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良师立传 为教育传心
——简评《师德之魂:鄂东名师师德师风研究》

2023-03-0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师德名师案例

郭 伟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人民教育家于漪在本书序言中曾这样解读“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学为人师的意义在于教化从容,行为世范的境界是能砥砺无穷。”[1]在这里,“学为人师”之“学”不仅可解作“学识”“修养”,还可理解为“学习”或“研究”。也就是说,每位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为人师”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而且还要终身学习“如何做好老师”,坚持不断地更新自我,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要求。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本书以“教育叙事”为方法、以名师示范为途径,探讨如何“为人师”、如何做“四有好老师”的师德研究实践,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工作。其“教化”意义和“砥砺”功能丝毫不亚于一线名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本书作者熟悉中小学一线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方向,又拥有多年从事鄂东基础教育研究所必备的理论修养,因此,本书的师德师风研究、“好老师”研究跨越了简单“感性”的名师故事阶段,进入到“情理兼备”的“从容”论说阶段。它一方面致力于捕捉名师育人的精彩瞬间,彰显春风化雨的教育魅力,带给读者以榜样的力量,一方面又通过对名师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的深入诠释,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和足可借鉴的学习资源。全书著述体例适宜,案例选择精当,充分体现了“视角多元”与“主体聚焦”、“个体经验”与“普遍智慧”、教育与生活的多重辩证统一。

一、结构形式:“视角多元”与 “主体聚焦”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广大教师作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要求既为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因此,本书以“四有好老师”理论为名师研究的思维起点和结构基础,完全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书共分为“理想信念篇”“道德情操篇”“扎实学识篇”“仁爱之心篇”四章,与“四有”理论正好形成完美的对应。从根本上分析,这四个章节的内容又都是围绕大国良师的职业素养所提出的要求,相互渗透而彼此照应,共同构成“好老师”的“师德”之海。“理想信念”侧重于价值观问题,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即理解教育的本质,解决“教育是为了什么的问题”。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是不可不首先要辨别清楚的。因此,作者在“理想信念篇”的导言部分,明确指出“师德之首要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立志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这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人民教师”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想信念”这“一有”无疑是宗旨,是大纲,是统率其他“三有”的帅旗大纛。只有在崇高的“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作为教育者个体的“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即“德”“智”素养,才能在“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正确方向上发挥真正的作用。至于“仁爱之心”的要求,从内涵上讲,当然也是“道德情操”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里的主要聚焦点在于优秀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方法问题,实际上强调的是新时代的正确的“学生观”。为什么要特别凸显这一“有”呢?这是因为人民教师的“道德情操”,毕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它还必须遵循教育的特殊规律,必须面对“学生”这一特殊的对象群体,必然包含“发现与成就”“用心、用情、用智”“师生的爱心交流”等特殊的内涵要素。显然,从每一章的小节标题和案例阐释来看,本书作者对“四有”的理解和诠释是科学的、精准的,更是辩证统一的,“四有”所指涉的“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师知识观”“教师学生观”等多元视角的分析,不仅没有弱化论述的力量,反而产生了百川归海、主体聚焦的显著效果,形神兼备地勾勒了“人民教师”的理想形象,深刻传递了他们对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

从具体章节内部结构来看,本书同样体现了“视角多元”与“主体聚焦”的统一。以“师德·扎实学识篇”为例。作者选择了陶小平、陈晓娟和吴存明三位名师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三位名师的经历上看,其共同点在于均能“养成勤于学习、乐于反思和积极探索的态度和精神”,均具备广博的“扎实学识”,均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独特优势,均视“阅读教学”为中小学教育的着力点和聚焦点。如:陶小平老师是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班班有读”儿童阅读研究中心课程导师;陈晓娟老师是2019年湖北省“悦读季”示范学校的阅读推广人,2021年武穴市第一届“阅读深耕”种子教师;吴存明老师是全国十大阅读推广大使,平时坚持阅读写作,曾出版个人文集《明心为师》。然而,在聚焦“扎实学识”、注重阅读写作的名师共性之外,作者又着意呈现了他们的个性化差异,可见其覃思匠心。陶小平老师的优点有二:其一是与时俱进,善于开展教育反思,在疫情期间主动学习在线直播课程,并积极组织网络研修活动,引领本校教师开发“云”教学的多重功能,其二是为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群读类学”活动,促进教材阅读与书籍阅读、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链接。组织研修与设计阅读是其所长。相比较而言,陈晓娟老师偏于感性一些,她热爱诗歌,喜欢带领学生以诗告白、以诗交流、以诗陪伴,擅长以“每日一句”的诗意浸润形式,实施对儿童的审美教育和心灵教育。吴存明老师则另有高招,他将自己善于观察、善于创设情境、善于让情节“自我修复”、善于抽丝剥茧,以层层推进的写作之法运用到了学生问题的处理过程当中,因而体现了写作型名师的独特的教育智慧。作者巧妙地选取这三位教师的典型案例,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诠释了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即坚持“学习、实践、反思、探究”相统一,“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情境,运用来自经验的知识去反思教学实践,从而创造教学”。

从教育叙事呈现方式来看,本书的叙事素材来源是广泛的,渠道是多元的,既有教育实施者的教师自述和同行描述,更有属于教育对象群体的家长感述、学生回忆。但不同群体、不同视角、不同角度的叙述却形成了强大的叙事的合力,在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和相互照应的过程中,共同描画了有血有肉的名师形象,由此产生了一种感同身受的共情效果。这样的教育叙事著作无疑是可信的、生动的、能打动人心的。例如,作者在写“师德·道德情操篇”的蔡凤燕老师时,直接采用了两位学生、两位家长和三位同事的回忆文章。在两位学生中,一位是已毕业多年的成人,一位是在校的小学生。不同年代的学生回忆与其间丰富的留白联想自然会在读者意识中形成跨时空的生动衔接,这正说明蔡凤燕老师善于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教育风格是一以贯之的、持之以恒的,其“德行的智慧传递”具有绵延不绝的传承意义。两位家长的选择也非常巧妙,他们的子女分别是自尊心强烈的学习困难生和好胜心强烈的优秀生。对待学习困难生,蔡老师的策略是“我会等你赶上来”,耐心地帮助她建立自信;对待爱嫉妒打压他人的优秀生,蔡老师要求家长合作,强调“一起正确引导”,培养其团结合作的精神。总之,将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不同的教育对象群体、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以统筹互文的形式有机纳入“师德叙事”的选材取样范围,力求教育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显然更有利于呈现名师智慧的真正魅力,凸显其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的破解能力。

二、思维内容:“个体经验”与“普遍智慧”的统一

本书的每一则案例均由名师简介、教育箴言、师德叙事和道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师德叙事”是道论的基础,道论是叙事的升华,两者缺一不可。作者特别擅长围绕“师德叙事”中的精彩的育人瞬间展开必要的情境分析,致力于将独特的、个性化的名师经验提炼、升华为新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智慧。得益于此,本书呈现出了情怀与智慧互见、形象与哲理并存的特点,既具备了严谨的学理性,又不乏具体的生活性,两者相得益彰,辩证统一。

其一是广泛借鉴和引用教育名家的理论观点以印证所选案例中的教育教学实践。人类的智慧火花正是在不断传递、嬗变的过程中逐渐汇聚成古今中外的思想大海的。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精神助产术到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从孔子的“有教无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再到“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要求,教育理念的每一次创新和突破看似绝无依傍,应运而生,实则都离不开对教育先哲思想的学习与传承。因此,本书所选择的经典案例虽然表面上反映的是名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然其背后必然涉及各种教育思想的碰撞和交汇,必然暗合前辈学人的某些理论主张。作者对此进行了阐释说明,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证给予强调和肯定。在“道论”部分,作者先后引用了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皮亚杰、郑晓沧、陶行知、朱小蔓、蔡元培、杜威、雅思贝尔斯、高尔基、于漪、钟启泉、范梅南、李树英、叶澜等十几位学者的思想言论,其中不少哲思妙语至今读来依然作金石之声,如苏格拉底的“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苏霍姆林斯基的“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高尔基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于漪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陶行知的“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等。除了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不刊之论外,“道论”引用的名言中还有一些尚未广为人知的主张,如郑晓沧对教师仪容美的强调:“教师之仪容、举止与声音,亦不能无影响于学生之精神。声音一端每为教师所忽视,而不知学生无形之中已蒙其影响。凡尖利,或粗暴,或过于沉着之声音,皆非所宜。”结合鄂东名师的教育案例,再深入品读这些教育智慧的结晶,其收获一定会比纯粹的理论学习更为丰富、厚重。

其二是主动从教育教学案例中发现教育改革和教师成长的关键词和大概念。教育改革和教师成长是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无论是致力教育研究的学者,还是投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人民教师,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本书所选取的教育教学案例之所以那么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些鄂东名师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时刻保持着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时刻坚持在“实践、反思和提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因此,他们的案例理所当然地具有了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从这些案例出发,本书在“道论”分析中提炼出了不少大概念,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打开学生心结最好的方法”“反思型的教师是指对日常教育现象进行思考,主动倾听学生声音,不断磨砺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的老师”“诗教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道德培养、审美教育和心灵教育的优质教育方式”“诗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对教育细节关注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成熟程度”“教育生活是一个不断地进行阐释性思考和行动的实践”等。这些大概念均来自实践,用于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个丰富的研究领域。当然,“道论”也涉及到新时代教育必然关注的许多关键词,诸如立德树人、全民阅读、学习型社会、生命教育、教育案例、教育智慧、教育机制、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性实践家、名师工作室、主体性学习、云教学、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诗教等等,可谓不胜枚举。苟能深入理解和探究,并据此开展多元融合实践,必可助力“四有好老师”之自我成长。

其三是善于在具体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创作充满哲思与诗意的警策之句。作者长期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研究,向来推崇充满哲思、诗意和灵性的语言表达,因此,本书在严谨理性的教育分析之外,亦可见精当的比喻和优美的警策之句。在“理想信念篇”中,作者诗意地指出:“教育是开启过往和未来智慧的‘开关’;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期待,用温暖孵化”。有感于桂琼老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的故事,作者把教师的“童心”妙喻为“孩子心灵的直通车”,把“爱心”呼作“儿童心灵的阳光雨露”。在“仁爱之心篇”,则提出“教育是爱,更是迷恋学生成长的艺术”“教育之爱就是用智慧去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对于教师“读书、思考、写作、实践”的循环成长过程,作者又形象地称其为“化蛹成蝶”。这些如珠如玉的妙语警策,不仅增添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有效缓解了长篇教育理论分析所带来的阅读疲劳,而且以其简洁明了的诗语形式,形象、透辟地传达了教育的真谛,起到当头棒喝的“话头”作用。

三、空间场域:“教育情境”与“生活场景”的统一

作者以“师德之魂”为题,着力聚焦鄂东名师的师德师风研究,既分享了各种形态的教师育人和师生成长故事,又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多种复杂情境下的教育教学问题,可谓是地道的教育研究著作、教师研究著作。然而,从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来看,“教育”并非是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简单相加,而是涵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等“三全育人体系”,既复杂又精密的系统工程,呈现了主体的多元性、内涵的丰富性和实践的连续性特点。因此,本书所涉及到的育人场域,以及作者由此展开的现象分析范畴,当然超越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基础教育和以课堂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的藩篱,切实实现了“教育情境”与“生活场景”的辩证统一。

其一是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共同体。本书所呈现的“师德叙事”案例,再现了徐爱枝、桂琼、杨开泰、戴月红、蔡凤燕、陶小平、陈晓娟、吴存明、吴红菊、程柯平、周彩萍、段伟等12位鄂东名师携手家庭,激活主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精彩瞬间。徐爱枝老师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沟通亲子,链接家校,是那么的真切和温暖!桂琼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引导晶晶以写“情书”的方式化解家庭危机,又是多么睿智和圆融!戴月红老师耐心与“负能量”家长进行反复沟通,终于化戾气为祥和,真有“不信东风唤不回”的韧劲!蔡凤燕老师诚邀家长配合治疗学生潜在的嫉妒心理,既体现了良师无微不至的责任心,又体现了她对生活细节的教育敏感。陶小平老师组织家长参与线上考试监考,引导他们共享教育的乐趣,则充分展现了家校协同的强大合力。此类家校协同的育人细节还很多,也都见证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大力推进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共同体之形成,有助于全面贯彻“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真正落实“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教师本质工作[2]129。从这一意义上讲,本书无疑兼具立意正大和思维辩证的双重优点。

其二是推进课程与生活的双向互动与深度融合。本书所呈现的名师“师德叙事”案例,有相当多的名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项目式学习和主题班会活动。这些课内与课外相衔接的学习活动,事实上已超越了狭隘的课程教学的范畴,呈现出课程与生活深度融合、双向互动的态势。

第一类是项目式学习。以徐爱枝老师为例。她特别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的素材,并及时提炼学习的项目主题。譬如,她由日常家庭中的“保护鸟窝”事件,联想到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的主题,并以“护鸟”为契机,顺势发起“生态杜鹃城,鸟儿美家园”的观鸟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并拍摄鸟类生活照片、聆听专家讲座、分组查找“成语中的鸟”“神话中的鸟”“国画中的鸟”、编写《麻城常见鸟类识别》等知识性读物。本书对徐老师设计的这项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这一过程超越了观鸟行为本身,它意味着‘观察’‘记忆’‘环境’‘合作’等为主题的关键词带动了一系列关乎人的成长、关乎生命的体验与探究。”由此还进一步肯定了该主题活动在涵养价值观、提升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实现‘知行合一’‘学习、观察、思考、探究、反思’为一体,关于‘生命’‘自然’‘环境’的认识,‘爱护生命’‘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在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实践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了。”这一评价无疑是中肯的,可谓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主题化、生活活动化、生活课程化的价值和意义。与之异曲而同工,由陶小平老师设计、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608班清明节实践作业,陈晓娟老师推出的“周五读书分享会”和“每日一句”等活动,均是以日常节令和真实生活为出发点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清明节的实践作业甚至还体现了跨学科的探索性质,作者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它是“融思想品德、语文、美术等学科为一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项目学习”,强调“这一切与学生的生活关联,在生活之中,去观察、体验、探索交流,最终成为自己展示的作品”。生活与课程之融合理论赋予了案例阐释以巨大的张力。

第二类是源于日常生活场景的主题班会。在“师德·道德情操篇”中,戴月红老师曾自述了一件记忆深刻的往事。她曾见到一位老人艰难地推着轮椅上的小女孩上楼,而周围的学生却大多闪避而过。有感于怜悯和同情之心的养成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戴老师以“轮椅上的小女孩”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这种自由发言的民主气氛激发了学生助人为乐的情感体验。于是,伴随“值日表”“倡议书”的广为张贴,校园里出现了群策群力推轮椅的美丽风景。作者高度欣赏戴老师这种从生活中发现育人契机的职业敏感,认为该案例“建立了生活与立德树人的生动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指出:“戴老师可贵在于并未命令式强迫学生助人为乐”,而是“通过班会讨论聚焦事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激活,认识上达到统一。”由此可见,作者善于运用戴老师的育人案例,不仅印证了“生活即德育”的规律,而且还引申出了“班会民主”“德育的主体性”“助人为乐的精神体验”等一系列意味深远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德育的内容。这种“八面受敌”的案例细读法,对于教育调研,尤其是调研数据的分析和运用而言,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总而言之,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鄂东基础教育优秀教师队伍的宣传、推介和建设,而且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叙事研究、师德师风研究和“四有好老师”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典型样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曾经明确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130因此,引领广大的青年教师阅读以《师德之魂》为代表的“好老师”叙事,深切感受“好老师”执着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游刃有余”的教育魅力,无疑是对他们的无声激励和无形磨砺。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就是唤醒”,本书和其他师德叙事著作一样赋有“唤醒”的初心和使命,也一定能唤醒更多的教师不断地阅读、反思、实践和成长。

猜你喜欢

师德名师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