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视域下共青团基层组织力的生成逻辑与现实重构
2023-09-25韩晓东
韩晓东
(河南省团校,河南 郑州 450003)
一、问题的缘起
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青年政治组织,近百年来始终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发挥党联系青年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1]7。回顾百年历史,共青团之所以能将青年有效组织起来,与其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以及遍布社会各领域的基层组织密不可分,“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1]9。新时代如何有效实现对青年的组织动员,就要从历史上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力发挥的机制出发,探索基层团组织组织力生成的有效逻辑,力求为新时代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力提供参考。
党内最早提出“组织力”的是毛泽东在中共一大召开前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的宣言中,“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因为这样一个团体才能算是一个有力的团体,要这样的组织法,劳动者才能用他们的组织力做奋斗事业”[2]584。1929年4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第一次使用“组织力”一词。他在信中写道:“我党的战斗力组织力虽然弱到如中央所言,但在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形势之下,恢复一定很快。”[3]65-6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组织力”一词。团内提出“组织力”早见于1922年,在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出现“组织能力”一词,提出“这种革命实现之迟速,乃依世界状况及中国无产阶级组织能力和战斗能力之强弱而定”①。2019年团的十八届二次全会提出“如果没有了基层组织,没有了团在基层的组织力,共青团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必然会蜕变为只有领导机关的官僚组织”,说明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关系到整个组织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关系到组织存在的价值。基于此,2019年2月,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把共青团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同年8月,团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新时代团的组织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2)》,明确了组织力提升的具体任务。
当前关于共青团的组织力的研究较少,比较权威的研究认为,共青团的组织力“是指团组织为了完成党所赋予的基本任务,对组织内部各种要素进行必要的调配、整合,使要素与机制科学配伍、有机互动,提高引领凝聚、组织动员、联系服务工作目标的总体能力”。同时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力的结构,提出共青团的组织力由“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动员整合力”“青年凝聚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组成[4]。这一分析从静态角度或横向角度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力的构成要素,如果将这些构成要素放在一次基层团组织组织力生成的动态过程或纵向角度来考察,即一次组织任务的完成角度,分析会发现其大致遵循从组织覆盖力——凝聚力——动员力——执行力,最终实现组织战斗力的过程。本文将按照这一逻辑探究各个要素在历史上的缘起与嬗变过程。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力中各动态要素的历史发展逻辑
(一)基层团组织覆盖力的历史缘起
1.以党的组织覆盖推动团的组织覆盖
共青团最开始取名“社会主义青年团”即是党的考量——尽可能团结一切青年,也是青年的需要——需要联合一切青年形成合力,这一名称本身就内含了团组织的覆盖率。从党团关系看,共青团作为党亲手缔造和领导的青年政治组织,组织覆盖到什么地方、哪个领域,都遵循了党建带团建的发展逻辑,随着党组织的发展而迅速铺展。1920年8月初第一个党组织在上海成立,书记陈独秀就建议成立青年团组织作为党的预备队;半月后第一个团组织诞生,他又建议为了加强团的工作,各地党员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加入共青团。随着在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党组织的建设,团组织也随之建立。早期的党员团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学校,为了尽快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党组织改变了自古封建社会的“皇权不下县”和国民党基层仅到区分部的状况,强调要将基层党组织深入到农村,甚至村一级。“一个政党如果想首先成为群众性的组织,进而成为政府的稳固基础,那它就必须把自己的组织扩展到农村地区。”[5]402而共青团作为共产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外围组织,其组织延伸也随着共产党基层组织向农村的延伸而铺展开来。1925年共青团三大的章程上明确规定“在工厂、铁路、矿山、农村、作坊、兵营、学校、商店等各机关及其附近,有团员三人以上者,即当组织支部”②。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起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党中央要求共青团要扩大组织覆盖至一切抗日的爱国青年,随即各地共青团组织改造为青年救国会组织。抗战结束后,各地青救会组织或解散或瘫痪,面对群众运动中涌现出的四百万左右的青年积极分子,任弼时建议重新建立团组织,以“先进”带“一般”,进而实现全覆盖。“在群众运动中涌现出四百万左右的青年积极分子,能吸收入党的是少数,仅四五十万,今后再发展一批,也不过百八十万人,另外还有三百余万青年积极分子,是组织起来建立青年团好,还是不去组织?看来还是组织起来好。组织起来既便于教育提高他们,发挥积极性,又可以通过他们去提高广大一般青年的积极性”“在团组织之外还需要有各种各样广泛的青年组织”“青年团要在各种广泛的青年组织中起先锋作用”[6]232-244。进入新时代以来,团组织的覆盖力,不是体现在团员数量占绝对优势,而是指团员分布的广泛性、团员结构的合理性、团青关系的亲密性。
2.以青年工作覆盖促进组织覆盖
基层“四缺”问题,农村团组织缺乏团员青年,无法开展工作问题,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除了以党建带团建外,已有团组织通过在青年聚集的地区铺展青年工作,维护青年利益、服务青年,再进行思想引领,待条件成熟再建立团组织也是一条重要的举措,如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央青委关于试建青年团的计划提出:“应注意不首先以组织去组织,而应以工作去组织,先有活动后有组织,从无形的组织到有形的组织。”实际上就强调先到青年聚集的地方开展活动,吸引和凝聚青年,待条件成熟再建立团组织。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新兴青年群体的崛起和各种青年社会组织的诞生,如何实现对这些领域和组织青年的覆盖,实际上也采用了先工作介入,通过活动和服务吸引青年,再建立团组织的方法。
3.通过为青年利益而奋斗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
从历史上看,共青团越为青年利益而奋斗,其对青年的吸引力就越强,什么时候忽视了青年利益,什么时候就会遭遇挫折,这也是一个组织存在的基础和根基。综合来看,青年的利益满足主要涉及权利权益、兴趣爱好、能力素质等,不同时期青年的利益需求也不同。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要满足青年的权利(生存健康权),如1920建团时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中就明确,该团的宗旨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改造及拥护青年的权利为宗旨”,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要为改良青年工人、农民的生活状况而奋斗,并为青年妇女、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1926年任弼时在《怎样青年群众化》一文中批评了共青团长期以来偏政治运动,而缺乏对青年自身利益的关注,导致共青团在学生和工人群体中起不到团结的作用,随即提出了共青团的工作青年化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是满足兴趣爱好,能力素质等。如毛泽东提出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让青年多休息,适当娱乐、玩耍,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朱德则强调只有让加入团组织的团员青年素质能力提升,才能提高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让部队里的青年团能够使青年战士入团以后得到进步,才能使人民解放军更加坚强和活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青年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也要求共青团要能通过项目化运作、分类引导,不断满足青年个性化的需求。正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的,要“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
4.通过宣传理想信念吸引青年入团
共青团始终引导青年为天下“公利”、民族“大义”而奋斗。共青团不同于一般组织为满足成员自身的私利而产生吸引力,相反,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主要源自于青年对“公利”的满足,这种“公利”使得青年感受到有利于自身利益、价值的实现,而青年有这种感受则归功于共青团善于将自身组织的价值观,与不同时期青年的利益相结合,让其感受到加入这个组织,为这个组织的目标而奋斗也是在为自身利益而奋斗,为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而奋斗。如1922年党的二大决议案中提到:“凡是受掠夺的少年们所在的地方,都是共产主义少年要去活动的地方;要在这些地方组织他们做种种经济的奋斗,这是吸引他们归依共产主义革命队伍旗帜最有效的道路。”[6]13利益吸引绝不是不讲原则的什么需要都满足,相反,共青团十分警惕利用狭隘的、自私的利益去吸引青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团员遭到大量捕杀,个别意志不坚定的党团员退党、脱党,导致数量迅速减少。为了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团组织,个别同志企图用庸俗的满足个人私利而青年加入团组织,结果导致被批评,如1927年6月30日出版的《中国青年》第167期上发表了署名“浩北”的文章,提到为了劝说某个青年加入共青团,而选择用“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团容易找到自由恋爱和好出风头的大场所”这样的话语来吸引青年。该报对此作出了批评,提到如果你要加入C.Y.(“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英文缩写)“你最要紧的是能够热心、坚毅、镇静、忍耐、勇敢、努力、奋斗、不怕牺牲的积极从事工作,你愿意加入C.Y.就是你来为他努力工作。”“C.Y.拒绝投机分子,同时革命青年非常欢迎其加入C.Y.。中国革命现在到了最严重的时期,被压迫的革命青年尤其已经明了的青年,根本不应该再站在外面!革命需要你们当敢死的先锋队。”“革命青年应当毫不迟疑的加入C.Y.来!C.Y.是革命青年自己的团体。”③1947年刘少奇在重建青年团前更是提出“团的一切工作,团员做的一起,都是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为自己。除了人民的利益,团员没有单独的个人利益”[6]243。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二)共青团凝聚力的历史缘起
1.强化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信仰
“共青团把青年人组织起来,是在理想信念感召下,坚定信仰的结合、科学主义的结合。”[1]5共青团作为青年政治组织,其历经百年仍然对青年有持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与其建立之初就树立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密切相关,当然这也来自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早期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由于团员信仰不一,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吉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帜的假马克思主义者都加入了团组织,导致团组织较为松散,很难形成统一的意志,几乎处于停滞和瘫痪状态。而毛泽东在长沙建团时,就要求“寻找真同志”,将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吸收到团的队伍,长沙团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团组织。1921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恢复时就主张“确定马克思主义使分子不至于复杂”,1949年重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时更是强调青年团应当吸收“一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愿为新民主主义的事业而积极奋斗、愿为劳动人民忠诚服务的男女青年为团员”[6]255。
2.加强团内教育
团内教育也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的主要方法,正如列宁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7]76注重团员“训练”一直是共青团的一个优良传统。共青团在建团初期就通过办外国语学社教育和发展团员,在团员人数较少时也采用边发展边训练的方法。为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需要扩大团的组织规模时,甚至适当降低标准,让青年先进来再教育,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青救会,初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时期,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初期,为了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最后的胜利,任弼时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要比过去的共产主义青年团更为广泛,它虽应成为以工农青年及革命知识分子为主要基础,但又须能够团结全国各阶层中的进步青年。”[6]266同时,他又强调要在团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
3.发扬团内民主
正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团内民主也可看做是团的生命,建团初期虽然没有明确组织原则,但从当时的实际执行情况看,特别是从领导的产生、组织决定、会议代表的产生等基本都坚持的是民主集中制。1927年《党章》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1928年7月《团章》中第一次明确了“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也体现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党内民主决定团内民主。组织内部的民主是激发和维护组织活力的关键,而团内民主则是增强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共青团成立的一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全方位的团内民主,这也激发了团员参与团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团员的权利、利益诉求、建议能正常表达并被组织所吸纳,组织凝聚力就能不断提升。
4.加强对普通青年的凝聚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政治组织,其凝聚力还体现在以团组织为核心对普通青年的凝聚上,这既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共青团基层组织能够有效发挥组织力战斗力的关键。共青团组织自身是由先进青年组成的,但绝不是我们只要先进青年,其他普通青年就抛弃了,相反,一次组织任务的完成是由团员青年共同完成的。最初成立青年团的目的就是要以“拥护青年权利为宗旨”“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8]57。1949年重建青年团时,更是明确提出,要团结整个青年一代,为新民主主义彻底实现而奋斗。共青团从诞生之初就强调要团结教育青年跟党走,1961年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共青团提出“团员和进步分子的一个任务就是去接近中间和落后的青年”“工作的好坏要看对中间、落后青年工作做的如何。要团结广大的青年,打破小圈子,要搞大圈子”[6]539。历史上犯的“先锋主义”错误,本质上是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圈子,而未能起到团结大多数青年的作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共青团员的数量可以精而少,但绝不能孤芳自赏,变成“贵族化”的小圈子,每名团员都要能引领、带动身边的普通青年,在全体青年中形成以共青团员为骨干、普通青年为枝叶的参天大树,这样有凝聚力的共青团组织才是执政党所需要的,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其组织力和执行力。
(三)共青团组织动员力的历史缘起
1.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实现有效动员和整合的关键
共青团能够对团员青年实现有效的动员和整合,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团初期,青年党员以团员身份直接对青年进行动员和整合,如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陈独秀就指派最年轻的党员俞秀松出任团的书记,并要求党员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加入青年团,同时要求各地方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建立团组织。1921年党的一大后,面对各地早期建立的团组织涣散的情况,中共中央局决定由张太雷、施存统等人负责整顿和恢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一做法在新中国成立前重建青年团时再次被使用,如任弼时提议:“在基层党支部内,划出一部分青年党员,发展团员,即可开始成立团支部,靠党支部去领导。”[6]233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党建带团建,确保团组织能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实现对团员青年的组织动员,同时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力。如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提出,“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团的独立活动和加强团队系统领导”,并进一步指出所谓团的独立活动,就是“加强组织建设和善于根据青年的特点,采用适合青年的生动活泼的方法去进行工作”;所谓加强团的系统领导就是“要积极帮助各级团的组织密切其上下之间的联系,巩固其各级组织的领导”[6]355-356。改革开放以来,江泽民同志提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支持共青团依照法律和自己的章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6]1272胡锦涛提出“各级党委务必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共青团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关心帮助共青团干部锻炼成长”。[6]1595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共青团才能团结带领青年前进,推动中国青年运动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1]5
2.注重对团干部能力的素质培养
团干部的组织动员能力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学习。早在筹备建团时,陈独秀就十分注重团干部的能力培养,1920年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9月初就成立了“外国语学社”发展团员,培养团干部。1925年团的三大通过的《本团教育及训练决议案》提出了“各地应组织教育宣传及各种运动研究会,作为特别教育训练同志的机关,以培养工作的人才”②。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随时从政治上、思想上对团的干部进行教育,提高团的思想政治水平”[7]356。199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年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团的领导干部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6]890。习近平总书记则多次强调对团干部工作能力素质,特别是如何在团员青年中形成威信和号召力,就要做到“首先要高扬理想旗帜”,同时强调要具有青年工作本领,“团干部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同青年对上话、交上心”[1]38。
(四)基层团组织执行力的历史缘起
1.保障党的决议坚决执行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政治组织,其执行力首先表现为对党的政策的执行力,基层团组织更是直接落实党的政策的前沿阵地。为此在制度设计上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通过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确保各级团组织对党的要求和决议的坚决执行。为了保障共青团组织能够坚决地执行党的意志,建团初期先是经历了党团中央委员会的联席会议,到后来的“共青团的中央委员会受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二是从团章上看,为了确保团组织对党的政策的执行力,1925年团的三大的《团章》中提出“团的政治活动,应受党的监察和指挥”。团的五大则首次从《团章》中明确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下工作,服从他的章程和纲领”。1953年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二大通过的《团章》提出“青年团要求全体团员,忠实执行党和政府的决议”。从新青团三大《团章》中团员的义务中开始明确要求,要“宣传和执行党的政策”,此后这一要求一直保留在《团章》中,后来有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如2018年最新《团章》中提出的团员要“宣传、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在总则部分又增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些要求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党的政策的执行力。
2.共青团组织自身的执行力
共青团从建团初就是仿照共产党建立的一个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的组织,对成员的执行纪律要求甚严。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规定:“凡团员对于团务进行不力,经地方执行委员会警告不改者,得由各地方团到会大多数议决开除之。”团的三大提出:“各级大会及各级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团团员皆须绝对服从之。”新青团一大修订的团章提出:“本团的秩序是: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个人必须服从组织”“本团一切团员和一切组织均应自觉地遵守以下纪律:确切、迅速而完美地执行团的决议”。此后,“执行团的决议”成为《团章》中团员义务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嬗变与重构:共青团基层组织力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覆盖力——“情、理、意的转化”
从组织覆盖力和吸引力角度看,其生成的历史发展遵循着相同的逻辑(如图1),即党(团)通过强化对青年的情感(为青年争取利益),将青年吸引到党(团)组织周围,再通过对青年的理性教育(培训、宣传教育等),将其中认同党、团理念的青年转化为团员,最终再经共青团这所“实践的学校”培养出意志坚定者,择优输送到党的队伍,实现党团一体、党的后备军作用。这一链条中的不同点在于,各个时期情、理、意的培养方式不同。
图1 覆盖力(吸引力)的逻辑
1.情感认同:通过满足青年利益增强组织的吸引力
只有让青年通过团组织感受到来自党的温暖,青年才会被吸引到团组织。共青团在对青年的情感注入方式上大致经历了以下变化:满足青年需要和权利方面,建团初期更多的是为工人、农民等群体青年满足基本需要而奋斗,随着青年权利意识的觉醒,逐渐转变为争取青年权利,二者此消彼长;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青年的需求和权利作为“特殊利益”置于从属,至改革开放前这一趋势相对无变化;改革开放后,共青团再次强调满足青年利益,但满足能力持续下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青年的低阶需求(生存需要)越来越少,高阶需求(健康、发展、权益等需要)越来越多,且青年权利意识持续高涨,今后的共青团只有充分利用党的青年政策,持续满足青年高阶需求,才能使青年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进而增强入团的欲望,团组织才有吸引力。
2.政治认同: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促进青年理性入团
在情感注入的基础上,青年愿不愿意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入团,需要青年的理性选择,而青年理性的关键环节来自于对青年的政治教育和培养,即政治认同。在培养青年理性上,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青年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学习的途径较为单一,理论知识匮乏,通过强化党的理论教育,能极大提高青年对党的理论认同。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青年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获取知识途径的增多,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导致单纯的填鸭式、灌输式的理论教育效果持续下降,特别是伴随着当代青年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的觉醒,他们更渴望通过参与式、交互式、体验式等方法,使其通过自我感悟、独立甄别、自主选择进入团的队伍。
3.行为认同:通过实践锻造做好后备军
为党输送优秀青年,发挥后备军作用,也是团组织对追求政治进步的团员青年最有效的吸引途径。“广大共青团员要认真接受政治训练、加强政治锻造、追求政治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目标、为光荣。”[1]10如何加强政治训练、政治锻造,就要在磨砺政治意志上下功夫。革命时期的政治锻造体现在广大团员紧跟党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在为党的事业敢于拼搏、艰苦奋斗、辛勤劳动;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能够适应党的中心任务转变而解放思想、敢闯敢干、引领风尚。进入新时代,对广大青年进行政治锻造,仍要通过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去锻炼,团员要发挥先进性,主动挺膺担当,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基层一线、在艰苦的岗位通过发扬斗争精神、奉献意识去磨砺意志、锻造信念。只有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才,在创新创造中升华理想信念,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二)团员青年凝聚力——从“组织目标”凝聚为主到“情感归属”与“组织目标”并重
1.理想信念要同具体实际相结合
组织的凝聚力首先在于组织的目标是否能够凝聚组织成员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共青团的组织目标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团的一大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亮出了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点亮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这是共青团最根本、最持久的凝聚力。”[1]5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一定要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同青年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利益诉求相结合进行引导,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主义之所以深入人心赢得青年,就在于共产主义宣扬建立无剥削、无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这一“组织目标”能为无产阶级青年实现最直接的需求——生存、发展,通过鼓励团员青年为“组织目标”奋斗达到对组织的归属感,而组织的归属感又反过来使团员青年团结一心为“组织目标”——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为小康社会建设,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再次将团员青年凝聚起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勇做改革闯将,激扬奋斗青春。进入新时代后对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创新创造为幸福生活而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2.理想信念要同组织关怀相结合
组织的情感关怀是维系组织凝聚力的纽带。共青团各个时期在加强对团员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团员青年的人身关怀,增强组织内部的情感维系,如团费可以用于对困难团员的补助,团内资源的共享与互助等,但今天共青团维系组织凝聚力,更迫切地需要强化组织关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类社交组织、兴趣爱好组织等非正式组织的兴起,青年通过加入各类社会自组织满足利益,获得关爱与成长,对共青团组织凝聚力构成了巨大的竞争与挑战,这就更为急迫地要求共青团必须革新思维、创新方法强化组织关怀能力,如通过打造枢纽型组织强化对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链接更多资源,能为青年打造比一般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更大发展空间和成长平台;通过组织更多符合青年特点、有助于青年自身发展的活动,增强组织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发扬团内民主,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性,关心关爱团员青年的所思所忧所想,等方式打造更能融入青年的团组织,让团员青年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组织的归属感。
(三)动员力与执行力——从“行政化动员”到“民主参与”
1.共青团对青年的组织动员力来源于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定位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定位,使其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能够借助党的权威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影响。总体上这一时期团员青年通过共青团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共青团通过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能够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主导。改革开放后,随着青年流动、聚集方式的变化,青年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单位化青年”逐步减少,而“原子化青年”逐渐增多,传统团建模式对团员青年的“控制”和“主导”能力也在逐步减弱,甚至一度出现团员青年找不到团组织,团组织“空壳化”和“僵尸化”的状况。为此,2015年群团工作会议后,开始了共青团的改革,明确提出了要把牢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根本政治定位,改变行政化思维,按照群团属性开展工作的方式,为党做好青年工作,“团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要主动和青年打成一片”“要充分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通过把党的温暖传递给青年,增强青年对党的感情。
2.发挥青年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有效动员与执行力的关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通过“建制式”的组织动员青年为党奋斗,逐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化动员”的工作模式。改革开放后,这一工作模式逐渐不能适应青年的行为特点,特别是随着青年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的增强,更多的是渴望通过自身的参与,与组织的双向互动来设定目标任务、设计活动实施方案,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随着“90后”“00后”的到来,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将不仅仅是党的要求,更是现实的急迫,未来的共青团组织要能为团员提供更平等、更民主的决策环境,能为青年策划更多可体验、可互动的活动,才能有效提升对团员青年的动员力和执行力。
(四)战斗力——从“效率”到“效能”的转变
“效率”与“效能”的区别是,前者为了战斗的最终结果对投入的成本与能耗考虑较少,后者则既考虑结果也注重战斗投入的成本与能耗。
1.从“高投入”“高产出”到“低投入”“优产出”
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以“效率”为要,这也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共青团先后动员青年参与青年垦荒队、青年突击队、知青下乡等大型活动,共青团的组织动员能力“效率”极高,但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却不够。时至今日,共青团的改革与青年利益的高涨都要求团组织不能简单地关注动员的“效率”,随着团青比例的调控,团员人数的减少,共青团的组织动员力势必要以最少的团员动员组织更多的青年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将迎来对“效能”的考验。如何通过一次活动实现组织目标和青年个人成长的双赢,如何在组织中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最大化地发挥组织输出的效能都将是基层团组织在组织活动时要考虑的。
2.从“一花独放”到“百花争艳”
历史上的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全团上下服务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组织形式、战斗方式基本一致,各个基层组织创新、发挥的机会较少,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团中央发起的许多大型活动,全国参与青年数量很多,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和活力却不够,这才有了后来的“六级团委办支部”。进入新时代以来,各领域青年特点、需求、权利诉求趋于分化,如何将不同领域、形态各异的青年团结到党的周围,按照党的要求成长,为党的事业奋斗,需要不同领域、地域、社会组织等团支部因地制宜,创新活动设计,组织符合本支部特色的活动,未来的基层团组织战斗力一定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展现。
四、结语
共青团成立的百年来,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青年群众工作,有效地发挥了自身的组织力,在组织覆盖、团员青年凝聚、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方面不断根据党的要求、青年特点和需求,创新载体、手段和方法,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真正做到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新时代,面对青年领域的不断分化、社会组织的异军突起、网络新媒体的挑战、青年文化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共青团如何有效发挥组织力,团结凝聚青年,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先锋力量,就要善于从共青团的百年历史上总结经验、启示当下。
注释:
① 选自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15-1924).1957.
② 选自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25).1957.
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26-1927).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