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脑脊髓大平并殖吸虫感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2023-03-09张洪霞

全科护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齐 家,张洪霞

并殖吸虫(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属吸虫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人畜共患疾病[1-2]。该属中约有7种是人类常见的病原体,人类通过食用未煮熟或生的含有囊蚴的淡水蟹或小龙虾而感染[2-3]。大平并殖吸虫(Miyazaki,1939)是并殖吸虫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沿海,以淡水和微咸水蟹为中间宿主。日本、韩国和中国都有人类感染的报告[2]。并殖吸虫在肺外最常见的感染位置是大脑,也可侵犯皮肤、眼睛、腹部器官、生殖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4]。一旦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导致头痛、视力下降,甚至死亡[5]。我科于2019年收治1例脑脊髓大平并殖吸虫感染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多次入院治疗及精心护理,病人病情好转。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29岁,于2018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体异常感觉,5月5日出现二便困难,5月15日出现右下肢力弱,可行走,不可跑步,头颈胸增强核磁示右侧颞叶、岛叶、延髓异常信号改变,颈4椎体水平脊髓病变,诊断为“亚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500 mg起冲击治疗,后逐渐减量至口服甲泼尼龙片12 mg,每月减半片;2018年6月14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3 ℃,诊断为肺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7 d后好转。2019年1月25日病人右下肢力弱较前加重,仅可站立,行走易摔倒;经本院会诊中心会诊,考虑脑脊髓多发病变(免疫介导可能性大),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剂量)冲击治疗,效果不佳,于2019年6月21日自觉右下肢麻木较前加重,查体:右下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2019年7月4日颈髓、延髓及上胸髓增强核磁可见强化较前片明显,考虑感染或肿瘤可能性大。化验示血液中莱姆病IgM抗体阳性,行PET-CT检查考虑颅内病变为特殊细菌感染,给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片+阿苯达唑联合抗感染等治疗,无效果。2019年8月31日开始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2019年9月6日出现右下肢疼痛,伴肿胀,急查双下肢静脉超声提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右侧大、小隐静脉血栓形成,右侧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克赛)60 mg皮下注射,每12 h 1次,2019年9月25日行下腔静脉造影+滤器置入术。2019年10月16日于本院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活检脑组织PCR扩增ITS2基因,扩增后测序结果比对,符合大平并殖吸虫。考虑为神经系统并殖吸虫感染。给予规律抗寄生虫感染治疗,第一周期吡喹酮1.6 g口服,每天3次,使用10 d后症状明显好转,间隔45 d后开始第二周期吡喹酮1.6 g口服,每天3次。病人2015年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泼尼松治疗3年,起病3月前,入组TNFα单抗临床试验,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每周1次,23次后停止。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15 kg,脾气急躁,食欲可,睡眠可,右下肢力弱,右侧肢体异常感觉,胸腰部压迫感,偶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小便频数,大便干结,大便需借助药物辅助。

2 护理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

2.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该病人左下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Padua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6]评分为5分,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卧床、寄生虫感染、使用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属静脉血栓高风险人群,加强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指导病人下床活动,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卧床时进行踝泵运动及被动肢体运动。住院期间,病人出现右下肢疼痛,稍有肿胀,D-D二聚体异常增高为1 725.0 ng/mL,行双下肢B超检查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侧大、小隐静脉血栓形成,右侧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监测腿围变化,因病人发热,感染源不明,有滤器禁忌证,遵医嘱给予依诺肝素钠60 mg皮下注射,每12 h 1次,后至普外科行下腔静脉造影+滤器置入术,防止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2.1.2 抗凝药物治疗 该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依诺肝素钠60 mg皮下注射,每12 h 1次,告知病人抗凝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评估出血风险,并进行规范化注射[7]。注射时选择腹壁注射,上起左右肋缘下1 cm,下至耻骨联合上1 cm,左右至脐周10 cm,避开脐周2 cm。使用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捏起皮肤,垂直进针,推注10 s,停留10 s,快速拔针,无需按压,如有出血或渗出,垂直按压3~5 min[7]。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青紫瘀斑、牙龈出血、血尿、黑便等出血倾向,有无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

2.2 药物护理

2.2.1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该病人第1次入院时颈髓、延髓及上胸髓异常强化,考虑炎性脱髓鞘病变可能性大,遵医嘱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g冲击治疗,3 d后减为半量,逐渐递减。激素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指导病人进食含钾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绿叶菜、豆制品、奶类及虾皮等,同时给予枸橼酸钾颗粒、碳酸钙D3颗粒药物补充。防止血糖升高,监测血糖变化。尽量选择晨起进行激素输注,防止因激素的兴奋作用影响病人睡眠及休息。指导病人口服激素时遵医嘱逐渐减量,不漏服。

2.2.2 抗寄生虫感染治疗 吡喹酮是治疗肺吸虫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时,病人可能存在轻度和短暂的失眠、恶心、头痛、头晕、呕吐和腹痛;较不常见的影响包括皮疹和低血压[8]。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2.3 安全护理

2.3.1 防跌倒 该病人跌倒评分为14分,有发生跌倒的风险,嘱家属24 h专人陪护,将物品置于触手可及之处,穿合适的衣裤,穿防滑鞋,病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陪护外出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3.2 防烫伤 病人肢体痛温觉减退,指导病人尽量不使用热水袋,如需使用时水温应不高于50 ℃,用毛巾包裹,避免烫伤。

2.3.3 防误吸 该病人偶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给予适当的口腔周围肌肉运动训练,如嘴角上抬、噘嘴、闭唇等。训练进食吞咽,指导病人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半流食,小口进食,保持舒适安静的进食环境,防止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2.4 低颅压头痛预防及护理 病人自发病以来多次行腰椎穿刺检查,穿刺前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解释腰穿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心理。穿刺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穿刺中取低头抱膝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穿刺后去枕平卧4~6 h,禁浴3 d,嘱病人多饮水,防止低颅压性头痛,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5 康复护理

2.5.1 肢体康复训练 病人下肢屈曲挛缩,四肢肌张力高,足内翻。由康复师先进行床旁康复训练,循序渐进进行平衡训练、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以不引起病人疲劳感为宜,通过训练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改善步态、降低痉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指导病人卧床时佩戴下肢支具,纠正足内翻,预防足下垂。病人出院时下肢痉挛症状减轻,僵硬症状较前好转。

2.5.2 二便管理 病人便秘、排便困难,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定时排便,进行盆底肌及提肛肌的康复训练,增强病人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尿频、尿急症状,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

2.6 心理护理 该病人于2018年起病,为中青年,至我科住院时已有1年多病程,病程长,心理压力大,经过长期激素治疗后病情未缓解,且行走困难,大小便费力,因此病人情绪暴躁、易怒。护士应多配合医生讲解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体谅并与病人产生共情,鼓励病人多与家属沟通交流,减轻焦虑、抑郁,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该病人由其父亲陪伴,家属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沉重,担心病人疾病进展,护士应主动询问、了解和评估家属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在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家属的心理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7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出院后加强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按时服用口服药物治疗,不随意停服或漏服,定期监测肝功、肾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食用生的或煮的不充分的淡水蟹或小龙虾。

3 小结

最近一项关于中国寄生虫病的全国调查发现,肺吸虫病发病率最高的是上海和重庆,淡水蟹和小龙虾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的宝贵食物,食用准备不充分的螃蟹或小龙虾会导致感染,因此城市肺吸虫病在中国是一种富裕的疾病,而不是贫穷的疾病[9-10]。中国拥有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寄生虫病的监测和控制[11-12],“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2005年和2015年的情况比较表明,全球肺吸虫病患病率仅略有下降,残疾生活年数略有或中度下降[10]。脑型肺吸虫病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会造成致命的后果。本例大平并殖吸虫感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临床少见,容易误诊,诊治过程漫长,病人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病人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给予病人及家属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13],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