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中国

2023-03-10陈艳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发展

陈艳辉

热点聚焦

《2023全球数字科技研究发展研究报告——全球科研实力对比》显示,中国数字基础研究实力增长势头强劲,有望在产业实践中持续转化输出应用价值,推动中国数字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数字”二字,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中国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是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运动。“数字中国”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反映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课堂、支付宝、共享单车、线上购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都属于“数字中国”的范畴。它将在未来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纵深剖析

1.“数字中国”重塑时代新生态

新兴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数字化的崛起,重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形态。

经济全面“数字化”,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实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活全面“智能化”,人工智能进入千家万户,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社会全面“网络化”,技术、网络和现实物理空间将实现充分融合,形成智能化、网络化的社会系统。

2.“数字中国”考验综合治理能力

多措并举,才能让“数字中国”行稳致远。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发展与治理的平衡点,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治理体系。二要持续完善法治体系针对技术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要增强技术保障。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对数字化发展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完善以技术管技术、以技术治技术的监管治理体系。

任务驱动

1.“数字化”是把双刃剑

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革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能。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不断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带来个人隐私保护风险,算法推荐加剧“信息茧房”,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伦理安全风险,等等。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向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多方融合培育“数字公民”

进入数字中国时代,教育信息化新生态培育出的“数字公民”要求掌握基本的数字时代生活技巧、工作技能和学习方法。为实现这个目标,教育要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引领,借助智能教育,探索培育胜任“数字中国”时代要求的人才的方法。一方面要对教学实践过程开展信息化改造和优化,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利用自身的信息化实践和教育经验,为社会培育“合格的”数字公民,即“能安全地、诚实地、尊重他人地、有效地使用网络的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和工具的人”。同时要打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实现多场景教育一贯性,让各类资源融合、协同参与学生成长与发展,形成培育“数字公民”的合力。

3.“数字中国”建设要法治保障

信息数据是数字时代重要的执法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监管对象。一方面,应当破除“信息孤岛”,建立以现代智能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公示与共享制度;同时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整合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横向监管,提升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执法权力,构建覆盖全局的信息网络,为监管赋能。我们要通过构建数字法治体系,有效规制数字法律秩序,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多方观点

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点亮新生活

“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助力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发展新画卷,深刻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智慧便利生活的边界,展现出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强大影响力、创造力。

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软件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物,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感受衣服搭配是否合适;居家休闲,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些场景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人享受到了数字红利。

万物互联,点亮数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助力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发展新画卷,深刻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8日)

数字赋能教育新征程

“数字中国”已经、正在并将继续有力推动我国实现数字经济优质化、数字治理高效化和智慧生活惠民化。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认为: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数字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为了加快更高质量的发展,借着数字教育的力量正在深化数字变革与数字提速,如“智慧教育云平台”赋能在线教育,“体感交互型教育方式”赋能全息教育,“智能化教育环境”赋能智能教育,等等,诸多赋能方式精彩纷呈。

教育在享受数字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探讨如何防止众多APP信息泛滥对学习信心的破坏与行为缠扰,更要探索数字技术何以赋能“有效”?何以赋能“高效”?何以賦能“长效”?过度多媒体吸引会不会产生兴趣钝化?丰富云资源会不会产生认知迷失?这些都是脱离负效走向正效所必须思考的。

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吸引学生时如何从现象好奇向问题好奇发展?驱动学习时如何从导学过程向环境支撑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时如何从被动回答向主动思考发展?……只有学生会用、善用数字技术来学习,才能避免数字赋能形式化、功利化,数字赋能才能面向“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育。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数字教育研究,让数字赋能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让数字赋能教育成为开辟培养创新人才远征未来的新力量。

(摘编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11月1日)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