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探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搭建
2023-03-10周晓兰
周晓兰
实践中,诸多企业将风险管理停留在事中和事后控制阶段,忽视了风险预警的重要性。本文以A区域公司为研究案例,阐述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总结案例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进入中高质量增长阶段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众多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的风险类型。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财务风险,该风险蕴含在企业的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当中。如果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就很可能会引发经济损失。
基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A区域公司的发展规模,企业自身拥有着较高的财务杠杆。一旦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失效,不仅会影响现金流量,同时还会影响整体的业务运行。由此可见搭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实践中,A区域公司意识不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职责界定不清、未能采取科学的风险预警方法、风险应对的对策还较为单一,因此,基于这种背景,开展A区域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搭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类型
(一)财务风险
当前存在大量关于财务风险的理论。有研究认为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是微观经济风险的一种类型,是以货币形式呈现的风险种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也势必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干扰,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财务风险被认为是因外在因素干扰而给企业带来预期或非预期损失的可能性。
就狭义层面而言,财务风险是企业融资行为拓展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投融资活动、收回资本和利益分配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企业的活动目标偏离预期,从而导致企业产生经济损失或预期无法实现收益的结果。简而言之,狭义层面的概念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的债务而引起的,并且仅仅与企业的债务风险管理水平相关。本文研究的是广义层面的财务风险概念。
(二)财务风险类型
根据内容的不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投资风险。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会发生投资活动,比如购置固定资产、实施在建工程等。但这一过程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投资活动的实际收益和预期产生较大差异,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投资活动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收回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而这一过程就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质量无法满足要求、项目工程无法按期完成、项目工程概预算超标等。
其次,筹资风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进行资金的筹集,而对不同筹资方式的选择往往会致使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如果企业无法对到期的债务选择展期,那么极有可能发生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举例来说,企业有可能会筹集大量的短期债务投入到长期项目建设中。由于长期项目的预期收益收回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给即将偿还的短期借款提供现金流量保证,那么企业将不得不面临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就是筹资风险。
再次,现金流量风险。企业在日常的运营活动中经常会发生现金流量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现金流入和流出时间上的不一致。企业要想获得充裕的现金流就必须以较高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作为保证。实践中,部分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收入通常采取赊销的模式,这种模式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如果企业无法制定有效的运输管理策略或者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出现问题,那么有可能到期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从而导致资金链条的断裂,出现现金流量风险。
最后,利率风险。根据《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利率风险被认为是利率变化使市场主体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事实上,部分企业存在大量的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而这些投资方式对市场上的利率变化较为敏感,极易诱发损失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对各种潜藏或者已经暴露的风险进行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管理行为。通常而言,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确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由于各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内部的风险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上也各有特点。一般而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风险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同时,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时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率的关系,能够以最适宜的成本来处置风险,制定策略。此外,企业必须根据财务风险状态的变化对风险管理目标进行修正,举例来说,存在组织控制问题的企业,要将控制舞弊风险作为重点目标;存在大量借款的企业,要求控制筹资风险作为管理目标等。
其次,识别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利用专业的技术方法全面系统了解风险因素,并分析出现风险因素的原因,以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再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企业在识别了财务风险因素以后,应定性和定量地分析风险,并估计风险的大小和发生的概率。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定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最后,财务风险的应对。企业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描述之后,要根据风险值的大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一过程就是风险的应对。应对财务风险又分为对财务风险的反映和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就前者而言,针对风险类型企业可以采取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预防措施、分散措施和转移措施;就后者而言,企业可以采取针对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三、 A区域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风险管理职责界定不清
首先,就组织机构而言,A区域公司下设了市场部、运营控制部、财务部和综合部四个部门,各部门分别掌控差异化的财务风险,实际上并不存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统筹管理的部门。其次,未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风险管理的职能。在A区域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中,运营管理部负责防控运营中发生的经营风险,而财务管理部门则负责防控财务风险。实际上,運营中的经营风险通常会引发财务风险,两种风险的防控是很难区别开来的。因此,企业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单纯依靠运营管理部门干预是很难实现完全防控的,而财务部门却经常以非本部门职责不进行风险干预。最后,就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而言,其人员职能较为分散,未能对各个关键岗位分配风险管理的职责。
(二)财务风险类型划分不准确
一方面,A区域公司习惯从各部门的工作类型和业务模式出发区分财务风险,却未能实现对风险的系统性分类,也无统一明确的风险清单。比如A区域公司将固定资产的管理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并列为财务部门面对的风险类型。实际上,固定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的风险本身就属于财务管理风险的内容。可见公司的划分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错误。另一方面,A区域公司虽然采用了风险矩阵模型对财务风险实现了三个级别的分类,但存在明显的分级错误,比如将承兑汇票管理以及票据支付管理这种级别的风险划分为资金管理风险和票据管理风险,界定不规范不清晰。
(三)财务风险评估不严格
一方面,A区域公司在财务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式,比如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对比来识别风险类型。但这种判断方式和标准过于粗略,比如仅仅将达到经营指标的判断为合格,未达到经营指标的则视为存在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定量分析所确定的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上以完成的实际利润数额进行判断,并没有引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短期偿债的指标。另一方面,在风险评估中未能就实际指标与预期指标的偏离程度、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是不严格、不全面的。除此之外,在定性分析方面,A区域公司还存在“一言堂”的现象,主要凭借负责人的主观经验判断风险类型,缺乏其他专业人士的参与,这大大降低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四)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通常而言,企业在开展重大的经济决策时需要对决策项目进行严格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论证。事实上,A区域公司在开展项目投资时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分析,甚至为了单纯的业绩扩张,忽略了成本投入,为后期发生的成本超支风险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A区域公司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缺乏对客户资本、品质、能力和信用水平的调查,主要导致A区域公司累积的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除此之外,A区域公司的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滞后,财务信息系统尚未嵌入风险管理的功能模块,无法根据系统生成的各项指标值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息。
四、 A区域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搭建的对策
(一)清晰界定风险管理职责
首先,A区域公司要对下设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进行重新梳理,避免“政出多门”的弊端,应实现对风险的单独管理,比如可以设置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把控企业运营中出现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其次,由于财务部门负责对日常财务风险的把控,因此要对各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清晰确定,举例来说,税务管理员要负责对纳税风险的防控、会计核算员要负责对会计基础风险的防控等。最后,由于A区域公司经常在财务审批的各个环节发生财务风险,因此,公司可以将财务审批的环节进行简化,并明确各部门在财务审批中的职责,比如对于未超过一定现金额度的财务审批可以完全由财务部门负责。
(二)科学划分财务风险类型
一方面,A区域公司要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分级划分,比如可以将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运营风险作为一级风险;将投资管理风险、筹资管理风险、汇率管理风险等作为二级指标;将资金管理风险、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和票据管理风险作为三级指标。另一方面,要对三级风险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严格界定,比如可以将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有关的票据管理划分为资金管理风险,而与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有关的管理活动划分为票据管理风险等。
(三)规范风险评估过程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A区域公司应该严格风险的评估过程。一方面,A公司可以采用风险坐标图法对各种活动涉及金额以及可能的概率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可以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定性分析,用具体的数字去表示风险发生概率和大小值。同時,风险坐标图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类型风险的大小,对风险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划分为A、B、C三种类型。针对A种类型的风险,公司应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争取实现风险转移;对于B类型风险,公司应做好风险应对预案;对于C类型风险,由于风险值较小,公司可以采取风险承受策略。另一方面,要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嵌入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一旦出现特殊的风险类型,企业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估。
(四)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A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运行体系,首先,公司要根据实际的风险承受水平和风险偏好确定风险指标的预警区间,可以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打造功能强大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设有风险预警的模块,能够实现对公司内部信息的充分采集。其次,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公司应该确定风险预警的指标,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三种级别的财务风险确定预警指标,比如债务风险指标、现金流量风险指标、盈利能力风险指标和投资风险指标等。再次,A公司还应该构建综合性的风险预警模型,比如可以建立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实现对各种财务指标的加权计算,从而输出综合性的财务风险指标值。最后,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公司在同客户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客户的资信水平进行严格调查,一旦发现客户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就应该调整合同条款。总之,事前控制能够实现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
结语: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常面对的风险类型,蕴含在企业的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当中。在所处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搭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以A公司作为研究案例,总结了案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从多个角度提出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期望该研究能为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黄金集团贵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