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探析

2023-03-08蒋丽琳旷永青

社会科学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动力协同

蒋丽琳,旷永青

(1.广西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广西 桂林 541004;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3.广西师范大学 党委办公室,广西 桂林 541004)

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2017 年12 月,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2]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3]2022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4]可见,“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全面激活“三全育人”内生动力,构建持续并有效推动“三全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是高校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内涵机理

(一)“三全育人”的概念界定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全员育人”是从育人主体的角度强调育人的广泛参与性,即凡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影响的人员都应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其中既包括高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也包括学生自身,还包括家庭成员、优秀校友、社会力量等。“全过程育人”是从育人时间的角度强调育人的贯通性和持续性,育人工作既要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始终,还要向前延伸到中小学,向后拓展至社会大课堂。“全方位育人”是从育人空间的角度强调育人资源、路径等的全覆盖,包括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家庭与社会等场域的有效融合与协同联动。

(二)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内涵释义

动力机制最初多用于自然科学,后被引用到社会科学之中,指的是“在一个事物中处于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构造、功能和条件,或是指一个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5]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是指促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在高校场域得以发生、实施、发展的推动力及其作用方式。它能够促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高效良性运转并取得理想效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力量源泉。

(三)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

“系统论认为,任何复杂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引起不断发展变化的集合体”。[6]根据动力机制的结构性特征,我们可以把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分为外驱牵引力、内生行动力以及协同推动力。高校“三全育人”外驱牵引力是指推动育人主体自觉践行“三全育人”的各种外在动力,主要包括来自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等共同产生的驱动力。高校“三全育人”内生行动力指的是育人主体自觉产生的能够促进“三全育人”工作状态变化发展的行为能力。在高校,“三全育人”的育人主体主要包括专任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还有在校学生。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推动力主要指促使校内育人主体之间、校外育人力量之间、校内育人主体与校外育人力量之间互相配合、共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耦合力量。这一合力,既包括产生内生行动力的高校各育人主体之间、产生外驱牵引力的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校内育人主体与校外育人力量(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各个社会组织、民间团体、行业企业、街道社区、学生家长、优秀校友等)之间的相互协同力。

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是一个多元、立体、动态的有机系统。在这个有机系统中,内生行动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要素,外驱牵引力是确保“三全育人”良性运行的主导性构成要素,协同推动力是促进“三全育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内生行动力,外驱牵引力很难起到预期作用;没有外驱牵引力,内生行动力不能得到有效激发;没有协同推动力,各动力之间无法耦合联动。

(四)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马克思主义系统辩证法认为每一个事物均自成系统,每个系统所散发出的能量、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该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合力的结果”。[7]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发挥作用是各个动力要素形成合力的结果,但各个动力要素并非总是同时、同向、同步、均衡发力的,有时甚至会出现动力缺失、阻滞、抵消的现象。只有各个动力要素协调一致、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才能确保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持续稳定地运行。

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结构决定了其运行机理,可以从动力出场的顺序及其作用方式,将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分为动力激发、动力协同和动力维持三个阶段。

1.动力激发阶段

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启动运行,首先需要受到内外部动力(内生行动力和外驱牵引力)的共同激发。一是来自外部(如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等)的政策要求和相关规定,二是来自高校内部各育人主体自觉产生的需求动力。这两种动力的相互叠加可以启动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但各自的作用机理却不相同。首先,以政府为主导的“三全育人”外驱牵引力会自上而下地传导至各育人主体,倘若校内外各育人主体、育人力量之间不能形成共识,就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影响“三全育人”内生行动力的激发。其次,以高校内部各育人主体为主导的“三全育人”内生行动力,是基于人才培养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高校各育人主体愿意为之付诸行动,这种动力更持久,也更有利于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最后,当外驱牵引力和内生行动力同时同向发力时,才会产生较强的推动力,推动“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有序运行。

2.动力协同阶段

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单个社会力量合力的结果。[8]在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外驱牵引力、内生行动力以及协同推动力相互耦合叠加、同向发力,使其合力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支持,推动“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持续不断地运行下去。首先,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驱牵引力要为高校“三全育人”提供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各育人主体、育人力量的内生行动力以及协同推动力,步调一致地共同促进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稳定运行。其次,高校内部各育人主体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以及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全面激活自身内生行动力的同时,还要深度挖掘和充分发挥校外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的作用,齐心协力地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顺利运行。最后,高校内部各育人主体之间、校外育人力量之间、校内育人主体与校外育人力量之间必须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目标一致地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高效运行。

3.动力维持阶段

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持续运行需要外驱牵引力、内生行动力以及协同推动力的持续发力,尤其是内生行动力的持续和稳定。首先,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驱牵引力要为高校“三全育人”提供可持续的条件支持以及动态的督导调控,不断激发各育人主体、育人力量的内生行动力和协同推动力,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动力要素的功能作用,使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次,高校要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带动各育人主体、育人力量产生强大的内生行动力和协同推动力,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长效运行。最后,各育人主体、育人力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充分挖掘身边的育人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形成适度的育人合力,促进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持续稳定地运行。

二、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现实诉求

为全面了解当前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现状,笔者所在《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组于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6 月分别赴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浙江、广东、陕西、青海、甘肃、广西等地走访调研了25 所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全国双一流大学以及一些地方院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调研发现:自2018 年5 月教育部开展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响应,积极探索,在“三全育人”的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动力机制构建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政策激励引导不强,外部驱动力尚待加强

当前,高校“三全育人”的外部驱动力还略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政府层面:从国家到省市、从部委到地方,各有关教育部门统筹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高校层面:首先,高校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运行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高校对各院(系)、职能部门以及全体师生员工协同开展“三全育人”的激励、督导、问责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最后,高校对育人主体尤其是专任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协同育人的素质能力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主体育人自觉不够,内生行动力亟待激发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6]高校内部各育人主体自觉产生的内生行动力是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始终处于自动运转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各育人主体自觉践行“三全育人”的积极性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推进效果。当前,高校各育人主体在“三全育人”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职员工育人的自觉能动性参差不齐,“全员”育人有缺位。在育人过程中,不少教职员工还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即一提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便会认为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党政管理干部的主责,自己只要上好专业知识课程、做好后勤服务即可完成“本职工作”,教书与育人相互脱节、管理服务与育人互相割裂的现象依旧存在。

二是在校大学生的育人主体性被忽视,其“自育”意识有缺失。在育人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不仅是教育者的施教对象,同时也是“全员”育人中的一员。他们既可以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自觉能动性直接开启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化自育模式,还可以通过积极发挥朋辈间的新老传承、互帮互助、榜样示范作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同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群体育人的主体身份往往被忽视,需要进一步激发其开展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三)多元联动共育不足,协同推动力有待强化

单个的育人主体在育人过程中所产生的育人动能是有限的,只有充分激发各个育人主体同向同行,全面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才能共同推动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顺畅运行。然而,高校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四个瓶颈问题:

1.主体协同合作不充分,尚未形成育人的合唱效应。一是界限不清,育人主体间的相互角色关系需进一步厘清。当前,首要解决的是被视为“学生保姆”“勤杂工”“救火队”的一线辅导员的“无限职责”问题,使其真正回归育人主业;此外,在充分发挥其他育人主体协同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逐步理清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家长等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育人的职责边界。二是各自为政,育人交集需进一步扩大。在育人过程中,育人主体往往只满足于“守好一段渠”“种好自家田”,各自领域的优质育人资源没有得到最充分和有效的共享与融通,需要进一步拓展协同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孤军奋战,育人的统筹规划性需进一步提高。育人主体虽然也能够在各自的“责任田”里深耕细作,但是育人的节奏快慢不一,没有形成“一盘棋”的育人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育人的全局规划。

2.课程协同力度不够大,尚未形成育人的共鸣效应。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各类课程的互动融合不充分。首先,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协同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协同的融合度。其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不够,需进一步提升协同的贯通性。再者,思政课与实践类课程的协同不够,需进一步找准协同的契合点。二是覆盖所有学科的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各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师资水平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不同,各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力度和效果差强人意,需要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3.组织协同重视不到位,尚未形成育人的联动效应。首先,从内部协同来看:一方面,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工作条块分割,各行其是,育人力量较为分散,协同配合性较差。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与二级院系、学生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略显不足,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其次,从校际协同来看:各高校之间联合开展育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校际协同育人的意识和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从外部协同来看:高校与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等育人场域的协作不够,需要进一步凝聚育人合力。

4.平台协同效果不明显,尚未形成育人的聚合效应。一是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契合不到位。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对话机制,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往往在育人过程中容易出现教育内容“脱节”以及“知行分离”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的动力。二是线上育人和线下育人互动融合不深入。育人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运用微视频、抖音、直播间、QQ 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效果还不尽人意,需要进一步增强双线育人的活力。三是校内与校外育人平台资源整合不充分。高校教学科研、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等育人平台之间互动合作以及与校外育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的合力。

三、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4]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也必须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三全育人”的教育规律以及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自身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实现外驱牵引力与内生行动力同频共振,并在协同推动力的作用下合拍共鸣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

(一)增强外驱牵引力:加速“三全育人”的外部引擎

第一,健全政策引导机制,提高育人吸引力。首先加大政府引导力。一是政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持续加大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帮扶,通过深入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真正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积极引导各高校构建一体化、全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二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尤其是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因地制宜,在加大投入支持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具体指导,全面调动各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强化高校主导力。各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形成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

第二,优化条件保障机制,加强育人支持力。首先党委政府层面:一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周边及网络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积极为高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二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还要积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各个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广泛参与高校的育人工作,为“三全育人”理念的践行提供强大的外部支持。其次高校层面:一是要做好“三全育人”的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理顺管理运行机制,让各院(系)、职能部门、师生员工明确各自的育人职责和要求;二是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全体师生员工自觉践行“三全育人”;三是要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一流育人队伍。

第三,改进督导落实机制,强化育人执行力。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到高校开展工作督察和质量评价,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及时发现和推广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高校要进行严肃问责。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督导和考核评价机制,把“三全育人”的履职情况和工作成效纳入各教学单位、管理部门以及教职员工年度考核范围,并作为教职员工津贴发放、业务培养、评奖评优、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工作落实得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育人工作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相应的问责和处罚。此外,高校还应成立“三全育人”的工作督导组,经常深入各院(系)、部门、单位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三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使“三全育人”理念真正开花结果。

(二)激活内生行动力:活化“三全育人”的内在源泉

第一,深化主体认同机制,激发育人自觉力。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增进自觉育人的认同感。高校应加大“三全育人”的宣传和培训的力度,使“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增强自觉育人的胜任感。通过开展“三全育人”先进人物、优秀集体等的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育人主体的价值认同和育人能力。三是强化整体推进,提升自觉育人的责任感。高校要精心组织和广泛发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师生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自觉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切实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完善主体自育机制,培养学生自育力。一是通过加强寝室、班级、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的建设与管理,有效激活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意识和热情。二是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朋辈教育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自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管理、考核、评价等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整合协同推动力:提升“三全育人”的发展动力

第一,构建主体协同机制,增强育人向心力。一是强化育人主体的协同意识。通过工作坊、沙龙、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开展协同育人的经验分享与交流,积极搭建学校、院(系)、学科、专业、年级、班级等不同层面的协同育人沟通互动平台,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协同育人的意识。二是厘清育人主体的职责边界。高校须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个岗位的育人职责,让各个育人主体都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三是理顺育人主体的协同关系。首先,进一步明确在学科育人、专业育人等方面,专任教师(包括班主任或导师)应起主导作用,其他育人主体起辅助作用,在大力加强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包括班主任或导师)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必须不断促进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包括班主任或导师)之间的协同互联关系。其次,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日常教育等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专任教师和学生起辅助作用,在大力加强辅导员与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之间沟通互动的同时,还必须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协同互促关系,使各育人主体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步调一致。

第二,盘活课程协同机制,加大育人渗透力。一是大力加强思政课与各类课程的互动融合。首先,通过师资互换交流、相互听课观摩、教学科研合作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协同融合。其次,通过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协作、教材编写、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贯通。最后,通过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互动平台,进一步促进思政课与实践类课程的契合。二是大力推动课程思政的全覆盖。首先,各高校应进一步细化本校课程思政的相关实施方案,积极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思政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全体教职人员尤其是专任教师的相关业务培训,不断强化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理顺多元协同机制,强化育人组织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内部条块协同。首先,要充分发挥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科学谋划年度育人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由各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师生代表等共同参与的育人工作协作会,及时解决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其次,要建立校领导、职能部门等与各二级院(系)教工、学生党支部的挂联制度,深入一线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和育人动态,不断加强党政管理干部、行政教辅人员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协作。此外,还要建立校领导、职能部门、二级院(系)教工党支部与各级学生社团、党团组织的挂联制度,通过加强对各级学生社团、党团组织的联系与指导,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加强校际矩阵协同。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高校建立校际、区域的育人联盟,不断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育人资源共享和相互促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主动加强与本地区和省外各类型高校的联系与交流,不断扩大协同育人的渠道与途径。三是进一步加强外部网状协同。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内部各部门互动合作的同时,还应加强教育部与各省(市、区)教育厅及地方教育局的协同联动,并积极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助力高校解决育人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再者,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各个社会组织、民间团体、行业企业、街道社区等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最后,高校还可通过成立家校共育工作小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组织机构,定期开展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积极打造“育人共同体”。

第四,创新平台协同机制,加强育人聚合力。一是大力加强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的协同创新。一方面,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积极倡导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断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有机结合。二是大力加强线上育人和线下育人的互动融合。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育人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网络与新媒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进一步加大对育人主体的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育人主体运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微视频、抖音、直播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并积极开通在线支持与服务咨询,及时解答师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大力加强校内与校外育人平台的优化整合。高校在充分整合教学科研、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等育人资源的同时,还应广泛挖掘校外的优势育人资源,不断拓宽育人的空间,搭建广阔的协同育人平台。

四、结语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构建科学有效的“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全面激活“三全育人”的外驱牵引力、内生行动力以及协同推动力,则是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三全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在“因地制宜”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全方位调动、集合各个育人动力持续生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动力协同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动力船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