求
助产专业是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的动手能力,服务临床。为了将临床所需与学校所教有机融为一体,提高助产专业学生实习前的操作能力,我院从医院、母婴护理机构或其他医疗卫生相关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部分实训课采用实训课专兼职教师1:1 比例授课,及时将临床操作要领与教材理论结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院校合作”。
2.4 开展院级助产大赛
由于各地助产专业实训操作规范不统一,全国范围的助产技能大赛一直比较困难。为了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我院在2019 年召集了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的产科专家根据临床产科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教学条件,确定了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首届助产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及本次大赛的评分标准。本次大赛首先根据学生业余时间开放助产实训室1 个月,开放期间由实训教师巡回指导;其次为了提高所有同学的动手能力,练习阶段不确定参赛学生名单,要求所有学生一律参加练习,大赛前1 天才确定参赛选手,这样既提高了所有同学的动手能力,又增加大家的团结合作。2019 年检查实习时,各医院对助产学生在产科的动手能力反映都比较满意。
3 今后工作方向
3.1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成功的保障,产教融合、院校合作,将企业、医院等行业专家引入课堂,丰富授课内容,建立教学与临床的衔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3.2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系统
高职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目前学生评价体系多以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加思想政治综合表现评价,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生考核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3.3 增加适应不同基础和认知能力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新时代的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判断学生的认识能力,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手段的需求,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