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知识性读物阅读例谈
2023-03-10陈慧娟
陈慧娟
任务群阐释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设置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以“探索与发现”为人文主题,以知识性读物为选文对象,引导同学们了解科学探索、学术研究的动机、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平实严谨的语言,感受学者的品格和学术精神;把握作者陈述见解的思维过程,掌握阐释、推理的方法;借鉴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学习探究具体问题与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感受学者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价值。
阅读指津
阅读知识性读物不是简单地获取信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梳理文本所述的研究历程、成果等信息,理解这些信息在阐释事理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材料来源,借以了解作者的知识体系,思考作者阐释事理的角度及理由。
2.把握关键概念,在梳理文本的过程中发现关键概念的位置和作用,区分主要与次要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概念与观点间的关系,探究引入概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品读、积累严谨准确的语言,探究语言与思维、思想之间的关系。“严谨准确”的语言表达除了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上,我们还可以从作者的身份角度去理解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异及表达效果。
选文品读
中国手卷绘画中的时间长线
◎祝 勇
最长的线,不是山脉,也不是江河,是时间。
中国古代手卷绘画,不仅收纳空间,更收纳时间,把不同的时间点连成一条线——这一点,在晋唐五代的绘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那个时代的手卷,习惯于采用近乎连环画的形式,更像电影中的蒙太奇,连续展现一个事件的不同过程。一如《洛神赋图》卷,采取的就是连环画的形式,画上的四个场景(相遇、相伴、相思、相别)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反复出现,仔细看,我们还会发现画中的烛光出现过两次,表明他们的故事贯穿了三天两夜。这种连环图画的方式,是汉魏以来佛教从印度传入后出现的,在汉代艺术中几乎看不到连环画的渊源。汉代画卷一般采用图文相间的形式,一段文,配一张图,再一一衔接起来,像看图说话,顾恺之的另一卷名作《女史箴图》就是采用这样的形式。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和《重屏会棋图》两幅长卷,同样存在着这条时间连线。《韩熙载夜宴图》卷共分五幕,分别是:听琴、观舞、休闲、清吹和调笑,像一出五幕话剧,或者一部情节跌宕的电影,把一场夜宴一点点推向时间深处。《重屏会棋图》是独幕话剧,只有一个场面,就是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三个兄弟一起围坐下棋,画面上二人弈棋,二人旁看,又有一童子立于右侧,布置仅屏嶂、几榻等物,但画面上仍然看得见时间的流动,那流动是通过现场的两件道具暗示的。这两件道具,一件在画面左边,是一只投壶(一种投箭入壶的玩具),还有两支落在榻上的箭,暗指着已经过去的时间(他们刚刚玩过投壶的游戏);另一件在画面右边,就是侍童身边的那只食盒,暗指着未来的时间(等他们下棋饿了,就会吃点心)。假如观众的目光沿着这条时间线放得更远,就会透过兄弟四人围案小坐、弈棋闲话的一团和气,看见后来命运里的刀刃冰凉。
一幅横卷,可以无限延长,有始而无终。即使画家的笔停止了,像顾恺之的笔终止在曹植弃岸登车之处,收藏者却意犹未尽,以跋文的方式将它一次次地延长,使一幅长卷有如一棵树,在时间中开枝散叶,茁壮生长。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卷,通常被装裱成一个包含着历代题跋的复杂结构。按前后(从右至左)顺序,长卷的构成部分大致是:天头、引首、隔水、副隔水、画心(即绘画作品)、隔水、副隔水、拖尾等。
天头多用花绫镶料,引首是书画手卷前面装的一段素笺,原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卷心,后来有人就在此纸上题上几个大字,标明画心的内容和名称,就像一部电影,在开篇的部分映出片名,而且那片名,一般是名人题字,与画心的部分,通过隔水、副隔水相连。宋徽宗题画名,习惯写在黄绢隔水的左上角,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都是他题写的画名。乾隆过手的清宫藏画,一般不会放过在引首上题写画名的机会。
随着一件手卷的流传,会有一代代的收藏者、欣赏者写下自己观画的心得体会,续裱在画后,使这件手卷不断延长,这部分,被称作“拖尾”(与画心仍然以隔水、副隔水相连)。从这拖尾的题跋里,可以让后人看到它的流传史,一件古代的绘画传到我们手里,途经的路径清晰可见(所谓“流传有序”,一幅古画不可能横空出世);可以作为鉴定绘画真伪的根据(许多假画就是在题跋里露出破绽);那些精美的诗文书法,亦与绘画本体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關系,见证了画家与观者之间的隔空对视、声息相通,即使像倪瓒、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这样的艺术怪物,也不可能陷入永久的孤独,因为有许多隔世知音热烈地追捧他们。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实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这是一种比喻,但它在艺术史中确乎存在着,这些“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就密密麻麻地写在长卷拖尾的文字中。
因此,一幅长卷,在中国绝非一个孤立、封闭的创作,而是一个吸纳了历朝历代的艺术家“集体创作”的综合性艺术品、一个没有终结的“跨界艺术展”(至少跨了绘画、书法、文学、篆刻、文物鉴定诸界)、一个开放的体系,如山容万物,如海纳百川。一件手卷,在不同朝代、不同门类艺术家的“互动”中生长,中国的绘画,通过在时间中的不断积累、叠加,实现它对永恒的期许。那些写满题跋的尾纸,见证了手卷从一只手传向另一只手的过程。那些神秘的手已然消失,但它们同样构成了一条线——一条时间的长线,穿过一件绘画的前世今生。
(节选自《故宫的古物之美2》,文章有删减,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体验
江卓轩:我特别关注到,作者把中国古代手卷绘画收纳时间的特点与蒙太奇镜头相类比。电影中,“蒙太奇”不仅是一种剪辑规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阅读本文,我了解到中国手卷绘画中早就有这样的创作手法,这令我既惊讶又自豪。
李洁:作者开篇就亮出手卷绘画中的“时间性”这个关键概念,接着从画家创作形式、绘画内容到手卷结构,逐层推究时间在绘画中的不同体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陈丽华:通过作者的阐述,我发现,欣赏一幅画,不仅要欣赏画面的内容,还要了解内容背后的“时空”。如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成就的,一幅画的背后不仅有创作者,还有欣赏者。中国手卷绘画在时间的长线中,在不同时空的艺术家的互动中,在“从一只手传向另一只手的过程”中,延续着它的无限魅力。
许业奥:我关注到文中用了多处括号,有些是说明,有些是补充,可见作者语言表达的严谨。我还看到如“实现它对永恒的期许”“穿过一件绘画的前世今生”这样带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语言,觉得很有意思,这应该是跟作者学者作家的身份有关系。
教师点评
学者祝勇多年来勤勉书写故宫,他坚持把故宫里的文物称为“古物”,以强调它们的时间属性。每一件古物都凝聚着时间的力量,绘画“犹如时间的肌体上剥离下来的一个碎片,观者可以循着线条、笔墨的指引,一步步往回走,仿佛一场逆光的旅行”。正是在这样的知识体系背景下,作家没有把文本变成美术史论,而是穿透时空阻隔,去探究古物背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