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

2023-03-10王神熙

家庭医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肾脏病艾灸灌肠

王神熙

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主要以针对肾脏原发病、避免和纠正导致肾功能恶化的诱因、防治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控制并发症为主。虽然某些中药具有肾毒性,部分中药长期口服亦会引起高钾血症,但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在防治慢性肾脏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和优势。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引起肾病进展到终末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黄芪、柴胡中药,黄葵胶囊、雷公藤总甙等中成药,具有降低尿蛋白的功效,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加以选用,以提高疗效。中医艾灸疗法对减少蛋白尿也有一定作用。一般以艾灸中脘、关元为主穴,神阙、气海、涌泉为配穴,每穴15分钟,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但需要注意的是,艾灸疗法不适用于阴虚内热者。

对慢性肾脏病3~5期、以肾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医认为其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根本在于脾肾亏虚,夹杂风邪、湿热、瘀血、浊毒。根据患者辨证的结果标本同治,往往能取得一定效果。用药方面,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大黄、黄芪、冬虫夏草能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是治疗慢性肾脏病最常用、最有效的中药之一。中成药尿毒清颗粒、肾衰宁、金水宝、百令胶囊等,在肾脏保护方面亦具有一定作用。

除了中药内服治疗外,中药保留灌腸、中药熏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耳穴埋豆等中医外治疗法,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在改善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其中尤以中药保留灌肠的作用最为突出。中药保留灌肠是指利用结肠黏膜生物半透膜的特性,在适宜温度下将中药煎剂或掺予散剂,保留灌肠30分钟以上,以促进毒素从大便排出的方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独特、简便廉验的特点。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人体75%的尿素氮、血肌酐等代谢产物,主要经由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而肾功能一旦受损,原本经由肾脏排泄的代谢废物,会从25%增加至80%分泌到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通腑泄浊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常用的方法之一。同时,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中药保留灌肠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可降低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因此,以腹胀便秘、大便不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药保留灌肠尤为适用。

中药熏洗疗法属于中药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法、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是借用中药药物作用及热力作用熏蒸患处,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作用的一种疗法,多用于慢性肾脏病皮肤瘙痒者。

除此之外,神阙穴、肾俞穴的穴位贴敷疗法也具有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对胃穴、贲门穴、小肠穴进行耳穴埋豆,能起到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作用;在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穴埋豆,还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虽然慢性肾脏病是“沉默的杀手”,但也是可防可控的。因此,每年的健康体检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定期体检,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学会及时、正确发现和识别机体给出的预警,及时就诊,这样才能使“沉默的杀手”不再沉默。此外,广大“肾友”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西药、中药以及中医疗法。对蛋白营养品、不明成分的保健品等也一定要持慎重的态度或听从专业医师的意见。

猜你喜欢

肾脏病艾灸灌肠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