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的开发与实践
——以“小蚕娃布超市”专用活动室为例
2023-03-09沈凤娟
文 沈凤娟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引领下,我园关注幼儿的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资源,建构专用活动室“小蚕娃布超市”。
一、问题背景——专用活动室的现实审思
从园外资源“紫晶花面料超市”到建构园内专用活动室“小蚕娃布料超市”,幼儿根据“愿望—选址—规划—筹备—布置—落成”的路径,全程参与“超市”创设。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资源链接和交互,一步步将想法化为行动,并成功建构了专用活动室“小蚕娃布超市”。然而,开发与实践之路刚刚开始,“小蚕娃布超市”在游戏开展中面临着短板和瓶颈。
(一)标准僵化
在专用活动室“小蚕娃布超市”建构过程中,我园缺少激发好奇、引导趣向的环境氛围,活动区建构配置趋于标准化。大空间、货布架、操作台、收银台、展示区……一件件材料家具,一个个分区类目,刻板的区域规划,就像生活中面料门市部的“翻版”。
(二)内容固化
教师如果以过多的教育理念加持、过多的教育内容填充,往往会忽略幼儿的意愿、兴趣和经验水平,呈现“高控”状态。
(三)区域封闭
专用活动室因其特殊性显得“不合群”,缺乏与班级区域或园内其他区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理念压轴——专用活动室的寻根归因
教师要经常反思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建构“小蚕娃布超市”?如何把园外资源内化并形成园内特有的资源环境?如何在建构中满足幼儿个体学习的需求?专用活动室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总之,教师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让“小蚕娃布超市”成为专用活动室建构的课程生发地。
(一)生活教育下的幼儿
人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的。幼儿同样如此,成长需要由内及外的自信和力量。教师要正视并理解幼儿是一个具有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们可以从“无”到“有”地建构“小蚕娃布超市”,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动游戏的拓展。例如,他们运用自己对普通超市的生活经验,管理“小蚕娃布超市”;他们把自己生活中积累的卷布、裁剪、手工、社会交往等经验运用到游戏中,推进游戏向纵深发展。
(二)生活教育下的内容
当“小蚕娃布超市”初步落成并投入使用时,游戏内容也随之产生并不断更新。角落里破损的布袋子,教室里遮光的窗帘,冬日里噼啪作响的外套,还有水珠穿不透的雨伞……这些因“布”而产生的普遍现象,随着幼儿的观察、发现和探究,成为专用活动室、班级区域开展的游戏内容。这些真实又普通的生活现象,可能成为点亮幼儿科学探究的启明灯,将不断充实、延伸幼儿的“经验链”。
(三)生活教育下的环境
盛泽的丝绸一条街、纺织商区、东纺城等,处处有“小蚕娃布超市”的影子,还有身边从事丝绸纺织职业的爸爸妈妈,甚至在幼儿园随处可见的纸管、布以及丝绸制品等材料资源。这些都是幼儿生活的环境。“小蚕娃布超市”既是整个幼儿园教育环境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富有个性的新环境。
三、策略酝酿——专用活动室的赋能发展
在专用活动室建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资源的变化和幼儿的兴趣,进行阶段性地调整和生成,不断推动幼儿经验立体、交互、多维地发展。通过分析前期“小蚕娃布超市”建构情况,我园依托园本教研,落脚问题,酝酿策略,寻求专用活动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联结“大工厂”与“小店铺”的交融之路
区域联动是幼儿园区域游戏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小蚕娃布超市”是一间大工厂,那么班级区域就是小店铺或加工厂,“订单式”联结使区域联动初露端倪。例如,大(一)班研发的布香囊、大(三)班自制的发卡等,通过一张小小的订单,就能有效联动各个班级区域的资源,在“有事可做,各司其职”的游戏状态下,使区域间形成流动的、合作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联结“典型”与“普及”的多元发展之路
我园最初是以抓班级“典型”为例,建构“小蚕娃布超市”超市,积累了相关游戏经验。我园以幼儿经验发展为线,将生活与游戏交互串联。例如,我园打破班级界限,推进同年龄段班级预约到自选、定向到机动的升级,在班级群交互中让幼儿的经验发展更有广度和深度。今后,我园还会陆续推进混班混龄机动、自选,打破年级界限,在年龄交互、经验交互、思维交互中不断生发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和价值。
(三)联结“一日课程皆发展”的全面开拓之路
专用活动室建构要向课程拓展,与主题活动、节日活动、一日活动紧密结合,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学习之中。例如,结合“年货集”迎新活动,“小蚕娃布超市”参与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提供了活动所需的门头装饰、桌布门帘,设计、制作了活动宣传海报,售卖布产品等。“小蚕娃布超市”以自身的优势与各种活动联结,整合多方资源,拓展多重能力。
“小蚕娃布超市”是我园专用活动室建构中的一次突破,是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从园外到园内、资源到环境、专室到班区的实践经历,最终转化为幼儿的生活、游戏。我园将把生活教育理念根植于游戏,让经验生长赋能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