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何为理想生活
2023-03-10杜宁宇
杜宁宇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什么是理想的生活”,这是每个年轻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在梁晓声的《中文桃李》一书中,徐冉问李晓东:“生活也可以分为歌类的、诗类的、小说类的、散文类的、报告文学类的、史诗类的,你憧憬哪一类生活?”两人讨论一番,觉得没有谁的生活可以始终如歌,史诗类的生活离普通人太远,诗类的生活太理想主义,小说类的生活太难把控,而散文类的生活更适合老年人,还是报告文学类的描述更恰当——人生像一场自己给自己的报告,由不得虚构、自欺欺人,而又得有点文学性,加入一些小说、散文、诗歌的味道。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是《中文桃李》中两个主人公关于年轻人应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生活的探讨。同学们可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文体特点,选择自己未来的理想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追求。
1.限定文体。“你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根据文题指令可知,本文应写成议论文,文体必须明确。
2.限定内容。材料列举《中文桃李》中关于理想生活的看法:人生像一场自己给自己的报告,由不得虚构、自欺欺人,而又得有点文学性,加入小说、散文、诗歌的味道。引导语“你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限定了写作的内容,同学们构思时必须立足于所给材料明确回答你对理想生活的期待,不可随意发挥。
3.限定思维。“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这里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追求来写,这是立意的根本,不能脱离自身发展,泛泛而谈。
4.限定主题。“你憧憬哪一类生活”,也就是让同学们思考:你想过哪种文体般的人生?行文时,要选择你向往的“人生文体”,根据其特点,结合自己选择的理想生活状态,结合材料中所提出的文体类别所对应的生活形态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分析,并指出其对于新时代青年的现实意义。
佳作展示一
真实不盲从,与时代同舞
◎牛 雨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诚哉斯言,此可谓众人理想之生活。然回归于现实世界,“知不可乎骤得”却是生活的常态。对于平凡的我们而言,真实不盲从而又带有文学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生活,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理想生活。
为生活添点真实、减点浮夸,才是惬意人生的根基。人生一世,流光转瞬,我们对理想的认定也许只在须臾之间,但生命的价值却是永恒的。倘若生活充满虚构伪善、自欺欺人,定会令人疲惫不堪。反之,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以真实之我面对自己、面对众人、面对世界,卸下虚伪的面具,方能获得外界的认可,让自己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收获舒适与诗意。
为生活设立方向、拒绝盲从,是令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诗意的有效途径。“报告文学类”的生活终要归为一则报告,要想这则报告不那么空泛,就应有所作为。有了正确目标的引领,我们才能始终前进,不懈奋斗,让理想生活的列车顺利通过“人生的一个个岔路口”。真实的、有意义的生活应拒绝盲目。青年学子江梦南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始终心怀理想,奔赴朝阳,最终考入理想的学府;航天人聂海胜坚定心中目标,赓续奋斗,终飞上寰宇;医学博士吴天一坚守让高原战士不再受高原病折磨的信念,终于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不凡的理想生活需要有精神支撑,也要扎根现实,脚踏实地,真心奉献,摒弃“小我”,成就“大我”。无论是守岛数十载,令祖国边疆得以安定的王继才夫妇;还是在抗洪救灾时冲进灾区,维护人民安全的消防员陈陆,他们皆为行不凡之举的平凡之人,致广大而尽精微,舍小利以成大义,将个人奉献之姿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洪流中,与时代共舞,成就了不凡人生,奏响了祖国繁荣发展最强音。
青年有梦,应不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青年的理想生活,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向:真实而不虚伪,真诚而不盲目,奉献自我而不斤斤计较。如此,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幸福安乐。或许我们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如此理想生活定会为我们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享受诗意的人生。
吾辈青年终将以惬意舒适、有意义而不平凡的人生,与时代同舞。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本文思想深刻,分析精辟。以《赤壁赋》名句开篇,恰当引出“真实不盲从”的中心论点,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全文分别围绕“为生活添点真实、减点浮夸”和“为生活设立方向、拒绝盲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前一部分运用对比论证,强调“真实”的重要性,后一部分选用青年学子江梦南、航天英雄聂海胜和医学博士吴天一的事例,凸显“理想”的作用。最后联系现实,以当代的平凡英雄榜样自然过渡到吾辈青年与国同心,与国同行,与时代同舞,自然流畅,主题明确。
佳作展示二
守得云开见真实
◎韩欣茹
“市粟易求仓廪实,邑尨无警里闾安”,这是曾巩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揆诸当下,理想的霁月过于渺远,现实的生活雾影朦胧。于我们而言,唯有拨开重云,以“报告”的头脑思考,用“文学”的目光远眺,就可以在云雾四散后窥见“报告文学”般的真实生活。
跋涉理想途中,保有“真实”可抵达无尽远方。“报告文学”是一场生活给予理想的报告清单,报告不容掺假,生活同样不能虚构。倘若时刻身处虚幻伪善之中,只会令我们感到窒息难耐,举步维艰。若以真实的自我拥抱生活,就会发现,这世间的美好与自己环环相扣,生活中的友善与真诚时刻萦绕身边。
保有“真实”还须时刻清醒、坚持不懈,才能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过这样一个作业:每天甩手上百下。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现实中,有的人在做事之初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途中便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当保有“真实”的本质,慎思笃行,才能奔赴理想的彼岸。
人生不止于一场按部就班的“报告”,略带“文学”的浪漫才可化形雨露,润泽精神的荒原。于生活的乐园中栽植梦想,以“真实”的厚土辛勤哺育,用“文学”的春雨滋养发芽,理想的玫瑰定会馥郁芬芳,长盛不衰。唯有在平淡的生活中平添色彩,于前进的征途中望见繁花,理想的生活才触手可及。
青年应当投身奉献国家的洪流中,守得云开见真实,向“报告文学类”的理想之途稳步求进,必能臻于至善,玉汝于成。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本文开宗明义,即引用曾巩眼中“理想社会”来点明有关“真实”的中心论点,才思精敏,行文紧凑,不拖泥带水。正文部分围绕“何为保有‘真实”“如何保有‘真实”“‘真实也需文学添彩”三部分分析讨论,灵活使用多种论证方法结合个人观点深挖“真实”的本质内涵,并运用规整简洁的排比句式,分别列举黄大年、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事迹,从多角度进行丰富的论证。尾段回扣主题,结合当今時代,呼吁青年“有所为”,使本文余韵绵长,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