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2023-03-09冷宣荣刘小艳
冷宣荣 刘小艳 王 捷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学习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会“三位一体”统筹谋划的战略意图,深刻理解统筹推进“三个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
一、深刻领会“三位一体”统筹谋划的战略意图
(一)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的原因
出于对国际、国家发展大势和重大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国情、世情作出的总体判断,党的工作报告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即统筹谋划、整合部署教育、科技和人才。这在党的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主要战略意图就是为了服务“两个大局”、支撑“两个中心”。
1.为“两个大局”服务。“两个大局”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是服务于战略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以贯之的,而其战略性作用主要源于创新驱动的要求。为此,必须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是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变局中风险与机遇同在。一方面是变幻莫测的巨大风险暗含其中,美国企图推动经济脱钩、科技脱钩、教育脱钩,以继续保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显示出激进的态势,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要意识到变中有新局,危中有“新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才是开新局的关键所在。
2.支撑“两个中心”。“两个中心”即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以及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3]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战略目标,中国要矢志不移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努力提升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二)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果分开看,各方面都可以自成一套体系。比如教育,教育强国战略就需要通过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来实现。但是,如果我们从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依托,支持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进而实现三者共同的上位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看,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科技为纲,人才为本,育人为基。三者各有侧重,相互融合中协同配合、整体联动、系统集成、一体发展。因此,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正确把握三者独特的本质内涵,又要全面考量上位系统的一体联系。
(三)实施“三个战略”的根本要求
1.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频次分别为43、36、55次,说明科技、人才、创新三方面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科技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要素,科技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打破对西方技术依赖的关键,创新为中国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新动能。
2.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举国家之力,优先且重点发展科技与教育,以培养更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类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质量的科教资源支撑,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借助人才资源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系统。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核心,促进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自主创新,着眼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形成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自主创新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3.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表明在全球科技变革的浪潮中要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特别在产业发展中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在新赛道上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审时度势、率先布局,以战略“落子”激活整盘棋局,抓牢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既要瞄准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更要及时做好规划和布局,让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内生动力更充足,为新兴产业的蓄势赶超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4.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第一个关键点是自主培养。基于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教育脱钩和留学签证限制等手段,出于对国家整体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的考量,我们必须加大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第二个着眼点是培养质量。从过去的“学有所教”到现在的“学有良教”,新时期我们对教育的要求,更多的是体现了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学有良教”,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学前教育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等。义务教育要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统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要在不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全面提高自主培养人才质量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同时,职业教育要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四)深刻理解三个强国战略目标的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 2035 年,要实现包括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内的诸多强国战略,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教育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教育强国描述为:首先意味着教育本身的强大,作为教育思想的创造者,教育人才的输出者,教育体制的供给者,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应成为教育思想的制定者;其次意味着教育引领作用强,能够通过优先政策实现教育强国,发挥普遍惠民的民生价值、助推转型升级的经济价值、增强创造力的科技价值、提升文化自信的文化价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撑。此外,教育强国还体现在构建“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要实现“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这些都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4]。
2.科技强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科技强国描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1]。中国已经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走在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就意味着中国要成为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的地区,从而在全球价值网格中发挥显著增值作用,并在其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要充分整合国内外的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成为世界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策源地,所以中国必须加强在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
3.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关键词“诸多”,强调的不是某一些或个别领域,而是很多领域都要具备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要努力打造世界主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与美国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一的位置相差 22.495 位,尽管中国以 45.543 位列全球第 8 位,但 GTCI 报告认为,中国位居世界第 36 位,这表明中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是比较人才大国的目标。
二、深刻理解统筹推进“三个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党的创新理论
1.首次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外,针对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又单设一章专题谋划,这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等重大报告中是没有的,体现了党的二十大重要的理论创新。统筹推进“三个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深刻洞察和把握当今时代特征,深刻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战略”首次统筹系统性规划,共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战略考量深远。
2.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三个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重要理论阐述,形成了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重要理论体系。总书记多次旗帜鲜明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创新、人才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这些重要理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得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
3.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教育、科技、创新有很多重要理论,如“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这些重要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历史意义:“三个第一”作用已被各国发展历史所证明
1.“三个第一”作用被各国发展历史所证明。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就“深入实施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转移规律这一历史高度。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那些发展势头好的地方聚集,向那些文明程度高的地方聚集,向那些创新最活跃的地方聚集。16世纪以来,五个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是 16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科学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文艺复兴杰出代表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和达芬奇等;二是 17 世纪的英国,培根经验主义哲学加速了科学的进步,造就了一代科学大家,如牛顿(Newton)、波义耳(Boyle);三是 18 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造就了向往科学的社会风气,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如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锡和安培等;四是19世纪的德国,新人文主义运动加速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普朗克、欧姆、高斯、黎曼;五是 20 世纪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带来科学发展,汇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发明家,如费米、冯诺依曼、爱迪生等。我们从历史上看到,世界科学中心的更迭与教育、科技、人才等支撑能力密切相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个第一”的作用已被各国发展历史所证明。
2.以历史发展为基础,概括规律和启示作用。从世界五大科学和人才中心更迭的规律来看,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和人才中心,一是人们的思想要得到空前的解放,科学发展要有强大的思想文化基础,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法国的启蒙运动等。二是教育在基础性方面要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的教育体制应该不断创新。三是要重视知识的价值,提倡科学实验;还要注重实现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四是要注重不断转化运用科技成果。五是在引进科学人才上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科学理论不可能穷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全部真理,科学中心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国家。这告诉了我们,无论未来世界科学中心是一个还是多中心局面,我国已经迎来了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三)实践意义:是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解决发展与安全的内在要求
1.从世情角度分析。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革命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结构,教育、人才、科技日益成为各国博弈的关键要素。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由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核心技术来推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革命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形态,重塑了各国的竞争力和全球的竞争格局,甚至成为影响世界变局和大国兴衰的重要力量。其次,美国对我国的战略遏制日趋强化,我们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及中国共33次,措辞严厉,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并渲染“中国威胁论”。美国政治精英针对中国的战略核心思想已转向“竞争+遏制”。其战略遏制主要体现在经贸摩擦、金融施压、科技脱钩、军事挑衅、制造事端、人才脱钩等方面,给我国经济安全和科技强国战略带来巨大挑战。美国对中国技术脱钩、科技封锁和打压,对中国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锁定,进一步增加了我国技术路线选择的成本和风险,甚至可能拉大与全球技术前沿的差距。
2.从国情角度分析。一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进步、人才的支撑。因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二是依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三个战略”统筹推进是解决我国发展短板的必由之路。中国经过多年努力,迈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步伐,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但客观来看,要实现建设新时期全球人才聚集高地的宏伟目标,我国在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等方面还面临着短板。比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精尖人才数量偏少,尖子人才、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再比如,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还比较低,研发强度与创新型强国之间有较大差距,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只有坚持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个战略”深入实施,才能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才能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与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三、深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三个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培养什么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战略思想。为谁培养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为这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怎样培养人?要从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职业、高等、继续教育“三融”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等方面全面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表明了创新的重要地位。在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围绕着做什么,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比如,支持在上海张江、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等地区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的科学中心,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一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围绕怎样做,分别从创新体系、创新文化、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凝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未来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包括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量子通信、信息网络、深海深空探测、脑科学和健康医疗、重要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性,鼓励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断增加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总量的比重,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使科技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其引领与支撑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财税、金融等政策层面给予更大支持。
(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高水平科技自强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我国应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从战略的高度看,我们必须坚持党管人才这一基本原则。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对待人才要更主动、更开放,把广大英才引导到爱党报国、爱岗敬业、为民服务上来。从战略布局的广度看,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规模大的人才队伍。要致力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队伍,加强世界一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推动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要优化人才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人才队伍,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作出战略布局并进行系统规划。同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除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外,还要从更广泛的视域,把更多大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纳入到国家战略人才范畴之中,成为国家战略中重要的人才力量。从战略决策方面,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努力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以求贤若渴和不拘一格的姿态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