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体裁特质,教出“边塞诗”的独特韵味
2023-03-10王邢梅
王邢梅
摘 要:“边塞诗”不但有着共同的内容,而且素材的选择和转化以及创作的风格,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成为唐代诗歌一种独特的文化印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逐步编选了一定数量的边塞诗。因此,教师需要从文体的特质出发,引领学生走进边塞诗的深处。本文提出,要横向迁移,把握边塞诗的体裁特质;解释补充,感知边塞诗的内容大意;想象拓展,还原边塞诗的内在意蕴;统整对比,凸显边塞诗的独特情感。
关键词:体裁特征 边塞诗 横向迁移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史,都是一部战争史,从形成到发展,从发展到壮大,一个个民族总是在各种战争中成长。唐朝为我国鼎盛时期,国力强大,疆域辽阔,驻守边疆的战士众多。而随行的文人墨客,目睹了战士的艰辛,创作了大量与边塞生活相关的诗作,这就是“边塞诗”。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卢纶的《塞下曲》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横向迁移,把握边塞诗的体裁特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素养立意”下的单元抓手,形成文本之间紧密的附着力,形成群体化、类质化的教学资源,避免学生将思维停留在“这一篇”的逼仄视域之中,放眼于整个类群。
比如,《塞下曲》是典型的边塞诗,在教学伊始,笔者借助教学“塞”字的契机,揭示并明确“边塞诗”,唤醒学生原始的储备经验,组织学生背诵王昌龄的《从军行》和王翰的《凉州词》,并结合自身对于这两首古诗的理解,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边塞诗。再引导学生从已经学习的两首古诗入手,围绕“边塞诗”,从描写内容、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不同的维度展开交流,最终和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塞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多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或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急于引出需要学习的《塞下曲》,而是先从体裁入手,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通过背诵回忆、梳理及链接,让学生初步把握边塞诗的文体特点。如此,在学生正式学习《塞下曲》时,就对边塞诗有一定的了解。
二、解释补充,感知边塞诗的内容大意
边塞诗无论是展现塞外风光的奇异,还是反应戍边战士的艰辛,抑或是表达将士的思乡之情,都需要建立在具体、明确的诗歌内容之上。由于古典诗歌语言简练,表达上有着鲜明的跳跃性,在教学时,教师不能机械、生硬地翻译和拼凑,而需要联系语境,进行必要的拓展、补充和关联,从而完善诗人在诗歌中省略的内容。
比如,《塞下曲》的第一句“月黑雁飞高”,可以将“月黑”理解为“月黑风高”,将“雁飞高”解释为“大雁飞得老高”。这样的教学,对诗句中的五个字看似都解决了,但如果串联在一起,就会发现整个语句缺乏内在的逻辑支撑。原来在“月黑风高”环境下,根本就不会有大雁飞行,现在居然“飞得老高”。这一补充,不仅弥补了“月黑”和“雁飞高”之间逻辑上的空缺,而且增强了两者之间的黏合度,形成了环境渲染的表达张力,烘托出了浓郁的气氛。再如,针对该诗“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二句,很多学生直译时,常常无法顺畅地进行表达。对此,笔者指导学生进行补充(此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将第三句和第四句巧妙地连接起来,消除了诗人表达时留下的广阔空间。通过这样的理解、增设与调整,组织学生将这首边塞诗的大意理解如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原本不会在这种环境下飞翔的大雁,居然飞得老高。将军发现敌军正在潜逃,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突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落满了弓刀。如此,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大意,更洞察了诗歌内在的逻辑,为后续深入把握边塞诗的特质奠定了基础。
三、想象拓展,还原边塞诗的内在意蕴
很多边塞诗,既写景也抒情。情景交融,是这一体裁惯用的表现手法。对语言高度凝练的诗歌进行解读时,学生常常只关注实指层面的内容。因此,对于《塞下曲》,很多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两句中。如果再做进一步的概括,最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逃”和“逐”(敌人的“逃”,我军的“逐”)。但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如此笼统化的层面上,需要紧密联系写景句和抒情句,在统整状态下,走进诗歌所要表达的意蕴之中。
以这首古诗的前两句为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笔者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先从描写环境的“月黑雁飞高”入手,想象月黑风高、夜深人静、宿雁高飞的画面,进而感受当时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然后,结合自己从相关影视作品中的观影所得,想象“单于夜遁逃”的画面,着力想象敌军的狼狈不堪、溃不成军。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不再局限在“逃”字上,而将“逃”字置放在“月黑雁飞高”的环境之中,既丰富了想象中所看到的画面,又形成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比如,该诗第三句和第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笔者组织学生以品读的方式关注第三句,并结合当时的场景,感受每一个汉字所起到的独特表达作用。比如,从“欲”字感受敌动我即动的快速;从“轻骑”感受唐朝军队的自信,对待敌人的出逃,只需调动“轻骑队伍”,展现了当时唐朝军队超强的战斗力;从最后的“逐”字感受边疆战士的威猛。对第四句的环境描写,在感受天气严寒、环境恶劣的同时,将其与具体的事件整合起来。比如,诗人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以“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由此一來,环境和事件巧妙融合,让学生经历了从环境到事件,再由事件回归课文的回环过程。
四、统整对比,凸显边塞诗的独特情感
古诗的篇幅虽然很短,但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聚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纵观上述环节,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和理解古诗大意,再从描写情节发展的诗句入手,分别感受情节在不同环境下的作用。教学至此,如果笔者“鸣金收兵”,学生的思维就依然停留在相对零散的状态。对此,笔者组织学生重新站在诗歌整体的角度,将两个部分进行统整对比,借助诵读,体悟边塞诗所蕴藏的独特情感。笔者指导学生朗读前面两句诗,引导学生以惊悚的语句展现“月黑”和“雁飞高”的紧张感,朗读第二句则用嘲讽的语气,将“单于夜遁逃”时的惊恐万状展现出来。同时,与后面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以慷慨激昂的语气,再现唐朝战士为了保卫祖国,面对艰辛环境奋勇追敌的决心和英勇。
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再明确这首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战场的气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而是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敌人的败局已定,仿佛瓮中之鳖,只需少量轻骑追剿,即可手到擒来。
古典诗词有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教师要善于从边塞诗的特点入手,在学生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交融、联系等不同的路径,让学生掌握阅读边塞诗的基本方法,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自强.论唐代边塞诗之”风骨”流变[J].今古文创,2021(46):31-33.
[2] 姚丽娟.浅析唐朝边塞诗审美风格的变迁[J].西部学刊,2021(4):139-142.
[3]周贵海.春光失色下的唐朝边塞诗[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3):87-8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